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溃疡性结肠炎的微生态学改变及双歧杆菌的治疗作用研究 被引量:41
1
作者 邱春雷 严红 +1 位作者 吴雄健 刘洪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6期3077-3082,共6页
目的检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AUC)和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RUC)患者粪便菌群,观察其微生态学改变及双歧杆菌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作用,探讨UC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3年3月在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就诊或住院AUC患者64例... 目的检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AUC)和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RUC)患者粪便菌群,观察其微生态学改变及双歧杆菌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作用,探讨UC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3年3月在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就诊或住院AUC患者64例(AUC组)和RUC患者71例(RUC组),另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健康者30例(对照组),收集其新鲜粪便,利用引物设计软件Primer Premier 5.0设计肠道菌群16SrDNA基因特异性PCR引物,分析肠道菌群变化。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AUC组患者分为AUC1组32例和AUC2组32例,RUC组分为RUC1组36例和RUC2组35例;AUC1组和RUC1组患者口服诺氟沙星胶囊(氟哌酸胶囊),3粒/次,2次/d;AUC2组和RUC2组口服双歧杆菌活菌胶囊(丽珠肠乐胶囊),2粒/次,3次/d。4个亚组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同时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1.0 g/次,4次/d。检测各组受试者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和线粒体膜蛋白(Apo-2.7)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UC组和RUC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拟杆菌、球形梭菌、柔嫩梭菌、普拉梭菌及总细菌菌落数减少(P<0.05),大肠埃希菌、肠球菌菌落数增加(P<0.05);与RUC组相比,AUC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落数减少(P<0.05),大肠埃希菌菌落数增加(P<0.05)。4个亚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AUC2组、RUC2组临床疗效和组织学疗效分别优于AUC1组、RUC1组(P<0.05);且治疗后AUC2组、RUC2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落数分别较AUC1组、RUC1组增加,大肠埃希菌菌落数分别较AUC1组、RUC1组减少(P<0.05)。对照组与AUC1组、RUC1组sIgA、Apo-2.7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UC2组sIgA含量高于AUC1组,Apo-2.7含量低于AUC1组(P<0.05);RUC2组sIgA含量高于RUC1组,Apo-2.7含量低于RUC1组(P<0.05)。结论 UC患者肠道共生菌数量减少,条件致病菌数量增加,双歧杆菌活菌制剂治疗UC疗效显著,UC发病可能与机体菌群失调、肠道免疫功能破坏及结肠黏膜上皮细胞过度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双歧杆菌 免疫球蛋白A 分泌 线粒体膜转运蛋白类 微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注射阿托品与保护性临时起搏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时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疗效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田克钧 钟玉婷 +2 位作者 钟一鸣 王小萍 周爱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9期3544-3548,共5页
背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常植入保护性临时起搏或静脉注射阿托品来防治再灌注心律失常,但上述2种方法均有较多缺陷。目前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不常规植入临时起搏器及静脉注射阿托品,而是通过冠状动脉内注射小剂量阿托品... 背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常植入保护性临时起搏或静脉注射阿托品来防治再灌注心律失常,但上述2种方法均有较多缺陷。目前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不常规植入临时起搏器及静脉注射阿托品,而是通过冠状动脉内注射小剂量阿托品治疗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现该方法效果较好,患者获益较大。而国内目前尚未见冠状动脉内注射阿托品及术中保护性临时起搏防治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相关对比研究。目的比较冠状动脉内注射阿托品与临时起搏器植入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时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8年9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托品治疗组、临时起搏器植入组,4例患者术中冠状动脉内注射阿托品无反应而紧急行临时起搏器植入,10例患者术中未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未行阿托品及临时起搏心率干预,最终阿托品治疗组纳入58例,临时起搏器植入组纳入50例。记录阿托品冠状动脉内注射后起效时间(心室率>60次/min),临时起搏器植入所需时间,穿刺-球囊扩张时间,人均住院天数、费用,术前及术中平均动脉压、缓慢性心律失常、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术中及术后以多巴胺10μg·kg^-1·min^-1以上维持循环情况,并比较两组间有无差异。