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分析杏鲍菇在热风-微波联合干燥过程中的水分变化 被引量:7
1
作者 唐小闲 蔡明君 +3 位作者 韦珍珍 任爱清 刘艳 劳琪珍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0-94,共5页
利用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分析热风-微波联合干燥过程中杏鲍菇的横向弛豫时间(T2)反演图谱和核磁共振成像(MRI)图像,探究杏鲍菇在干燥过程中的水分状态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新鲜杏鲍菇片含自由水、半结合水和结合水3种状态水分,水... 利用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分析热风-微波联合干燥过程中杏鲍菇的横向弛豫时间(T2)反演图谱和核磁共振成像(MRI)图像,探究杏鲍菇在干燥过程中的水分状态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新鲜杏鲍菇片含自由水、半结合水和结合水3种状态水分,水分分布较均匀;在杏鲍菇片干燥过程中,热风干燥温度越高、微波功率越大,所需干燥时间越短,T23不断往左推移,自由水先被脱除,水分流动性不断减小,达到干燥终点时,只剩下结合水;3种状态水分之间存在互相转化和渗透现象,干燥改变了杏鲍菇内部水分的分布状态及水分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低场核磁共振 热风-微波联合干燥 横向弛豫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非特异性磷脂酶C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帅良 孙健 +4 位作者 段振华 李丽 何雪梅 李昌宝 廖玲燕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18期30-37,共8页
非特异性磷脂酶C(non-specific PLC,NPC)能够水解磷脂酸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生成二酰基甘油(diacylglycerol,DAG),虽然非特异性磷脂酶C没有PLC家族基因的C2、X、Y、EF等结构域,但它仍含有1个磷酸酯酶结构域,能够水解磷脂。近年来研究发现... 非特异性磷脂酶C(non-specific PLC,NPC)能够水解磷脂酸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生成二酰基甘油(diacylglycerol,DAG),虽然非特异性磷脂酶C没有PLC家族基因的C2、X、Y、EF等结构域,但它仍含有1个磷酸酯酶结构域,能够水解磷脂。近年来研究发现,非特异性磷脂酶C在植物逆境胁迫和信号转导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本文对非特异性磷脂酶C的结构、生理功能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概述,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磷脂酶C 二酰基甘油 逆境胁迫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香果果皮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44
3
作者 帅良 廖玲燕 +4 位作者 段振华 宋慕波 梁园丽 谢玉花 刘云芬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50-156,共7页
本文研究百香果果皮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及果皮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超声波提取方法,以百香果果皮多糖得率为响应值,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优化液料比、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超声温度等条件,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液料比为49∶1 (mL/g),超... 本文研究百香果果皮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及果皮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超声波提取方法,以百香果果皮多糖得率为响应值,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优化液料比、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超声温度等条件,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液料比为49∶1 (mL/g),超声温度69℃,超声时间15 min,超声功率105 W,多糖平均得率为5.890%,与预测值(6.09%)接近。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结果表明:当多糖浓度为2 mg/mL时,多糖对DPPH和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分别为32.8%和59.0%,还原能力吸光值为0.34,较维生素C弱。研究成果将为百香果皮多糖的进一步研究及新产品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果皮 多糖 超声提取 得率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仙草微波间歇-热风联合干燥工艺及其对仙草凝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唐小闲 何思婷 +4 位作者 段振华 刘艳 段伟文 唐美玲 高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3-211,共9页
