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茂兰喀斯特森林常见钙生植物叶片元素含量及其化学计量学特征 被引量:53
1
作者 罗绪强 张桂玲 +3 位作者 杜雪莲 王世杰 杨鸿雁 黄天志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21-1129,共9页
喀斯特森林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及其对环境变异的生态响应和调控机制是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护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必需明确的关键科学问题。为探讨喀斯特森林植物的生态适应性调控机制,本文以茂兰喀斯特森林几种常见钙生植物为... 喀斯特森林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及其对环境变异的生态响应和调控机制是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护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必需明确的关键科学问题。为探讨喀斯特森林植物的生态适应性调控机制,本文以茂兰喀斯特森林几种常见钙生植物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叶片10种必需元素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含量大于10000 mg·kg^-1的元素有N、K和Ca,1000~10000 mg·kg^-1的元素有P、Mg和S,100~1000 mg·kg^-1的元素有Fe和Mn,小于100 mg·kg^-1的元素有Zn和Ni。这些元素中,除 P 外均高于已报道的陆生高等植物所需元素的合适组织浓度,但仍全部处于世界陆生维管植物元素平均含量范围内。元素含量特点是w(Ca)>w(K)>w(Mg)型。P、Mg、Fe的频数分布呈正态分布,N、K、Ca、S、Mn、Zn、Ni呈对数正态分布。元素间的相关分析表明,N和S、P和Mg、K和S、Ca和Mg、Ca和Zn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 Mg和Zn也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而N和Fe、S和Fe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根据植物叶片w(Ca+Mg)含量,冷水花(Pilea notate)、荔波唇柱苣苔(Chirita liboensis)和掌叶木(Handeliodendron bodinieri)属于嗜钙型植物,石山吴茱萸(Evodia calcicola)属于喜钙型植物,黄梨木(Beniodendron minus)、单性木兰(Kmeria septentrionalis)、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粗糠柴(Mallotus philippensis)、石山桂(Cinnamomum calcareum)和黔竹(Dendrocalamus tsiangii)属于随遇型植物,贵州悬竹(Ampelocalamus calcareous)属于厌钙型植物,荔波鹅耳枥(Carpinus lipoensis)、石山胡颓子(Elaeagnus calcarea)介于喜钙型植物和随遇型植物之间,石山楠(Phoebe calcarea)介于随遇型植物和厌钙型植物之间。对叶片元素化学计量比值的分析表明,喀斯特钙生植物具有低P、K和高Ca、Mg的特点,绝大部分植物属于P制约型植物。元素比值、变异系数和元素相关分析结果说明植物体内各必需元素含量相对稳定,元素间具有一定的比例组成和协调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钙生植物 元素含量 生态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常见植物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10
2
作者 罗绪强 张桂玲 +3 位作者 阮英慧 刘兴 杨鸿雁 郑延丽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11期309-312,共4页
为探讨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植物营养状况,以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5种常见植物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叶片6种大量必需营养元素(N、S、P、K、Ca、Mg)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植物叶片元素含量>10mg/g的有N、K和Ca,元素... 为探讨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植物营养状况,以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5种常见植物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叶片6种大量必需营养元素(N、S、P、K、Ca、Mg)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植物叶片元素含量>10mg/g的有N、K和Ca,元素含量在>5~10mg/g的有S,元素含量在1~5mg/g的有P和Mg,属Ca>K>Mg型。这些元素中,除P外均高于已报道的陆生高等植物所需元素的合适组织浓度,但仍全部处于世界陆生维管植物元素平均含量范围内。研究区植物具有低P和高S、Ca特点,大白杜鹃、合轴荚蒾、木姜子、中华卫矛、湖南悬钩子均属P制约型植物,Mg、N、Ca含量在植物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N和P、N和K、P和Ca、K和Ca含量之间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各营养元素含量的频数分布均呈正偏态分布。元素化学计量比值、变异系数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说明植物体内各必需营养元素含量均较稳定,且元素间具有一定的比例组成和协调关系,这是植物对所在生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森林生态系统 营养元素 化学计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TPE/表面改性CaCO3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5
