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颅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朱士文 任庆华 +2 位作者 李义召 宋成忠 孙远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3年第6期326-327,共2页
目的探讨头颅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6 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30例 )和对照组 (30例 )。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 ,对照组为单纯药物综合治疗。 72 h和 7d后对两组患者进行... 目的探讨头颅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6 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30例 )和对照组 (30例 )。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 ,对照组为单纯药物综合治疗。 72 h和 7d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脑梗死体积及瘫痪肢体神经功能缺损评定。结果治疗 72 h、7d后 ,观察组患者的脑梗死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 (P<0 .0 1) ,两组患者的瘫痪肢体神经功能评分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0 .0 1)。结论头颅局部亚低温治疗可以减轻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脑水肿 ,有脑保护作用 ,为应用低温治疗脑梗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亚低温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迫疗法联合想像疗法治疗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 被引量:9
2
作者 朱士文 李义召 +4 位作者 宋成忠 谢遵伟 陈荣燕 玄飞 张金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2期131-132,共2页
目的观察“强迫疗法”联合“运动想像”疗法对脑损伤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120例脑损伤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强迫疗法组、想像疗法组、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相应的康复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简易... 目的观察“强迫疗法”联合“运动想像”疗法对脑损伤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120例脑损伤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强迫疗法组、想像疗法组、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相应的康复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简易上肢功能检测(STEF)、上肢运动功能FMA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结果治疗前,4组患者的STEF、上肢FMA评分及MBI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4周后,强迫疗法组、想像疗法组的STEF、上肢FMA评分及M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强迫疗法”“运动想像”疗法可促进脑损伤患者患侧上肢功能的恢复,联合治疗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性运动疗法 “运动想像”疗法 脑卒中 上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矫形脚托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朱士文 时建华 李义召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2年第3期158-159,共2页
目的研究康复矫形脚托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不具备步行能力的 95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 ( 4 9例 )和对照组 ( 4 6例 )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程序训练 ,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康复矫形脚托... 目的研究康复矫形脚托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不具备步行能力的 95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 ( 4 9例 )和对照组 ( 4 6例 )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程序训练 ,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康复矫形脚托训练。结果康复训练结束时 ,两组在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上均明显改善 (P <0 .0 1) ,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P<0 .0 5— 0 .0 1)。结论康复矫形脚托有助于提高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步行功能 康复矫形脚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