结果阿托品治疗组患者阿托品冠状动脉内注射后起效时间为(11±5)s,少于临时起搏器植入组患者临时起搏器植入所需时间(360±120)s(t=20.54,P<0.001)。阿托品治疗组穿刺-球囊扩张时间、人均住院天数、人均住院费用均少于临时起搏器植入组(P<0.05)。术中阿托品治疗组平均动脉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临时起搏器植入组,缓慢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临时起搏器植入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内注射阿托品起效迅速,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并减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在大部分患者中疗效优于术前常规临时起搏器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壁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心动过缓 阿托品 生物钟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冠状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多甙和环磷酰胺治疗膜性肾病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润秀 曹春瑜 汤显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26-1727,共2页
膜性肾病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病理类型,约占46.2%,近7年来占我院所有病理类型的40%,临床上能自行缓解的患者有14%~56%,但还有20%~40%的患者疗效差最终进入终末期肾病。为寻求一种有效、药物不良反应小、费用低的药物,本研究通过雷... 膜性肾病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病理类型,约占46.2%,近7年来占我院所有病理类型的40%,临床上能自行缓解的患者有14%~56%,但还有20%~40%的患者疗效差最终进入终末期肾病。为寻求一种有效、药物不良反应小、费用低的药物,本研究通过雷公藤多甙和环磷酰胺对比治疗膜性肾病,以期对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雷公藤多甙 终末期肾病 药物不良反应 强的松片 泼尼松口服 肾功能 肾病综合征 肠道反应 肾脏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相关性高血压舒张压及收缩压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1
4
作者 何丽蓉 况九龙 文慧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17-420,共4页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相关性高血压舒张压(DBP)、收缩压(SBP)的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科门诊因打鼾行睡眠监测的291例患者,均经过询问病史、体格检...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相关性高血压舒张压(DBP)、收缩压(SBP)的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科门诊因打鼾行睡眠监测的291例患者,均经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多导睡眠监测,统一使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疾病学组编制的《睡眠呼吸暂停与高血压发病情况问卷调查表》对受试者进行调查和规范血压测量.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OSAHS组(AHI≥5次/h)和非OSAHS组(AHI<5次/h).OSAHS患者又分为轻度OSAHS (AHI5~15次/h)、中度OSAHS(AHI16~30次/h)及重度OSAHS(AHI> 30次/h)患者.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x2检验比较OSAHS组与非OSAHS组的高血压患病率,评价不同程度OSAHS患者DBP、SBP情况,评价DBP、SBP与AHI、氧减指数(ODI)、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及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睡眠呼吸暂停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OSAHS组高血压的患病率(59.1%,133/225)高于非OSAHS组(34.8%,23/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079,P=0.001).重度OSAHS患者SBP、DBP水平均高于轻度OSAHS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BP与AHI呈正相关,与ODI、MSaO2、LSaO2呈负相关;SBP与AHI无相关关系,与ODI呈正相关,与MSaO2呈负相关.OSAHS的影响因素有:性别[OR =0.391,95% CI (0.199,0.770)]、BMI[OR=1.165,95%CI (1.076,1.262)]、SBP[OR=0.966,95%CI (0.943,0.990)]、DBP[OR=1.068,95% CI (1.030,1.109)].结论 OSAHS患者高血压患病率高,DBP与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通过血压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OSAHS相关性高血压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高血压 舒张压 收缩压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黄樱 邹琴娓 黄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3325-3327,共3页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AD患者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Alzheimer disease,QOL-AD)量表,以患者自评的方式,对100例AD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 AD患者自评QOL-AD量表得分...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AD患者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Alzheimer disease,QOL-AD)量表,以患者自评的方式,对100例AD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 AD患者自评QOL-AD量表得分为(26.9±3.5)分。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影响患者自评生活质量的因素为精神行为症状的有无、居住情况、照料者身份、年龄,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为精神行为症状的有无。结论严格控制精神行为症状,加大对AD患者的关心和爱护,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生活质量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组织中PEG10、SIAH2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9
