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5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程爆破扩腔能耗随不耦合系数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永辉 秦丽绚 +1 位作者 徐锐 张智宇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4-242,共9页
为了优化地下工程周边孔光面爆破中的炸药能量分布情况,提高孔痕率,保证光面爆破效果,采用爆破破岩及断裂力学理论,构建扩腔能耗计算方法,通过浇筑素混凝土模型进行爆破试验,得到扩腔尺寸、体积和能耗随不耦合系数K的变化规律。研究结... 为了优化地下工程周边孔光面爆破中的炸药能量分布情况,提高孔痕率,保证光面爆破效果,采用爆破破岩及断裂力学理论,构建扩腔能耗计算方法,通过浇筑素混凝土模型进行爆破试验,得到扩腔尺寸、体积和能耗随不耦合系数K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K由1.25增大到3.375的过程中,扩腔直径平均为3.43 cm,扩腔长度平均为12.7 cm,扩腔体积介于52.98~155.56 cm 3,扩腔能耗介于0.58~1.70 kJ,其在炸药总能量中的占比介于2.9%~8.5%;随着K的增大,扩腔体积和能耗呈减小趋势,K在达到3.0~3.5时对减小扩腔能耗效果最为明显,而后趋于平稳;K增大会减轻炸药能量对炮孔壁岩石的粉碎程度,使扩腔体积减小,同时扩腔能耗降低;模型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互验证,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选取较大的不耦合系数可以减小扩腔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爆破 扩腔 能耗 不耦合系数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益的时空演化及障碍因子分析
2
作者 焦士兴 魏凌菡 +4 位作者 王安周 尹义星 赵荣钦 李中轩 孟怡雯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2,147,共7页
为了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采用综合指数法测算了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益,运用ArcGIS 10.8软件分析了重心演变趋势,并运用障碍度模型探讨了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河南省各市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指数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安阳生态效益指数... 为了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采用综合指数法测算了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益,运用ArcGIS 10.8软件分析了重心演变趋势,并运用障碍度模型探讨了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河南省各市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指数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安阳生态效益指数增幅最大、商丘降幅最大,商丘经济效益指数增幅最大、平顶山增幅最小,濮阳社会效益指数增幅最大、鹤壁降幅最大;2)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益指数重心分布于郑州和许昌,呈现向东北迁移趋势,其中生态效益指数、经济效益指数和社会效益指数重心分别呈现向东南、东和东北迁移趋势;3)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益主要障碍因子区域差异明显,其中污水处理率、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亿元农业总产值用水量、城市建成区供水管道密度、自来水普及率分别是鹤壁、漯河、周口3个地级市,洛阳、平顶山2个地级市,安阳、新乡、焦作、濮阳、济源5个地级市,许昌、三门峡2个地级市,南阳、商丘、驻马店3个地级市第一大障碍因子;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万元GDP用水量、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分别是开封、信阳、郑州的第一大障碍因子。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提升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益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 时空演化 综合指数法 障碍度模型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北工程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 被引量:1
3
