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0—2023年贺州市规模种猪场主要动物疫病血清抗体阳性水平的流行病学调查
1
作者 黄觉 李志贤 +4 位作者 徐宇嘉 李而珍 虞与理 邓晓霞 韦青妮 《中国畜禽种业》 2025年第1期100-106,共7页
为调查贺州市规模猪场主要动物疫病抗体阳性水平,该文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2020—2023年贺州市主要规模种猪场送检的6575份血清样品进行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 vi... 为调查贺州市规模猪场主要动物疫病抗体阳性水平,该文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2020—2023年贺州市主要规模种猪场送检的6575份血清样品进行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 virus,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猪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共4种主要动物疫病的5种抗体检测。结果表明:2020—2023年贺州市CSFV、PRRSV、FMDV、PRV-g B和PRV-g E抗体阳性率4年平均值分别为94.25%、94.75%、96.00%、92.75%和5.00%。不同季节和不同生长阶段的抗体阳性率存在一定差异,CSFV、PRRSV、FMDV、PRV-g B抗体阳性率春季较低,分别为70%、85%、85%、88%,其他三季,除PRV-g B抗体外,阳性率均能达95%以上。PRV-g E抗体阳性率在春、夏、秋、冬季分别为16%、4%、0%、13%。在整个猪群中保育猪抗体阳性率最低,其CSFV、PRRSV、FMDV、PRV-g B和PRV-g E抗体分别为:75%、77%、70%、82%。可见,2020—2023年贺州市规模种猪场主要动物疫病免疫抗体效果较好,但不同的季节、场区和生长阶段的猪群任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猪场 动物疫病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2022年广西贺州市部分规模场家畜布鲁氏菌病血清学监测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志贤 周誉阳 +5 位作者 黄觉 周金亮 李而珍 虞与理 徐宇嘉 王孝德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2期5-8,共4页
为了解广西贺州市家畜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流行情况,2019—2022年对部分猪、牛、羊规模场开展布病血清学监测,并对阳性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猪场群布病阳性率为0,牛为1.00%(2/200),羊为3.86%(17/440);猪个体阳性率为0,牛... 为了解广西贺州市家畜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流行情况,2019—2022年对部分猪、牛、羊规模场开展布病血清学监测,并对阳性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猪场群布病阳性率为0,牛为1.00%(2/200),羊为3.86%(17/440);猪个体阳性率为0,牛为0.03%(8/24030),羊为0.88%(156/17732)。2019—2021年未见牛布病阳性,2022年检出牛布病阳性,呈低流行率;羊布病阳性在2021年出现一次小高峰,2022年有所降低。羊只买卖、交换种公羊和混饲是导致布病阳性的主要因素。未整群扑杀阳性场的一次复阳率为33.33%,二次复阳率达50.00%。结果表明:贺州市家畜布病以牛羊感染为主,猪群布病流行风险较低,未整群扑杀场群存在复阳风险。建议积极推进牛羊布病净化场建设,坚持监测和阳性场整群扑杀的防控策略,强化流通检疫监管和生物安全管理,防控布病发生及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血清学监测 规模场 家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流感危害风险分析及防控策略 被引量:4
3
作者 胡杰 骆永泉 +4 位作者 张步娴 屈素洁 尹彦文 莫胜兰 粟艳琼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6年第4期66-68,共3页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A类传染病,被列入国际生物武器动物类传染病名单,成为继“疯牛病”之后的又一重大人畜共患病,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A类传染病,被列入国际生物武器动物类传染病名单,成为继“疯牛病”之后的又一重大人畜共患病,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不仅能感染许多不同种类的鸟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防控策略 风险分析 危害 接触性传染病 A型流感病毒 人畜共患病 VIR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肠毒血症的临床症状与诊治
4
作者 黄觉 邓晓霞 +2 位作者 李志贤 徐宇嘉 虞与理 《中国畜牧业》 2025年第6期113-114,共2页