6
作者 刘瑶 廖跃光 +1 位作者 黄才斌 何晓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1-373,377,共4页
目的探讨遗传印记基因PEG10(paternally expressed gene 10,PEG10)与泛素连接酶SIAH2(seven in absentia homologs 2,SIAH2)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HC... 目的探讨遗传印记基因PEG10(paternally expressed gene 10,PEG10)与泛素连接酶SIAH2(seven in absentia homologs 2,SIAH2)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HCC和相应癌旁组织中PEG10、SIAH2蛋白的表达。结果 (1)PEG10和SIAH2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4%和78%,高于相应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8%和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PEG10和SIAH2表达与肿瘤TNM分期有相关性(P<0.01),但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血清HbsAg、AFP水平、是否伴肝硬化无相关性(P>0.05)。(3)HCC中PEG10、SIAH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2,P<0.01)。结论 PEG10、SIAH2表达与HCC的发生、发展具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细胞癌 PEG10 SIAH2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预防糖尿病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栓塞的疗效 被引量:10
7
作者 林金秤 杨小丽 汤显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97-498,共2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阿司匹林预防动静脉内瘘的作用和其副作用。方法:30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对照组14例,治疗组口服阿司匹林100mg,每天1次,对照组口服潘生丁50mg,每天3次,通过临床观察、内瘘...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阿司匹林预防动静脉内瘘的作用和其副作用。方法:30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对照组14例,治疗组口服阿司匹林100mg,每天1次,对照组口服潘生丁50mg,每天3次,通过临床观察、内瘘超声多普勒检查以及检测凝血指标等,比较阿司匹林和潘生丁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栓塞的预防效果和其副作用。结果:治疗1年后,治疗组的内瘘通畅率高于对照组,内瘘血流量降低不明显而对照组血流量下降,实验室检查结果中,治疗组活化凝血活酶时间高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用于预防糖尿病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栓塞有一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阿司匹林 血液透析 内瘘 血栓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合并不宁腿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朱海兵 欧阳桂兰 +1 位作者 赖燕蔚 钟善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43-1145,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不宁腿综合征(RLS)的临床表现及预后分析。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6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合并新发RLS患者20例,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治疗前进行国际不宁腿严重程度量表(IRLS-R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不宁腿综合征(RLS)的临床表现及预后分析。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6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合并新发RLS患者20例,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治疗前进行国际不宁腿严重程度量表(IRLS-R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定。脑梗死3个月后进行预后分析。结果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合并RLS的发生率为12.5%,男8例,女12例,脑梗死后出现RLS时间为1~3d。头颅MRI检查急性脑梗死部位:大脑皮质3例(15.0%),基底节区8例(40.0%),脑桥4例(20.0%),丘脑3例(15.0%),内囊2例(10.0%)。一侧脑梗死病灶,表现为双下肢的RLS症状15例(75.0%);表现为对侧下肢的RLS症状5例(25.0%)。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IRLS-RS分级明显减轻(P=0.000),情感障碍和睡眠障碍比例明显降低(20.0%vs 85.0%,20.0%vs 85.0%,P<0.01)。结论老年脑梗死合并RLS发生率高,女性稍多于男性,而且出现时间早;基底节区、脑桥梗死病灶易出现RLS,也可见于皮质、丘脑、内囊,以双侧下肢症状多见;易并发焦虑、抑郁的情感障碍及睡眠障碍;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为主,预后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不宁腿综合征 睡眠障碍 抑郁 多巴胺激动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州地区成人慢性腹泻者人芽囊原虫感染状况和临床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谢志军 张瑞其 +2 位作者 黄文峰 廖跃光 苏水莲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35-1036,1040,共3页