3
作者 杨春林 欧梅桂 +4 位作者 王光梅 黄贵龙 黄伟江 刘渊 严伟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6-30,共5页
采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CaCO_(3)进行表面改性,将表面改性CaCO_(3)与热塑性弹性体(TPE)、聚丙烯(PP)熔融共混,制备了PP/TPE/表面改性CaCO_(3)复合材料,表征并研究了其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加入表面改性CaCO_(3)使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损... 采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CaCO_(3)进行表面改性,将表面改性CaCO_(3)与热塑性弹性体(TPE)、聚丙烯(PP)熔融共混,制备了PP/TPE/表面改性CaCO_(3)复合材料,表征并研究了其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加入表面改性CaCO_(3)使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复数黏度增加。表面改性CaCO_(3)含量为6%(w)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均最大,分别为29.85 MPa,25.67 MPa,43.79 kJ/m^(2);与纯PP相比,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6.5%,11.5%,3.0%。表面改性CaCO_(3)含量为10%(w)时,终止分解温度从466.9℃增加到473.7℃,分解速率最快时的温度从455.9℃增加到460.5℃,对体系的热解稳定性有一定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弹性体 聚丙烯 熔融共混 碳酸钙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山亚高山灌丛常见植物叶片必需大量营养元素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罗绪强 张桂玲 +3 位作者 阮英慧 刘兴 杨鸿雁 邓家彬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8期73-80,共8页
为探讨自然保护区亚高山灌丛植物的养分状况及其环境适应性,以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亚高山灌丛7种常见植物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叶片6种必需大量矿质营养元素(N、S、P、K、Ca、Mg)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亚高山灌丛常... 为探讨自然保护区亚高山灌丛植物的养分状况及其环境适应性,以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亚高山灌丛7种常见植物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叶片6种必需大量矿质营养元素(N、S、P、K、Ca、Mg)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亚高山灌丛常见植物叶片N、S、P、K、Ca、Mg含量分别为25.24、7.58、1.78、11.11、11.44、2.22 mg/g,变异系数分别为20.64%、8.30%、30.49%、15.69%、46.98%、43.82%;叶片内K/Mg、N/Mg、S/Mg、Ca/K、N/Ca、Ca/S、Ca/P、Mg/P相互影响较大,并对其他元素化学计量有较大影响;N/P、S/P、N/K、S/Mg、K/P、K/Mg、Ca/Mg、N/S、K/S在植物体内具有相对较强的内稳定性。小叶女贞(Ligustrum quihoui Carr.)、十大功劳[Mahonia fortunei(Lindl.)Fedde]、刺叶冬青(Ilex bioritsensis Hayata)属N制约型植物,粗榧[Cephalotaxus sinensis(Rehder et E.H.Wilson)H.L.Li]和箭竹(Fargesia spathacea Franch.)属P制约型植物,鲜黄小檗(Berberis diaphana Maxin.)和红果树(Stranvaesia davidiana Dcne.)生长受N和P共同限制。研究区植物具有P营养供应不足而S营养相对过剩的特征,Ca、Mg是该区植物为适应环境伸缩性地调整体内必需大量矿质营养元素化学计量的关键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亚高山灌丛 常见植物 矿质营养元素 生态化学计量 环境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S/OMMT、PA6/OMMT复合材料形态及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严伟 秦舒浩 +2 位作者 叶孝勇 杨挺 李素莲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1-84,共4页
