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输尿管双极电凝热损伤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陆立 陆安伟 +2 位作者 黄林 李惠 潘佩英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4期357-360,共4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双极电凝损伤后机能改变及其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方法日本长耳兔36只。一期实验12只,动物处死后于24条输尿管下段共取60条输尿管平滑肌条,分为正常组(20条),电凝损伤1秒组(20条)、3秒组(20条),电凝损伤组以双极电凝40 W在... 目的探讨输尿管双极电凝损伤后机能改变及其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方法日本长耳兔36只。一期实验12只,动物处死后于24条输尿管下段共取60条输尿管平滑肌条,分为正常组(20条),电凝损伤1秒组(20条)、3秒组(20条),电凝损伤组以双极电凝40 W在时间继电器控制下分别作用1秒或3秒,行输尿管离体平滑肌收缩频率及收缩力测定,HE染色观察损伤节段病理形态改变。二期实验24只,随机再分为电凝1秒(12只),电凝3秒(12只)2组,选择单侧兔输尿管距肾盂8 cm处分别予以双极电凝1秒或3秒。实验后饲喂2周,观察术后输尿管并发症,取损伤节段输尿管测定机能状况及病理形态改变。结果一期实验中,正常输尿管收缩频率、收缩力分别为(15.85±3.65)次/min、(0.835±0.182)g,电凝1秒组分别为(36.35±9.54)次/min、(0.335±0.096)g,电凝3秒组分别为(43.95±10.03)次/min、(0.320±0.096)g。电凝损伤后输尿管节段收缩频率加快,收缩力变小(P均=0.000)。二期实验中,电凝1秒组有2例(2/12,17%)出现尿漏,自行停止,输尿管收缩频率与收缩力分别为(25.58±3.20)次/min、(0.483±0.093)g,与一期实验电凝1秒组相比呈现低频率(P=0.001)、收缩力增高(P=0.000)趋势;电凝3秒组发生尿漏6例(6/12,50%),8例(8/11,73%)损伤节段输尿管出现狭窄,收缩频率与收缩力分别为(40.45±7.95)次/min、(0.305±0.113)g,与一期实验电凝3秒组相比收缩频率(P=0.329),收缩力(P=0.718)差异均无显著性。电凝损伤后均出现炎症反应,损伤部位细胞空泡化改变,2周后炎症反应程度重。电凝1秒对输尿管损伤严重程度较3秒轻。电凝3秒损伤输尿管平滑肌全层及腔内假复层上皮层,二期实验中有肌层挛缩,假复层上皮层剥离表现。结论输尿管双极电凝热损伤后尿漏、输尿管狭窄的发生与损伤后输尿管机能改变、局部细胞结构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 双极电凝 电热损伤 机能学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阻力指数与宫颈癌血管生成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曾云 苏建芬 +1 位作者 王菊芳 唐远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初步观察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vaginal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TV-CDFI)的血流阻力指数(resistanceindex,RI)与肿瘤血管生成评价的金标准微血管密度(microvessal density,MVD)与宫颈癌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从不同角度评... 目的:初步观察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vaginal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TV-CDFI)的血流阻力指数(resistanceindex,RI)与肿瘤血管生成评价的金标准微血管密度(microvessal density,MVD)与宫颈癌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从不同角度评价宫颈癌的血管生成状态,探讨TV-CDFI在宫颈癌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贵阳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病例,分为宫颈鳞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其中宫颈鳞癌组均由病理学确诊,按肿瘤临床分期在Ⅰ、Ⅱ期各选15例。患者术前行TV-CDFI检查,检测宫颈鳞癌患者肿瘤内的血流情况,测其RI值,对照组检测子宫动脉RI值。取患者切除的宫颈标本制作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宫颈鳞癌组和对照组宫颈组织中MVD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与宫颈鳞癌组比较,宫颈癌组TV-CDFI检测的RI值明显降低,而CD34标记的平均MVD水平显著升高,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癌组MVD与RI成负相关(rs=-0.56,P<0.05);RI值改变与子宫颈鳞癌临床分期Ⅰ、Ⅱ期有关(P<0.05),MVD值变化与临床分期Ⅰ、Ⅱ期无关。结论:RI、MVD可从不同角度很好地反映宫颈鳞癌的血管生成情况,二者呈负相关,用RI检测宫颈鳞癌的血管生成较MVD检测的敏感度更高且具有无创、可重复、术前获得的优点,在临床上可有更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血管生成 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阻力指数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癌及癌前病变中PLK1蛋白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世灵 蔡扬 +1 位作者 于燕妮 成元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8-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保罗样激酶1(PLK1)蛋白在口腔黏膜癌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10例正常口腔黏膜、29例上皮非典型增生及47例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OSCC)组织中PLK1及Ki-67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在口腔黏... 目的探讨保罗样激酶1(PLK1)蛋白在口腔黏膜癌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10例正常口腔黏膜、29例上皮非典型增生及47例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OSCC)组织中PLK1及Ki-67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结果PLK1蛋白在正常口腔黏膜组中未见阳性表达;上皮非典型增生组和OSCC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8%和70.2%,OSCC组PLK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上皮非典型增生组和正常组(P<0.05)。OSCC组中PLK1蛋白表达随着Ki-67表达增强而升高,两者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444、P<0.01)。PLK1阳性表达率在口腔鳞癌不同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PLK1蛋白可能是一种肿瘤特异性蛋白,有可能成为鉴别口腔良、恶性病变的一个新指标。PLK1蛋白过表达与OSCC细胞恶性增殖有关并在口腔癌的发生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癌前病变 保罗样激酶-1 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1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毕朝燕 刘栋志 +3 位作者 荣嵘 仝铁 王多德 李惠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3期240-240,共1页