目的调查赣州地区成人慢性腹泻者人芽囊原虫感染状况临床表现及结肠相关病理改变。方法采用卢戈氏碘液涂片和洛克氏液鸡蛋血清培养基检测腹泻者大便中人芽囊原虫,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检测其他寄生虫,并行电子结肠镜检查,观察其结肠病变性... 目的调查赣州地区成人慢性腹泻者人芽囊原虫感染状况临床表现及结肠相关病理改变。方法采用卢戈氏碘液涂片和洛克氏液鸡蛋血清培养基检测腹泻者大便中人芽囊原虫,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检测其他寄生虫,并行电子结肠镜检查,观察其结肠病变性质和程度。对有肠道寄生虫感染者予以敏感杀虫药治疗后重新检测大便,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210例慢性腹泻者中有人芽囊原虫感染者90例(42.9%),其中单纯人芽囊原虫感染者44例(21.0%),重叠其他原虫感染者46例(22.0%),而重叠感染者以兰氏贾第鞭毛虫最多,27例(30.0%),其次分别重叠感染人毛滴虫13例(14.4%),隐孢子虫4例(4.4%),痢疾阿米巴1例(1.1%),三重感染兰氏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1例(为1.1%)。临床症状和体征分析有人芽囊原虫感染的慢性腹泻者与无人芽囊原虫感染者无明显差异,电子结肠镜检查有人芽囊原虫感染者均有结肠炎性病变,而单纯感染者多为局限性病变(直乙型),重叠原虫感染者更多表现为全结肠炎和坏死性病变(溃疡形成)。查到有原虫感染者予以相应敏感杀虫剂治疗6d之后所有病人腹泻症状消失,复查大便未再发现治疗前检测出的病原体。结论人芽囊原虫感染是赣州地区慢性腹泻者一种主要的病原体,单纯感染者致结肠炎性病变较局限,而重叠感染者致结肠炎性病变更广泛,但坏死和增生性病变无差异,推测与病程长短有关,临床症状和体征难以反映病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腹泻 人芽囊原虫感染 肠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谢军 孟凡 +3 位作者 刘永萍 张自翔 黄文峰 罗耀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4007-4009,共3页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苦参碱作用HepG2细胞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苦参碱作用前后HepG2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苦参碱干预HepG2细胞前后Bcl-...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苦参碱作用HepG2细胞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苦参碱作用前后HepG2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苦参碱干预HepG2细胞前后Bcl-2、Caspase-3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苦参碱在浓度≥0.125 mg/m L时有抑制HepG2细胞增殖的作用,且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及时间的延长而加强(P<0.05)。细胞周期分析显示,随着苦参碱浓度的增加,G_1期细胞比例增加,在0.125、0.500、2.000 mg/m L浓度时分别增加15%、40%、80%,S期细胞比例减少,在0.125、0.500、2.000 mg/m L浓度时分别减少17%、38%、78%。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苦参碱可使HepG2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下调,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且均呈现剂量依赖性,各个浓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碱可能通过抑制Bcl-2蛋白表达和促进Caspase-3蛋白表达的方式来抑制HepG2细胞增殖与促进细胞凋亡,其效应与苦参碱的浓度呈现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苦参碱 HEPG2 凋亡相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偏身舞蹈症2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朱海兵 欧阳桂兰 +1 位作者 刘琳 余海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065-1067,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偏身舞蹈症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23例老年偏身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3例,女10例,年龄65~85(75.25±10.25)岁;既往高血压20例,脑梗死8例,吸烟15例;18例伴肢体... 目的探讨老年偏身舞蹈症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23例老年偏身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3例,女10例,年龄65~85(75.25±10.25)岁;既往高血压20例,脑梗死8例,吸烟15例;18例伴肢体无力,21例伴肢体肌张力减低。对症治疗以多巴胺能拮抗剂为主。结果23例患者中,2例非酮症性高血糖,病灶在豆状核;21例脑卒中,其中12例(57.1%)脑梗死,9例(42.9%)脑出血,病灶在丘脑4例、豆状核5例、尾状核9例、额叶3例;所有患者病灶都位于体征对侧,经病因及对症治疗后,治愈21例(91.3%),好转2例(8.7%)。结论老年偏身舞蹈症多见于脑血管疾病,多伴有动脉粥样硬化基础;病灶多位于对侧基底节区,考虑与基底节区递质失衡有关;以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为主,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症 卒中 脑梗死 吸烟 肌张力过低 多巴胺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踝臂指数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朱海兵 刘琳 +1 位作者 冯李长 余海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98-799,共2页
