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费县大青山林场竹林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元帅 张保贞 曹帮华 《世界竹藤通讯》 2022年第S01期92-94,共3页
山东费县大青山林场侧营寺林区1980年片植4块淡竹竹鞭约400 m^(2),至2000年扩展面积达3240 m^(2),郁闭度100%,文章对大青山林场竹林栽培技术进行了简要总结。
关键词 竹林 栽培技术 大青山林场 山东费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大青山刺槐无性系叶性状的表型变异分析与饲用优良无性系选择 被引量:3
2
作者 郭琪 孙宇涵 +2 位作者 张元帅 陈晓阳 李云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2-70,共9页
【目的】为系统了解山东大青山林场刺槐的无性系变异规律,并初步筛选饲用型刺槐优良无性系。【方法】对332个刺槐无性系的13个叶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隶属函数、相关性和聚类分析,并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性状进行各组间差异分析... 【目的】为系统了解山东大青山林场刺槐的无性系变异规律,并初步筛选饲用型刺槐优良无性系。【方法】对332个刺槐无性系的13个叶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隶属函数、相关性和聚类分析,并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性状进行各组间差异分析。【结果】13个性状的总变异系数为14.883%,其中,4个复叶和9个小叶性状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6.062%和14.360%。该刺槐资源的隶属函数值介于0.196~0.717之间,其中无性系SD328拥有最大值(0.717),其在复叶宽、小叶面积和小叶柄角3个性状上具有明显优势。表型和遗传相关性表明,小叶对数与小叶数量有最大的正相关性系数,小叶长/宽与小叶圆度的负相关性系数最大。主成分分析表明,4个主成分因子可以代表刺槐无性系86.447%的原始数据信息。当平方欧式距离为8时进行聚类分析,332份刺槐无性系被分为5类。【结论】通过系统分析刺槐无性系种质的表型多样性,初步筛选出饲用性刺槐无性系72份,为山东大青山饲用刺槐的选育和种质保存等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无性系群体 叶性状 表型变异 饲用优良无性系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费县枣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3
作者 谭婧 腾凤舟 +2 位作者 王明金 王中堂 李勇 《落叶果树》 2024年第3期50-53,共4页
枣是费县传统栽培果树之一,分析了费县枣产业发展情况,指出了影响产业发展的问题,提出了协调项目资金、重点建设基础设施、调整现有品种结构、加强科技培训、提高枣园管理水平、创新栽培模式和推广多样化设施栽培技术等相应对策。
关键词 费县 产业现状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费县有机果茶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4
作者 郑晓云 张启勇 +3 位作者 谭婧 滕凤舟 梁锋 李勇 《落叶果树》 2024年第5期56-58,共3页
调查分析了费县有机果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目前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探讨了促进有机果茶产业快速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费县 有机果茶 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倍体刺槐嫩枝扦插繁育技术研究
5
作者 臧真荣 孔雨光 +7 位作者 梁燕 孙超 仲伟国 张元帅 董元夫 张兰英 燕丽萍 王因花 《山东林业科技》 2024年第5期71-75,112,共6页
以四倍体刺槐优良无性系K4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IBA、NAA、ABT1号生根粉(浓度、处理时间)及扦插基质对四倍体刺槐嫩枝扦插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四倍体刺槐嫩枝扦插苗的生根率、生根数、平均根长及新生... 以四倍体刺槐优良无性系K4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IBA、NAA、ABT1号生根粉(浓度、处理时间)及扦插基质对四倍体刺槐嫩枝扦插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四倍体刺槐嫩枝扦插苗的生根率、生根数、平均根长及新生枝长度均存在显著差异。在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中,以ABT1号生根粉的效果最好,经其处理的插穗,生根率、生根数、平均根长及新生枝长度均优于其他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扦插基质对四倍体刺槐嫩枝扦插的生根率、生根数、平均根长的影响均达到了显著水平。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表明,8号处理(即200 mg/L的ABT1号生根粉处理2 h,扦插基质为珍珠岩:椰糠:蛭石按体积比7:2:1混合而成)的综合评价值最高,生根率达88.3%,适宜四倍体刺槐的嫩枝扦插,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倍体刺槐 基质 生长调节剂 嫩枝扦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采种时期对刺槐种子萌发的影响
