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非局部低秩稀疏矩阵分解的低剂量脑灌注CT图像恢复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牛善洲 刘宏 +5 位作者 刘沛沄 张梦真 李硕 梁礼境 李楠 刘国良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09-1316,共8页
目的为了减少脑灌注CT检查的辐射剂量,提高低剂量脑灌注CT图像质量,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非局部低秩稀疏矩阵分解的低剂量脑灌注CT图像恢复方法。方法对低剂量脑灌注CT图像进行分块形成一个矩阵,构建低秩稀疏矩阵分解模型进行求解后得到优... 目的为了减少脑灌注CT检查的辐射剂量,提高低剂量脑灌注CT图像质量,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非局部低秩稀疏矩阵分解的低剂量脑灌注CT图像恢复方法。方法对低剂量脑灌注CT图像进行分块形成一个矩阵,构建低秩稀疏矩阵分解模型进行求解后得到优质的低剂量脑灌注CT图像,最后利用恢复后的脑灌注CT序列图像计算出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图像。结果在数值实验中,滤波反投影算法的图像的平均结构相似性为0.9438,本文方法恢复结果的平均结构相似性提高到0.9765;滤波反投影算法得到的脑血流量和脑血容量参数图像的结构相似性分别为0.7005和0.6856,本文方法得到的脑血流量和脑血容量参数图像的结构相似性提高到0.7871和0.7972。结论本文方法在低剂量脑灌注CT图像噪声抑制和结构保持方面均有很好的表现,并且可以获取准确的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脑灌注CT 图像恢复 非局部低秩稀疏矩阵分解 脑血流动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脑灌注CT图像恢复方法:基于先验图像约束扩散张量 被引量:2
2
作者 牛善洲 刘宏 +6 位作者 刘沛沄 张梦真 邱洋 黎钰 谢国强 刘国良 卢绍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26-1233,共8页
目的为减少脑灌注CT检查的辐射剂量,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先验图像约束扩散张量的低剂量脑灌注CT图像恢复方法。方法脑灌注CT图像之间存在丰富的结构冗余信息,高质量的先验图像可以作为结构互补信息引入到低剂量脑灌注CT图像恢复过程中,... 目的为减少脑灌注CT检查的辐射剂量,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先验图像约束扩散张量的低剂量脑灌注CT图像恢复方法。方法脑灌注CT图像之间存在丰富的结构冗余信息,高质量的先验图像可以作为结构互补信息引入到低剂量脑灌注CT图像恢复过程中,抑制低剂量脑灌注CT图像中的噪声和伪影。首先,分别计算出先验图像和低剂量脑灌注CT图像的扩散张量,然后构造先验图像约束的扩散张量,并利用新构建的扩散张量对低剂量脑灌注CT图像进行滤波。结果在数值体膜实验中,本文方法得到的CBF参数图像的SSIM值与FBP算法相比提高了63%。在临床实验中,本文方法得到的CBF参数图像的SSIM值与FBP算法相比提高了45%。结论数值体膜和临床数据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抑制低剂量脑灌注CT图像噪声和伪影的同时可以保持图像的结构细节特征,并且可以获取准确的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脑灌注CT 扩散张量 先验图像 血流动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茄子叶际固氮菌的分离鉴定·培养特性及抑菌活性 被引量:2
3
作者 幸翀 郭青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0期1-4,共4页
采用Ashby无氮培养基从茄子叶际分离得到1株具有高效固氮性能的自生固氮菌QZ-1,经16S rDNA序列鉴定,该菌株与克雷伯氏菌属各菌株同源性高达99%以上,初步鉴定为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sp.),其在酵母粉为碳源、pH为5.0时生长最好。菌株QZ-... 采用Ashby无氮培养基从茄子叶际分离得到1株具有高效固氮性能的自生固氮菌QZ-1,经16S rDNA序列鉴定,该菌株与克雷伯氏菌属各菌株同源性高达99%以上,初步鉴定为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sp.),其在酵母粉为碳源、pH为5.0时生长最好。菌株QZ-1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对油菜菌核病、葡萄炭疽病、番茄灰霉病抑制效果可达40%以上。自生固氮菌QZ-1具有固氮和生防作用,可为进一步研发优良的叶际固氮菌肥提供微生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 叶际固氮菌 克雷伯氏菌 分离鉴定 培养特性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叶际固氮菌分离筛选及抑菌活性 被引量:3
4
作者 幸翀 王淑珍 +1 位作者 王龙 郭青云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5期62-66,共5页
为后续研制叶面微生物菌肥提供优良固氮菌种,以辣椒为研究对象,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筛选辣椒叶际固氮细菌,测定其固氮能力和植物病原菌的拮抗能力并对性能优良的菌株进行1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研究表明,从辣椒叶际共分离得到2株... 为后续研制叶面微生物菌肥提供优良固氮菌种,以辣椒为研究对象,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筛选辣椒叶际固氮细菌,测定其固氮能力和植物病原菌的拮抗能力并对性能优良的菌株进行1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研究表明,从辣椒叶际共分离得到2株具有高效固氮性能的自生固氮菌LJ-1和LJ-2,分别鉴定为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和根瘤菌(Rhizobium sp.),固氮酶活性分别达93.26和102.23 U·L^(-1)。两株菌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和耐酸碱能力,对油菜菌核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和棉花立枯病菌抑制效果可达50%以上。因此,辣椒叶际固氮菌LJ-1和LJ-2是具有固氮和生防作用的多功能细菌,可为进一步研发优良的叶际固氮菌肥提供微生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叶际固氮菌 分离筛选 培养特性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