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分析化学实验应用型教学模式探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罗杨合 于秋良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75-177,共3页
通过建立满足不同专业发展需求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实现进阶式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基本技能训练为中心、以综合素质培养为中心,坚持选用优秀教材和建设辅助教材,构建应用型教学模式,努力实现课堂教学与分析检验岗位零距离对接。
关键词 分析化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应用型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州大肉姜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邓年方 潘百明 韦学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013-6014,6035,共3页
[目的]研究大肉姜组培快繁技术,为贺州大肉姜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贺州大肉姜的芽作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消毒液和激素组合对外植体污染率、芽分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外植体用0.1%HgCl2消毒12min效果最好,诱导芽分化的最佳... [目的]研究大肉姜组培快繁技术,为贺州大肉姜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贺州大肉姜的芽作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消毒液和激素组合对外植体污染率、芽分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外植体用0.1%HgCl2消毒12min效果最好,诱导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2.0mg/L6-BA+0.1mg/LNAA,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1.0mg/LNAA,生根率可达100%。[结论]该组培快繁技术可用于贺州大肉姜的规模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州大肉姜 外植体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州大肉姜总黄酮含量测定及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邓年方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9-100,104,共3页
以芦丁为标准样品,以NaNO2-Al(NO3)3-NaOH为显色剂,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肉姜总黄酮含量。用Na2S203-I2滴定法测定油样的过氧化值,研究了姜提取物的抗氧化效果。结果显示,鹅塘大肉姜中总黄酮含量为1.65%,重现性试验RSD=2.0%(n=5),平均... 以芦丁为标准样品,以NaNO2-Al(NO3)3-NaOH为显色剂,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肉姜总黄酮含量。用Na2S203-I2滴定法测定油样的过氧化值,研究了姜提取物的抗氧化效果。结果显示,鹅塘大肉姜中总黄酮含量为1.65%,重现性试验RSD=2.0%(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8%(RSD=3.17%,n=5)。姜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与抗坏血酸、柠檬酸有较好的协同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肉姜 总黄酮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州市土壤污染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2
4
作者 曲芬霞 何忠伟 +2 位作者 吴桂容 李忠芳 唐政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5期45-46,共2页
于2009~2010年分别对平桂区、八步区土壤污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由于长期片面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过多地施用化学农药和化肥,土壤污染较为严重,危害表现为土壤变板结、酸化加重、重金属污染、土壤肥力下降、水源污染和蔬菜品质下降... 于2009~2010年分别对平桂区、八步区土壤污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由于长期片面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过多地施用化学农药和化肥,土壤污染较为严重,危害表现为土壤变板结、酸化加重、重金属污染、土壤肥力下降、水源污染和蔬菜品质下降;针对贺州地区蔬菜土壤污染现状,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为指导,提出贺州市蔬菜土壤污染防治的基本措施:做好宣传监测,强化环保意识,使用微生物有机肥料,使用微生物农药,应用并选育优良品种,深翻土地,轮作换茬,推广配方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州市 土壤污染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修饰的纳米银在海水中的物理化学特性
5
作者 陈少峰 张红印 +1 位作者 侯兰凤 林庆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80-884,共5页
