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2014年度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
1
作者 朱星陶 刘路平 《大豆科技》 201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2015年1月14日至17日,“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2014年度工作会议”在贵阳市召开,会议由国家大豆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主办、贵州省油料研究所承办。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顾问专家组、岗位科学家、综合试验站站长及部分团队成员等125人参加了本... 2015年1月14日至17日,“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2014年度工作会议”在贵阳市召开,会议由国家大豆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主办、贵州省油料研究所承办。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顾问专家组、岗位科学家、综合试验站站长及部分团队成员等125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农业部科技教育司产业技术处张丈处长及贵州省农科院相关领导出席了会议。张丈处长首先围绕“变革、改革,革新”三个关键词,分析了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形势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十三五”工作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技术 贵阳市 大豆 科技体制改革 研发中心 科技教育 现代农业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瑞鲤溃疡综合征的病因及诊治
2
作者 胡世然 李建光 +2 位作者 蒋晓红 方世贞 潘昌盛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2-63,共2页
贵州省凯里市于2010年始,通过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贵阳综合试验站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引进福瑞鲤良种,经三年来的试验、
关键词 综合征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诊治 病因 溃疡 淡水渔业 产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切站企合作,助力贵州乌蒙山区蚕桑产业发展
3
作者 韩世玉 《四川蚕业》 2020年第4期60-60,共1页
贵州乌蒙山区包括12个县(区、市),是贵州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毕节市的七星关、大方、织金、纳雍、威宁、赫章等6个县(区)的部分乡镇已将蚕桑产业作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新型产业进行培育。近几年来,蚕桑产业在毕节市的乌蒙山区快... 贵州乌蒙山区包括12个县(区、市),是贵州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毕节市的七星关、大方、织金、纳雍、威宁、赫章等6个县(区)的部分乡镇已将蚕桑产业作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新型产业进行培育。近几年来,蚕桑产业在毕节市的乌蒙山区快速发展,桑园面积迅速扩大,但发展速度与技术力量不足的矛盾凸显。毕节市汇江蚕桑开发有限公司是毕节市知名企业,对带动毕节市的蚕桑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贵阳综合试验站与汇江蚕桑开发有限公司密切合作,助力贵州乌蒙山区蚕桑产业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技术体系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蚕桑产业 桑园面积 乌蒙山区 促进作用 威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3个产区“奥尼尔”蓝莓挥发性成分和矿质元素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周荧 文光琴 聂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9期174-178,共5页