羊肠毒血症是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对各年龄段羊均有威胁,3~12周龄羔羊更为易感。该病常见于春末和秋季,若不及时治疗,将严重影响养殖业的发展。笔者旨在深入分析其临床症状与诊治手段,为养殖者和兽医提供实用指导。一、... 羊肠毒血症是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对各年龄段羊均有威胁,3~12周龄羔羊更为易感。该病常见于春末和秋季,若不及时治疗,将严重影响养殖业的发展。笔者旨在深入分析其临床症状与诊治手段,为养殖者和兽医提供实用指导。一、流行病学,1.病原。羊肠毒血症的病原是D型魏氏梭菌,它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厌氧菌,能够产生多种外毒素,这些外毒素是引起羊只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该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污水和动物粪便中,正常情况下,它可能作为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存在于羊的肠道内,但当羊只抵抗力下降或者肠道环境发生变化时可能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肠毒血症 D型魏氏梭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CPS在反刍动物饲料营养价值评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周俊华 唐慧芬 +1 位作者 何仁春 邹优敬 《广西畜牧兽医》 2014年第1期47-49,共3页
对饲料营养价值进行评定,充分了解饲料的营养特性,是合理利用饲料资源,提高养殖业经济效益的前提。本文简要介绍了几种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并与采用CNCPS进行饲料营养价值评定进行比较分析,为基层单位在饲料资源的开发中对饲料营养价... 对饲料营养价值进行评定,充分了解饲料的营养特性,是合理利用饲料资源,提高养殖业经济效益的前提。本文简要介绍了几种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并与采用CNCPS进行饲料营养价值评定进行比较分析,为基层单位在饲料资源的开发中对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营养价值 评定 CNC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对策和建议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孝德 黄诗惠 黄觉 《中国畜禽种业》 2017年第2期7-8,共2页
村级动物防疫员是农村散养动物防疫实施的直接操作人员,是实施基层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的主要力量。对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管理是否科学、使用是否合理及其工作积极性如何提高,都直接影响基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开展。通过笔者多年的基层... 村级动物防疫员是农村散养动物防疫实施的直接操作人员,是实施基层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的主要力量。对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管理是否科学、使用是否合理及其工作积极性如何提高,都直接影响基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开展。通过笔者多年的基层调查研究发现,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管理上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本文旨在提出村级防疫员管理工作的新建议,以便更有利于开展农村散养畜禽免疫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级动物防疫员 管理对策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场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危害及临诊防控要点 被引量:1
7
作者 骆永泉 《畜禽业》 2013年第11期24-27,共4页
猪的慢性、消耗性疾病主要是指那些潜伏期、病程较长,发病率高、病死率低:饲料消耗大而日增重缓慢、甚至停滞或下降.出栏、上市延迟的疾病,如猪支原体肺炎、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圆环病毒2型相关疾病等传染病。笔者在为基层养猪... 猪的慢性、消耗性疾病主要是指那些潜伏期、病程较长,发病率高、病死率低:饲料消耗大而日增重缓慢、甚至停滞或下降.出栏、上市延迟的疾病,如猪支原体肺炎、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圆环病毒2型相关疾病等传染病。笔者在为基层养猪业服务过程中,常常发现一些养猪场(户)只对那些突然爆发、急性经过、病死率高的所谓“高热病”的重视,而忽视了这些消耗性疾病的存在。为此,我们把这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对猪群的危害,临诊要点及综合防控简述如下,供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消耗性疾病 综合防控 养猪场 危害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猪圆环病毒2型 猪支原体肺炎 饲料消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贺州市牛大片形吸虫的间接ELISA检测报告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孝德 黄诗惠 +1 位作者 李而珍 黄觉 《养殖与饲料》 2016年第12期8-9,共2页
为了解贺州牛大片形吸虫的感染情况,通过间接ELISA检测方法对贺州5个县、区(管理区)的牛大片形吸虫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贺州牛大片形吸虫感染情况非常严重。
关键词 大片形吸虫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浅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孝德 杨恒峰 +1 位作者 黄诗惠 黎宗胜 《中国畜禽种业》 2015年第1期18-20,共3页