以仙草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波间歇-热风联合干燥方式,探讨微波功率、微波间歇时间、联合干燥转换点含水率及热风干燥温度对仙草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进行优化,并比较不同干燥方式处理仙草对其多糖提取率及凝胶品质的影响。结... 以仙草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波间歇-热风联合干燥方式,探讨微波功率、微波间歇时间、联合干燥转换点含水率及热风干燥温度对仙草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进行优化,并比较不同干燥方式处理仙草对其多糖提取率及凝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获得最优工艺为微波功率为403 W,微波间歇时间为60 s,转换点含水率为42%,热风干燥温度为74℃,此条件下仙草多糖提取率为13.60%。微波间歇-热风联合干燥仙草的多糖提取率高于热泵干燥仙草的多糖提取率(12.36%)和晾晒干燥仙草的多糖提取率(12.78%),干燥时间仅是后两种干燥方式的1.44%~16.67%,所制作的凝胶样品硬度(516.60±8.54)g、弹性为(0.83±0.01)和回复性(0.33±0.01)均较为适中,凝胶体内聚性(0.48±0.01)稍小,胶粘性(359.68±11.56)g和咀嚼性(285.54±13.21)g较高,凝胶样品质构特性和感官评分较优。综合比较,微波间歇-热风联合干燥更适合于仙草干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草 微波间歇-热风联合干燥 工艺优化 多糖提取率 凝胶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头狮子草红色素基膜的制备及动态响应特征
5
作者 谢微 邓忠惠 王仕敏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7-165,共9页
目的制备了一种九头狮子草红色素基膜,即九头狮子草红色素结合马蹄淀粉的新型比色指示膜。同时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灰度平均值探究其动态响应特征。方法从植物九头狮子草中提取九头狮子草红色素(HPJH),采用共混法将HPJH、马蹄淀粉... 目的制备了一种九头狮子草红色素基膜,即九头狮子草红色素结合马蹄淀粉的新型比色指示膜。同时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灰度平均值探究其动态响应特征。方法从植物九头狮子草中提取九头狮子草红色素(HPJH),采用共混法将HPJH、马蹄淀粉、丙三醇共混制备比色指示膜。结果引入九头狮子草红色素后,可以改变马蹄淀粉膜的抗氧化性。适量的九头狮子草红色素促进膜结构的均匀性,当添加质量分数为8%的九头狮子草红色素时,成膜效果最好,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88.70%,膜颜色稳定性实验结束时ΔE值为1.6497。以灰度平均值直观呈现比色指示膜在不同湿度条件下对三乙胺的响应情况,更具有说服力。结论从植物九头狮子草中提取的HPJH可提高马蹄淀粉膜的指示效果,比色指示膜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并对三乙胺具有颜色变化的响应性,在猪肉、鱼肉和莴笋新鲜度监测中具有动态响应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头狮子草红色素 马蹄淀粉 比色指示膜 动态响应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MCP处理对百香果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0
6
作者 帅良 廖玲燕 +5 位作者 罗焘 普红梅 吴振先 潘中田 段振华 宋慕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81-284,共4页
为研究不同浓度1-MCP结合BOPP保鲜袋处理对采后百香果保鲜效果的影响,使用不同浓度(0、0.3、0.6、0.9μL/L)1-甲基环丙烯(1-MCP)熏蒸百香果12 h后装入BOPP保鲜袋,于(5±1)℃下贮藏。结果表明:不同浓度1-MCP结合BOPP保鲜袋处理均可... 为研究不同浓度1-MCP结合BOPP保鲜袋处理对采后百香果保鲜效果的影响,使用不同浓度(0、0.3、0.6、0.9μL/L)1-甲基环丙烯(1-MCP)熏蒸百香果12 h后装入BOPP保鲜袋,于(5±1)℃下贮藏。结果表明:不同浓度1-MCP结合BOPP保鲜袋处理均可降低果实失重率,保持果实具有较好的色泽,同时可以维持百香果果实较高的TSS、总酸、VC和总糖含量。其中0.6μL/L的1-MCP熏蒸12 h并采用BOPP保鲜袋包装的保鲜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 1-MCP BOPP保鲜袋 保鲜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果实MaNPC1基因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2
7
作者 帅良 殷菲胧 +6 位作者 廖玲燕 刘云芬 段振华 李丽 何雪梅 李昌宝 孙健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53-1761,共9页
