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平原地区HCFC-142b排放清单建立及环境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大宇 吴婧 +3 位作者 王彤 刘泽华 胡冬梅 彭林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47-2852,共6页
选择华北平原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排放因子法建立该区域2000~2060年HCFC-142b排放清单,探讨了其空间分布特征,并对不同行业开展了排放结果的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2000~2019年HCFC-142b累计排放量为34.0kt.其中,江苏、山东和河... 选择华北平原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排放因子法建立该区域2000~2060年HCFC-142b排放清单,探讨了其空间分布特征,并对不同行业开展了排放结果的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2000~2019年HCFC-142b累计排放量为34.0kt.其中,江苏、山东和河南是排放量最大省份,累计排放量分别为595.1t、267.6t和196.5t.XPS泡沫排放最大,其次是ICR行业,两个行业对排放结果最敏感的因子分别是初始排放因子和设备废弃率.排放预测显示,在《蒙特利尔议定书》管控下,该地区2020~2060年的累计减排潜力为151.9kt(9.9kt CFC-11-eq;350.9mt CO_(2)-eq).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类消耗 全球变暖 华北平原地区 排放清单 减排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水约束的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优化研究
2
作者 李薇 匡慧子 +2 位作者 许野 王旭 刘铠诚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4-100,共7页
以上海某酒店的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以运维成本最低为目标,以能源供需平衡、设备功率限制和用水定额限制为主要约束的系统协同运行优化模型,探究不同用水定额下系统的最优运行方案。结果表明,用水定额对设备出力... 以上海某酒店的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以运维成本最低为目标,以能源供需平衡、设备功率限制和用水定额限制为主要约束的系统协同运行优化模型,探究不同用水定额下系统的最优运行方案。结果表明,用水定额对设备出力和系统总成本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牺牲系统经济性的前提下,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系统的耗水量,有效保护水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水资源 优化 冷热电联供 酒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胺CO_(2)吸收液催化解吸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竞文 孙乐乐 +3 位作者 刘健 齐铁月 李蔷薇 汪黎东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131,共12页
有机胺CO_(2)捕集技术由于高再生能耗限制了其大范围工业应用,而有机胺CO_(2)吸收液催化解吸技术可通过降低显热、汽化热和反应热,实现有机胺高效再生及高纯CO_(2)低温解吸。综述了有机胺CO_(2)吸收液催化解吸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有机... 有机胺CO_(2)捕集技术由于高再生能耗限制了其大范围工业应用,而有机胺CO_(2)吸收液催化解吸技术可通过降低显热、汽化热和反应热,实现有机胺高效再生及高纯CO_(2)低温解吸。综述了有机胺CO_(2)吸收液催化解吸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有机胺CO_(2)吸收液解吸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剂作用下有机胺CO_(2)吸收液催化解吸的机理,并对有机胺CO_(2)吸收液催化解吸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捕集 有机胺 再生 催化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中部分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的污染特征、大气来源区域及健康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庄意如 吴婧 +4 位作者 董冰琦 王帆 胡冬梅 张岳玲 彭林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54-1263,共10页
