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0~2021年中国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疾病负担的年龄-时期-队列分析及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谢婧 王正静 +3 位作者 杨梅 胡红芳 冯亮 赵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38,共6页
目的分析1990~2021年中国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及年龄、时期和队列效应产生的影响,预测2022~2035年中国AMD患者的标化患病率和标化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的DALY率。方法从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中获取1990~2021... 目的分析1990~2021年中国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及年龄、时期和队列效应产生的影响,预测2022~2035年中国AMD患者的标化患病率和标化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的DALY率。方法从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中获取1990~2021年中国AMD患病率、患病人数、DALYs和DALY率数据,采用分段回归模型分析中国AMD患者患病和DALYs的趋势变化,运用年龄-时期-队列(APC)模型估算AMD患病风险和DALY风险的年龄、时期和队列效应,并使用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模型预测2022~2035年中国AMD的标化患病率和标化DALY率。结果2021年中国AMD患病人数和患病率较1990年分别升高199.94%和148.02%,2021年DALYs和DALY率较1990年分别升高183.95%和134.80%,其中女性的相关指标均高于男性。1990~2021年AMD标化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为0.17%。AMD标化DALY率呈现下降趋势,AAPC为-0.03%。APC模型结果显示,中国AMD患病率和DALY率的纵向年龄曲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85~89岁时达高峰。随着时期的推移,AMD的患病风险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DALY风险随时期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出生队列结果显示,我国AMD患病风险队列效应整体波动不大,呈现先下降后波动式上升的趋势,DALY风险则随着出生队列时间的后移逐渐降低。预测2022~2035年中国AMD的标化患病率和标化DALY率均呈现上升趋势。结论1990~2021年中国AMD的标化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标化DALY率呈下降趋势,并且女性群体疾病负担高于男性,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预测2022~2035年中国AMD的标化患病率和标化DALY率仍将持续上升,根据我国人群AMD患病和DALYs的相关特点,提示有关部门应重视对老年女性群体的干预,同时应加强对全人群的健康科普教育并制定有效的公共卫生预防政策,以期降低我国AMD造成的重大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全球疾病负担 患病率 伤残调整寿命年 分段回归模型 年龄-时期-队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筛选共同性外斜视术后早期复发的风险因素及Nomogram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2
作者 谢婧 蒲丽 +3 位作者 王正静 胡红芳 冯亮 赵粟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5-119,共5页
目的分析共同性外斜视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风险因素,建立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243例(486眼)共同性外斜视患者,按7:3的比例将其分为训练集(n=170)、验证集(n=73)。利用Lasso回归、Boruta算... 目的分析共同性外斜视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风险因素,建立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243例(486眼)共同性外斜视患者,按7:3的比例将其分为训练集(n=170)、验证集(n=73)。利用Lasso回归、Boruta算法、随机森林算法筛选共同性外斜视术后早期复发的风险变量。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及膨胀因子(VIF)评估变量之间的共线性,利用多因素Cox回归建立Nomogram预测模型。对该模型在术后6个月、18个月、24个月的受试者工作曲线、校准曲线、临床决策曲线进行效能评价。结果通过3种机器学习方法:Lasso回归、Boruta算法、随机森林算法,在训练集及验证集的22个风险变量中筛选出6个可能导致斜视术后早期复发的重要变量:斜视类型、发病年龄、术前斜视度数、右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左眼BCVA、手术方式,6个变量之间不存在共线性(r<0.6,VIF<5)。多因素Cox回归发现,斜视类型(间歇性外斜视)、术前斜视度数、右眼BCVA、左眼BCVA、手术方式(单侧外直肌后徙术)是共同性外斜视术后早期复发的风险因素,并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曲线、校准曲线及临床决策曲线提示该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度、一致性及临床适用度。结论Nomogram预测模型能较好预测共同性外斜视患者术后的早期复发风险,为眼科医生对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性外斜视 早期复发 Nomogram预测模型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眼与正常眼高阶像差的内部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唐建 龚力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78-1080,共3页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人工晶状体眼及正常对照眼各自的高阶像差内部相关性,探讨关键的分阶像差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Zywave波前像差仪,检测129例(129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人工晶状体眼组(试验组)与107例(107眼)正常对照组眼(...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人工晶状体眼及正常对照眼各自的高阶像差内部相关性,探讨关键的分阶像差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Zywave波前像差仪,检测129例(129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人工晶状体眼组(试验组)与107例(107眼)正常对照组眼(对照组)的眼总高阶像差、球差(Z400)、彗差(Z310,Z311)等各分阶像差均方根值(RMS),对于组内总高阶像差与各分阶像差的关系采用偏相关分析。结果经偏相关分析控制高阶像差内部其他分阶像差的可能相互作用,在试验组中,Z310、Z441、Z421、Z400、Z420、Z440、Z530与总高阶像差具有相关性(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25、-0.24、0.19、-0.33、0.32、0.20、-0.34;均为P<0.05);在对照组中,Z331、Z311、Z400、Z551与总高阶像差具有相关性(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21、-0.28、-0.42、-0.32;均为P<0.05)。无论手术与否,只有球差(Z400)与总高阶像差始终保持了相关性且相关性较高(试验组和对照组中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33和-0.42)。结论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眼与正常对照眼中,在眼高阶像差的内部影响中,球差(Z400)与总高阶像差的关系最为密切,是影响总高阶像差的最主要的分阶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 高阶像差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