作者 夏凯 黄义忠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43,共11页
基于MODIS NDVI数据,通过趋势分析、Hurst指数、残差分析等方法,系统分析了2001-2020年三北工程区植被覆盖时空演变特征及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1-2020年三北工程区及其各建设区植被NDVI均呈上升趋势,不同分... 基于MODIS NDVI数据,通过趋势分析、Hurst指数、残差分析等方法,系统分析了2001-2020年三北工程区植被覆盖时空演变特征及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1-2020年三北工程区及其各建设区植被NDVI均呈上升趋势,不同分区年增长速率差异明显,黄土高原区>风沙区>东北华北平原区>西北荒漠区。三北工程区NDVI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2)研究区改善趋势明显,显著改善趋势面积占45.9%,其中黄土高原区的显著改善面积占比明显高于其他建设区,未来变化以改善为主,但可持续性不强。3)三北工程区植被NDVI与气温、降水均呈正相关关系,人类活动对植被NDVI以促进为主,各土地利用NDVI和残差均表现增加趋势,且趋势具有一致性。4)在植被改善地区和退化地区,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均处于主导地位,人类活动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62.9%和59.06%,不同分区植被对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响应差异明显,其中黄土高原区人类活动对植被改善和退化贡献率最大,分别为75.36%和7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变化 NDVI 趋势分析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煤层气高强电爆震体积致裂技术及工程试验
4
作者 聂百胜 包松 +7 位作者 柳先锋 刘鹏 张豪 何珩溢 李孜健 周皓文 贾雪祺 何学秋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563,共18页
煤层气高效开发已成为清洁能源与瓦斯灾害防治的优选和战略发展目标,迫切需要创新煤储层改造理论和技术。为解决地面煤层气开发过程面临的储层吸附性强、渗透率低、运移通道易堵塞、水锁效应及水资源匮乏等一系列难题,本研究深入分析了... 煤层气高效开发已成为清洁能源与瓦斯灾害防治的优选和战略发展目标,迫切需要创新煤储层改造理论和技术。为解决地面煤层气开发过程面临的储层吸附性强、渗透率低、运移通道易堵塞、水锁效应及水资源匮乏等一系列难题,本研究深入分析了地面煤层气井内高强电爆震体积致裂增渗理论,基于电爆震液相放电冲击波-应力波-震动波传播能量释放特征,建立了高精度能量调配顶底板及煤储层多点电爆震诱导体积致裂模型,提出了煤储层电爆震体积致裂强化煤层气抽采方法,形成了地面煤层气电爆震体积致裂技术及工艺。利用自主研制存储能量高达604.92 kJ且可调控的电爆震体积致裂增渗装备,开展不同电爆震能量循环致裂顶底板及煤层工程试验,在此期间采用地表微震监测系统实时表征储层缝网影响半径,并根据体积致裂效果和长期产气量考察初探电爆震体积致裂技术及装备的可靠性。结果表明:电爆震循环作用诱发裂隙或微孔隙的发育、扩展,形成了高裂缝密度的体积致裂效应;井近区微震信号幅值较大,随着距离增加逐渐减小,微震事件平面分布呈环状向四周扩散;电爆震能量和诱导次数增加导致煤储层缝网影响半径先增大后减小,电爆震水下激发能量361.97 kJ循环诱导形成的缝网影响半径高达200 m左右;重新排采期间平均产气量较衰竭期提高了0.80~1.53倍,验证了提出的电爆震体积致裂技术能够有效改善煤储层,促进煤层气解吸扩散和运移产出。研究成果对低渗透性松软煤储层缝网改造实现煤层气高效开发具有理论与工程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高效开发 储层改造 高强电爆震 体积致裂技术 增渗装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RF动力降尺度方法在广东近海风资源评估中的适用性分析
5
作者 杜梦蛟 王臻臻 +6 位作者 张磊 文仁强 李华 夏静雯 辛欣 易侃 贾天下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7,共9页
利用WRF模式对ERA5再分析数据进行动力降尺度,获得近海高分辨率的WRF数据,并利用3座测风塔观测数据对WRF高分辨率数据和ERA5再分析数据进行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WRF模式的风速与观测更为接近,ERA5易低估各层风速;WRF和ERA5对广东近海... 利用WRF模式对ERA5再分析数据进行动力降尺度,获得近海高分辨率的WRF数据,并利用3座测风塔观测数据对WRF高分辨率数据和ERA5再分析数据进行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WRF模式的风速与观测更为接近,ERA5易低估各层风速;WRF和ERA5对广东近海主导风向的再现能力基本一致,且均能反映主导风向;WRF和ERA5风速的时间序列与观测的相关性都很高,均通过99%显著性检验;相较于ERA5,WRF拟合得到的威布尔参数与观测更为接近。因此相较于ERA5,WRF模拟数据更适用于对广东风能资源的评估。