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erfluoroalkyl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是一类新污染物,近年来受到国际的广泛关注.目前有关PFASs的研究多集中在水体和土壤,有关大气中PFASs的研究较为有限,其中有关中国大气PFASs的研究更少,且... 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erfluoroalkyl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是一类新污染物,近年来受到国际的广泛关注.目前有关PFASs的研究多集中在水体和土壤,有关大气中PFASs的研究较为有限,其中有关中国大气PFASs的研究更少,且多集中在颗粒相.本研究在北京市设置1个采样点,于2021年6月和12月同步采集气相和颗粒相样品,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UPLCMS/MS)对9种PFASs进行检测分析,研究大气中PFASs的浓度水平和气粒分配特征,并探讨其来源、归趋和健康影响.结果显示,PFASs的总浓度为(166.75±101.67)pg·m^(-3),气相浓度((130.84±92.01)pg·m^(-3))高于颗粒相((35.91±17.28)pg·m^(-3)),对气相和颗粒相PFASs浓度贡献最大的物质均为PFOA.PFASs碳链越长,其气粒分配系数越大,会更多地分配在颗粒相中,气粒分配系数的对数和碳链长度呈现显著正相关.采样点的PFASs主要受来自北京周边的天津市、河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大气传输的影响,干沉降是其主要的大气沉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ASs 大气 污染特征 来源分析 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改气”背景下保定市农村PM_(2.5)中PAHs的特征演化研究
5
作者 刘金明 李志勇 +6 位作者 朱语哲 马肖华 王刚 宁志 刘晨 任壮壮 韩斌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29-1938,共10页
为探讨保定市农村“煤改气”对PM_(2.5)中PAHs污染特征的影响,在2020−2022年冬季对保定市望都县农村进行了连续观测,利用GC/MS检测了18种PAHs并分析了其单体组成和浓度的演化特征,同时利用正定矩阵因子模型和PSCF模型对PAHs及其健康风险... 为探讨保定市农村“煤改气”对PM_(2.5)中PAHs污染特征的影响,在2020−2022年冬季对保定市望都县农村进行了连续观测,利用GC/MS检测了18种PAHs并分析了其单体组成和浓度的演化特征,同时利用正定矩阵因子模型和PSCF模型对PAHs及其健康风险(BaPeq值)进行了溯源分析。结果表明:①保定市望都县∑_(17)PAHs浓度从2020年的119 ng/m^(3)降至2021年的41.4 ng/m^(3),2022年回升至82.2 ng/m^(3),其中4环PAHs贡献率(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分别为47.8%、44.4%和44.3%)最高。②2022年,生物质燃烧贡献率与∑_(17)PAHs浓度的变化趋势一致,从2020年的21.1%降至2021年的16.2%,随后在2022年反弹至30.6%,成为最大贡献源;相反,天然气燃烧贡献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③2022年煤炭燃烧贡献率较2020年下降了55.4%,机动车排放贡献率略有下降,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分别为24.3%、23.7%和22.5%,工业排放贡献率相对稳定。④PAHs的致癌风险主要来自机动车排放,2020年、2021年和2022年贡献率分别为43.3%、40.8%和39.8%。煤炭燃烧造成的健康风险逐年降低,同时生物质燃烧释放的有毒单体浓度较低,使2022年PAHs健康风险与2020年相比下降了49.2%。研究显示,保定市望都县农村PAHs浓度水平及其暴露风险总体下降,“煤改气”的实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气质量,因此建议保障天然气供应和财政补贴,防止生物质燃烧反弹,持续削减PAHs排放量,进一步降低人群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煤改气” 农村 PAHS 来源解析 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定市农村冬季细颗粒物中重金属来源及健康风险的研究
6
作者 马肖华 李志勇 +10 位作者 朱语哲 邵梓涵 方昱顺 苗玉玲 刘晨 任壮壮 陈岚 韩斌 田宝娟 马会春 王佳琦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216-4224,共9页