熔融挤出制备了有机蒙脱土(OMMT)含量不同的ABS/OMMT,PA6/OMMT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仪器研究OMMT分别在ABS、PA6基体中的分布情况及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BS/OMMT复合材料中,OMMT主要为插层结... 熔融挤出制备了有机蒙脱土(OMMT)含量不同的ABS/OMMT,PA6/OMMT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仪器研究OMMT分别在ABS、PA6基体中的分布情况及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BS/OMMT复合材料中,OMMT主要为插层结构,大部分OMMT片层以聚集状态存在;而对PA6/OMMT复合材料,OMMT片层主要以剥离形态分布在PA6基体相中;随着OMMT含量增加,ABS/OMMT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强度及弯曲模量都先上升后下降,且当OMMT含量在3份时性能较好,其缺口冲击强度呈下降趋势;PA6/OMMT复合材料在OMMT含量为3份时,其拉伸、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都出现极值现象,而缺口冲击强度线性降低。由于OMMT与PA6有较好的亲和力,在PA6中分散性较好,使PA6/OMMT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比ABS/OMMT复合材料的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6 ABS OMMT 形态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阳市高雁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土壤Cd、Pb、Zn、Ni污染及评价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罗绪强 阙丹丹 +3 位作者 张桂玲 徐德伟 田孟文 叶贞傍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3年第2期159-163,共5页
为了解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本文对贵阳市高雁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垃圾填埋场土壤重金属Cd、Pb、Zn、Ni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3.67、49.72、1 025.44和122.96 mg/kg,均远高于... 为了解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本文对贵阳市高雁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垃圾填埋场土壤重金属Cd、Pb、Zn、Ni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3.67、49.72、1 025.44和122.96 mg/kg,均远高于土壤中的自然丰度。土壤重金属Cd、Pb、Zn、Ni污染主要来源于外源物质,其含量水平与垃圾组成和填埋量密切相关。该填埋场土壤质量对植物和环境具有潜在危害和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填埋场 重金属污染 土壤环境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基气凝胶/聚二甲基硅氧烷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Ka波段的吸波性能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春梅 李小龙 +3 位作者 王宇柔 肖纯吉 罗军 翟天亮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2-126,164,共6页
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技术和军事科技的快速发展,对吸波材料的带宽和效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单向冷冻干燥法制备了具有单向取向结构的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壳聚糖气凝胶,经硅烷表面改性后填充聚二甲基硅氧烷制备了碳基气凝胶... 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技术和军事科技的快速发展,对吸波材料的带宽和效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单向冷冻干燥法制备了具有单向取向结构的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壳聚糖气凝胶,经硅烷表面改性后填充聚二甲基硅氧烷制备了碳基气凝胶/聚二甲基硅氧烷(CA/PDMS)复合材料。结果表明,所得CA/PDMS复合材料具有显著各向异性,在取向方向上的电导率为5.59 S/m,为垂直于取向方向上的4.6倍。压缩测试结果表明,CA气凝胶骨架对PDMS基体起到了力学增强作用。CA/PDMS复合材料在垂直于取向方上在Ka波段26.5~40 GHz范围内吸收损耗均高于30 dB,最高可达37.8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凝胶 聚二甲基硅氧烷 KA波段 吸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孔发泡制备聚乳酸/天然橡胶多孔材料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春梅 翟天亮 +3 位作者 曹恩忠 刘海腾 谢黎 黄保连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0-52,74,共4页
聚乳酸/天然橡胶(PLA/NR)共混物通过双螺杆挤出机进行共混造粒,采用常规注塑成型得到的未发泡样条表观颜色均一。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样条的内部结构,结果显示,PLA/NR共混物呈海-岛结构,共混物中NR颗粒分散相呈不均匀分散。拉伸测试结果显... 聚乳酸/天然橡胶(PLA/NR)共混物通过双螺杆挤出机进行共混造粒,采用常规注塑成型得到的未发泡样条表观颜色均一。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样条的内部结构,结果显示,PLA/NR共混物呈海-岛结构,共混物中NR颗粒分散相呈不均匀分散。拉伸测试结果显示,纯PLA的断裂伸长率低,呈脆性断裂,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比纯PLA的差。以超临界CO_2流体作为发泡剂,采用微孔注塑发泡技术制备了纯PLA、PLA/NR-5%和PLA/NR-10%共混物发泡样品。扫描电镜观察显示,纯PLA发泡样的泡孔结构均匀,但是PLA/NR共混物的泡孔结构均一性较差,出现了微米级的空洞,由于PLA与NR之间较弱的界面结合力,使共混物发泡样的拉伸性能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微孔发泡 聚乳酸 天然橡胶 多孔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阳市南明河中下游水东段沿岸菜地农作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桂玲 罗绪强 +4 位作者 廖艳梅 高琴 赵娜 梁红花 陈颖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9年第3期56-62,共7页