目的探讨踝臂指数(ABI)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选择74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病例组,其中大动脉硬化性(LAA)患者44例,小动脉闭塞型(SAO)患者30例;另选26例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入选对象均进行ABI测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 目的探讨踝臂指数(ABI)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选择74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病例组,其中大动脉硬化性(LAA)患者44例,小动脉闭塞型(SAO)患者30例;另选26例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入选对象均进行ABI测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ABI异常率明显升高(35.1%vs 7.7%,P<0.01),ABI值明显降低(0.94±0.15 vs 1.03±0.09,P<0.01);LAA患者ABI值明显低于SAO患者(0.88±0.16 vs 1.03±0.06,P<0.01)。结论 ABI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有关,低ABI值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ABI与LAA发病有关,与SAO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闭塞性疾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亚群与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诊疗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18
13
作者 严志民 刘彦权 +4 位作者 黄走方 梁艳 林洁 沈建箴 陈鑫基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91-1796,共6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变化与免疫功能状态、生化指标的相关性以及与临床病情阶段及预后的关系,为MM患者预后分析及病情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两家医院共89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选取36例健...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变化与免疫功能状态、生化指标的相关性以及与临床病情阶段及预后的关系,为MM患者预后分析及病情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两家医院共89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选取36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入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核心成员及细胞因子的水平,同时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G)、乳酸脱氢酶(LDH)、白蛋白(ALB)、肌酐(CRE)以及血红蛋白(HGB)水平,并探究T淋巴细胞亚群与上述各指标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结果:MM患者外周血中NK细胞、CD8^(+)T淋巴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D4^(+)T、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而MM患者外周血中CD3^(+)T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MM患者CD4^(+)T、CD4^(+)/CD8^(+)比值低于正常对照,且与MM分期呈负相关(r=-0.964,r=-0.653),即MM分期越晚其水平减低越明显;而CD8^(+)T、NK细胞比例则与MM分期呈正相关(r=0.891,r=0.728),即MM分期越晚其水平升高越显著。MM患者Treg细胞(CD4^(+)CD25^(high)CD127^(low/-)T细胞/CD4^(+)T细胞)水平在疾病分期Ⅰ期、Ⅱ期、Ⅲ期分别为(5.87±0.92)%、(7.97±1.32)%、(11.52±4.7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Ⅲ期MM患者Treg细胞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其他病情阶段的患者(P<0.01)。MM患者Treg细胞(CD4^(+)CD25^(high)CD127^(low/-)T细胞/CD4^(+)T细胞)的比例与β2-MG浓度、LDH水平呈正相关性(r=0.793,r=0.536),但与HGB、ALB以及CRE无显著性相关性。MM患者血清IL-6、IL-10、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MM分期密切相关(r=0.839,r=0.917,r=0.746),即MM分期越晚,其水平越高;而血清IFN-γ水平与MM疾病分期呈负相关(r=-0.689),随疾病分期增加其水平逐渐减低(P<0.01);IL-2、IL-4水平与病情阶段无显著相关性,但总体较对照组均上调(P<0.05)。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核心成员及各细胞因子水平异常与MM患者病情进展、预后不良密切相关,是MM患者病情监测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T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病情监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后遗症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黄樱 李锋 陈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22-1224,共3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diopathic facial palsy,IFP)后遗症的危险因素及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965例IF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留有后遗症者129例。对可能与后遗症有关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IFP后遗症的... 目的探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diopathic facial palsy,IFP)后遗症的危险因素及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965例IF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留有后遗症者129例。