基于2020~2022年望都县采暖季的观测数据,评估了PM_(2.5)中重金属的来源、源特异性金属及其健康风险等方面的年际变化,旨在评估“煤改气”对农村地区大气质量的影响.“煤改气”持续发挥正面作用,PM_(2.5)及其16种重金属(Cr、Pb、Tl、Ba... 基于2020~2022年望都县采暖季的观测数据,评估了PM_(2.5)中重金属的来源、源特异性金属及其健康风险等方面的年际变化,旨在评估“煤改气”对农村地区大气质量的影响.“煤改气”持续发挥正面作用,PM_(2.5)及其16种重金属(Cr、Pb、Tl、Ba、Sb、Sn、Cd、Sr、As、Zn、Cu、Ni、Co、Fe、Mn和V)的浓度均呈下降趋势,年均分别下降30.4%和43.4%.利用正定矩阵因子(PMF)模型解析重金属来源,燃煤(CC)贡献年均下降11.8%,而生物质燃烧(BB)逐年上升,并一跃成为2022年冬季的最大贡献源(33.7%),农村天然气短缺和供暖成本增加成为主要诱因.CC标识元素As和Pb浓度年均减少20.7%和48.5%,CC对其贡献率年均下降15.6%和13.5%.相应地,BB标识元素K的浓度和贡献率分别年均增长20.6%和7.4%.工业排放(IE)、交通排放(VE)和扬尘(FD)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单一元素仅有As和Cr致癌风险超过阈值,且As和Cr来源于CC和IE,因此,CC和IE被识别为致癌风险的主要来源.单一元素均未超过非致癌风险的阈值,但总风险在2020~2022年致癌风险持续存在.具体来讲,儿童存在的总致癌风险为64%,远远高于成人的36%,成人仅在2020年存在非致癌风险,而儿童始终面临非致癌风险.As作为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的主要贡献者,由于煤炭燃烧对As排放的年均贡献大幅下降了15.6%,使得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重金属 健康风险 来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中和背景下中国HFC-32排放预测
7
作者 刘泽华 吴婧 +5 位作者 张大宇 丁珊 王彤 胡冬梅 彭林 张泽宸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7-1234,共8页
随着中国提出2060年碳中和目标并加入《〈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强效温室气体HFCs的排放预测和减排路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本研究针对排放量较大的HFC-32建立了消费-库存-排放预测模型,预测了基线、基加... 随着中国提出2060年碳中和目标并加入《〈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强效温室气体HFCs的排放预测和减排路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本研究针对排放量较大的HFC-32建立了消费-库存-排放预测模型,预测了基线、基加利和碳中和3种情景下,中国2020—2060年HFC-32消费、库存及排放.结果显示,如果中国不受基加利修正案管控,将在2020—2060年间累积消费HFC-32达122.8亿吨CO_(2)-eq,库存于2035年达峰值16.1亿吨CO_(2)-eq,排放量于2060年达峰值每年3.6亿吨CO_(2)-eq.中国如果仅按照基加利修正案的履约要求来逐步淘汰HFC-32,在2060年的排放将仍然有0.58亿吨CO_(2)-eq.如果按照本研究提出的满足较高HFC-32消费需求的碳中和情景加速淘汰HFC-32,将在顺利完成基加利修正案要求的同时实现HFC-32的近零排放,到2060将累积减排HFC-32达43.5亿吨CO_(2)-eq.上述结果为中国选择HFCs碳中和路径提供了科学依据,建立的相关方法对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HFC-32 全球变暖 排放清单 减排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工业型城市PM_(2.5)与O_(3)复合污染特征及相互影响研究:以长治市为例
8
作者 贾瑞华 段小琳 +3 位作者 闫雨龙 彭林 牛月圆 董佳奇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19-1733,共15页
PM_(2.5)-O_(3)复合污染是我国目前多数城市的主要大气污染特征,尤其在工业型城市更为明显,明晰其复合污染特征及成因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典型工业城市长治市2019—2022年6项常规污染物和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了PM_(2.5)-O_(3)复合污... PM_(2.5)-O_(3)复合污染是我国目前多数城市的主要大气污染特征,尤其在工业型城市更为明显,明晰其复合污染特征及成因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典型工业城市长治市2019—2022年6项常规污染物和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了PM_(2.5)-O_(3)复合污染特征及气象条件对PM_(2.5)和O_(3)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治市2019—2022年PM_(2.5)年均浓度整体呈下降趋势;O_(3)-8h年均浓度呈现2019—2021年下降、2022年回升的特点.PM_(2.5)和O_(3)-8h浓度在春季和冬季呈现负相关的特点,夏季和秋季分别呈现正相关和倒“V”型分布.机器学习结果显示PM_(2.5)污染条件下湿度、风速和温度对PM_(2.5)浓度的影响较大,占比分别为28.2%、18.7%和18.3%;O_(3)污染条件下日最高温度、平均总云量和风速对O_(3)-8h浓度的影响较大,占比分别为28.7%、26.1%和16.5%.