【目的】对香蕉果实非特异性磷脂酶C基因(MaNPC1)开放阅读框(ORF)进行原核表达,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为深入探究MaNPC1在香蕉果实抵御炭疽病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克隆MaNPC1基因ORF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抗原性预... 【目的】对香蕉果实非特异性磷脂酶C基因(MaNPC1)开放阅读框(ORF)进行原核表达,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为深入探究MaNPC1在香蕉果实抵御炭疽病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克隆MaNPC1基因ORF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抗原性预测,并通过双酶切法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利用热激法转入大肠杆菌Rosetta 2(DE3)感受态细胞中进行诱导表达,重组蛋白经Ni-NTA树脂层析柱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兔,以制备多克隆抗体。同时,运用Westernblotting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香蕉果实贮藏过程中在炭疽病侵染胁迫下MaNPC1蛋白表达水平及MaNPC1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重组质粒pGEX-6p-3-MaNPC1经双酶切后得到1650 bp的特异性条带,说明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将其转入大肠杆菌Rosetta 2(DE3)感受态细胞后成功表达。MaNPC1蛋白分子式为C_(2747)H_(4249)N_(769)O_(793)S_(10),分子量为61.06 kD,理论等电点(pI)为8.96;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和丝氨酸含量较高,分别占氨基酸总数的8.7%、8.2%、7.8%和7.7%;不稳定指数为47.14,表明其为不稳定蛋白;蛋白抗原区段丰富且亲水性氨基酸数目明显高于疏水性氨基酸,有利于后续抗体的制备。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效价较高,为1∶2048000。Westernblotting检测发现,香蕉果实贮藏过程中MaNPC1蛋白表达水平呈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炭疽病侵染组MaNPC1蛋白除贮藏15 d时的表达水平比对照组低外,其他贮藏时间均略高于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MaNPC1基因相对表达量在香蕉果实贮藏过程中呈逐渐上升趋势;贮藏3~15 d,炭疽病侵染组MaNPC1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炭疽病侵染能提高MaNPC1蛋白表达水平,故推测MaNPC1蛋白参与香蕉果实抵抗炭疽病侵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MaNPC1基因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炭疽病 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眼中性转化酶基因(DlNI)的克隆及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帅良 廖玲燕 +1 位作者 韩冬梅 吴振先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202-2209,共8页
【目的】中性转化酶是果实蔗糖代谢关键酶之一,克隆中性转化酶基因对于揭示龙眼果实糖代谢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以‘石硖’龙眼试材,采用RT-PCR结合RACE技术成功克隆了3个龙眼中性转化酶基因全长cDNA序列。【结果】3个龙眼中性转化... 【目的】中性转化酶是果实蔗糖代谢关键酶之一,克隆中性转化酶基因对于揭示龙眼果实糖代谢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以‘石硖’龙眼试材,采用RT-PCR结合RACE技术成功克隆了3个龙眼中性转化酶基因全长cDNA序列。【结果】3个龙眼中性转化酶基因全长cDNA序列分别命名为DlNI-1、DlNI-2和DlNI-3,NCBI登录号为KP769773、KP769774和KP769775,其中DlNI-1全长2090 bp,编码589个氨基酸,比对结果发现与木薯(82%)的中性转化酶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DlNI-2全长2558 bp,编码709个氨基酸,比对结果发现与克莱门柚(80%)的中性转化酶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DlNI-3全长2444 bp,编码805个氨基酸,比对结果发现与克莱门柚(80%)的中性转化酶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3个龙眼中性转化酶基因的氨基酸序列都具有中性转化酶的12个高度保守的结构域,并且都具有2个催化残基,推测其蛋白都属于α类,且都定位于细胞器中。3个基因在不同组织中表达量具有较大差异,其中DlNI-1和DlNI-2在叶片中都具有较高的表达量,而DlNI-3在果皮组织中具有最高的表达量。【结论】成功克隆了3个龙眼中性转化酶基因,为后期深入研究中性转化酶基因结构和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中性转化酶 基因克隆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藏温度对采后龙眼果实糖代谢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关博洋 殷菲胧 +3 位作者 刘云芬 廖玲燕 陈振林 帅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48-355,共8页