对可能与后遗症有关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IFP后遗症的发病率为13.37%(129/96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龄、有糖尿病基础疾病史、面神经损伤节断、发病后是否及时就诊、早期是否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及抗病毒药物、是否及时应用针灸疗法是后遗症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早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及抗病毒药物、联合应用针灸疗法、及时就诊是保护性因素。结论对于面神经损伤平面较高,尤其是高龄患者,应及早接受规范的诊治,及早合理使用皮质激素及抗病毒药物,辅以针灸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后遗症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15
作者 朱海兵 欧阳桂兰 余海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 of the spinal cord,SCD)患者的病因、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选择17例SCD老年患者,对其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SCD患者... 目的探讨老年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 of the spinal cord,SCD)患者的病因、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选择17例SCD老年患者,对其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SCD患者的男女患病率无显著差异;既往甲状腺疾病患者6例(35.3%),胃疾病史5例(29.4%),吸烟史5例(29.4%),长期素食4例(23.5%);感觉异常15(88.2%),共济失调症状12例(70.6%),精神智能症状12例(70.6%);体征以闭目难立征试验阳性16例(94.1%)和位置觉、振动觉减退15例(88.2%);10例提示巨幼细胞性贫血(58.8%),6例促甲状腺激素升高(35.3%);脊髓MRI示7例有脊髓损害表现(41.2%),17例治疗前行神经电生理检测均发现异常(100.0%);所有患者予以甲钴胺和维生素B1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老年人SCD发病与甲状腺疾病、胃部疾病等相关;以感觉异常、共济失调多见,易出现精神智能症状;巨幼细胞贫血阳性率高;MRI与神经电生理检查有助于诊断;早诊断、早治疗利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甲状腺疾病 胃疾病 感觉异常 共济失调 贫血 巨幼细胞性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行心脏介入治疗致休克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被引量:3
16
作者 田克钧 钟一鸣 +2 位作者 王小萍 廖永玲 周爱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9期3478-3479,共2页
为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行心脏介入治疗导致休克的原因及相应的处理对策,本文对我院心内科1998年7月—2012年7月1 100例应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行心脏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有5例发生休克,发生率为4.9‰,其原因... 为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行心脏介入治疗导致休克的原因及相应的处理对策,本文对我院心内科1998年7月—2012年7月1 100例应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行心脏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有5例发生休克,发生率为4.9‰,其原因包括胸腔内及皮下渗血、气胸、迷走反射和隐匿性皮下渗血;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或好转。锁骨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行心脏介入治疗导致休克的发生率较低,但极度危险,一旦发生,须对症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静脉 静脉切开术 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血清中miR-23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杰 罗耀玲 +2 位作者 刘惟优 袁小亮 赖庆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297-2300,共4页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中miR-23a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病例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提取63例肺癌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人血清中总mRNA,采用qRT-PCR方法检测miR-23a的相对表达量;统计分析miR-23a的表达与肺癌侵袭转移和患者耐药的关系。结果...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中miR-23a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病例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提取63例肺癌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人血清中总mRNA,采用qRT-PCR方法检测miR-23a的相对表达量;统计分析miR-23a的表达与肺癌侵袭转移和患者耐药的关系。结果:与健康人相比,miR-23a在肺癌患者血清中表达增高(P〈0.01);miR-23a在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未转移患者(P〈0.01);miR-23a在临床I~Ⅱ期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低于Ⅲ~Ⅳ期患者(P〈0.05);miR-23a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表达高于小细胞肺癌患者(P〈0.05);miR-23a的表达量在不同年龄、性别、吸烟及不同分化程度的患者中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miR-23a的表达量随患者化疗次数的增多而表达增强。结论:血清miR-23a有可能作为肺癌患者转移及耐药判断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血清miR-23a 侵袭转移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612对肝细胞癌干细胞特性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龙贺明 程海燕 +1 位作者 施华球 鄢俊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4-179,共6页