夏季二次无机气溶胶与O_(3)-8h浓度呈正相关,主要原因是夏季的大气氧化性更强,促进SO_(2)和NO_(2)等前体物的二次转化.基于IMPROVE公式计算得到的消光系数与PM_(2.5)浓度呈正相关,与O_(3)浓度则呈现负相关,高浓度PM_(2.5)削弱了太阳辐射强度和能见度,从而导致O_(3)-8h浓度的降低.本研究从PM_(2.5)与O_(3)浓度相关性和气象因素影响等角度明晰了长治市复合污染特征,研究结果可为工业城市PM_(2.5)和O_(3)复合污染成因的研究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O_(3) 复合污染 气象条件 相互作用 协同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原市不同功能区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特征与来源解析 被引量:26
9
作者 李颖慧 李如梅 +5 位作者 胡冬梅 刘倬诚 樊占春 李焕峰 彭林 闫雨龙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20-930,共11页
采集太原市3个不同功能区夏季和冬季环境空气样品,使用色谱-质谱仪测定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组成,分析VOCs浓度变化和日变化特征,计算臭氧生成潜势(OFP),利用特征比值法和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法(PMF)研究环境空气中VOCs的来源.结果表明,观... 采集太原市3个不同功能区夏季和冬季环境空气样品,使用色谱-质谱仪测定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组成,分析VOCs浓度变化和日变化特征,计算臭氧生成潜势(OFP),利用特征比值法和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法(PMF)研究环境空气中VOCs的来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太原市环境空气中VOC总浓度变化范围为(36.27—210.67)μg·m-3,夏季和冬季VOCs化合物平均质量浓度为49.73μg·m-3和205.19μg·m-3,冬季环境空气中VOCs浓度是夏季VOCs的4.13倍;VOCs日变化受到机动车排放和光化学反应显著影响,且夏季影响大于冬季;夏季OFP最大的物种为烯烃类化合物,冬季OFP最大的物种为芳香烃类化合物.太原市环境空气中VOCs主要包括五类污染源,分别为燃煤源28.10%、机动车源27.41%、挥发源22.90%、液化石油/天然气源14.90%和植物源6.69%;不同功能区主要污染源存在差异,太原市夏季工业交通区最主要排放源为燃煤源,居民商业混合区和居民交通区受燃煤源和机动车排放源共同影响,冬季太原市燃煤源是环境空气中VOCs的最主要污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原 功能区 挥发性有机物 臭氧生成潜势 来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冷却水系统新型缓蚀剂应用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时利香 王信粉 +2 位作者 李薇 李颖 杜显元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427-2430,共4页
分析了中水回用于火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时,对凝汽器和管道造成腐蚀的原因,包括氯离子的含量过高,含盐度增加加剧腐蚀、氨氮发生硝化反应产生H^+造成腐蚀、微生物大量繁殖生成微生物粘泥附着在管道上加剧腐蚀、溶解氧含量高等原因;介绍... 分析了中水回用于火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时,对凝汽器和管道造成腐蚀的原因,包括氯离子的含量过高,含盐度增加加剧腐蚀、氨氮发生硝化反应产生H^+造成腐蚀、微生物大量繁殖生成微生物粘泥附着在管道上加剧腐蚀、溶解氧含量高等原因;介绍了缓蚀剂的电化学缓蚀机理、成膜机理和吸附膜机理。同时从无机、有机、聚合物三个方面总结了循环冷却水系统常用的缓蚀剂,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以及应用情况,并探讨了其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最佳应用条件。介绍了循环冷却水系统新型缓蚀剂聚天冬氨酸和聚环氧琥珀酸。通过查阅文献发现聚天冬氨酸和聚环氧琥珀酸具有无磷、绿色环保、可生物降解、环境相容性好的特性,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冷却水 有机缓蚀剂 无机缓蚀剂 聚合物缓蚀剂 缓蚀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城市环境空气中BTEX变化特征及来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颖慧 郭前进 +3 位作者 闫雨龙 胡冬梅 邓萌杰 彭林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04-511,共8页