利用WRF模拟得到的广东近海风资源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广东近海风能密度大(>200 W/m^(2)),有效风速的出现频率高(>0.88),且具有单一或两个主导风向,以上特征有利于广东近海的风能资源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资源 适用性评估 海上风电 WRF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矿的特性、灾害及其资源潜力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昆 张峥 +4 位作者 KAREN A.HUDSON-EDWARDS 杨鹏 诸利一 杨修志 陈志翔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16-227,共12页
尾矿是矿石磨细选别后残余的固体废弃物,尾矿物理化学特性及尾矿库的常规地表堆存共同导致尾矿库存在较大的安全与环境风险。低品位矿体高强度开采趋势下,我国尾矿年排放量维持在10亿t以上的高位,累计堆存规模超200亿t,细粒尾矿堆存方... 尾矿是矿石磨细选别后残余的固体废弃物,尾矿物理化学特性及尾矿库的常规地表堆存共同导致尾矿库存在较大的安全与环境风险。低品位矿体高强度开采趋势下,我国尾矿年排放量维持在10亿t以上的高位,累计堆存规模超200亿t,细粒尾矿堆存方式、潜在灾害防治及综合利用面临新挑战,采选新技术装备及政策利好因素推动尾矿资源潜力亟待释放。因此,以尾矿物理化学特性、排放堆存方法、溃坝灾害、尾矿资源潜力为主线,综述了尾矿物理化学特性、尾矿堆存形式、尾矿溃坝灾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系统梳理了尾矿空区充填、尾矿制备材料、尾矿二次利用、超积累植物提取金属元素、尾矿固碳等资源综合利用方法,可为研究者及工业界系统全面地重新审视尾矿废弃物特性、尾矿库灾害防治、矿产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库 溃坝灾害 环境危害 尾矿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巴楚小海子岩体铁钛成矿特征及资源利用前景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立兴 陈懋弘 +7 位作者 李厚民 杨成栋 杨富全 陈港 任程昊 唐文浩 安鹏 刘东辉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42,共14页
新疆巴楚小海子是近年来在塔里木大火成岩省探获的一个低品位-大吨位岩浆型钒钛磁铁矿床,其成岩成矿机制以及资源利用前景尚不清楚。文章针对小海子岩体2种含矿岩相橄榄辉长岩和橄榄辉石岩开展了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橄榄辉长岩相和橄榄... 新疆巴楚小海子是近年来在塔里木大火成岩省探获的一个低品位-大吨位岩浆型钒钛磁铁矿床,其成岩成矿机制以及资源利用前景尚不清楚。文章针对小海子岩体2种含矿岩相橄榄辉长岩和橄榄辉石岩开展了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橄榄辉长岩相和橄榄辉石岩相虽然在空间上关系不明,但岩相学观察表明它们矿物组成的差异与矿物堆晶作用有关,且二者具有相似的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和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配分曲线,说明是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橄榄石较低的Fo值(67.9~72.5)指示幔源母岩浆在深部岩浆房中发生了分异。小海子岩体和与相距约45 km的瓦吉里塔格相比,岩石组成和地球化学组成相似,表明为同源岩浆成因,但后者矿物组成变化范围更大,指示瓦吉里塔格岩体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更高程度的分离结晶作用,这可能是造成瓦吉里塔格岩体比小海子岩体的w(TiO_(2))更高的原因。小海子岩体虽然w(TiO_(2))较低(3%~4%),但铁钛氧化物固溶体分离结构不发育,且矿物颗粒粗大,使得铁和钛选矿解离比中国其他地区的钒钛磁铁矿更为容易,因此钛资源利用前景巨大,笔者建议出台地方性的勘查技术规范,为这类铁钛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矿 镁铁-超镁铁质岩体 资源利用前景 小海子 塔里木大火成岩省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滇中城市群人口-经济-资源环境时空耦合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龙晓惠 陈国平 +3 位作者 林伊琳 赵俊三 王荣耀 冯怡翔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7-378,共12页
