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助显剂灌肠与X线钡灌肠在先天性巨结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虞梅 葛郁荣 +1 位作者 石静 陆玉洁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236-240,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助显剂灌肠与X线钡灌肠在先天性巨结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贵阳市妇幼保健院39例经直肠黏膜活检及手术病理确诊的先天性巨结肠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行超声助显剂灌肠以及X线钡灌肠检查,对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超... 目的探讨超声助显剂灌肠与X线钡灌肠在先天性巨结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贵阳市妇幼保健院39例经直肠黏膜活检及手术病理确诊的先天性巨结肠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行超声助显剂灌肠以及X线钡灌肠检查,对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超声助显剂灌肠诊断先天性巨结肠阳性36例,真阳性率为92.3%(36/39)。根据狭窄痉挛段累及范围分型:常见型19例,短段型6例,超短型4例,长段型4例,全结肠型3例,漏诊3例。X线钡灌肠诊断先天性巨结肠阳性35例,真阳性率为89.7%(35/39),其中常见型18例,短段型5例,超短型3例,长段型4例,全结肠型5例,漏诊4例。超声助显剂灌肠以及X线钡灌肠检查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诊断先天性巨结肠38例,诊断真阳性率为97.4%(38/39),其中常见型19例,短段型6例,超短型4例,长段型4例,全结肠型5例,漏诊1例。与单用一种检查方法相比,联合诊断真阳性率更高(P<0.05)。结论超声助显剂灌肠与X线钡灌肠在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中均可提供较为可靠的影像学依据,二者均可作为常规无创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诊断 超声检查 放射摄影术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