对蛋白质修饰的纳米银(SNP)在海水环境中的物理化学特性进行研究;考察了海水对纳米银的粒径、聚集动力学、Zeta电势和溶解度的影响,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动态光散射仪、透射电镜等测定纳米银在海水中的结构稳定性;结果表明,纳米银... 对蛋白质修饰的纳米银(SNP)在海水环境中的物理化学特性进行研究;考察了海水对纳米银的粒径、聚集动力学、Zeta电势和溶解度的影响,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动态光散射仪、透射电镜等测定纳米银在海水中的结构稳定性;结果表明,纳米银颗粒表面的负电荷被海水中含有的高浓度阳离子中和,从而使纳米银颗粒间的静电斥力减弱,在海水中的聚集现象明显;同时受海水环境影响纳米银的Zeta电势降低;并且在海水中存在的高浓度氯离子及天然有机物的作用下,纳米银在海水中的溶解度比在去离子水中的溶解度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修饰的纳米银 海水 物理化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氧化剂对米糠油贮存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陈振林 熊华 +4 位作者 齐金峰 徐井水 谢明勇 邓泽元 郑为完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1-34,共4页
以米糠油达到GB2716—2005主要指标过氧化值和酸值的时间为稳定度来评价其贮存稳定性,研究了在(63±1)℃加速氧化条件下,抗氧化剂TBHQ、BHA、V。棕榈酸酯不同组合对米糠油贮存稳定性的影响,同时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脂肪酸含量... 以米糠油达到GB2716—2005主要指标过氧化值和酸值的时间为稳定度来评价其贮存稳定性,研究了在(63±1)℃加速氧化条件下,抗氧化剂TBHQ、BHA、V。棕榈酸酯不同组合对米糠油贮存稳定性的影响,同时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脂肪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组合的抗氧化剂均能提高米糠油贮存稳定性,处理样品的稳定度明显比对照样品要高。添加0.015%V,棕榈酸酯+0.015%TBHQ+0.015%BHA的米糠油稳定度最高,可达30~33d,是对照样品稳定度的1.43~1.83倍,其次是添加0.015%V,棕榈酸酯+0.015%TBHQ的米糠油,其稳定度为27~30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糠油 抗氧化剂 贮存稳定性 过氧化值 酸值 脂肪酸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荸荠皮天然棕色素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罗杨合 黄皓妍 +2 位作者 韦飞梅 刘玉清 毛献萍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8年第9期999-1001,1005,共4页
研究了超声波辅助提取荸荠皮天然棕色素的条件,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以50%的食用酒精为溶剂,料液比为1∶10(g/mL),超声频率为20 kHz、超声功率为80 W,超声时间为40 min,浸提温度为70℃。在此条件下,荸荠皮棕色素的浸提率为2... 研究了超声波辅助提取荸荠皮天然棕色素的条件,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以50%的食用酒精为溶剂,料液比为1∶10(g/mL),超声频率为20 kHz、超声功率为80 W,超声时间为40 min,浸提温度为70℃。在此条件下,荸荠皮棕色素的浸提率为22.79%,较之常规浸提法提高了16.99个百分点,而且超声波没有改变荸荠皮棕色素的性状和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荸荠皮 天然棕色素 超声波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山楂属植物资源研究和利用现状 被引量:28
8
作者 柳唐镜 张棵 +4 位作者 刘国英 吴素萍 伍钱林 陈宝燕 钟娜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8期847-852,共6页
山楂属(Crataegus spp.)植物是重要的果树种质资源。近年来,许多学者通过收集全国各地的山楂种质资源并建立保存圃或引种圃等,主要采用植物学性状和生物学性状对山楂种质资源进行评价和鉴定,编制了《山楂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山楂属(Crataegus spp.)植物是重要的果树种质资源。近年来,许多学者通过收集全国各地的山楂种质资源并建立保存圃或引种圃等,主要采用植物学性状和生物学性状对山楂种质资源进行评价和鉴定,编制了《山楂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采用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及RAPD、ISSR、SSR、cpDNA PCR-RFLP及cpSSR等分子标记技术对山楂种质资源分类、遗传多样性和种质创新利用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今后,需继续采用各种分子标记技术,加强对山楂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从叶绿体DNA分子水平上对山楂属植物进行叶绿体基因组多态性研究,探讨山楂属植物系统进化、分类和传播路线,指导我国山楂种质资源收集、鉴定、评价和创新利用,从而为山楂核心种质构建、叶绿体基因组功能和遗传工程研究奠定基础。此外,还需加强对山楂多倍体育种研究,并加强具有特殊医用保健功效、生态适应性广、丰产性强、品质优良、经济效益高、易加工等山楂品种的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属 种质资源 收集评价 创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吖啶红光度法测定荸荠皮的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20
9
作者 罗杨合 范瑜 +1 位作者 蒋治良 解庆林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7-280,共4页