6
作者 张元帅 董元夫 +6 位作者 汝新 曹正 仲伟国 李庆华 梁燕 王因花 马京友 《山东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93-95,88,共4页
以3个刺槐优良无性系兴22、胶29、鲁刺11为材料,研究采收时间对刺槐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收时间对3个刺槐无性系的种子发芽率、露白率、硬实率及根长均有极显著影响。其中兴22的种子发芽率随着采收时间的延后呈现出逐渐降低的... 以3个刺槐优良无性系兴22、胶29、鲁刺11为材料,研究采收时间对刺槐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收时间对3个刺槐无性系的种子发芽率、露白率、硬实率及根长均有极显著影响。其中兴22的种子发芽率随着采收时间的延后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7月17日采收的种子发芽率最高,为94.1%;胶29、鲁刺11的种子发芽率则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胶29以7月27采收的种子发芽率最高,为81.3%;鲁刺11则以7月22采收的种子发芽率最高,为72.0%。不同无性系间的种子发芽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采种时期 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和生长调节剂对新墨西哥刺槐嫩枝扦插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因花 梁燕 +5 位作者 仲伟国 张元帅 董元夫 荀守华 燕丽萍 吴德军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20,42,共6页
为加快实现刺槐优良新品种的规模化生产,以新墨西哥刺槐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为试验材料,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浓度、处理时间和扦插基质对其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显示:9种处理下新墨西哥刺槐的... 为加快实现刺槐优良新品种的规模化生产,以新墨西哥刺槐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为试验材料,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浓度、处理时间和扦插基质对其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显示:9种处理下新墨西哥刺槐的生根率差异显著,其中9号处理的生根率最高,达92.0%;与对照相比,生长调节剂可显著提高新墨西哥刺槐的扦插生根率,但生长调节剂的种类、浓度及处理时间对扦插苗各指标的影响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3种扦插基质上的生根率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以珍珠岩上的平均生根率最高,为89.0%;9号处理的隶属函数值最高。可得结论:500 mg/L的ABT1号生根粉处理0.5 h,扦插基质为珍珠岩,是适合新墨西哥刺槐嫩枝扦插的最佳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墨西哥槐 基质 生长调节剂 嫩枝扦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花刺槐花粉与柱头形态及授粉亲和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姜丽娜 荀守华 +4 位作者 张元帅 毛秀红 乔玉玲 董元夫 孙百友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38-944,共7页
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多花刺槐不同发育时期的花粉与柱头形态进行观察分析;采用人工控制授粉方法,将多花刺槐花粉分别与异株多花刺槐和刺槐优良无性系(‘鲁刺152’)授粉,并用苯胺蓝试剂染色法观察多花刺槐花粉管的萌发过程,分析其授粉... 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多花刺槐不同发育时期的花粉与柱头形态进行观察分析;采用人工控制授粉方法,将多花刺槐花粉分别与异株多花刺槐和刺槐优良无性系(‘鲁刺152’)授粉,并用苯胺蓝试剂染色法观察多花刺槐花粉管的萌发过程,分析其授粉亲和性,以探究多花刺槐自然结实率低的原因,为多花刺槐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多花刺槐花粉粒大小平均为32.08μm×19.55μm(极轴长×赤道轴长),形状为长椭球形、略方,具3个萌发沟,花粉粒大小在开花当时(花朵旗瓣微微张开,花药开始散粉)达到最大(33.71μm×20.11μm),且形状饱满,此时为采粉的最佳时间。(2)柱头表面具粘液和凸起,开花前12h可授性最好,开花后48h柱头开始分解,可授性已很差;柱头的可授期从开花前24h至开花后24h,约为3d。(3)多花刺槐花粉在异株多花刺槐和‘鲁刺152’为母本的植株上均可萌发,并伸长至子房,但在前者的柱头上萌发较晚,伸长速度较慢,说明它们之间均具有亲和性,但与异株多花刺槐的亲和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刺槐 花粉 柱头 电镜观察 授粉亲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槐无性系开花结实生殖特性及杂交亲本选配 被引量:3