动物性食品安全,是指动物性食品中不应含有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因素,不应导致消费者急性或慢性毒害或感染疾病,或产生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健康的隐患.动物源性产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 动物性食品安全,是指动物性食品中不应含有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因素,不应导致消费者急性或慢性毒害或感染疾病,或产生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健康的隐患.动物源性产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日益关注食品安全这一问题.因此,动物源性产品安全必须从饲料生产、动物饲养、疫病防治、屠宰加工、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抓起,通过标准化养殖技术的推广和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全程监控,确保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让广大群众真正吃上“放心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质量安全 动物源 动物性食品安全 标准化养殖技术 人体健康 产品安全 经济发展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贺州市畜禽屠宰行业的发展对策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孝德 黄诗惠 +1 位作者 李志贤 周金亮 《养殖与饲料》 2018年第11期121-123,共3页
通过对广西贺州市屠宰行业的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畜禽屠宰行业存在:屠宰场分布不合理、产能不足;屠宰企业整体实力不强,与环保、卫生等规定的条件和标准差距大;定点屠宰场设施设备不够健全和规范等问题。提出了做好屠宰场规划建设工作,... 通过对广西贺州市屠宰行业的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畜禽屠宰行业存在:屠宰场分布不合理、产能不足;屠宰企业整体实力不强,与环保、卫生等规定的条件和标准差距大;定点屠宰场设施设备不够健全和规范等问题。提出了做好屠宰场规划建设工作,大力推进屠宰企业重组升级,加快城区屠宰场搬迁和升级建设,整合资源、优化屠宰监管等建议,供有关部门决策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 屠宰业 存在的问题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与防控
11
作者 王孝德 《中国畜禽种业》 2013年第6期136-137,共2页
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简称MD),是由疱疹病毒科α亚群马立克氏病病毒引起的,以危害淋巴系统和神经系统,引起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的单个或多个组织器官发生肿瘤为特征的禽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 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简称MD),是由疱疹病毒科α亚群马立克氏病病毒引起的,以危害淋巴系统和神经系统,引起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的单个或多个组织器官发生肿瘤为特征的禽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是禽类常见传染疾病之一,主要发生在2~5月龄的鸡,该病发病率随鸡品种、病毒毒力、饲养管理等的变化而不同,有的仅几只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马立克氏病 马立克氏病病毒 禽类传染病 防控 诊断 疱疹病毒 神经系统 淋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州市家畜布鲁氏菌病的监测分析
12
作者 王孝德 涂悦进 《广西畜牧兽医》 2013年第1期17-19,共3页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也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强制报告的疫病。该病不仅危害牛、羊、猪等多种动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传染人。人类主要是由于接触带有病原菌的各种污染物及食品,通过皮肤、粘膜、...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也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强制报告的疫病。该病不仅危害牛、羊、猪等多种动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传染人。人类主要是由于接触带有病原菌的各种污染物及食品,通过皮肤、粘膜、眼结膜引起感染,也可以经消化道、呼吸道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监测分析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贺州市 呼吸道感染 家畜 人畜共患 经济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鸡盲肠球虫病 被引量:5
13
作者 禹婷婷 李志贤 +2 位作者 虞与理 徐宇嘉 黄觉 《吉林畜牧兽医》 2024年第3期70-72,共3页
近些年随着国内畜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疾病也愈发频繁。盲球虫病是鸡养殖中的常见疾病,这种疾病对鸡的危害性较强且死亡率极高,因此将会对养殖收益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广大养殖人员有必要掌握鸡盲球虫病的中西医治疗方式,以此降... 近些年随着国内畜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疾病也愈发频繁。盲球虫病是鸡养殖中的常见疾病,这种疾病对鸡的危害性较强且死亡率极高,因此将会对养殖收益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广大养殖人员有必要掌握鸡盲球虫病的中西医治疗方式,以此降低盲球虫病对养殖产业的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 鸡盲肠球虫病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蛋鸡饥饿法强制换羽效果分析