研究采后不同贮藏温度(25、15、4℃)对‘石硖’龙眼果实糖组分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测定龙眼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3种主要糖含量和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对不同贮藏温度各个时期样品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载荷因子分析,并对各指标... 研究采后不同贮藏温度(25、15、4℃)对‘石硖’龙眼果实糖组分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测定龙眼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3种主要糖含量和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对不同贮藏温度各个时期样品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载荷因子分析,并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25℃贮藏的龙眼SSC下降最快,贮藏8 d即从23.5%降至22.0%,且蔗糖含量下降最快,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呈上升趋势;15、4℃均能有效延缓SSC的下降,4℃贮藏的龙眼SSC下降更慢且蔗糖和葡萄糖含量下降的最慢,但果糖含量的下降快于15℃。不同温度贮藏龙眼果肉的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和蔗糖合成酶(SS)活性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升高,25℃上升的幅度和速度最快,15℃次之,4℃上升的最平缓,表明低温显著抑制了蔗糖代谢酶活性的升高。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温度贮藏的龙眼蔗糖含量与SSC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SSC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蔗糖含量;蔗糖含量与葡萄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同时与AI、NI、SS呈显著负相关,推测葡萄糖和果糖由蔗糖降解而来;葡萄糖含量和果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但二者在15℃和4℃贮藏果实中下降规律不一致,暗示二者的消耗有所差异。以上结果说明,低温可以明显抑制龙眼果实糖代谢和相关酶活性的升高从而减缓贮藏过程中糖分的分解,延长贮藏时间,其中,4℃贮藏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糖代谢 酶活性 贮藏温度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霉素对鲜切莴苣酶促褐变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云芬 田天容 +4 位作者 殷菲胧 廖玲燕 普红梅 康超 帅良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215-220,共6页
赤霉素(gibberellin acid,GA)是植物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为研究赤霉素对鲜切莴苣褐变的影响,采用0(CK)、0.1、0.2、0.4 g/L GA 3处理鲜切莴苣,发现赤霉素能有效减轻鲜切莴苣褐变,其中0.2 g/L G... 赤霉素(gibberellin acid,GA)是植物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为研究赤霉素对鲜切莴苣褐变的影响,采用0(CK)、0.1、0.2、0.4 g/L GA 3处理鲜切莴苣,发现赤霉素能有效减轻鲜切莴苣褐变,其中0.2 g/L GA 3处理的莴苣褐变度最低,在此基础上继续探究赤霉素处理对鲜切莴苣酶促褐变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GA_(3)处理能够抑制丙二醛和H_(2)O_(2)含量的增加;同时抑制酚类物质、类黄酮和醌含量的积累,抑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升高,提高过氧化氢酶活性。综上结果表明,外源GA_(3)处理可以明显减轻鲜切莴苣贮藏期间的褐变,可能与活性氧的代谢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霉素 莴苣 鲜切 酶促褐变 活性氧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对鲜切莴苣褐变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云芬 廖玲燕 +3 位作者 段振华 普红梅 宋慕波 帅良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20,共6页
以莴苣为研究材料,以10 g/L L-抗坏血酸、5 g/L柠檬酸、0.2 g/L水杨酸和0.2 g/L阿魏酸处理鲜切莴苣,去离子水浸泡为对照组,通过测定褐变度、总酚、类黄酮、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探讨不... 以莴苣为研究材料,以10 g/L L-抗坏血酸、5 g/L柠檬酸、0.2 g/L水杨酸和0.2 g/L阿魏酸处理鲜切莴苣,去离子水浸泡为对照组,通过测定褐变度、总酚、类黄酮、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探讨不同抗褐变剂对鲜切莴苣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抗褐变剂处理均能够有效抑制酶促褐变有关酶活性的升高,减少多酚物质的含量,降低褐变度,有效地保证了鲜切莴苣的贮藏品质,其中0.2 g/L阿魏酸处理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莴苣 抗褐变剂 褐变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眼SPS基因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帅良 殷菲胧 +3 位作者 廖玲燕 刘云芬 段振华 宋慕波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29-1536,共8页