9
作者 荀守华 乔玉玲 +4 位作者 毛秀红 孙百友 张元帅 董元夫 姜丽娜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18,共6页
对‘鲁刺1’(R.pseudoacacia ‘Lu Ci 1’)、‘鲁刺7’(‘Lu Ci 7’)、‘鲁刺9’(‘Lu Ci 9’)、‘鲁刺57’(‘Lu Ci 57’)、‘鲁刺68’(‘Lu Ci 68’)、‘鲁刺152’(‘Lu Ci 152’)、‘兴刺1’(‘Xing Ci 1’)、‘兴刺1... 对‘鲁刺1’(R.pseudoacacia ‘Lu Ci 1’)、‘鲁刺7’(‘Lu Ci 7’)、‘鲁刺9’(‘Lu Ci 9’)、‘鲁刺57’(‘Lu Ci 57’)、‘鲁刺68’(‘Lu Ci 68’)、‘鲁刺152’(‘Lu Ci 152’)、‘兴刺1’(‘Xing Ci 1’)、‘兴刺15’(‘Xing Ci 15’)、‘晋刺4’(‘Jin Ci 4’)等20个刺槐无性系的开花物候期、生殖器官形态结构、花粉活力、人工授粉结实率、杂交种子发育期及杂种发芽率等开展了试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刺槐无性系在鲁中南山区开花物候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单株开花持续时间5~7 d,单朵小花开放时间为2~3 d。花粉采收后干燥24 h和低温贮藏5 d后在MS培养基上培养6~8 h,萌发率分别为22%和20%。自人工授粉至种子生长发育成熟需要80~90 d。不同无性系组合人工控制授粉结实率差异较大,平均结实率8.47%,最高为21.28%,最低为零,‘鲁刺68’、‘兴刺15’和‘晋刺4’生殖能力较强,适宜做杂交父本;‘鲁刺57’和‘鲁刺152’作母本的组合结实率较高,且杂种发芽率较高,生殖能力较强,适宜做杂交母本。杂交种子2个年度(2013年、2014年)播种发芽率分别是22%和23%,不同无性系组合发芽率差异很大,最高达50%,最低为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无性系 有性生殖 人工控制授粉 杂交亲本 结实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槐无性系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东升 周继磊 +4 位作者 解荷锋 邢世岩 李际红 王玮 孙百友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2年第6期25-29,共5页
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53个刺槐无性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显示:8对引物共检测出1 230条谱带,其中有1 218条为多态带,占总谱带的99.02%;特异性条带有203条,其中缺失带为11条,通过特异性条带可鉴别83%的刺槐无性系;聚类... 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53个刺槐无性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显示:8对引物共检测出1 230条谱带,其中有1 218条为多态带,占总谱带的99.02%;特异性条带有203条,其中缺失带为11条,通过特异性条带可鉴别83%的刺槐无性系;聚类分析将刺槐种质分成5组,来源相同的无性系并未严格聚在一起,未形成明显的地理变异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遗传多样性 A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花刺槐花粉活力测定与保存 被引量:4
11
作者 姜丽娜 荀守华 +4 位作者 孙百友 张元帅 毛秀红 张自和 乔玉玲 《山东林业科技》 2015年第4期10-15,共6页
以多花刺槐花粉为实验材料,采用体外培养法,进行了不同保存方式和保存时间处理的花粉离体萌发试验。结果得出,多花刺槐花粉培养2h后开始萌发,培养8h后花粉萌发率达最大值,培养14h后花粉管伸长量达到最大,培养24h后仍有少量花粉萌发,但... 以多花刺槐花粉为实验材料,采用体外培养法,进行了不同保存方式和保存时间处理的花粉离体萌发试验。结果得出,多花刺槐花粉培养2h后开始萌发,培养8h后花粉萌发率达最大值,培养14h后花粉管伸长量达到最大,培养24h后仍有少量花粉萌发,但其活力不足,花粉管伸长较短。随着花粉保存时间延长,萌发率降低;保存4d时萌发率为15%-20%左右,保存6d至8d时萌发率降至9%-10%左右。常温与低温保存相比,保存前期、时间较短时,常温保存的花粉萌发要早,但最终萌发率要低;保存后期,常温保存的萌发优势几乎没有,低温保存在萌发数量与萌发时间上都有明显优势。低温更适宜多花刺槐的花粉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刺槐 花粉 体外培养 萌发活力 保存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刺槐花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颖 荀守华 +6 位作者 张元帅 齐飞 董元夫 刘泽东 仲伟国 张自和 马京友 《山东林业科技》 2018年第5期23-26,30,共5页