在稀硫酸介质中,羟自由基能迅速氧化吖啶红而使其褪色,溶液在526nm处的吸收减弱.荸荠皮水提取液(AEETP)在400~700nm范围内无明显吸收.在吖啶红+羟自由基体系中加入AEETP,可以部分清除羟自由基,使溶液在526nm处的吸收显著增强... 在稀硫酸介质中,羟自由基能迅速氧化吖啶红而使其褪色,溶液在526nm处的吸收减弱.荸荠皮水提取液(AEETP)在400~700nm范围内无明显吸收.在吖啶红+羟自由基体系中加入AEETP,可以部分清除羟自由基,使溶液在526nm处的吸收显著增强.在硫酸浓度为4.00×10^-3mol/L、吖啶红浓度为2.73×10^-7mol/L、过氧化氢浓度为2.65×10^-5mol/L、FeSO4浓度为3.40×10^-5mol/L和反应时间为15min的最佳实验条件下,AEETP的加入量在0~1.75mL范围内,吸光度增加值与AEETP加入量成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526=0.0636VAEEP+0.3466,相关系数R=0.9952.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测得AEETP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为33.7%.实验结果说明,料液比为1:10的AEETP稀释5.7倍后,仍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荸荠皮 羟自由基 吖啶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微胶囊化方法对叶黄素微胶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齐金峰 熊华 +4 位作者 陈振林 白春清 谢明勇 邓泽元 郑为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5-67,71,共4页
以麦芽糊精、酪蛋白为壁材,分别用喷雾干燥、冷冻干燥制备叶黄素微囊。用8%HPMC的乙醇水溶液作为包衣剂,对喷雾干燥制备的叶黄素微胶囊进行二次包埋。以微胶囊化效率、表面形态等理化性质及贮存稳定性为主要指标,考察三种微胶囊化方法... 以麦芽糊精、酪蛋白为壁材,分别用喷雾干燥、冷冻干燥制备叶黄素微囊。用8%HPMC的乙醇水溶液作为包衣剂,对喷雾干燥制备的叶黄素微胶囊进行二次包埋。以微胶囊化效率、表面形态等理化性质及贮存稳定性为主要指标,考察三种微胶囊化方法制备的叶黄素微囊的性能,并与美国进口的5%冷水溶叶黄素微囊产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二次包埋法制备的叶黄素微囊的性能最优,喷雾干燥法制备的叶黄素微囊的性能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黄素 微胶囊 喷雾干燥 冷冻干燥 二次包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施肥下我国水稻土基础地力变化趋势 被引量:33
11
作者 李忠芳 张水清 +4 位作者 李慧 孙楠 逄焕成 娄翼来 徐明岗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94-1402,共9页
【目的】水田具有较好的水热稳定性,且基础地力对水稻产量的贡献大,所以水稻土基础地力高低是保证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指标。研究长期不同施肥下我国不同区域水稻土基础地力的变化态势及其特征不仅为水稻土的农业可持续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水田具有较好的水热稳定性,且基础地力对水稻产量的贡献大,所以水稻土基础地力高低是保证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指标。研究长期不同施肥下我国不同区域水稻土基础地力的变化态势及其特征不仅为水稻土的农业可持续生产提供理论依据,还为评价和建立长期合理的施肥模式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不施肥处理(CK)的水稻产量表征其基础地力,以不施肥产量与常规施肥(施氮、磷、钾肥,NPK)产量的比值作为基础地力贡献率,分析了我国7个水稻连作或稻麦轮作农田生态系统下长期施肥稻田的基础地力和基础地力贡献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和特征,比较了不同地点及不同轮作方式的差异探讨了基础地力贡献率与水稻产量及其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长期不施肥水稻产量随时间的变化总体上较稳定,平均变化速率仅为-0.3 kg/(hm^2·a)。不同水稻土类型间差异大红壤水稻土基础地力易呈下降趋势而紫色水稻土较稳定。不同轮作方式上,晚稻和单季稻的不施肥产量随时间呈上升趋势,分别增加1.6和29.2 kg/(hm^2·a),而早稻不施肥产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平均下降20.0kg/(hm^2·a)。同一区域的试验点,白沙(BS)和望城(WangC)不施肥的水稻产量逐年下降速率最大,下降值达47~82kg/(hm^2·a);而南昌(NC)的早晚稻、武昌(WuC)和遂宁(SN)的单季稻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上升速率达44~81 kg/(hm^2·a)。水稻多年(>20年)平均基础地力贡献率较高(各地变化幅度42%~68%,平均值为59.7%)其中早稻、晚稻和单季稻分别为55.1%、67.1%和54.9%。基础地力贡献率与不施肥的产量可持续性指数(SYI)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655,n=13)。7个试验点的多年施肥处理水稻平均产量为5100 kg/hm^2,显著高于不施肥产量(2911 kg/hm^2),多年施肥措施对水稻产量的贡献率为40.3%。【结论】长期不施肥晚稻和单季稻产量稳定或有上升趋势而早稻产量不稳定,部分呈显著下降趋势,其变幅大小与水稻土类型有关,其中红壤水稻土的早稻产量易呈下降趋势而紫色水稻土的最稳定;施肥条件下各试验点水稻产量随时间变化较稳定。从长期角度而言,提高南方水稻土基础地力是提升其产量可持续性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基础地力 产量可持续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东野山楂酒发酵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曲芬霞 潘中田 +4 位作者 吴桂容 何忠伟 伍淑婕 李忠芳 唐政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4-96,共3页
用桂东当地野山楂鲜果为原料,使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法,研究适宜野山楂酒发酵的料液比、发酵温度、糖度、接种量和pH值,采用1∶3的料液比,并用正交设计优化桂东野山楂酒发酵工艺,结果表明,糖度180g/L,0.4%的酵母接种量,pH值为3.5,温度为1... 用桂东当地野山楂鲜果为原料,使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法,研究适宜野山楂酒发酵的料液比、发酵温度、糖度、接种量和pH值,采用1∶3的料液比,并用正交设计优化桂东野山楂酒发酵工艺,结果表明,糖度180g/L,0.4%的酵母接种量,pH值为3.5,温度为18℃条件下发酵,酒中残糖4.0%,总酸5.0 g/L,酒精度13.4%vol,野山楂酒酒香浓郁,品味俱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东野山楂 发酵 正交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水岩坝钨锡矿废弃地重金属污染与生态修复 被引量:8