为了解贵阳市南明河水东段沿岸菜地农作物的重金属污染情况,在该区域内选取了较为常见的5种农作物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Cd、Pb、Zn、Ni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贵阳市南明河中下游东段沿岸菜地土壤中的Cd、Pb、Zn、Ni平均含量... 为了解贵阳市南明河水东段沿岸菜地农作物的重金属污染情况,在该区域内选取了较为常见的5种农作物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Cd、Pb、Zn、Ni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贵阳市南明河中下游东段沿岸菜地土壤中的Cd、Pb、Zn、Ni平均含量分别为2.61mg/kg、51.03mg/kg、1491.46mg/kg和42.04mg/kg,其中,Zn污染非常严重,Cd污染较为严重,而Pb、Ni为轻度污染。土壤重金属Cd、Pb、Ni可能有相同的来源;(2)不同重金属在5种农作物及其不同器官中的含量均为Zn>Pb>Ni>Cd,其中,Pb、Ni、Cd含量均超过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的国家食品安全标准,Zn含量高于食品中Zn限量的卫生标准。农作物重金属复合污染中,Cd与Pb、Cd与Zn、Pb与Zn之间具有协同作用;(3)研究区各农作物及其根、茎、叶器官均受到Cd、Pb、Zn、Ni污染,除辣椒茎中的Zn处于轻度污染外,Cd、Pb、Zn、Ni全部为重度污染;(4)叶菜类蔬菜大白菜叶器官抗土壤Cd、Pb污染能力较弱,应尽量避免在Cd、Pb污染土壤上种植大白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流域 农作物 重金属 污染评价 南明河水东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对染料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付秋平 李晓春 +3 位作者 严伟 刘渊 罗军 聂盛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3-206,共4页
以均苯三甲酸和六水合硝酸钇(Ⅲ)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稀土金属有机骨架材料Y(BTC)(H2O)(Y-BTC)。通过XRD对材料的物相进行表征,并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了刚果红的初始浓度、吸附作用时间、溶液pH、背景离子和Y(BTC)(H2O)活化等因素... 以均苯三甲酸和六水合硝酸钇(Ⅲ)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稀土金属有机骨架材料Y(BTC)(H2O)(Y-BTC)。通过XRD对材料的物相进行表征,并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了刚果红的初始浓度、吸附作用时间、溶液pH、背景离子和Y(BTC)(H2O)活化等因素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Y(BTC)(H2O)对刚果红的吸附量随着刚果红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并且酸性溶液和活化有利于Y(BTC)(H2O)对刚果红的吸附。K+、Na+、Li+3种背景离子的存在不利于Y(BTC)(H2O)对刚果红溶液的吸附,这是由于它们会与刚果红抢占Y(BTC)(H2O)上的吸附位点,并占据Y(BTC)(H2O)孔道而减少Y(BTC)(H2O)与刚果红的接触机会。Y(BTC)(H2O)对刚果红的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BTC)(H2O) 刚果红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Cu3(BTC)2对刚果红的吸附 被引量:4
11
作者 付秋平 刘秋霞 +3 位作者 王洋 郭燕菊 严伟 刘渊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71-475,共5页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Cu3(BTC)2(BTC为均苯三甲酸根),并对其进行了XRD表征。考察了刚果红初始质量浓度、溶液pH及Na^+浓度等工艺参数对Cu3(BTC)2吸附刚果红效果的影响,对其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刚果...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Cu3(BTC)2(BTC为均苯三甲酸根),并对其进行了XRD表征。考察了刚果红初始质量浓度、溶液pH及Na^+浓度等工艺参数对Cu3(BTC)2吸附刚果红效果的影响,对其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刚果红初始质量浓度增大,吸附量增大,脱色率逐渐降低;酸性条件下的吸附性能好于碱性条件;Na^+对吸附具有抑制作用,Na^+的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Cu3(BTC)2对刚果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和准二级动力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Cu3(BTC)2 吸附 刚果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型磁性荧光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付绒 杨春林 +1 位作者 胡燕燕 欧梅桂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742-3755,共14页
