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复腹痛患儿蓝氏贾第鞭毛虫的检测与治疗 被引量:6
1
作者 廖红群 邱伟 +1 位作者 李新维 苏水莲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5-546,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反复腹痛与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的关系和相应的治疗。方法对200例反复腹痛患儿进行蓝氏贾第鞭毛虫的检测并进行相应的治疗。结果发现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106例,感染率为53.0%。通过相应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结论儿童反复... 目的探讨儿童反复腹痛与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的关系和相应的治疗。方法对200例反复腹痛患儿进行蓝氏贾第鞭毛虫的检测并进行相应的治疗。结果发现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106例,感染率为53.0%。通过相应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结论儿童反复腹痛患儿中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率很高,反复腹痛儿童病因的检测应包括蓝氏贾第鞭毛虫,使治疗更有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腹痛 蓝氏贾第鞭毛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基质细胞及其上清液对缺氧缺血脑损伤大鼠海马齿状回突触素表达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钟小明 余鸿 +3 位作者 贺燕 罗开源 廖红群 王长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9-361,共3页
目的:观察骨髓基质细胞(BMSCs)及其上清液对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大鼠海马齿状回突触素(SY)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80只7日龄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细胞组和上清液组,各组20只。采用结扎左颈总动脉、术后持续缺氧2 h建... 目的:观察骨髓基质细胞(BMSCs)及其上清液对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大鼠海马齿状回突触素(SY)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80只7日龄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细胞组和上清液组,各组20只。采用结扎左颈总动脉、术后持续缺氧2 h建立HIBD模型。模型组大鼠于造模术后1周经左侧脑室注入0.01 mol/L的PBS溶液,细胞组和上清液组大鼠于术后1周分别以相同方法注入等体积的BMSCs和BMSCs培养基上清液;假手术组仅分离左颈总动脉,但不结扎,术后不进行缺氧干预,其余处理同模型组。于侧脑室注射术后8周,检测大鼠海马齿状回SY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齿状回SY阳性物质累积吸光度(IOD)值较假手术组降低(P<0.05),细胞组和上清液组其IOD值均较模型组增加(P<0.05),而细胞组和上清液组其IO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SCs及其上清液经侧脑室注入均能提高HIBD大鼠海马齿状回SY表达,促进突触生成;其主要机制可能与BMSCs分泌的细胞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移植 骨髓细胞 缺氧缺血 突触 细胞因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基质细胞植入对脑缺血大鼠海马齿状回突触形成及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罗开源 钟小明 余鸿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22-1125,共4页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细胞(BMSCs)经侧脑室植入脑缺血大鼠后海马齿状回突触形成及大鼠记忆能力的变化。方法大鼠BMSCs培养3代。60只新生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细胞组各20只,后两组结扎左侧颈总动脉,细胞组于7 d后经侧脑...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细胞(BMSCs)经侧脑室植入脑缺血大鼠后海马齿状回突触形成及大鼠记忆能力的变化。方法大鼠BMSCs培养3代。60只新生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细胞组各20只,后两组结扎左侧颈总动脉,细胞组于7 d后经侧脑室植入BMSCs。8周后行Morris水迷宫测试。测试后取脑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海马齿状回处突触素表达。结果模型组探查训练(T1)和对位探查训练(T2)时间均较假手术组缩短(P<0.05);细胞组T1和T2分别较模型组延长(P<0.05)。模型组大鼠海马突触素阳性细胞积分光密度值(IOD)较假手术组减小(P<0.05),细胞组IOD较模型组增加(P<0.05)。结论 BMSCs经侧脑室植入可促进脑缺血大鼠海马齿状回突触形成,并改善其记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移植 缺血 脑损伤 突触 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尼司特抑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大鼠模型血管新生和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淋淋 唐兰芬 +2 位作者 谭建新 阮豫才 方玉兰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04-909,共6页
目的探讨曲尼司特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prematurity,ROP)大鼠模型血管新生及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波动氧(体积分数80%氧和空气12 h反复交替14 d)诱导SD大鼠ROP模型,86只新生SD大鼠随机设立对照组(26只,体质量>6.5 g... 目的探讨曲尼司特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prematurity,ROP)大鼠模型血管新生及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波动氧(体积分数80%氧和空气12 h反复交替14 d)诱导SD大鼠ROP模型,86只新生SD大鼠随机设立对照组(26只,体质量>6.5 g)、模型组(30只,体质量<5.5 g)、治疗组(30只,体质量<5.5 g,双眼滴50 g·L-1曲尼司特),分别于生后第18天、22天、30天,每组随机抽取8只新生鼠,取一侧眼球采取视网膜铺片ADP酶染色法观察血管形态学改变,另一侧眼球视网膜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分别检测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目和纤维化程度;生后第22天每组随机取2只鼠4只眼球行透射电镜检查,观察视网膜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波动氧可成功诱导SD大鼠ROP模型中的血管增生及纤维化;ADP酶组织化学铺片示模型组视网膜均较对照组血管密度及无灌注区增加明显,而治疗组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计数结果显示:模型组较对照组生后第18天、第22天、第30天增高,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治疗组较模型组生后第18天、第22天、第30天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治疗组较对照组于生后第18天、第22天略增高,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于第30天接近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sson染色法显示对照组中内界膜外未见明显纤维物质,模型组中突破内界膜的增生血管周围有较多纤维物质,治疗组较模型组纤维物质明显减少。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对照组各层结构清晰,排列正常;模型组色素上皮细胞层发生增生变性,视神经纤维层核分裂增生,可见较多胶原纤维增生,并突破内界膜;治疗组较模型组各组织层细胞破坏及变性减轻。结论曲尼司特可有效抑制ROP大鼠模型中的血管新生及纤维化,有望成为临床治疗早期ROP及减少后期视网膜脱离发生率的经济安全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新生血管 视网膜纤维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比值在儿童脓毒症预后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3
5
作者 常晨阳 胡绍雯 +2 位作者 邓国平 朱惠芳 罗开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2958-2963,共6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比值(N/LPR)在脓毒症患儿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1月30日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的171例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记录入院24 h...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比值(N/LPR)在脓毒症患儿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1月30日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的171例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记录入院24 h内的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PCIS);收集确诊脓毒症24 h内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PLT)计数;计算N/LP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中性粒细胞与前白蛋白比值(NPRI)。根据患儿预后结局将其分为存活组(n=110)和死亡组(n=61)。比较两组N/LPR、PLR、NLR、NPRI、PCIS评分、PCT、CRP和PLT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PR、PLR和PCIS评分预测脓毒症患儿28 d死亡风险的准确性;根据三者ROC曲线的截断值对患儿28 d死亡风险进行亚组分析,同时使用Kaplan-Meier法对各亚组脓毒症患儿进行生存分析。根据PCIS评分对脓毒症患儿进行危险分层(非危重组、危重组和极危重组),评估N/LPR和PLR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死亡组的PCT、CRP、N/LPR水平均较存活组高,PLT、PLR和PCIS水平均低于存活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N/LPR、PLR和PCIS评分预测脓毒症患儿28 d死亡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59、0.595和0.716。亚组分析表明,N/LPR≥1.5组患儿死亡风险大于N/LPR<1.5组(χ^(2)=11.224,P=0.001);PLR<85.58组患儿死亡风险大于PLR≥85.58组(χ^(2)=5.708,P=0.017),PCIS<84组患儿死亡风险大于PCIS≥84组(χ^(2)=19.312,P=0.000)。生存分析结果与亚组分析结果一致。此外,N/LPR可能与脓毒症患儿的危险分层相关。结论N/LPR对脓毒症患儿28 d死亡风险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比值 预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