[目的]探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三者之间协调及发展水平状况,阐明各县耦合协调关系及影响因素,为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提供有力支撑。[方法]基于2010年、2015年、2020年滇中城市群的自然、经济及人文数据,从主体功能区视角建立人口-经济... [目的]探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三者之间协调及发展水平状况,阐明各县耦合协调关系及影响因素,为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提供有力支撑。[方法]基于2010年、2015年、2020年滇中城市群的自然、经济及人文数据,从主体功能区视角建立人口-经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序关系分析法(G1)与熵权法(EW)确定综合权重,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度量各县耦合协调关系,定量分析了2010年、2015年、2020年滇中城市群人口-经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演变状况,探析其发展规律。[结果](1)3个时段内,研究区人口在县域尺度呈空间正相关关系,且空间聚集性逐渐增强,呈现西部低人口密度聚集和中部高人口密度聚集态势且常年稳定;(2)2010—2020年,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综合发展水平有微弱提升,严重失调的协调类型逐渐消除,濒临失调占比46.94%成为最主要的协调类型;(3)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两两耦合协调分布不均,其中2020年人口-经济综合耦合协调指数最低为0.4543,协调度水平时空分布与三系统协调评价结果吻合度是两两耦合协调评价中最高的,对人口-经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评价结果影响最大;(4)在主体功能区划实施前后,国家重点开发区两两耦合协调水平变化显著,人口-经济-资源环境整体耦合协调水平较低且有倒退趋势,省级重点开发区长期稳定可控;(5)研究区的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三者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关系,但协调性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制约状况。[结论]高耦合协调性主要依赖于人口对市县区经济的带动作用。重点开发区的有效实施必须抓好人口与经济协同发展,人口和经济协调是未来优化主体功能区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划 重点开发区 人口-经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模型 滇中城市群 人口时空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什邡式磷矿床中、重稀土元素富集规律及资源潜力——以绵竹清平磷矿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代作文 谢玉玲 +2 位作者 徐航航 曲云伟 秦绪岩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75-1187,共13页
什邡式磷矿床是我国重要的磷矿类型,其以矿床规模大、矿石磷品位高和富含稀土元素为特征。然而,对该类型矿床中稀土元素的富集规律及资源潜力尚缺乏详细的研究。本文以四川绵竹典型的什邡式磷矿床——清平磷矿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地质调... 什邡式磷矿床是我国重要的磷矿类型,其以矿床规模大、矿石磷品位高和富含稀土元素为特征。然而,对该类型矿床中稀土元素的富集规律及资源潜力尚缺乏详细的研究。本文以四川绵竹典型的什邡式磷矿床——清平磷矿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地质调研基础上,对矿区含磷层(磷块岩层、深灰色和褐红色富硫-磷-铝-锶层)和顶、底板岩石(白云岩)开展系统的显微岩相学、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全岩地球化学分析,探索矿床中稀土元素的分布和富集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四川什邡式磷矿床中伴生的稀土资源潜力。结果显示,清平磷矿顶、底板白云岩稀土元素(La~Lu+Y)含量低(平均13.6×10^(-6)),磷块岩稀土元素含量中等(平均280.0×10^(-6)),而富硫-磷-铝-锶层稀土元素高度富集(平均2053.9×10^(-6)),尤其是褐红色富硫-磷-铝-锶层(高达3257.2×10^(-6))。结合前人已有的分析数据,四川什邡式磷矿床中的富硫-磷-铝-锶层的稀土元素含量平均为2259.4×10^(-6),最高达3286.8×10^(-6),其中的中、重稀土元素(Sm~Lu+Y)平均为1276.9×10^(-6),最高达2213.0×10^(-6),在稀土元素总量中的占比高,达55.1%,远高于华南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织金磷矿中伴生的稀土元素以及富稀土元素的深海沉积物。初步估算,四川什邡式磷矿床伴生的总稀土元素潜在资源量达25.2万吨,其中的中、重稀土元素含量达15.6万吨,仅富硫-磷-铝-锶层中伴生的中、重稀土元素就高达9.6万吨。因此,四川什邡式磷矿床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对其中的中、重稀土元素的开发利用将有望缓解我国中、重稀土元素资源短缺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什邡式磷矿床 清平磷矿 稀土元素 绵竹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标准的矿山资源储量三维评估体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嘉平 侯杰 +2 位作者 李国清 赵威 盛宝丽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15,共7页