核壳型磁性荧光纳米复合材料是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该材料呈现了单一材料无法同时兼有的磁响应性及荧光特性,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医疗领域,提高了疾病诊断的效率和准确率,改进了癌症治疗技术。本文简单介绍了具有核壳结构的磁性... 核壳型磁性荧光纳米复合材料是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该材料呈现了单一材料无法同时兼有的磁响应性及荧光特性,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医疗领域,提高了疾病诊断的效率和准确率,改进了癌症治疗技术。本文简单介绍了具有核壳结构的磁性荧光纳米复合粒子的4种形成机理、一些比较常用的制备方法及其各自的优缺点;重点介绍了纳米复合粒子的表面修饰方法,主要包括表面钝化及表面功能化两大类;对核壳结构磁性荧光纳米复合材料在多模态分子影像、药物的靶向运输与可控释放、癌症的热疗法及光动力疗法等方面的应用作了阐述。最后展望了核壳型磁性荧光纳米复合材料未来的发展趋势,并针对研究过程中所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今后进一步研究的主要方向为寻找多功能材料的最佳组合及组装方式、优化整合表面修饰剂的性能和明确材料在体内的毒性及代谢情况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 荧光 制备方法 表面修饰 生物医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PD-Ph对PP/P-PPD-Ph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田琴 曾熊 +6 位作者 罗继勇 秦舒浩 张道海 王奎 黄伟江 涂春云 严伟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6-150,共5页
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对苯二胺和4-羟基苯甲醛为原料合成一种含DOPO的苯酚衍生物有机磷系阻燃剂(P-PPD-Ph),再将合成的P-PPD-Ph添加到聚丙烯(PP)中制备了PP/P-PPD-Ph复合材料。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对苯二胺和4-羟基苯甲醛为原料合成一种含DOPO的苯酚衍生物有机磷系阻燃剂(P-PPD-Ph),再将合成的P-PPD-Ph添加到聚丙烯(PP)中制备了PP/P-PPD-Ph复合材料。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热重分析(TG)、燃烧性能测试及力学性能表征等研究了P-PPD-Ph添加量对PP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P-PPD-Ph可使PP基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提高,成炭量增加;随着P-PPD-Ph添加量的增加,PP基复合材料的热释放速率(HRR)减少,总释放热(THR)减少,CO生成量逐渐增加,总烟释放率(TSR)显著提高,同时极限氧指数(LOI)提高且当P-PPD-Ph的质量分数为20%时最高,达26.9%,通过UL94 V-1级(3.2 mm);添加P-PPD-Ph后PP基复合材料较纯PP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降低,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 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衍生物 有机磷系阻燃剂 聚丙烯 复合材料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GF/DiDOPO复合材料阻燃性能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伟江 李乾波 +5 位作者 谢森 王奎 涂春云 付秋平 田琴 严伟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8-43,共6页
采用硅烷偶联剂对玻璃纤维(GF)进行表面改性,制得改性GF。采用苯乙基桥链9,10–二氧–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iDOPO)对EP进行阻燃,制备EP/GF/DiDOPO复合材料。通过极限氧指数(LOI)测试、垂直燃烧测试、锥形量热仪测试以及热... 采用硅烷偶联剂对玻璃纤维(GF)进行表面改性,制得改性GF。采用苯乙基桥链9,10–二氧–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iDOPO)对EP进行阻燃,制备EP/GF/DiDOPO复合材料。通过极限氧指数(LOI)测试、垂直燃烧测试、锥形量热仪测试以及热失重分析测试对EP/GF/DiDOPO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热稳定性进行研究,同时测试了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对GF实现接枝改性;DiDOPO的添加提高了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添加质量分数10%的DiDOPO使复合材料的阻燃等级达到UL94 V–1级,热释放速率峰值降低到893 kW/m2,下降了38.5%;随着DiDOPO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最大热分解速率显著下降,当添加DiDOPO质量分数为10%时,复合材料的最大热分解速率下降到13.9%/min,降幅达43.3%;同时添加DiDOPO也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玻璃纤维 苯乙基桥链9 10–二氧–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 阻燃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基气凝胶/还原氧化石墨烯涂覆聚氨酯泡沫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翟天亮 谯城城 +2 位作者 武肖肖 韦良强 张春梅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1-146,共6页