13
作者 吴桂容 解庆林 +2 位作者 曲芬霞 周惟艇 谢佳乐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1-174,共4页
为探明广西水岩坝钨锡矿废弃地重金属污染的基本情况,寻求合适的生态修复方法,对尾矿库区废弃地、周边土壤以及植物进行大面积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尾矿库区废弃地和周边土壤重金属镉和砷严重超标,尾矿库区土壤成为一个潜在的污染源,... 为探明广西水岩坝钨锡矿废弃地重金属污染的基本情况,寻求合适的生态修复方法,对尾矿库区废弃地、周边土壤以及植物进行大面积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尾矿库区废弃地和周边土壤重金属镉和砷严重超标,尾矿库区土壤成为一个潜在的污染源,重金属不断向周边土壤迁移扩散。芥菜的生物富集系数较大,类似的植物不适宜作为土地复垦植物,玉米的生物富集系数最小,适宜在污染相对较小的土地复垦中选用。尾矿库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相当严重,农作物的重金属含量高,不适宜进行简单的土地复垦而应该进行植物恢复或采取工程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和重金属迁移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废弃地 土地复垦 迁移扩散 植被恢复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荸荠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微波提取工艺 被引量:11
14
作者 韦学丰 罗杨合 +2 位作者 邓年方 罗静 黄冬霞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49-951,共3页
研究了荸荠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微波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微波功率、微波时间、乙醇浓度和固液比对微波提取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影响荸荠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结果的主次因素顺序为乙醇... 研究了荸荠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微波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微波功率、微波时间、乙醇浓度和固液比对微波提取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影响荸荠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结果的主次因素顺序为乙醇体积分数>微波时间>固液比>微波功率。最佳提取工艺为微波功率200W,微波时间4min,乙醇体积分数为50%,固液比为1∶25(W/V,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荸荠 黄酮类化合物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蔓延低温合成SrAl_2O_4∶Eu^(2+),Dy^(3+)及其粒径控制与发光性能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国永 苏玉静 +2 位作者 黄志强 邓志勇 陈兴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23-627,573,共6页
本文采用自蔓延低温(600℃)方法合成了铝酸盐长余辉材料SrAl2O4∶Eu2+,Dy3+;通过添加聚乙二醇(PEG)有效控制材料的粒径,并采用XRD,SEM,PL等测试方法对粒径、形貌、发光性能等进行了研究。随着PEG量的增加,材料粒径呈减小趋势;未添加PEG... 本文采用自蔓延低温(600℃)方法合成了铝酸盐长余辉材料SrAl2O4∶Eu2+,Dy3+;通过添加聚乙二醇(PEG)有效控制材料的粒径,并采用XRD,SEM,PL等测试方法对粒径、形貌、发光性能等进行了研究。随着PEG量的增加,材料粒径呈减小趋势;未添加PEG时,材料粒径范围在0.2~1.2μm;当PEG的量为0.4%时,材料初始亮度最高,为19110mcd/m2,余辉衰减最慢,材料粒径分布在0.1~0.8μm;当PEG量为0.6%时,粒径最小,粒径范围在0.1~0.5μm。添加PEG后材料的发光亮度有所提高,而余辉衰减变化不明显。实验结果表明:自蔓延低温合成SrAl2O4∶Eu2+,Dy3+时,通过添加PEG能有效控制合成材料的粒径,借助于PL测试手段以及余辉衰减实验,激发、发射光谱测定所得的检测波长分别为516nm、363nm,合成了粒径细小且发光性能优良的发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蔓延低温合成 聚乙二醇(PEG) 粒径 长余辉材料 SrAl2O4∶Eu^2+ Dy^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Cd对桐花树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吴桂容 刘景春 +2 位作者 张鲁狄 张培翔 严重玲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2期118-122,共5页
采用土培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Cd(0~50mg/kg)对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Cd(0.5mg/kg)胁迫,可刺激脲酶的活性;在高浓度Cd(20—50mg/kg)处理条件下,脲酶、蛋白酶、蔗糖... 采用土培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Cd(0~50mg/kg)对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Cd(0.5mg/kg)胁迫,可刺激脲酶的活性;在高浓度Cd(20—50mg/kg)处理条件下,脲酶、蛋白酶、蔗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最大抑制率均达到25%以上;Cd处理对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显著影响.相关分析表明,Cd处理浓度与土壤酶活性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程度为:脲酶〉蛋白酶〉过氧化物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脲酶、蛋白酶、蔗糖酶、过氧化物酶4种酶的活性间呈显著正相关,表明这4种酶对Cd胁迫有相似的适应性.脲酶对Cd的影响作用最为敏感,建议用脲酶作为Cd对桐花树湿地污染的指示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酶活性 桐花树 土培模拟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石山废弃采石场自然恢复早期的植被动态 被引量:5