为了解决《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 17766—2020)发布所引起的资源储量数据衔接与转化、原有储量评估方式不适用等问题,构建了一套基于三维矿业软件的矿山企业资源储量评估新体系。在分析新分类标准特点及其变动内容的基础上,梳理... 为了解决《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 17766—2020)发布所引起的资源储量数据衔接与转化、原有储量评估方式不适用等问题,构建了一套基于三维矿业软件的矿山企业资源储量评估新体系。在分析新分类标准特点及其变动内容的基础上,梳理了矿山企业资源储量数字化评估流程,以新旧标准对应关系为基准建立了资源储量分类转化模型,运用三维矿业软件实现了资源储量数据更新。研究了与新分类方式相匹配的储量估算方法并完成地质资源建模,提出了三维环境下资源量划分准则,完成了新旧标准过渡和新标准解读及应用,实现了资源储量评估模式的全面升级。以山东某地下金属矿山的地质资源数据为基础展开体系验证,借助矿业软件实现了历史数据更新和对新增资源储量的全面评估。研究表明:所构建的新标准储量管理体系,从新旧标准过渡及新标准解读应用两方面实现了现代矿山标准变化背景下的储量信息化管理,为其他类似地下金属矿山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储量 资源评估 储量分类 矿业软件 地质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钴矿资源时空分布及成因类型 被引量:12
11
作者 付浩 王加昇 +3 位作者 李金龙 王博 叶彬 李梦玲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共22页
钴是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在航空航天、电动车电池制造等工业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钴矿是我国紧缺的矿种之一,可被工业利用的钴资源主要集中在全球少数几个国家,我国钴矿资源严重依赖进口。因此,加强钴矿资源研究,降低被“卡脖子... 钴是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在航空航天、电动车电池制造等工业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钴矿是我国紧缺的矿种之一,可被工业利用的钴资源主要集中在全球少数几个国家,我国钴矿资源严重依赖进口。因此,加强钴矿资源研究,降低被“卡脖子”风险,事关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大计。系统综述了钴的地球化学性质和矿物类型,对钴矿床的类型及形成机制进行了细致总结,对全球和我国钴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全面梳理,此外,还对钴矿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钴矿床成矿时代及其动力学背景、钴的来源、钴元素迁移富集机制和钴的赋存状态等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我国钴矿床的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国内钴矿资源的勘探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矿产 时空分布 成因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集对分析法的丘北县水资源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艳梅 黄义忠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6-41,共6页
通过DPSIR框架构建包含年降水量等14个指标的丘北县水资源脆弱性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权重,通过模糊集对分析法和五元引力减法集对势对2009—2019年丘北县水资源脆弱性和发展态势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驱动力层和压力层的脆弱性呈明显... 通过DPSIR框架构建包含年降水量等14个指标的丘北县水资源脆弱性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权重,通过模糊集对分析法和五元引力减法集对势对2009—2019年丘北县水资源脆弱性和发展态势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驱动力层和压力层的脆弱性呈明显恶化的发展态势并有持续的趋势,影响层虽然总体呈好转态势但未来可能恶化,状态层和响应层发展态势较稳定,未来需要密切关注驱动力层、压力层和影响层的发展态势;丘北县2009年、2011年、2013年、2015年、2017年、2019年水资源脆弱性分别为轻度脆弱、中度脆弱、中度脆弱、轻度脆弱、中度脆弱、重度脆弱,整体脆弱性等级较高,且整体发展呈恶化态势,水资源脆弱性问题不容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脆弱性评价 DPSIR模型 集对势 模糊集对分析法 丘北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锆矿资源特征、矿床类型、关键应用及找矿远景 被引量:3