以贵州主栽的高丛类蓝莓“奥尼尔”为试验材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S-SPME/GC-MS)和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分别对贵州3个产区“奥尼尔”果实挥发性成分和矿质元素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 以贵州主栽的高丛类蓝莓“奥尼尔”为试验材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S-SPME/GC-MS)和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分别对贵州3个产区“奥尼尔”果实挥发性成分和矿质元素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3个产区“奥尼尔”共检测到48种挥发性成分,且挥发性成分含量在3个产区差异明显,惠水含量最高,为2113.51μg/g,其次为高坡(1944.65μg/g),麻江含量最低,为1008.65μg/g。3个产区“奥尼尔”共检测12种矿质元素,其中K和Ca元素含量相较其他矿质元素较高,Ba和Cr元素含量较低。矿质元素含量在3个产区差异明显,高坡含量最高(8510.27 mg/kg),其次为惠水(8277.10 mg/kg),麻江含量最低(7818.01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矿质元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油菜新品种不同耕作方式与种植密度的产量表现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明举 陈德珍 +2 位作者 冯泽蔚 冯文豪 饶勇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8-81,85,共5页
为给黔油22号和黔油28号的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参考,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比较了翻耕移栽和免耕移栽及4种种植密度(2 500株/667m2、4 000株/667m2、5 500株/667m2和7 000株/667m2)下两品种的产量表现。结果表明:1)黔油22号在翻耕移栽和免耕... 为给黔油22号和黔油28号的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参考,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比较了翻耕移栽和免耕移栽及4种种植密度(2 500株/667m2、4 000株/667m2、5 500株/667m2和7 000株/667m2)下两品种的产量表现。结果表明:1)黔油22号在翻耕移栽和免耕移栽条件下,种植密度为5 500株/667m2时的产量最高,分别为185.37kg/667m2和176.04kg/667m2,与其他密度处理间差异极显著。2)黔油28号在翻耕移栽条件下,种植密度为4 000株/667m2时的产量最高,达177.36kg/667m2;在免耕移栽条件下,种植密度为7 000株/667m2时的产量最高,达170.36kg/667m2,且两种耕作方式下的产量差异达极显著。结论:在遵义及相似生态区,黔油22号进行翻耕移栽和免耕移栽的最佳密度为5 500株/667m2;黔油28号翻耕移栽的密度为4 000株/667m2,免耕移栽的密度为7 000株/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移栽 翻耕移栽 种植密度 黔油28号 黔油22号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主要水产养殖区现状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周路 杨兴 +5 位作者 李正友 张竹青 杨凯 李建光 韩碧泽 蒋晓红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48-151,共4页
对贵州省3个主要养殖区养殖户组成情况、养殖水平、基层协会及技术渠道、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实地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水库养鱼占贵州省水产养殖产量的39.4%,是最重要的发展方向。养殖户平均拥有网箱仅18.2口,投入劳动力3.49人/户,60... 对贵州省3个主要养殖区养殖户组成情况、养殖水平、基层协会及技术渠道、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实地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水库养鱼占贵州省水产养殖产量的39.4%,是最重要的发展方向。养殖户平均拥有网箱仅18.2口,投入劳动力3.49人/户,60%靠贷款弥补资金不足,规模化较低,养殖户整体呈增长态势;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可为相关产业政策的制定,切实建立有效工作机制和服务体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现状调查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保无人机助力山地桑园管理更加省力化 被引量:1