通过检测不同刺槐品种(种)花朵营养活性物质含量,为选育蜜源林良种提供科学依据。选取6个刺槐品种(种)盛花期花朵,经过干燥处理作为试样,利用全自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仪器和试剂,按照相关国家标准,分别检测总糖、还原糖、L(+)-抗坏血... 通过检测不同刺槐品种(种)花朵营养活性物质含量,为选育蜜源林良种提供科学依据。选取6个刺槐品种(种)盛花期花朵,经过干燥处理作为试样,利用全自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仪器和试剂,按照相关国家标准,分别检测总糖、还原糖、L(+)-抗坏血酸(VC)、蛋白质、花青素、总黄酮和总皂苷含量。结果表明,6种刺槐花营养和活性物质含量均达差异极显著水平(P<0.01)。蜜源1号、多彩青山和多花刺槐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较高,为31.41g/100g^34.52g/100g和24.74 g/100g^28.07 g/100g;粘枝刺槐含VC和蛋白质最高,分别为233.4mg/100g和26.65 g/100g;多花刺槐、多彩青山和兴刺22花青素含量较高,为0.14%~0.25%;总黄酮含量较高的品种是鲁刺58、多彩青山、多花刺槐和蜜源1号,在294.88mg/100g^442.92mg/100g范围内;总皂苷含量较高的品种是多花刺槐、鲁刺58、多彩青山、蜜源1号和粘枝刺槐,在0.31 g/100g^0.37 g/100g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花 品种 营养成分 活性物质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和生长调节剂对3个刺槐新品种嫩枝扦插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仲伟国 王因花 +7 位作者 林佃旭 梁燕 张元帅 董元夫 谢学阳 荀守华 燕丽萍 吴德军 《山东林业科技》 2023年第1期8-14,共7页
探索刺槐新品种扦插繁殖技术,加快实现良种的规模化生产。以‘蜜源1号’‘绿满青山’‘多彩青山’3个刺槐新品种为材料,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质量浓度、处理时间和基质类型对刺槐嫩枝扦插的影响... 探索刺槐新品种扦插繁殖技术,加快实现良种的规模化生产。以‘蜜源1号’‘绿满青山’‘多彩青山’3个刺槐新品种为材料,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质量浓度、处理时间和基质类型对刺槐嫩枝扦插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显著提高3个刺槐品种的嫩枝扦插生根率,但生长调节剂的种类、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对3个刺槐品种的生根率、最长根长、平均根长及总根数的影响均不显著;扦插基质是影响刺槐嫩枝扦插生根率的关键因素,基质类型对3个刺槐品种生根率的影响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且3个刺槐品种均以珍珠岩上的生根率为最高。不同刺槐品种,适用的最佳处理也不同。隶属函数评价结果表明,‘蜜源1号’‘多彩青山’这2个品种均以9号处理(500 mg/L ABT1号生根粉处理0.5 h,基质为珍珠岩)下的综合评价值最高,‘绿满青山’以2号处理(200 mg/L IBA处理1 h,基质为珍珠岩)下的综合评价值最高。但适宜3个品种的最优组合仍需进一步试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新品种 基质 生长调节剂 嫩枝扦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R的刺槐无性系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指纹图谱构建 被引量:17
14
作者 毛秀红 郑勇奇 +4 位作者 孙百友 张元帅 韩丛聪 位晓 荀守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0-89,共10页
【目的】对山东省刺槐无性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指纹图谱构建,为刺槐新品种选育、遗传改良和品种鉴定提供可靠的依据,为中国其他省市刺槐遗传资源保存、评价与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荧光SSR引物进行PCR扩增,产物经毛细管电泳仪... 【目的】对山东省刺槐无性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指纹图谱构建,为刺槐新品种选育、遗传改良和品种鉴定提供可靠的依据,为中国其他省市刺槐遗传资源保存、评价与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荧光SSR引物进行PCR扩增,产物经毛细管电泳仪进行检测;利用所得结果分析49个无性系遗传多样性并构建其指纹图谱;采用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进行基于亲缘关系的无性系聚类分析。【结果】8对SSR引物共检测到51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为2~15个,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6.375个多态性等位基因。不同位点的PIC值变化范围很大,在0.092~0.879之间,平均PIC值为0.509 8。使用组间平均数联结法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9份无性系没有严格按照不同区域聚类到一起,无性系分组与现有栽培区没有明显的规律。