17
作者 梁士楚 潘复静 +3 位作者 陆丽琴 伍淑婕 杨丕国 梁月明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5-78,共4页
对广西田阳岩溶石山废弃采石场自然恢复早期阶段的植被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石场废弃地的维管束植物有60种,隶属22科54属,其中草本植物有44种,灌木16种。早期定居的植物主要是菊科和禾本科的草本植物,其中飞蓬、马唐、飞机草、扭黄... 对广西田阳岩溶石山废弃采石场自然恢复早期阶段的植被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石场废弃地的维管束植物有60种,隶属22科54属,其中草本植物有44种,灌木16种。早期定居的植物主要是菊科和禾本科的草本植物,其中飞蓬、马唐、飞机草、扭黄茅、艾蒿和鬼针草在群落中占绝对优势;恢复5年后逐渐出现桂野桐、马樱丹、红背山麻杆、黄荆、盐肤木等耐旱的阳性灌木。随着自然恢复进程,植被覆盖率和物种多样性提高,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由单层结构发展为两层结构。加快废弃采石场植被的恢复进程,必须采取人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石山 废弃采石场 自然恢复 植被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芭蕉芋淀粉提取工艺与直链淀粉分离纯化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何彩梅 余炳锋 唐政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07-108,116,共3页
设计了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研究芭蕉芋淀粉的提取工艺,以芭蕉芋淀粉得率为考察指标筛选出芭蕉芋淀粉提取的最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3、静置时间4 h、洗涤次数2次,在此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下,芭蕉芋淀粉的得率为14.367%。对芭蕉芋淀粉中的直... 设计了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研究芭蕉芋淀粉的提取工艺,以芭蕉芋淀粉得率为考察指标筛选出芭蕉芋淀粉提取的最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3、静置时间4 h、洗涤次数2次,在此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下,芭蕉芋淀粉的得率为14.367%。对芭蕉芋淀粉中的直链淀粉进行分离提纯,以分离纯化得到的芭蕉芋直链淀粉和土豆支链淀粉为标准物制定标准曲线,测得芭蕉芋淀粉中直链淀粉的含量为17.50%。通过对芭蕉芋直链淀粉纯度分析,发现当纯化次数达6次时可得到纯度较高的直链淀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芭焦芋 提取工艺 直链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血藤硬枝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曲芬霞 吴桂容 +2 位作者 李忠芳 唐政 何忠伟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8-51,共4页
从植物生长物质种类及浓度、扦插时期、母株年龄和穗条粗度对鸡血藤硬枝扦插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100 mg/L的IBA和200 mg/L的ABT2混和溶液浸泡2 h的枝条生根率最高,为84.7%;最适宜的扦插时期是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中旬,成活率... 从植物生长物质种类及浓度、扦插时期、母株年龄和穗条粗度对鸡血藤硬枝扦插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100 mg/L的IBA和200 mg/L的ABT2混和溶液浸泡2 h的枝条生根率最高,为84.7%;最适宜的扦插时期是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中旬,成活率可达82.7%,但生根和新芽萌发时间均要40 d左右;鸡血藤硬枝扦插有显著的年龄效应,超过8年生的母株枝条不宜扦插;用径粗0.7-1.0 cm穗条扦插时,生根率最高,在81.3%-8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血藤 硬枝扦插 生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提取桃金娘果实总黄酮的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毛献萍 韦学丰 黄志强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9-71,共3页
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微波功率、微波时间、乙醇浓度、液固比等因素对桃金娘果实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桃金娘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次序为液固比>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最佳提取工... 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微波功率、微波时间、乙醇浓度、液固比等因素对桃金娘果实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桃金娘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次序为液固比>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300W、微波时间5min、液固比25∶1,乙醇浓度40%v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提取 桃金娘 总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