14
作者 文灵 韦启波 +4 位作者 李志贤 罗忠耿 罗月兰 王孝德 周金亮 《养殖与饲料》 2024年第11期27-31,共5页
[目的]了解饥饿法强制换羽技术对产蛋鸡产蛋率的影响,为蛋鸡养殖户实施饥饿法强制换羽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选取一批456日龄的蛋鸡6000羽为试验Ⅰ组,500羽为试验Ⅰ组对照组;另一批是296日龄、产蛋率不明原因下降明显的蛋鸡6000羽为... [目的]了解饥饿法强制换羽技术对产蛋鸡产蛋率的影响,为蛋鸡养殖户实施饥饿法强制换羽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选取一批456日龄的蛋鸡6000羽为试验Ⅰ组,500羽为试验Ⅰ组对照组;另一批是296日龄、产蛋率不明原因下降明显的蛋鸡6000羽为试验Ⅱ组,500羽为试验Ⅱ组对照组。进行饥饿法强制换羽试验,通过称质量测定强制换羽期间试验鸡的体质量变化情况,并记录每天产蛋数量分析产蛋率变化。[结果]停料第7天,鸡群停止产蛋,第15天时试验Ⅰ组增重率为−29.12%,试验Ⅱ组增重率为−30.21%,符合恢复喂料的标准要求;恢复喂料后第7天鸡群开始产蛋,第13天产蛋率迅速提升,第19天产蛋率达50.00%以上,第47天试验Ⅰ组产蛋率达87.88%,提升到高峰;第39天试验Ⅱ组产蛋率达89.84%,提升到高峰;产蛋率高峰可维持150 d以上。[结论]饥饿法强制换羽可有效提高产蛋鸡的产蛋率,延长蛋鸡的产蛋期,提高蛋鸡养殖经济效益,特别是对产蛋率在不明原因情况下明显下降的蛋鸡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 饥饿法强制换羽 产蛋率 体质量 产蛋高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17年广西鸡源沙门氏菌耐药性与致病性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7
15
作者 张珍 施开创 +4 位作者 王孝德 黎宗强 尹彦文 屈素洁 陆文俊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350-2358,共9页
【目的】明确鸡源致病性沙门氏菌耐药表型与致病性的相关性,为有效防控鸡沙门氏菌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玻片凝集试验对55株鸡源沙门氏菌广西分离株进行血清型鉴定,以纸片扩散(K-B)法和PCR分别测定其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通过小... 【目的】明确鸡源致病性沙门氏菌耐药表型与致病性的相关性,为有效防控鸡沙门氏菌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玻片凝集试验对55株鸡源沙门氏菌广西分离株进行血清型鉴定,以纸片扩散(K-B)法和PCR分别测定其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通过小鼠攻毒试验检测其致病性,并分析鸡源沙门氏菌广西分离株耐药表型与致病性的相关性。【结果】55株沙门氏菌广西分离株以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鸡白痢沙门氏菌为主,对青霉素G、阿莫西林、苯唑西林、头孢噻吩、红霉素和利福平的耐药率均达100.00%,而对庆大霉素和大观霉素较敏感(耐药率在10.00%以下)。55株沙门氏菌广西分离株中有1株(占1.82%)携带7种耐药基因、6株(占10.91%)携带6种耐药基因、20株(占36.36%)携带5种耐药基因、12株(占21.82%)携带4种耐药基因、13株(占23.64%)携带3种耐药基因、3株(占5.45%)携带2种耐药基因;16种耐药基因中,blaTEM、tetX、sul3和aadA1基因检出率较高,qepA、blaCMY和tetB基因检出率较低,而qnrA、qnrB、Aph(3)-IIa、blaPSE和aadA2基因等未被检出。55株沙门氏菌广西分离株对昆明小白鼠均具有致病性,致死率为20%~100%;随机选取10株分离株对昆明小白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4.00×107~3.18×108 CFU/mL。沙门氏菌分离株耐药种类数量与LD50对数值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086x+8.971(R2=0.9329),耐药基因数量与LD50对数值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148x+8.673(R2=0.5748),即沙门氏菌的耐药性与其致病性呈正相关。【结论】2015—2017年从广西发病鸡分离获得的致病性沙门氏菌以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鸡白痢沙门氏菌为主,普遍存在耐药性,且多重耐药现象严重。鸡源致病性沙门氏菌的耐药表型与其致病性间呈正相关,因此,生产上要加强临床用药管理,加大细菌耐药监测与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耐药表型 耐药基因 致病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广西重要猪源病毒性疫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4
16
作者 施开创 尹彦文 +7 位作者 王孝德 谢守玉 石永胜 刘宏梅 陆文俊 屈素洁 冯淑萍 粟艳琼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4-181,共8页