13
作者 尹传凯 王春连 +5 位作者 游超 刘殿鹤 颜开 孙珮婕 梁震 宁鹏远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30-1945,共16页
【研究目的 】锆是一种稀有金属,是关键金属矿产之一,因其耐高温、抗腐蚀、易加工、机械性能好、化学性质稳定等特点,锆金属和锆的化合物在军事工业、耐火材料、陶瓷等行业均有关键应用,锆石在地质定年和示踪岩浆源区方面应用广泛。【... 【研究目的 】锆是一种稀有金属,是关键金属矿产之一,因其耐高温、抗腐蚀、易加工、机械性能好、化学性质稳定等特点,锆金属和锆的化合物在军事工业、耐火材料、陶瓷等行业均有关键应用,锆石在地质定年和示踪岩浆源区方面应用广泛。【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收集整理总结前人研究资料,对中国锆矿资源分布、锆矿床类型特征以及锆金属及其合金的关键应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 】中国锆矿床主要分布于内蒙古、海南、广东、云南和广西5省,这5个省区的锆矿储量之和占全国储量的97.6%。中国锆矿资源禀赋较差,储量约50万t(以ZrO_(2)计),仅占全球储量的0.7%。中国每年锆矿需求量约120万t,但中国每年锆矿进口量约110万t,锆矿对外依赖程度高达90%以上。中国锆矿床可分为内生矿床和外生矿床两类,其中内生矿床可分为碱性花岗岩型、伟晶岩型、碱性岩型和变粒岩型,外生矿床可分为滨海沉积型、河流冲积型、风化壳和残坡积型。【结论 】综合前人研究资料认为,内生矿床与碱性岩、碱性花岗岩、伟晶岩关系密切,塔里木—华北克拉通北缘断裂带和大兴安岭南段具有较大找矿潜力;外生矿床以砂矿床为主,主要分布于海南岛沿海地带、东南沿海地带和环渤海—黄海地带,海南岛东部海域、西部昌化江河口和胶东半岛东南沿海区有较大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矿 矿床类型 内生矿床 外生矿床 矿床特征 开发利用 找矿远景 矿产勘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锗矿资源成矿规律概要 被引量:1
14
作者 薛戈 王小虎 +8 位作者 刀艳 周家喜 邢程 肖高强 苏肖宇 曹晓民 董涛 李蓉 罗建宏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1-492,共12页
锗(Ge)矿是我国的战略矿种,也是云南省优势矿产。云南已探明Ge资源储量大,开发利用程度高,找矿空间大,主要包括煤层型和碳酸盐岩容矿型两类矿床。其中,煤层型锗矿床主要分布在滇西腾冲、芒市、沧源、临沧、澜沧等地,形成时代相对集中,... 锗(Ge)矿是我国的战略矿种,也是云南省优势矿产。云南已探明Ge资源储量大,开发利用程度高,找矿空间大,主要包括煤层型和碳酸盐岩容矿型两类矿床。其中,煤层型锗矿床主要分布在滇西腾冲、芒市、沧源、临沧、澜沧等地,形成时代相对集中,为新近纪;碳酸盐岩容矿型锗矿床主要分布在滇东北东川、会泽、彝良、鲁甸等地,与铅锌矿床同体共生,形成时代普遍认为是三叠纪。本文全面梳理这两类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和资源空间分布特征,总结了其成矿规律;综合圈定出找矿预测区共23处。由此提出,当前应加强现有Ge矿床深部和外围地区接替资源找探矿及综合回收利用研究,及时对找矿预测区和有利远景区进行找矿勘查与靶区优选工作,尽快实现老区资源增储和新区找矿突破,为打造世界级Ge资源产业基地和国家Ge矿资源战略储备需求提供资源和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锗矿 矿床类型 成矿规律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标准的矿山资源储量管理系统研发与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郭广军 李国清 +4 位作者 李嘉平 王建刚 于倩倩 赵威 盛宝丽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8,共9页
针对新标准发布后矿山资源储量信息化管理现状,通过梳理新储量分类标准下的储量管理流程,提出将矿业软件与管理系统相结合的资源储量管理模式。在进行系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及数据流转过程进行了梳理与设计,基于新标... 针对新标准发布后矿山资源储量信息化管理现状,通过梳理新储量分类标准下的储量管理流程,提出将矿业软件与管理系统相结合的资源储量管理模式。在进行系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及数据流转过程进行了梳理与设计,基于新标准内容完成采场储量管理流程更新,以资源储量信息化管理功能需求及数据需求为依据,运用软件工程技术建立适用于矿山生产实际的储量管理系统。基于Python GUI编程语言完成各个功能和窗体的设计,形成可交互的系统界面,对其中控件添加槽函数并完成程序打包,形成了储量管理信息化工具。通过数据互通提高资源储量数据的科学可靠性,并结合时间轴实现储量数据的动态管理,实现了新旧标准转换、资源储量分级、三维可视化展示、储量管理、报表生成、用户管理等功能,充分发挥了矿业软件资源储量估算优势,形成满足矿山当前需求的储量管理方法及工具,对矿山后续储量划分起到指导作用,为后续矿山开拓、采准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储量分类标准 地质资源 储量管理 系统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闪锌矿中Ge资源富集与提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胜东 杨波 +2 位作者 谢维友 童雄 谢贤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9-79,共11页