采集晋城市夏季和冬季环境空气样品,测定苯、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和邻-二甲苯(BTEX)的质量浓度,探讨晋城市环境空气中BTEX日变化特征,运用特征比值法分析BTEX来源,计算BTEX的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讨论其环境影响。结果表... 采集晋城市夏季和冬季环境空气样品,测定苯、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和邻-二甲苯(BTEX)的质量浓度,探讨晋城市环境空气中BTEX日变化特征,运用特征比值法分析BTEX来源,计算BTEX的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讨论其环境影响。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晋城市夏季和冬季环境空气中BTEX质量浓度分别为10.52μg·m^(−3)和23.60μg·m^(−3),冬季和夏季环境空气中质量浓度较高的BTEX化合物为苯和甲苯;两个季节日变化峰值均出现在08:00—10:00时段,谷值出现时段存在差异,日变化受机动车排放、光化学反应和边界层影响。夏季X/E值为2.41,冬季X/E值为3.02,夏季受区域传输影响较冬季大,受本地排放影响较冬季小。夏季B/T值为0.95,冬季B/T值为1.46,表明夏季晋城市BTEX主要排放源为机动车源和燃煤源,冬季BTEX主要来自于本地排放的燃煤源;夏季和冬季观测期间,间,对-二甲苯臭氧生成潜势分别为47.51μg·m^(−3)和33.26μg·m^(−3),甲苯臭氧生成潜势分别为15.48μg·m^(−3)和27.89μg·m^(−3),间,对-二甲苯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分别为0.34μg·m^(−3)和0.24μg·m^(−3),甲苯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分别为0.24μg·m^(−3)和0.43μg·m^(−3),甲苯和间,对-二甲苯为臭氧生成潜势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较高的BTEX物种。因此,夏季控制机动车排放和燃煤排放,冬季控制本地燃煤排放,特别是控制甲苯和间,对-二甲苯的排放是降低晋城市环境空气中BTEX浓度、改善臭氧污染和二次有机气溶胶污染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城 BTEX 比值分析 臭氧生成潜势 二次有机气溶胶潜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气象电力负荷相关性分析模型修正方法——以北京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文娇 沈春明 +2 位作者 郭军红 李薇 陈卓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23,共12页
气象电力负荷相关性分析对电力负荷预测影响关键,需根据实际数据对相关性经验模型修正。基于综合气象指数、积温效应以及电力负荷与气象因素相关性分析经验公式,提出一种夏季气象负荷相关性模型修正方法;采用负荷趋势分析和Python爬取... 气象电力负荷相关性分析对电力负荷预测影响关键,需根据实际数据对相关性经验模型修正。基于综合气象指数、积温效应以及电力负荷与气象因素相关性分析经验公式,提出一种夏季气象负荷相关性模型修正方法;采用负荷趋势分析和Python爬取提取气象负荷与气象数据,提高分析数据的精准性;通过对比分析负荷与单气象因子、综合气象指数以及两种积温效应修正的相关系数,结合负荷与气象指标随时间变化趋势吻合度,确定适用于相关性分析的最优指标参数,进而构建气象负荷与最优指标参数之间的拟合关系式,并以2019年北京夏季主城区为例应用验证。结果表明,与单气象因素相比,电力负荷、气象负荷和综合气象指数的相关性更强;各综合气象指数中,基于日平均气温的酷热指数与气象负荷的相关系数最高;2种积温修正方法中,考虑累积效应系数的方法对气温的修正效果更好,修正后气温与气象负荷的相关系数提高7.39%;基于修正气温的酷热指数与气象负荷的相关性较未修正时均有所提高,与负荷的变化趋势更接近;以酷热指数和修正后温度为自变量构建的气象负荷拟合关系式与实际值的吻合度高于参考的经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负荷 气象相关性 综合因素 模型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工业城市长治市夏季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来源及对臭氧生成贡献 被引量:3
13
作者 邢怡然 牛月圆 +3 位作者 闫雨龙 彭林 董佳奇 越柯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202-4210,共9页