碳基气凝胶的脆性、不可压缩性和较差的回弹性制约了其应用。通过原位冷冻干燥法将碳基气凝胶(CA)直接生长在具有还原氧化石墨烯(rGO)涂层的聚氨酯开孔泡沫(PUF)中,制备了CA/rGO-PUF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复合材料的... 碳基气凝胶的脆性、不可压缩性和较差的回弹性制约了其应用。通过原位冷冻干燥法将碳基气凝胶(CA)直接生长在具有还原氧化石墨烯(rGO)涂层的聚氨酯开孔泡沫(PUF)中,制备了CA/rGO-PUF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研究了取向结构对CA/PUF复合材料电导率、压缩性能和压阻性能的影响,考察了复合材料电导率随环境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PUF的泡孔被CA完全填充,复合材料同时具有CA的电学性能和PUF的力学性能。PUF表面的rGO涂层与CA结合性良好,复合材料具有温敏特性。CA/rGO-PUF复合材料具有显著的各项异性,在取向方向上的电导率为1.90 S/m,是垂直于取向方向的5倍。复合材料在两个方向上均展现了优异的回弹性能、稳定的压阻循环性能和负温度系数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基气凝胶 聚氨酯泡沫 压阻性能 负温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PE/Na_(2)SO_(4)复合材料的热降解动力学研究
16
作者 谢锦辉 严伟 +5 位作者 尚晓煜 孙俊卓 谭芳 宝冬梅 秦舒浩 张道海 《塑料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55-62,共8页
利用硅烷偶联剂(KH570)改性Na_(2)SO_(4) 填充高密度聚乙烯(HDPE)制备HDPE/Na_(2)SO_(4) 复合材料。通过TG-DTG方法分析复合材料的热降解过程;利用Kissinger法、Flynn-Wall-Ozawa法及Coast-Redfern 方程分析HDPE/Na_(2)SO_(4) 复合材料... 利用硅烷偶联剂(KH570)改性Na_(2)SO_(4) 填充高密度聚乙烯(HDPE)制备HDPE/Na_(2)SO_(4) 复合材料。通过TG-DTG方法分析复合材料的热降解过程;利用Kissinger法、Flynn-Wall-Ozawa法及Coast-Redfern 方程分析HDPE/Na_(2)SO_(4) 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热降解动力学数据,计算其活化能、指前因子并推测热降解反应机理及动力学方程。结论显示:(1)Na_(2)SO_(4) 的掺杂提升了HDPE/Na_(2)SO_(4) 复合材料的残炭量及初始降解温度和峰温值,并产生热滞后效应。(2)HDPE/Na_(2)SO_(4) 复合材料样品(9-1,8-2,7-3,6-4,5-5,HDPE)通过Kissinger法计算出活化能为240.262kJ/mol,229.104 kJ/mol,225.723 kJ/mol,238.885 kJ/mol,256.021 kJ/mol,244.110 kJ/mol;lgA K 分别为19.485,18.669,18.497,19.382,20.549,19.648;FWO法对应的平均活化能为:234.57 kJ/mol,235.08 kJ/mol,228.19 kJ/mol,225.03 kJ/mol,189.50 kJ/mol,262.8 kJ/mol;而 Coast-Redfern 方程得到HDPE/Na_(2)SO_(4) 复合材料热降解机理函数为g( α )=[-ln(1- α )] 3/4 ,反应级数=3/4,热降解机理为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硫酸钠 热降解动力学 活化能 指前因子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多壁碳纳米管/海藻酸钠复合材料对Pb(Ⅱ)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付秋平 张荣彬 +3 位作者 詹凤柳 陈清 郭燕菊 查磊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35-239,共5页
将氧化多壁碳纳米管(OMWCNTs)和海藻酸钠(SA)进行复合,制备氧化多壁碳纳米管/海藻酸钠(OMWCNTs/SA)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各因素对OMWCNTs/SA吸附Pb(Ⅱ)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OMWCNTs/SA对Pb(Ⅱ)的吸附量随溶液pH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随... 将氧化多壁碳纳米管(OMWCNTs)和海藻酸钠(SA)进行复合,制备氧化多壁碳纳米管/海藻酸钠(OMWCNTs/SA)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各因素对OMWCNTs/SA吸附Pb(Ⅱ)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OMWCNTs/SA对Pb(Ⅱ)的吸附量随溶液pH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随溶液中Na^(+)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在240min时,OMWCNTs/SA对Pb(Ⅱ)的吸附达到平衡。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拟二级动力学模型,且自发吸热。在303.15K时,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拟合得到的最大吸附量为402.029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多壁碳纳米管 海藻酸钠 吸附 Pb(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UF/碳基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压阻性能
18
作者 翟天亮 李江浩 +2 位作者 王兴义 柴磊 张春梅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4-28,共5页