Ge是一种战略性稀散金属,在现代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闪锌矿作为Ge最主要的载体矿物,是工业上提取回收Ge的重要来源,闪锌矿提Ge在Ge资源开发中占据重要地位。分别从闪锌矿中Ge的赋存状态、载Ge闪锌矿的浮选理论工艺及药剂研究、硫化... Ge是一种战略性稀散金属,在现代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闪锌矿作为Ge最主要的载体矿物,是工业上提取回收Ge的重要来源,闪锌矿提Ge在Ge资源开发中占据重要地位。分别从闪锌矿中Ge的赋存状态、载Ge闪锌矿的浮选理论工艺及药剂研究、硫化锌冶炼过程中Ge的迁移与富集规律和从含Ge冶炼富集物中深度富集回收Ge的方法与工艺等方面,系统概述了近年来我国闪锌矿中Ge资源富集与提取技术开发和工业实践的现状。闪锌矿中Ge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Ge取代导致闪锌矿的铜活化和黄药捕收活性降低、浮选回收难度增加。工业实践表明,通过优化载体矿物载锗闪锌矿的浮选药剂和工艺,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硫化锌精矿中Ge回收效果。在目前常用的硫化锌冶炼工艺中,形成的含Ge富集物主要包括真空炉渣、浸出渣、氧化锌烟尘、锗铁渣、中和渣、置换渣等。针对上述Ge富集物,目前形成了以火法富集、浸出法、沉淀法、萃取法和离子交换法等为主的Ge深度富集提取技术,其中浸出—沉淀/溶剂萃取的发展和应用最为成熟。在分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需从重视选别阶段Ge回收指标提升、改进冶炼工艺的提升Ge在冶炼产物中富集程度和强化Ge萃取分离技术开发及工业化应用3个方面进一步提高我国闪锌矿中Ge资源富集提取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锗资源 富集与提取 载锗闪锌矿 赋存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LR:一种基于资源负荷率的链路预测算法
17
作者 聂聆聪 王剑 +3 位作者 刘前 张岳松 宁俊 刘昱岑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761-2767,共7页
近年来,复杂网络得到了广泛的研究,链路预测作为复杂网络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本质是根据已观测到的信息预测网络中缺失的链路或未来可能出现的链路.解决链路预测问题的关键是如何高效地计算网络中节点之间的相似度,研究者们提出了许... 近年来,复杂网络得到了广泛的研究,链路预测作为复杂网络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本质是根据已观测到的信息预测网络中缺失的链路或未来可能出现的链路.解决链路预测问题的关键是如何高效地计算网络中节点之间的相似度,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基于节点相似性的链路预测算法,但算法准确性仍有待提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资源负荷率(Resource Load Ratio)的链路预测算法.首先,根据节点拓扑属性与网络全局属性的占比量化节点资源储备,并将资源储备作为衡量节点重要性的主要因素.其次,根据两个节点的共同邻居数量与所有邻居数量占比量化节点间密集度,并上升到二阶节点.最后,基于节点间资源储备和密集度提出相应的链路预测算法.在8个真实网络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准确性和鲁棒性方面均取得了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链路预测 资源储备 密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源保供的黄河流域煤炭资源开发与产量预测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晖 赵开功 +3 位作者 张晓蕾 李强 李长明 李严肃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19,共7页
