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前筋膜间平面无血腹腔镜上尿路手术入路精准解剖与技巧 被引量:10
1
作者 梅傲冰 邱剑光 +7 位作者 贾本忠 孙发 孙旭 陈梅 梁显泉 何翔 康婷 侯建全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0-136,共7页
目的探讨肾前筋膜间平面无血腹腔镜上尿路手术入路精准解剖与技巧(Inter-prerenalfascia planes in urological laparoscopic operations,IpULO)。方法采用尸体解剖、320排CT影像解剖研究及临床病例活体腹腔镜手术研究,对IpULO手术中肾... 目的探讨肾前筋膜间平面无血腹腔镜上尿路手术入路精准解剖与技巧(Inter-prerenalfascia planes in urological laparoscopic operations,IpULO)。方法采用尸体解剖、320排CT影像解剖研究及临床病例活体腹腔镜手术研究,对IpULO手术中肾前筋膜间平面相关解剖标志在腹腔镜下的形态特点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肾前筋膜间平面是肾前间隙多层次的无血管筋膜结构,层面间充满蜘蛛丝网格状白色纤维组织,在IpULO手术过程中存在7个重要的外科平面:Told’t筋膜间平面、结肠融合筋膜肾前融合筋膜间平面、结肠融合筋膜胰十二指肠前融合筋膜间平面、胰十二指肠后融合筋膜肾前融合筋膜间平面、肾前融合筋膜肾筋膜前叶间平面、肾筋膜前叶肾脂肪囊外平面、肾前肾筋膜前叶下平面。结论IpULO手术是基于层面外科的精准解剖入路,肾前筋膜间平面是IpULO手术的重要解剖层面,术中能推窗见景,避免解剖迷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肾前筋膜间平面 精准解剖 层面外科 解剖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数据融合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及数字虚拟诊疗在肾上腺肿瘤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云浩 范凯 +4 位作者 黄从军 程强强 王官燕 肖友平 梅傲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1-207,共7页
目的 探讨基于CT断层扫描影像数据融合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及数字泌尿外科虚拟诊疗在肾上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16年9月~2023年04月期间收治的肾上腺肿瘤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共纳入病例19例,三... 目的 探讨基于CT断层扫描影像数据融合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及数字泌尿外科虚拟诊疗在肾上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16年9月~2023年04月期间收治的肾上腺肿瘤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共纳入病例19例,三维重建肾上腺肿瘤(3D组)12例(男性3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44.92±13.28)岁。3D组12例患者均在术前使用增强CT影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并使用重建模型了解肿瘤及占位位置,以及肿瘤处与血管及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依据三维可视化模型制定手术计划、术中指导及进行医患沟通。未三维重建手术(CT组)7例(男性3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35.14±11.25)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方法、围手术期数据,并使用SPSS 26.0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结果 19例手术中,1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CT组1例手术因术前评估不够精确,术中发现肿瘤巨大、解剖关系复杂,无法显露完整肿瘤、中央静脉和肾静脉,转为开放手术。3D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小于C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拔除引流管时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可视化及实景重建技术是构建数字泌尿外科虚拟诊疗的重要基础,三维重建模型可以减少肾上腺肿瘤手术中的解剖迷失以实现术中精准切除,从而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降低手术风险,在泌尿外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临床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可视化技术 数字虚拟诊疗 数字泌尿外科学 肾上腺肿瘤 实景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与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2
3
作者 刘静一 杨世海 +6 位作者 孙旭 康婷 陈文军 吕博 蒋盼 梁显泉 梅傲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3241-3245,共5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与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和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SOFA)的相关性及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及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与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和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SOFA)的相关性及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及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就诊患者的临床资料。106例脓毒症患者接受PCT和CRP检测,进行SOFA和qSOFA评分。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n=82)和死亡组(n=24)。比较两组的PCT、CRP、SOFA评分和qSOFA评分。比较不同SOFA评分组和q⁃SOFA评分组的PCT和CRP值。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PCT、CRP与SOFA和q⁃SOFA评分的关系。采用回归分析脓毒症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存活组相比较,死亡组饮酒、高血压发生率更高,PCT水平、SOFA评分以及q⁃SOFA评分显著升高(P<0.05)。随着SOFA和q⁃SOFA评分升高,PCT水平显著升高(P<0.05)。PCT与SOFA和q⁃SOFA评分呈正相关(r>0,P<0.05);CRP与SOFA和q⁃SOFA评分无相关性(P>0.05)。PCT、SOFA和q⁃SOFA评分为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PCT较CRP能更好地反映脓毒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情况,当PCT结合SOFA和qSOFA评分一起使用时,更有利于临床医生对病情的判断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SOFA评分 qSOFA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