为了解2018年广西猪群重要疫病流行情况,试验采集广西各地的病死猪组织样品及病猪腹泻拭子,应用多重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应用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圆环病... 为了解2018年广西猪群重要疫病流行情况,试验采集广西各地的病死猪组织样品及病猪腹泻拭子,应用多重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应用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圆环病毒1型(PCV1)、猪圆环病毒2型(PCV2)及猪圆环病毒3型(PCV3),应用多重RT-PCR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猪轮状病毒(PRoV)。结果显示,所检测的694份组织样品中,CSFV、PRRSV、HP-PRRSV、PRV、PCV1、PCV2、PCV3的阳性率分别为11.10%、18.88%、7.20%、5.19%、2.45%、67.00%和5.76%;2种病原混合感染率为41.21%,3种病原混合感染率为4.32%,其中PRRSV和PCV2混合感染率最高。所检测的792份肠内容物及拭子腹泻样品中,PEDV、PDCoV、TGEV、PRoV的阳性率分别为9.72%、5.81%、1.77%和6.31%;2种病原混合感染率为5.30%,其中PEDV和PRoV混合感染率最高。结果表明,当前多种重要病毒性疫病仍在广西猪群发生和流行,并且多重感染普遍存在,应进一步加强监测和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疫病 流行病学调查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家畜布鲁氏菌病的监测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军 陈泽祥 +7 位作者 杨威 谢永平 李常挺 傅启宽 骆永泉 李常春 许力干 赵武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54-758,共5页
目的对广西家畜布鲁氏菌病进行监测。方法采用虎红平板凝集和试管凝集试验对2009-2011年广西14个市的16 143份家畜血清进行布鲁氏菌抗体监测;同时对1 070份家畜脾、胎衣、流产胎儿等样本以及10份布鲁氏菌试管凝集试验抗体阳性家畜的子... 目的对广西家畜布鲁氏菌病进行监测。方法采用虎红平板凝集和试管凝集试验对2009-2011年广西14个市的16 143份家畜血清进行布鲁氏菌抗体监测;同时对1 070份家畜脾、胎衣、流产胎儿等样本以及10份布鲁氏菌试管凝集试验抗体阳性家畜的子宫或睾丸进行布鲁氏菌分离和鉴定。结果 2009年有1头种公猪,2010年有1头牛和8头山羊被检出为布鲁氏菌抗体阳性;经生化特性和PCR鉴定有1株从布鲁氏菌试管凝集试验抗体阳性羊内脏分离到的细菌被鉴定为羊种布鲁氏菌。对分离的羊种布鲁氏菌毒力基因VirB8的克隆测序结果显示,VirB8基因在布鲁氏菌种型间高度保守。结论虽然广西家畜布鲁氏菌防治达到稳定控制标准,但需加强家畜引种和动物流通检疫工作,防止因引种和动物流通而将布鲁氏菌引入广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广西 监测 VirB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阻断酶联免疫和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猪口蹄疫抗体 被引量:1
18
作者 于秋良 潘百明 +1 位作者 骆永泉 韦金龙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07-209,共3页
为分析猪口蹄疫免疫失败原因,建立合理的免疫程序,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莲昌生猪养殖场36头仔猪为试验材料,应用ELISA和IHA检测不同日龄猪口蹄疫抗体水平。结果表明:首免前母源抗体对抗体水平影响很大,由抗体水平低的经产母猪喂... 为分析猪口蹄疫免疫失败原因,建立合理的免疫程序,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莲昌生猪养殖场36头仔猪为试验材料,应用ELISA和IHA检测不同日龄猪口蹄疫抗体水平。结果表明:首免前母源抗体对抗体水平影响很大,由抗体水平低的经产母猪喂养的仔猪,其抗体水平较低;断奶后母源抗体影响逐渐被疫苗免疫取代,而对不同疫苗免疫10-70日龄仔猪的抗体变化观察中,2种疫苗的抗体水平都处在稳定的状态,无较大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 正向间接血凝试验 液相阻断酶联免疫试验 母源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抗体的监测及其免疫程序的建立 被引量:1
19
作者 于秋良 潘百明 +1 位作者 骆永泉 梁广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13-215,共3页
为有效预防猪瘟发生,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对仔猪免疫前后的猪瘟抗体进行监测,通过分析抗体水平变化数据,制定科学合理的猪瘟免疫程序。结果表明:仔猪首次免疫的最佳时期为出生后25~30 d,第2次免疫的最佳时期为首次免疫后60~70 d。
关键词 猪瘟 间接血凝试验(IHA) 抗体检测 免疫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部分规模场禽网状内皮增生症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杰 骆永泉 +4 位作者 张步娴 尹彦文 莫胜兰 屈素洁 粟艳琼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6年第3期28-29,31,共3页
通过ELISA方法对广西6个规模场的874份血清样品进行禽网状内皮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发现血清抗体阳性率平均为79.63%;用PCR方法对6个规模场的18个批次的鸡痘疫苗和8个批次的禽马立克氏病疫苗进行禽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检测,结果18个批次的... 通过ELISA方法对广西6个规模场的874份血清样品进行禽网状内皮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发现血清抗体阳性率平均为79.63%;用PCR方法对6个规模场的18个批次的鸡痘疫苗和8个批次的禽马立克氏病疫苗进行禽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检测,结果18个批次的鸡痘疫苗检测出1个批次为禽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阳性,8个批次的马立克氏病疫苗均未检测出禽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ISA 禽网状内皮病毒抗体 PCR 禽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