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治疗肱骨干缺损的3种构型llizarov外固定支架生物力学性能比较
1
作者 任远洋 季亮 +4 位作者 李青松 胡艳春 武邓楠 汤健 乔祥 《医用生物力学》 2025年第4期916-921,共6页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构型的Ilizarov外架固定肱骨干缺损模型的生物力学性能,为临床采用llizarov技术治疗肱骨干缺损选择合适的环形外固定结构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 基于健康志愿者的肱骨CT数据,建立混合式、半环式和90°扇形式3种...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构型的Ilizarov外架固定肱骨干缺损模型的生物力学性能,为临床采用llizarov技术治疗肱骨干缺损选择合适的环形外固定结构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 基于健康志愿者的肱骨CT数据,建立混合式、半环式和90°扇形式3种构型外固定架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对不同加载条件下的位移与应力分布进行仿真模拟,并通过生物力学测试验证有限元分析结果。结果 有限元分析结果;位移方面,在压缩、牵拉、扭矩工况下,90°扇形式模型位移均小于混合式模型和半环式模型。应力方面,90°扇形式模型在牵拉工况下位移最低。在压缩和扭矩测试中,半环式模型应力最低。生物力学测试分析结果:半环式模型在轴向压缩条件下位移最小,但3组模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减环增干”策略,半环式、90°扇形式均能达到与传统混合式相似的稳定性。因90°扇形式的单边结构,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结构稳定等优势,同时对肩、肘关节活动影响较小,在临床应用中更具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干缺损 外固定架 Ilizarov技术 生物力学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