目的:探讨miR-612对肝细胞癌(HCC)干细胞特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法检测miR-612在HCC细胞系和正常肝细胞系中的表达;用脂质体将miR-612 mimic/对照转染至HepG2细胞中,采用细胞肿瘤球形成和软琼脂克隆形... 目的:探讨miR-612对肝细胞癌(HCC)干细胞特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法检测miR-612在HCC细胞系和正常肝细胞系中的表达;用脂质体将miR-612 mimic/对照转染至HepG2细胞中,采用细胞肿瘤球形成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miR-612对HepG2细胞干性的影响;qRT-PCR及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HepG2细胞中CD133、Nanog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检测miR-612对Nanog基因的直接调控作用。结果:qRT-PCR结果显示miR-612在LM3、HepG2、Hep3B HCC细胞中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00±0.10、1.01±0.06、1.51±0.05,显著低于在肝正常细胞LO2中的相对表达量5.23±0.43(P值均<0.05);HepG2转染miR-612 mimic后,细胞悬浮肿瘤球形成和软琼脂克隆球形成的数目均显著减少(P值均<0.05),细胞中CD133、Nanog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减少(P值均<0.05)。双荧光素酶报道基因结果显示miR-612可以特异性直接靶向作用于Nanog基因。结论:在HCC HepG2细胞中,高表达miR-612能够抑制细胞干性表达,可能是通过下调Nanog基因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612 肝细胞癌 干性 NANOG CD1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眼草提取物通过miR-30a-5p/NF-κB抑制白介素-1β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雄健 朱海燕 +2 位作者 胡滢 黄子倩 刘晓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90-1895,共6页
目的研究猫眼草提取物是否通过miR-30a-5p/核因子κB(NF-κB)调节白介素-1β(IL-1β)诱导的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方法将HT29细胞分为:NC组、IL-1β组、低剂量(2.5 mg·L^(-1))+IL-1β组、中剂量(5 mg·L^(-1))+IL-1... 目的研究猫眼草提取物是否通过miR-30a-5p/核因子κB(NF-κB)调节白介素-1β(IL-1β)诱导的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方法将HT29细胞分为:NC组、IL-1β组、低剂量(2.5 mg·L^(-1))+IL-1β组、中剂量(5 mg·L^(-1))+IL-1β组、高剂量(10 mg·L^(-1))+IL-1β组、miR-NC+IL-1β组、miR-30a-5p+IL-1β组、anti-miR-NC+高剂量+IL-1β组、anti-miR-30a-5p+高剂量+IL-1β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蛋白的表达水平,qRT-PCR检测miR-30a-5p表达水平。结果与NC组比较,IL-1β组结直肠癌细胞HT29的增殖活性、细胞克隆数、迁移及侵袭数量增多,miR-30a-5p表达水平减弱(均P<0.01)。与IL-1β组比较,低剂量+IL-1β组、中剂量+IL-1β组、高剂量+IL-1β组结直肠癌细胞HT29的增殖活性、细胞克隆数、迁移及侵袭数量降低,miR-30a-5p表达水平提升(均P<0.01);高剂量+IL-1β组中p-p65表达水平低于IL-1β组(P<0.01)。miR-30a-5p+IL-1β组结直肠癌细胞HT29的增殖活性、细胞克隆数、迁移和侵袭数量比miR-NC+IL-1β组降低(均P<0.01)。anti-miR-30a-5p+高剂量+IL-1β组结直肠癌细胞HT29的增殖活性、细胞克隆数、迁移和侵袭数量高于anti-miR-NC+高剂量+IL-1β组(均P<0.01)。结论猫眼草提取物通过上调miR-30a-5p、下调NF-κB信号通路活性,抑制IL-1β诱导的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猫眼草提取物 IL-1Β miR-30a-5p NF-ΚB 增殖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3a对肺腺癌细胞95-D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杰 刘惟优 +2 位作者 袁小亮 赖庆文 罗耀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研究miR-23a对人肺腺癌细胞95-D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人肺腺癌细胞95-D,经脂质体转染miR-23a mimic和inhibitors片段后,通过MTT、流式、Transwell实验,观察对95-D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MTT... 目的:研究miR-23a对人肺腺癌细胞95-D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人肺腺癌细胞95-D,经脂质体转染miR-23a mimic和inhibitors片段后,通过MTT、流式、Transwell实验,观察对95-D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MTT结果表明miR-23a mimic可促进细胞生长(P<0.05),miR-23a inhibitors可抑制细胞生长(P<0.05),但抑制率不高;流式结果表明miR-23a对细胞周期影响不大;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miR-23a mimic可以促进细胞侵袭和迁移(P<0.01),而miR-23a inhibitors可以减弱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P<0.01)。结论:miR-23a可促进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miR-23a 95-D细胞 侵袭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