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津病理分型在儿童紫癜性肾炎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田莹莹 邵晓珊 +3 位作者 李宇红 蒋新辉 徐海霞 应蓓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1-86,共6页
目的探讨IgA肾病(IgAN)牛津分型在评估紫癜性肾炎(HSPN)临床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9年2月经临床及肾活检确诊为HSPN患儿的临床病理资料,按照IgAN牛津分型分组,比较牛津分型5个病理指标与HSPN临床表现、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IgA肾病(IgAN)牛津分型在评估紫癜性肾炎(HSPN)临床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9年2月经临床及肾活检确诊为HSPN患儿的临床病理资料,按照IgAN牛津分型分组,比较牛津分型5个病理指标与HSPN临床表现、预后的关系。结果共收集102例HSPN患儿,男55例、女47例,发病年龄(8.72±2.31)岁。根据牛津分型,分为系膜细胞增生(M189例、M013例)、内皮细胞增生(E162例、E040例)、肾小球节段硬化/粘连(S139例、S063例)、肾小管/间质病变(T1/T 237例、T065例)以及新月体形成(C1/C 239例、C063例)。M、E、S、C病变与国际儿童肾脏病研究组(ISKDC)HSPN分级具有相关性(P<0.05)。与E0、C0组相比,E1、C1/C2组血尿和蛋白尿型比例较低;与E0组相比,E1组肾病综合征型比例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病变与蛋白尿之间,S、T病变与肉眼血尿之间具有相关性;C病变与高血压、肉眼血尿、蛋白尿之间均具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1组的尿素氮高于M0组,E1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高于E0组,S1组尿素氮高于S0组,T1/T2组血尿酸和血肌酐均高于T0组,C1/C2组血尿酸、血肌酐以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均高于C0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Ordinal回归分析显示,5个病理指标中,E、T、C病变与预后相关(P<0.05)。结论牛津病型分型与HSPN患儿的各临床指标、预后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紫癜性肾炎 IGA肾病 牛津分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