以典型工业型城市长治市为研究对象,采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PMF)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来源解析,基于大气盒子模型(AtChem-MCM)对大气光化学反应过程和臭氧(O_(3))生成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治市烷烃、烯烃、炔烃和芳香烃分... 以典型工业型城市长治市为研究对象,采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PMF)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来源解析,基于大气盒子模型(AtChem-MCM)对大气光化学反应过程和臭氧(O_(3))生成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治市烷烃、烯烃、炔烃和芳香烃分别占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浓度的57.49%、16.05%、9.17%和17.29%.PMF结果显示,机动车源对VOCs浓度的贡献最高(28.45%),其次为工业源(26.19%)、燃烧源(21.09%)、植物源(12.99%)和溶剂使用源(11.28%).O_(3)生成模拟结果显示日间O_(3)平均净生成速率为23.01×10^(-9)h^(-1),11时O_(3)净生成速率达到峰值(54.32×10^(-9)h^(-1));长治市O_(3)生成对VOCs和NOX均敏感,其中烯烃(1.05)和NOX(0.35)的相对增量反应活性系数(RIR)较高.污染源中工业源(0.072)、溶剂使用源(0.071)和机动车源(0.068)的RIR值相对较高,是对O_(3)生成贡献较大的污染源.工业型城市应加强控制工业源和机动车源排放以缓解O_(3)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源解析 大气盒子模型 臭氧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汾河平原城市秋冬季PM_(2.5)中碳质组分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旭 段小琳 +4 位作者 闫雨龙 牛月圆 柴建伟 邢怡然 彭林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77-2489,共13页
碳质组分是PM_(2.5)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溶胶辐射强迫、全球温室效应、能见度和人体健康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其特征及来源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汾河平原城市为研究对象,采集2020年11月—2021年1月PM_(2.5)样品,采用热... 碳质组分是PM_(2.5)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溶胶辐射强迫、全球温室效应、能见度和人体健康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其特征及来源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汾河平原城市为研究对象,采集2020年11月—2021年1月PM_(2.5)样品,采用热/光分析仪分析PM_(2.5)中的碳质组分,并通过PMF模型对该地区碳质组分的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采样期间PM_(2.5)浓度较高的为晋中(82.1μg·m^(-3)),运城(79.6μg·m^(-3))和临汾(74.4μg·m^(-3));有机碳(OC)浓度较高的为运城(11.2μg·m^(-3))和临汾(11.0μg·m^(-3)),元素碳(EC)浓度较高的为晋中(6.0μg·m^(-3))和运城(4.7μg·m^(-3)).各城市二次有机碳(SOC)浓度较高的为运城(3.0μg·m^(-3)),三门峡(2.5μg·m^(-3))和临汾(2.5μg·m^(-3)),但三门峡(40.3%)和吕梁(32.4%)的SOC占OC比例较高.相关性分析表明,采样期间汾河平原城市的OC、EC和SOC与污染物SO_(2)、NO_(2)和CO浓度呈显著正相关,说明采样期间汾河平原城市受到燃煤、工业以及机动车排放的影响.源解析结果显示,汾河平原城市碳质组分主要污染源的贡献最大为燃煤源(25.5%),其次是柴油车排放源(22.5%)、汽油车排放源(22.3%)和扬尘源(18.3%),生物质燃烧源(11.4%)贡献最小.燃煤源是汾河平原城市碳质组分的主要贡献源,是该地区的重点管控源;此外机动车对汾河平原城市碳质组分的影响不容小觑,尤其是柴油车.本研究从浓度特征、城市变化及来源解析等方面揭示了汾河平原各城市碳组分的污染特征和污染来源情况,为在区域层面对PM_(2.5)的控制提供了数据支撑和管控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碳质组分 二次有机碳 汾河平原城市 来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南方草牧业发展和生态协同研究
15
作者 王雯雯 栗塞雅 +2 位作者 李昂 周立华 张亚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0212-10221,共10页