7
作者 韩世玉 《四川蚕业》 2022年第2期62-62,共1页
贵州桑园属于山地桑园,机械应用率低,因桑园管理成本较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桑园的提质增效。在桑园的管理技术环节中,桑树病虫害的化学防治以传统的背负式喷雾器人工喷洒方法,每人每天可进行约1hm2的桑园作业,占整个桑园管理工作量的6%... 贵州桑园属于山地桑园,机械应用率低,因桑园管理成本较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桑园的提质增效。在桑园的管理技术环节中,桑树病虫害的化学防治以传统的背负式喷雾器人工喷洒方法,每人每天可进行约1hm2的桑园作业,占整个桑园管理工作量的6%左右,劳动强度大,工效低,而且对作业人员存在一定程度的农药中毒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负式喷雾器 桑园管理 农药中毒 省力化 桑树病虫害 山地桑园 应用率 植保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开展粮桑复合种植模式示范 被引量:1
8
作者 韩世玉 《四川蚕业》 2022年第4期41-41,共1页
粮桑复合种植是根据桑树及粮食作物的生长特点、年生长期等,在桑园内套作粮食作物,桑树与粮食作物在人为调控下各自发挥生产性能,实现桑园产出的倍增。贵阳综合试验站根据示范基地的桑园特点,结合当地适宜种植的粮食类作物,开展了“桑树... 粮桑复合种植是根据桑树及粮食作物的生长特点、年生长期等,在桑园内套作粮食作物,桑树与粮食作物在人为调控下各自发挥生产性能,实现桑园产出的倍增。贵阳综合试验站根据示范基地的桑园特点,结合当地适宜种植的粮食类作物,开展了“桑树+薯类作物”和“桑树+豆类作物”2种粮桑复合种植类型的示范,取得了较好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生长期 豆类作物 薯类作物 复合种植 生长特点 粮食作物 示范基地 综合试验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瓮安县油菜不同种植方式技术示范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毛模湛 陈志平 +2 位作者 吴定慧 肖华贵 饶勇 《农技服务》 2013年第3期215-217,共3页
在瓮安县进行油菜机械化播种、整地撒播、和常规育苗移栽3种种植方式示范,结果表明,油菜机播方式比常规育苗移栽方式净收益高181.1元/667 m2,整地撒播方式比常规育苗移栽方式净收益高134.3元/667 m2,净收益增幅分别为241.47%和179.07%... 在瓮安县进行油菜机械化播种、整地撒播、和常规育苗移栽3种种植方式示范,结果表明,油菜机播方式比常规育苗移栽方式净收益高181.1元/667 m2,整地撒播方式比常规育苗移栽方式净收益高134.3元/667 m2,净收益增幅分别为241.47%和179.07%。油菜机播和整地撒播是有效降低油菜生产成本、提高油菜生产比较效益的轻简化种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机播 撒播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冈蚕桑产业“五化”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10
作者 韩世玉 《四川蚕业》 2022年第3期26-26,共1页
凤冈县曾是贵州蚕桑主要生产县之一,1997年桑园面积曾达到1295.5 hm^(2),近年来开始逐步恢复发展。“十三五”期间,蚕桑生产成为部分乡镇精准扶贫、快速脱贫的优势产业。在“十四五”期间,凤冈县作为贵阳综合试验站示范县,大力推进养蚕... 凤冈县曾是贵州蚕桑主要生产县之一,1997年桑园面积曾达到1295.5 hm^(2),近年来开始逐步恢复发展。“十三五”期间,蚕桑生产成为部分乡镇精准扶贫、快速脱贫的优势产业。在“十四五”期间,凤冈县作为贵阳综合试验站示范县,大力推进养蚕主要环节省力化系列技术的示范应用。一是小蚕共育标准化,按标准修建小蚕共育房,每户共育房单批次共育能力不低于500张蚕种,共育室配置安装温湿自动控制系统,要求同批次共育供蚕龄期一致。二是大蚕饲养大棚化,大棚面积宽裕的采用棚内地蚕育,大棚面积小的采用棚内简易蚕台育。三是大蚕给桑、消毒轻便化,实施大棚地蚕育的配置给桑电动轨道车,大大减轻了劳动量和劳动强度,同时在轨道车上安装电动撒放消毒粉装置,在养蚕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克服了生态产业不环保问题。四是熟蚕上蔟自动化,利用大棚顶、侧安装自动上蔟控制设备,蔟具挂靠在设备上,半自动控制上蔟过程,熟蚕自动上蔟量可达到85%以上。五是采茧机械化,推行蔟具与采茧机械配套,改纸板方格蔟为木板方格蔟,克服了纸板方格蔟易变形和与采茧机械耦合差的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蚕共育 半自动控制 五化 桑园面积 蚕桑生产 大蚕饲养 养蚕过程 省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措”并举,助力凤冈秋蚕生产丰产丰收
11
作者 韩世玉 《四川蚕业》 2023年第1期14-14,共1页