碳基气凝胶(CA)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但较差的回弹性阻碍了其在压阻传感器领域的应用。将碳纳米管(CNT)/氧化石墨烯(GO)/壳聚糖(CS)的复合分散液在真空条件下填充至聚氨酯开孔泡沫(PUF)中,采用原位双向冷冻干燥法制备了PUF/CA导电复合材... 碳基气凝胶(CA)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但较差的回弹性阻碍了其在压阻传感器领域的应用。将碳纳米管(CNT)/氧化石墨烯(GO)/壳聚糖(CS)的复合分散液在真空条件下填充至聚氨酯开孔泡沫(PUF)中,采用原位双向冷冻干燥法制备了PUF/CA导电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研究了取向结构对PUF/CA复合材料电导率、压缩性能和压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UF/CA复合材料具有显著的各向异性。在取向方向上的电导率高达12.38 S/m,为垂直于取向方向的2.1倍。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回弹性能,经过10次压缩循环后的压缩强度没有明显降低。PUF/CA复合材料展示出了稳定的压阻循环性能,有望拓展气凝胶在智能传感器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基气凝胶 聚氨酯泡沫 压阻性能 应变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地瓜主要营养成分分析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3
19
作者 石登红 杨秀群 +1 位作者 蒋华梅 刘燕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98-1401,共4页
为全面了解野地瓜(Ficus tikoua Bur.)果实的安全性及营养价值,为其利用和开发提供依据,分析了野地瓜果实的矿物质、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和重金属等含量。结果表明,野地瓜矿物质除Na和Zn外,其余各元素的含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含量... 为全面了解野地瓜(Ficus tikoua Bur.)果实的安全性及营养价值,为其利用和开发提供依据,分析了野地瓜果实的矿物质、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和重金属等含量。结果表明,野地瓜矿物质除Na和Zn外,其余各元素的含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含量均高于参比水果(常见新鲜水果)的平均值,其蛋白质含量为1.63 g/(100g)(鲜重),氨基酸种类齐全(17种),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62.49%;野地瓜果实中的Hg、Pb、As含量均未超过果品的卫生限量标准,属于可食安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地瓜 蛋白质 氨基酸 营养价值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化喀斯特森林群落常见植物叶片SPAD值变异特征 被引量:16
20
作者 罗绪强 张桂玲 +3 位作者 王世杰 阮英慧 刘兴 郑延丽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95-600,共6页
叶绿素含量是植物生理生化及生态调查中的一个重要测量参数,植物叶绿素含量能灵敏地反映植物生理状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SPAD(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值是反映植物叶绿素相对含量的指标,一定条件下可用SPAD值代替叶绿素... 叶绿素含量是植物生理生化及生态调查中的一个重要测量参数,植物叶绿素含量能灵敏地反映植物生理状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SPAD(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值是反映植物叶绿素相对含量的指标,一定条件下可用SPAD值代替叶绿素含量进行植物生长环境和健康水平的评估。为探讨退化喀斯特森林不同演替群落植物叶片SPAD值变异特征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以陈旗小流域内退化喀斯特森林群落中的常见植物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叶片SPAD值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植物叶片SPAD值在13.54~24.34之间变化,平均值为18.43。植物叶片SPAD值在稀灌草丛(16.33)、藤刺灌丛(19.65)、灌木林(20.90)、乔灌过渡林(18.18)和乔木林(17.07)等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之间差异显著(P<0.05),而在各群落内部均较稳定,表明植物叶片SPAD值的改变一定程度上是对植物生境条件的响应。(2)研究区小果蔷薇(Rosa cymosa)、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竹叶花椒(Zanthoxylum armatum)和小叶鼠李(Rhamnus parvifolia)4种植物叶片SPAD值在物种内均较稳定,但种间差异显著(P<0.05),说明树种是影响植物叶片SPAD值的重要因子。(3)研究区群落类型、物种均对植物叶片SPAD值有显著影响并产生交互作用,但植物叶片SPAD值在各群落内部均较稳定,而在不同群落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研究区内植物叶片SPAD值的变异受环境变化等物种以外因素的影响更大。(4)研究区植物叶片SPAD值与叶片氮含量、叶面温度及生长环境的空气温度、露点温度之间均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表明其变异特征是退化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退化的综合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喀斯特森林 常见植物 叶绿素含量 SPAD值 变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