来自临沂的‘鲁刺8’和‘鲁刺13’、青岛的‘鲁刺40’和‘鲁刺42’以及日照的‘鲁刺10’和‘鲁刺86’亲缘关系最近。本研究所使用的9对引物中,其中2对Rply109和rops16可以区分开45份无性系,鉴定率达到91.84%。检测到22个刺槐无性系在1个或者2个位点得到3个等位基因,表明这些无性系可能是发生自然变异的多倍体。【结论】山东省刺槐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无性系分组与现有栽培区没有明显的规律。引物Rply109和rops16对49份无性系的分子鉴定率为91.84%,可作为刺槐指纹图谱构建和分子鉴定的高效分子标记。利用SSR标记构建的指纹图谱可为刺槐遗传资源管理、品种鉴定和知识产权保护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为刺槐的引种和遗传育种亲本选择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SSR 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槐属杂交亲和性及果实特性研究
15
作者 乔玉玲 荀守华 +4 位作者 毛秀红 宋玉民 孙百友 张元帅 董元夫 《山东林业科技》 2017年第3期29-32,共4页
以刺槐属20个优良无性系和1个品种多花刺槐为亲本进行杂交,采用离体培养法比较雄株的花粉活力,并统计各杂交组合的结实率、亲和指数及种子形态等,研究了刺槐属品种自交、种间杂交、种内杂交亲和性及种子特性。结果表明:刺槐花粉活力种... 以刺槐属20个优良无性系和1个品种多花刺槐为亲本进行杂交,采用离体培养法比较雄株的花粉活力,并统计各杂交组合的结实率、亲和指数及种子形态等,研究了刺槐属品种自交、种间杂交、种内杂交亲和性及种子特性。结果表明:刺槐花粉活力种间多花刺槐大于普通刺槐,而刺槐不同无性系花粉萌发率近似,刺槐花粉活力在低温下至少能够保持5d;多花刺槐自交不亲和,种内自交不亲和或较小;刺槐种间具有较高的杂交亲和性,22个杂交组合中,鲁刺152×多花刺槐亲和指数最高为2.833,其次是兴刺1×鲁刺68,亲和指数为2.719,杂交组合鲁刺57×兴刺15,亲和指数为2.148。种子饱满度以自然结实的普遍好于杂交的,杂交组合与母本自由授粉之间的种子形态差异不明显,有的几乎没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属 杂交 亲和性 果实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诱变技术在木本植物育种中的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玉岭 毛欣 +4 位作者 张元帅 董元夫 刘翠兰 段春华 毛秀红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30,共19页
辐射诱变在植物新品种选育和遗传改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能让育种者迅速准确地了解辐射诱变在木本植物上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基于CNKI数据库及国际原子能机构官网,对2000年后公开发表的木本植物辐射诱变相关文献及公布的辐射突变品... 辐射诱变在植物新品种选育和遗传改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能让育种者迅速准确地了解辐射诱变在木本植物上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基于CNKI数据库及国际原子能机构官网,对2000年后公开发表的木本植物辐射诱变相关文献及公布的辐射突变品种进行统计分析。从辐射诱变机理、辐射效率影响因素、突变体鉴定及分离、辐射育种成果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梳理。结果表明,目前辐射诱变机理尚不清楚,影响辐射效率的关键因素为适宜辐照剂量,其次要关注辐射材料的敏感差异性,鉴定突变体的方法有表型、生理生化、细胞学及分子标记,组合使用结果更准确。总体上木本植物辐射育成品种数量不多,并且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该文综述了木本植物辐射育种研究进展,对辐射诱变存在的难题诸如诱变效率低、突变方向不易控制、突变体鉴定方法不完善等给出相应解决方案,并对今后辐射育种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植物辐射育种研究及应用提供借鉴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诱变 木本植物 育种 突变 诱变机理 突变体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槐品种原木与胶合板物理力学性能比较分析
17
作者 仲伟国 徐贵学 +5 位作者 王有刚 赵一凡 李国霞 张宝贞 董元夫 荀守华 《山东林业科技》 2021年第2期12-15,共4页
选用刺槐用材林新品种‘多彩青山’(Ⅰ)、‘壮美青山’(Ⅱ)、‘绿满青山(Ⅲ)’和优良无性系‘鲁刺10’(Ⅳ)原木制作普通胶合板,检测各品种原木及胶合板的密度、含水率、胶合强度、静曲强度、弹性模量等物理力学性能,并进行比较分析。结... 选用刺槐用材林新品种‘多彩青山’(Ⅰ)、‘壮美青山’(Ⅱ)、‘绿满青山(Ⅲ)’和优良无性系‘鲁刺10’(Ⅳ)原木制作普通胶合板,检测各品种原木及胶合板的密度、含水率、胶合强度、静曲强度、弹性模量等物理力学性能,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与原木相比,经过多层单板胶合后密度显著提高,含水率显著降低;(2)4个刺槐品种的胶合强度均高于对照107杨(Ⅴ)和桉树(Ⅵ)胶合板;(3)各刺槐品种胶合板的静曲强度均低于107杨,高于桉树;(4)弹性模量大小排序为Ⅲ>Ⅴ>Ⅱ>Ⅰ>Ⅵ>Ⅳ。综上可知,4个刺槐品种胶合板达到高密度板材要求,适宜制作胶合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品种 原木 胶合板 物理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个刺槐品种枝干生物量和热值测定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国霞 荀守华 +5 位作者 徐贵学 张元帅 吕雷昌 王有刚 毛秀红 刘泽东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32,共4页