关键词 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 诊断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正常子宫出血的非血管介入治疗(附36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栋志 毕朝燕 +5 位作者 孙袁 王灵满 杨世勉 荣嵘 仝铁 李惠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4期247-249,共3页
目的 :研究无水酒精非血管性介入治疗不正常子宫出血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无水酒精作用于子宫内膜 16h后 ,取离体子宫作病理观察。对 36例不正常子宫出血患者作宫腔造影 ,了解容量 ,注入等量无水酒精并抽出 ,反复 2~ 3次 ,每次在宫腔... 目的 :研究无水酒精非血管性介入治疗不正常子宫出血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无水酒精作用于子宫内膜 16h后 ,取离体子宫作病理观察。对 36例不正常子宫出血患者作宫腔造影 ,了解容量 ,注入等量无水酒精并抽出 ,反复 2~ 3次 ,每次在宫腔内保留 3~ 5min ,观察疗效。结果 :离体子宫巨检见内膜皱缩 ,灰褐色。镜下见内膜坏死脱落 ,动脉血栓形成 ,36例患者介入治疗后 ,88 9% (32 /36 )和 8 3 % (3/36 )分别在 2 4h和第 5天流血停止 ,5 5 6 % (2 0 /36 )恢复规律性月经周期 ,41 7% (15 /36 )月经量正常 ,38 9% (14 /36 )较正常月经量减少 ,4例复发作了第 2次介入治疗 ,6例绝经 ,1例手术切除 ,副作用有短时腹痛和局部灼热感。结论 :非血管介入治疗不正常子宫出血疗效可靠 ,方法简单 ,经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性 无水酒精 不正常子宫出血 子宫腔造影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氏综合征胎儿羊水外泌体miRNA差异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丁凯泽 余蕾 +4 位作者 黄智 郑慧玲 杨雪 田甜 谢汝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93-299,共7页
目的探讨胎儿羊水外泌体中miRNA在唐氏综合征(DS)胎儿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方法收集DS胎儿羊水和正常胎儿羊水,分别提取羊水外泌体miRNA。设置对照组:正常胎儿羊水外泌体miRNA;DS组:DS胎儿羊水外泌体miRNA。运用miRNA测序技术筛选出两组... 目的探讨胎儿羊水外泌体中miRNA在唐氏综合征(DS)胎儿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方法收集DS胎儿羊水和正常胎儿羊水,分别提取羊水外泌体miRNA。设置对照组:正常胎儿羊水外泌体miRNA;DS组:DS胎儿羊水外泌体miRNA。运用miRNA测序技术筛选出两组中差异表达的miRNA,并对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及功能分析(GO)和信号通路分析。从差异表达的miRNA中挑选3个与DS表型最相关的miRNA进行qPCR验证。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验证let-7d-5p对BACH1的靶向调控作用。结果和对照组相比,DS组中存在15个差异表达的miRNA,其中表达上调的miRNA有7个,表达下调的miRNA有8个。靶基因预测结果发现差异表达的miRNA可以靶向调控17种与DS相关的基因。GO分析发现靶基因主要功能与蛋白结合、蛋白转运、ATP结合、转移酶活性、突触等有关。Pathway通路分析发现富集显著的功能通路与神经系统发育有着密切的联系。qPCR验证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DS组中miR-140-3p、let-7d-5p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测序结果一致;而DS组中miR-4512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与测序结果相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证实let-7d-5p可靶向调控BACH1的表达。结论羊水外泌体let-7d-5p可能通过调控BACH1的表达促进DS胎儿大脑氧化应激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氏综合征 羊水 外泌体 MI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OX1对TGF-β诱导的LX2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外基质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田甜 余蕾 +4 位作者 谢汝佳 韩冰 丁凯泽 杨勤 杨雪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19-724,共6页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甲基化酶抑制剂IOX1(5-羧基-8-羟基喹啉)提高组蛋白H3第9位赖氨酸二甲基化(H3K9me2)水平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诱导的人肝星状细胞株LX2增殖、凋亡及细胞外基质合成和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技术...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甲基化酶抑制剂IOX1(5-羧基-8-羟基喹啉)提高组蛋白H3第9位赖氨酸二甲基化(H3K9me2)水平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诱导的人肝星状细胞株LX2增殖、凋亡及细胞外基质合成和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技术动态观察不同浓度IOX1对TGF-β诱导的LX2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IOX1对TGF-β诱导的LX2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H3K9me2水平,以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Col I)、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IOX1均能抑制LX2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IOX1能够促进LX2细胞凋亡(P<0.05)。Western blot结果发现,IOX1能提高LX2中H3K9me2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300μmol/L IOX1能够明显抑制TGF-β诱导的LX2细胞中α-SMA、TIMP-1和Col I蛋白的表达(P<0.05),MMP-1蛋白的表达在不同浓度IOX1组中表现为上升趋势(P<0.05)。结论:IOX1可抑制TGF-β诱导的LX2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还可通过提高H3K9me2水平调节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代谢,从而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IOX1 组蛋白甲基化 肝星状细胞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