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10个骨干自交系杂种优势群的合理划分 被引量:2
1
作者 葛锦华 戴保威 +2 位作者 吴盛黎 夏林 王保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3年第5期382-386,共5页
以交51、苏37、苏1-1、77-1等10个玉米骨干自交系为亲本,按Griffing方法Ⅳ配成45个组合,以单株产量为依据进行系统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8599-141与035-6之间的优势距离最短,仅为0.14,优势最小,其次是类{78599-141、035-6}与4011,优势... 以交51、苏37、苏1-1、77-1等10个玉米骨干自交系为亲本,按Griffing方法Ⅳ配成45个组合,以单株产量为依据进行系统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8599-141与035-6之间的优势距离最短,仅为0.14,优势最小,其次是类{78599-141、035-6}与4011,优势距离为6.6,最大优势距离在类{交51、自330、苏37、78599-141、4011、77-1、苏1-1、035-6}与类{32-2、5311}之间,优势距离达33.9。分析还表明,其10个玉米骨干自交系可以划分为4大杂种优势群:{交51}简称交51类;{自330、78599-141、4011、77-1、035-6}简称改良Lancaster类;{32-2、5311}简称32-2类;{苏37、苏1-1}简称苏37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玉米 自交系 杂种优势群 类群划分 聚类分析 单株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