对山东省费县大青山林场8年生刺槐新品种多彩青山、紫艳青山、壮美青山、绿满青山和鲁刺10(CK)的生物量和单株枝干含热量进行测定和试验分析,选择高生物量、高热值的刺槐新品种进行能源林栽培经营。研究结果表明:5个刺槐品种枝干干质量... 对山东省费县大青山林场8年生刺槐新品种多彩青山、紫艳青山、壮美青山、绿满青山和鲁刺10(CK)的生物量和单株枝干含热量进行测定和试验分析,选择高生物量、高热值的刺槐新品种进行能源林栽培经营。研究结果表明:5个刺槐品种枝干干质量在58.40~132.89 kg,从大到小排序为壮美青山、多彩青山、绿满青山、紫艳青山、CK; 5个刺槐品种单株枝干含热量在1 066.71~2 481.86 MJ; 5个刺槐品种各器官干质量热值中,树叶的单位干质量热值最高,树干次之,树皮的最低。综合生物量和热值分析,对刺槐进行能源林经营的品种选择是有效的,壮美青山和多彩青山选做能源林刺槐品种栽培最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能源林品种 生物质能源 生物量 热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辐射对北美红花七叶树的诱变效应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玉岭 张元帅 +6 位作者 毛秀红 董元夫 刘翠兰 闫少波 高铖铖 王婉朝 郭慧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3期145-152,共8页
【目的】为探讨^(60)Co-γ射线对北美红花七叶树种子的诱变效应并确定其辐射半致死剂量。【方法】以北美红花七叶树种子为试材,采用不同辐照剂量(0、100、200、300、400 Gy)^(60)Co-γ进行辐射处理,分析辐射对北美红花七叶树种子出苗及... 【目的】为探讨^(60)Co-γ射线对北美红花七叶树种子的诱变效应并确定其辐射半致死剂量。【方法】以北美红花七叶树种子为试材,采用不同辐照剂量(0、100、200、300、400 Gy)^(60)Co-γ进行辐射处理,分析辐射对北美红花七叶树种子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辐照剂量与种子相对出苗率为极显著负相关,种子辐射半致死剂量为217.76 Gy。辐射后幼苗出现叶型改变、叶面扭曲、叶边缘变异等,300 Gy剂量下叶型和叶边缘变异比例最高。辐射处理的北美红花七叶树生长性状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随着^(60)Co-γ射线辐照剂量的增加,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抗氧化酶活性在300 Gy最高。相关性分析得出,辐照剂量与复叶宽、小叶宽、可溶性蛋白、相对电导率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综合种子半致死剂量和生长、生理指标,确定北美红花七叶树种子适宜的辐照剂量为200~300 Gy。可为七叶树属植物辐射育种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γ射线 北美红花七叶树 辐射诱变 半致死剂量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刺槐品种观赏用材价值综合评价 被引量:5
20
作者 马安宝 仲伟国 +6 位作者 董元夫 毛秀红 张元帅 王因花 梁燕 乔艳辉 荀守华 《山东林业科技》 2022年第4期36-42,57,共8页
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观赏刺槐和用材刺槐综合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指标、评价因子和评分标准,对13种观赏类刺槐和147种用材类刺槐进行表型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观赏类刺槐综合评价I等者有7种,占比54%,其观赏价值最高;综合评价Ⅱ等者有5... 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观赏刺槐和用材刺槐综合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指标、评价因子和评分标准,对13种观赏类刺槐和147种用材类刺槐进行表型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观赏类刺槐综合评价I等者有7种,占比54%,其观赏价值最高;综合评价Ⅱ等者有5种,占比38%,其观赏价值较高;综合评价Ⅲ等者1种,占比8%。用材类刺槐综合评价I等者有76种,占比52%,其速生性好,高生长和胸径生长量大,主干通直,抗逆性强;综合评价Ⅱ等者有71种,占比48%,其速生性较好,主干直,抗逆性较强;综合评价Ⅲ等的用材刺槐为零,说明人工选育的刺槐品种或无性系其生长量、干形和抗逆性均为优良等级。本研究可为刺槐品种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品种 观赏价值 用材价值 层次分析法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