2022年11月上旬,贵阳综合试验站凤冈示范县的蚕茧全部收购完毕,与上年相比,质量、价格稳步提升。今年夏秋连旱,桑树夏秋长势和产叶量受到影响,为了养好秋蚕,贵阳综合试验站与县乡技术管理部门交流分析了凤冈秋季桑园基本情况和养蚕户条... 2022年11月上旬,贵阳综合试验站凤冈示范县的蚕茧全部收购完毕,与上年相比,质量、价格稳步提升。今年夏秋连旱,桑树夏秋长势和产叶量受到影响,为了养好秋蚕,贵阳综合试验站与县乡技术管理部门交流分析了凤冈秋季桑园基本情况和养蚕户条件,提出“五措”并举推动秋蚕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分析 产叶量 养蚕户 凤冈 示范县 综合试验站 收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动态
12
作者 韩世玉 肖金树 +1 位作者 张剑飞 张友洪 《四川蚕业》 2021年第1期60-61,共2页
贵阳综合试验站开展小蚕人工饲料育获得成功小蚕人工饲料育技术是小蚕饲养的重要技术,对降低小蚕饲养人工成本、避免农药中毒、降低发病率、提高发育整齐度等都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规模化养蚕区,小蚕人工饲料育的优势更为明显。
关键词 产业技术体系 人工成本 小蚕饲养 农药中毒 综合试验站 规模化养蚕 小蚕人工饲料育 整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动态
13
作者 张剑飞 王永强 +3 位作者 张友洪 郭明武 韩世玉 刘学锋 《四川蚕业》 2020年第2期60-62,共3页
四川武胜建成桑枝规模集中粉碎生产示范基地四川省武胜县从2017年开始大力发展蚕桑产业,现已完成3万亩(2000hm^2)标准化桑园建设,每个蚕桑基地乡镇的集中成片桑园面积都在2000多亩(133.3hm^2)以上。全县每年废弃桑枝都在3万t以上。如不... 四川武胜建成桑枝规模集中粉碎生产示范基地四川省武胜县从2017年开始大力发展蚕桑产业,现已完成3万亩(2000hm^2)标准化桑园建设,每个蚕桑基地乡镇的集中成片桑园面积都在2000多亩(133.3hm^2)以上。全县每年废弃桑枝都在3万t以上。如不及时有效处理,任其堆积丢弃在田间地头,必将泛滥成灾,对农村环境及蚕桑生产造成极大危害。为解决桑枝就地高效利用的难题,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功能研究室通过对国内各种大型粉碎设备的选型改良,成功开发了适用于桑枝粉碎的大型粉碎机,每小时可粉碎桑枝2~3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技术体系 蚕桑基地 桑园面积 蚕桑生产 粉碎设备 蚕桑产业 桑枝 集中成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动态
14
作者 张剑飞 郭明武 +3 位作者 韩世玉 罗平 张友洪 苏超 《四川蚕业》 2020年第3期60-62,共3页
半自动小蚕饲育机的升级改造小蚕共育是当前蚕业生产中普遍采用的一种规模化生产模式。通过小蚕集中饲育,能有效提高蚕茧质量和产量,促进蚕农增收。随着共育规模的扩大,传统的手工饲育方式用工多、速度慢,不仅共育人工成本高,而且小蚕... 半自动小蚕饲育机的升级改造小蚕共育是当前蚕业生产中普遍采用的一种规模化生产模式。通过小蚕集中饲育,能有效提高蚕茧质量和产量,促进蚕农增收。随着共育规模的扩大,传统的手工饲育方式用工多、速度慢,不仅共育人工成本高,而且小蚕发育不整齐,难以满足生产需要。针对这一生产实际需求,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蚕养殖设施设备岗位研究团队开发成功一种半自动小蚕饲育机,能够自动进行饲喂桑叶、撒粉消毒,速度较传统方式快8~1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技术体系 人工成本 蚕业生产 小蚕共育 团队开发 设施设备 小蚕饲育 蚕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沙乡油菜凝冻灾害调查与减灾技术示范
15
作者 李娅 王沁 +5 位作者 李昌明 华德富 李绍兵 唐容 林涛 饶勇 《农技服务》 2009年第11期46-47,共2页
对2008年初贵州省瓮安县白沙乡栽培油菜进行凝冻灾害调查,受冻害植株达100%,平均冻害指数为0.628。针对冻害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补救减灾措施,并采取同田对比和大面积示范对减灾措施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同田对比的处理区较对照区增产20... 对2008年初贵州省瓮安县白沙乡栽培油菜进行凝冻灾害调查,受冻害植株达100%,平均冻害指数为0.628。针对冻害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补救减灾措施,并采取同田对比和大面积示范对减灾措施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同田对比的处理区较对照区增产20.69%,增效11.5%;示范区平均单产1 770 kg/hm^2,比2007年减产3.4%,但增效18.95%,示范点实现了灾年减产不减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凝冻灾害 减灾技术 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