【目的】克隆龙眼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DlSPS)并分析其表达特性,为深入探究SPS基因家族成员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石硖龙眼为材料,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DlSPS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用实... 【目的】克隆龙眼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DlSPS)并分析其表达特性,为深入探究SPS基因家族成员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石硖龙眼为材料,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DlSPS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龙眼不同组织[根、茎、叶、幼果、果皮、花、熟果(果肉和果皮)]的相对表达量;测定分析果实发育过程中蔗糖含量、SPS活性及DlSPS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克隆获得的DlSPS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KP769779)cDNA全长3504 bp,编码1057个氨基酸残基,其编码蛋白分子量118.38 kD,理论等电点6.09,脂溶指数85.53,不稳定系数43.69,亲/疏水性平均值-0.412,为不稳定的亲水蛋白。DlSPS蛋白与温州蜜桔(BAA23213.1)SPS蛋白同源性最高,聚在同一小分支上,表明二者亲缘关系较近。DlSPS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35.0%,延伸链占13.8%,无规则卷曲占51.2%,与其三级结构预测结果相符。DlSPS基因在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但表达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在叶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下同),其次是在幼果和花中的表达量,在根、果肉、果皮和茎中的表达量较低。龙眼果实发育过程中,蔗糖含量和SPS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蔗糖含量在谢花后101 d达最大值,而SPS活性在谢花后94 d活性达最大值,说明SPS活性与蔗糖积累具有一定的相关性。DlSPS基因的表达量随着果实发育呈略微下降—大幅上升—略微下降的变化趋势,在谢花后101 d表达量达到最大值,此时蔗糖含量也达最大值。【结论】SPS在龙眼不同组织生长发育过程中对蔗糖积累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对叶片和果实中蔗糖积累发挥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蔗糖磷酸合成酶(SPS)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蔗糖含量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脱涩处理对中田大山楂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殷菲胧 郑大典 +4 位作者 刘宇 关博洋 潘中田 刘云芬 帅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316-325,共10页
为研究不同脱涩处理对中田大山楂采后贮藏品质及脱涩效果的影响。以清水浸泡+20℃恒温贮藏为对照组,以40%酒精溶液浸泡+30℃恒温贮藏、0.25%乙烯利溶液浸泡+30℃恒温贮藏和清水浸泡+30℃恒温贮藏为3个不同的处理组,通过测定中田大山楂... 为研究不同脱涩处理对中田大山楂采后贮藏品质及脱涩效果的影响。以清水浸泡+20℃恒温贮藏为对照组,以40%酒精溶液浸泡+30℃恒温贮藏、0.25%乙烯利溶液浸泡+30℃恒温贮藏和清水浸泡+30℃恒温贮藏为3个不同的处理组,通过测定中田大山楂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总糖、类黄酮、单宁含量等指标的变化来分析山楂采后贮藏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脱涩处理中,40%酒精溶液浸泡+30℃恒温贮藏处理在不明显破坏山楂果实贮藏品质的条件下(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等变化虽然快于对照组,但显著慢于其他两个处理组),加速了果实中可溶性单宁向不可溶性单宁转化且效果最明显(15 d可溶性单宁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为对照组的9.5%),进而达到良好的脱涩效果,为乙醇脱涩在水果加工中提供了良好的应用前景;相关性分析中,单宁与硬度、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总糖、固酸比、糖酸比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类黄酮呈显著负相关(P<0.05),说明实验设计中的指标不仅可以反映山楂的贮藏品质,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从侧面反映山楂可溶性单宁的变化。主成分分析中,40%酒精溶液浸泡+30℃恒温贮藏处理组,脱涩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田大山楂 脱涩 单宁 采后 贮藏品质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