随着国内对肉奶的需求日益增长,北方草原因载畜量逼近其生态承载力而难以继续扩大产能。在此背景下,积极推进南方生态草牧业的发展,对保障肉奶供应和缓解北方放牧压力至关重要。然而,南方草牧业发展潜力尚未得到充分的量化评估,其生产... 随着国内对肉奶的需求日益增长,北方草原因载畜量逼近其生态承载力而难以继续扩大产能。在此背景下,积极推进南方生态草牧业的发展,对保障肉奶供应和缓解北方放牧压力至关重要。然而,南方草牧业发展潜力尚未得到充分的量化评估,其生产生态协调问题也亟待研究。因此,聚焦南方草牧业的生产与生态协同问题,选取我国南方8个省份,从市级尺度评估2000—2020年间的牧草供需状况,并探讨其对生态保育的潜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南方八省拥有丰富的草地资源,总干草产量高达4.49×10^(11)kg,尤其在云南、贵州与四川西部,这些区域的牧草产量占总量的73.50%。尽管南方草地总体饲草富余,约71%的市域呈现盈余状态,显示出生态草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但草牧业的发展也可能对生态系统服务产生不利影响。以云南省和四川省为例,共25个市域拥有较高的草牧业发展潜力,然而,这些地区生境质量较高,平均值达到0.52,而且在碳储量与产水量方面也表现出色,分别为837.24 g C/m^(2)与515.66 mm。这意味着在这些区域推进草牧业发展的同时,将会削弱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因此,建议对南方草地的生态草牧业进行顶层规划,选择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育压力小的区域发展草牧业,在生态系统服务重要的区域采取严格保育措施,以实现南方草牧业的生产和生态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草牧业 草畜供需 生产潜力 生产生态权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地区采暖季和非采暖季PM_(2.5)中金属元素污染特征及来源——以晋城市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大宇 邓萌杰 吴婧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61-269,共9页
采集晋城市采暖季和非采暖季大气PM_(2.5)样品,利用ICP-AES光谱仪测定PM_(2.5)中21种金属元素质量浓度,并分析其来源。结果表明:采样期间,晋城市PM_(2.5)日平均质量浓度为61.7μg·m^(-3)。21种金属元素中,Ca、Al、K、Mg、Na元素是P... 采集晋城市采暖季和非采暖季大气PM_(2.5)样品,利用ICP-AES光谱仪测定PM_(2.5)中21种金属元素质量浓度,并分析其来源。结果表明:采样期间,晋城市PM_(2.5)日平均质量浓度为61.7μg·m^(-3)。21种金属元素中,Ca、Al、K、Mg、Na元素是PM_(2.5)中最主要的金属元素,占21种金属元素总质量浓度比例为75.1%。14种重金属元素中,Fe、Zn、Pb元素质量浓度较高,占重金属元素总质量浓度94.6%。采暖季各金属元素质量浓度高于非采暖季,采暖季重金属元素Ni和Sn质量浓度高于非采暖季,增长率分别为65.3%和105.8%。Zn、Pb、Sb、Cd元素富集程度较大,Cd元素在采暖季的富集因子值最高可达853.6,属于重度富集,人为污染较为严重。PM_(2.5)中金属元素来源为土壤扬尘(32.2%)、燃煤(31.1%)、冶金工业(18.7%)、交通污染(1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晋城市 重金属元素 污染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童装中邻苯二甲酸酯赋存特征及健康风险 被引量:7
17
作者 柴淼 王昱文 +2 位作者 钟伏勇 韩雪 唐阵武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25-1432,共8页
为了解我国市售童装中邻苯二甲酸酯污染特征,选择了21种常见品牌的童装,采用Agilent 7890A/5975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中16种PAEs(phthalate esters,邻苯二甲酸酯)进行测定,并应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推荐的方法评估了其健康风险.结... 为了解我国市售童装中邻苯二甲酸酯污染特征,选择了21种常见品牌的童装,采用Agilent 7890A/5975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中16种PAEs(phthalate esters,邻苯二甲酸酯)进行测定,并应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推荐的方法评估了其健康风险.结果表明,我国市售童装中w(∑16PAEs)(16种PAEs的总含量)为2.97~40.0 mg/kg,平均值为11.0 mg/kg.其中,w(DEHP)[DEHP为邻苯二甲酸(2-乙基已基)酯]、w(DBP)(DBP为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和w(BBP)(BBP为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三者之和为1.73~26.7 mg/kg,未超出GB 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限值;DIB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BP、DEHP和DNOP(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是含量较高的四种单体,四者之和占w(∑_(16)PAEs)的53.9%~96.8%(平均值为82.5%),可能与童装加工过程的人为添加有关.童装中DMP(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IBP、DBP、BBP、DEHP、DNOP和∑7PAEs的非致癌风险值均远小于1.0,对儿童无明显非致癌风险,但DEHP的致癌风险值接近10-6,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装 PAEs(邻苯二甲酸酯) 污染特征 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熵权法的省域节能减排动态综合评价方法 被引量:15