黄河流域地区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但存在植被覆盖率低、水资源利用水平差、受洪涝灾害威胁、省际发展不均衡、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高质量发展局面尚未完全形成等问题。为系统认识黄河流域煤炭资源开发现状,服务能源保障安全,在充分调... 黄河流域地区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但存在植被覆盖率低、水资源利用水平差、受洪涝灾害威胁、省际发展不均衡、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高质量发展局面尚未完全形成等问题。为系统认识黄河流域煤炭资源开发现状,服务能源保障安全,在充分调研黄河流域煤炭资源分布情况的基础上,围绕资源赋存、生产现状、开发强度、产销供需等主要方面分析了区域煤炭资源开发现状,综合发展潜力、社会需求和水资源利用等因素对相关区域的煤炭产量进行预测,探寻煤炭生产量的规律。结果表明:煤炭资源现状主产区煤炭产量增速总体放缓,在能源保供的基础上从严控制煤炭产能和产量、坚持高质量发展、淘汰落后产能、持续推动产业升级是煤炭产业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能源安全 煤炭产量 煤炭开采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渗流作用下地铁冻结工程的温度场演化特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龚振全 臧梦晨 +3 位作者 张松 李晓星 张亚泽 黄森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9期12667-12674,共8页
冻结法施工中,已成型的均匀冻结壁在突发渗流作用下会逐步演变为类稳态的偏心冻结壁,难以满足设计要求。为了掌握类稳态阶段土体冻结特性、形成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对于突发渗流条件下的温度场进行仿真分析,从温度、温度梯度和热通量3... 冻结法施工中,已成型的均匀冻结壁在突发渗流作用下会逐步演变为类稳态的偏心冻结壁,难以满足设计要求。为了掌握类稳态阶段土体冻结特性、形成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对于突发渗流条件下的温度场进行仿真分析,从温度、温度梯度和热通量3个方面展开系统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冻结壁各位置进入类稳态阶段的时间并不相同,上游进入类稳态阶段速度快于下游,界面快于主面,距离冻结区越远,进入类稳态所需时间越短。渗流发生后上下游温度梯度将呈现明显区分,下游温度梯度极值约为上游温度梯度极值的2.0~2.5倍。土体进入类稳态阶段主要原因是该区域热通量梯度基本为零,在渗流发生后,未冻土区的对流热通量和传导热通量梯度均迅速趋于稳定,因此土体快速进入类稳态阶段。为了确定类稳态阶段冻结壁形态和性能,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求解出了类稳态阶段的温度场和冻结锋面,解决了实际工程中突发渗流温度场求解困难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渗流 类稳态阶段 热通量 回归分析 低温冷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热液成矿系统中构造体系控矿作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韩润生 刘飞 张艳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1-389,共19页
构造体系是李四光先生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的灵魂。针对目前相关文献中对构造体系的各种表述和用法,本文从构造体系基本概念出发正本清源,深刻理解构造体系的内涵,发展和应用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为揭示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的规律、... 构造体系是李四光先生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的灵魂。针对目前相关文献中对构造体系的各种表述和用法,本文从构造体系基本概念出发正本清源,深刻理解构造体系的内涵,发展和应用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为揭示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的规律、深入研究构造与成岩成矿(藏)的关系,以及指导矿产资源探测和评价提供依据。本文讨论了主压应力作用、力偶持续作用下发生序次转化形成的构造体系的力学机制,总结了构造体系具有统一性、区域性、层次性、复合性(继承性)和复杂性的特点;研究提出构造型式具有层次性,成矿构造体系具有一致性、阶段性、差异性、多样性和转换性的特点,并总结揭示了其控岩控矿规律;基于成矿构造体系(控矿构造型式)与成矿系统的成生联系,从矿集区、矿田和矿床分布的规律性,构造变形作用、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的同时性,以及含矿构造和矿石中物质组成特征的一致性等方面,厘定成矿构造体系,进而提出成矿构造体系研究方法,为矿床(体)找矿预测和深部勘探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以非岩浆热液型多金属成矿系统(川滇黔成矿区富锗铅锌矿床)和岩浆热液型多金属成矿系统(湘南坪宝铜锡多金属矿田)为例,论证了构造体系控矿作用及其研究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构造体系 控矿构造型式 控矿作用 矿田地质力学 热液成矿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