18
作者 单葆国 贾德香 +2 位作者 李世豪 曹昉 孙毅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9年第1期54-61,共8页
省域节能减排量化综合评价对各省份明确自身节能水平,制定合理的节能发展规划,高效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对各省份节能减排情况从空间和时间2个维度进行动态综合评价。首先从节能、减排和经济3个维度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 省域节能减排量化综合评价对各省份明确自身节能水平,制定合理的节能发展规划,高效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对各省份节能减排情况从空间和时间2个维度进行动态综合评价。首先从节能、减排和经济3个维度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结合主观与客观赋权法,利用AHP-熵权法对各省份节能减排情况进行静态综合评价。基于时序加权向量,对静态综合评价模型进行时序权重的线性加权集结,从时间维度对各省份节能减排情况进行动态综合评价。最后,通过搜集'十一五'、'十二五'期间30个省、市、自治区的指标数据,对中国省域节能减排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该研究成果可以实现多个时间、空间维度的省域节能减排量化综合评价,充分结合主观赋权与客观赋权的优势,提高综合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减排 AHP-熵权法 动态综合评价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群论的PAHs分子偏振拉曼去噪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晓辉 曾娅玲 +1 位作者 邱尤丽 李鱼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067-2072,共6页
利用群论理论研究16种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分子振动规律,并对PAHs指纹区特征拉曼峰进行偏振去噪,减少非特征拉曼峰对特征拉曼峰的干扰,增强16种PAHs之间的拉曼辨识度。群论分析发现16种PAHs分别属于Cs,C2v,... 利用群论理论研究16种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分子振动规律,并对PAHs指纹区特征拉曼峰进行偏振去噪,减少非特征拉曼峰对特征拉曼峰的干扰,增强16种PAHs之间的拉曼辨识度。群论分析发现16种PAHs分别属于Cs,C2v,C2h,D2h点群,四个点群中的A′,A1,Ag,Ag类对称振动属于全对称振动,其余对称振动为非全对称振动,其中全对称振动均具有拉曼活性。Gaussian 09杂化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与群论分析相结合,发现16种PAHs全对称振动分布拉曼位移全区域,涵盖16种PAHs基团振动模式;全对称振动产生的波动性小,具有一定的抗外部环境干扰能力,稳定性相对较高,并且其产生的拉曼峰更强。根据全对称振动具有代表性、稳定性、显著性的特征,本文将16种PAHs的全对称振动作为特征拉曼振动。此外,研究发现,拉曼偏振效应与振动模对称性直接相关,拉曼光谱的偏振效应具有增强PAHs特征拉曼峰、降低PAHs非特征峰强度的作用。16种PAHs通过拉曼光谱的偏振效应选择性调节作用后,PAHs特征拉曼峰信噪比可提高6.52%~182%,说明利用拉曼偏振效应去除非特征拉曼峰的作用显著,可有效降低特征峰的噪声干扰。因此,所建立的基于群论的PAHs分子拉曼偏振去噪方法可以改善其拉曼光谱信号质量,提高PAHs同步拉曼光谱分析效率,为实现16种PAHs同步拉曼光谱检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群论 偏振拉曼光谱 同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转型时期电力弹性系数应用 被引量:17
20
作者 单葆国 李江涛 +1 位作者 谭显东 单保平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共4页
分析1978年以来中国电力弹性系数的变化情况,总结电力弹性系数短期波动的主要原因,提炼电力弹性系数波动的长期规律;对比典型发达国家电力弹性系数的变化经验,提出在经济转型时期应用电力弹性系数的方法,对中国"十三五"、&qu... 分析1978年以来中国电力弹性系数的变化情况,总结电力弹性系数短期波动的主要原因,提炼电力弹性系数波动的长期规律;对比典型发达国家电力弹性系数的变化经验,提出在经济转型时期应用电力弹性系数的方法,对中国"十三五"、"十四五"、"十五五"电力需求预测结果进行校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弹性系数 经济社会发展 电力消费增长 电力需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