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体系重建——兼谈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培养
被引量:
1
1
作者
杜扬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37,共5页
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培养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其主干课程体系应是该专业内在规定性的体现,是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培养语文知识和能力形成发展的根本保障。而现行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结构与中小...
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培养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其主干课程体系应是该专业内在规定性的体现,是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培养语文知识和能力形成发展的根本保障。而现行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结构与中小学语文课程的知识能力培养目标存在着本质差异,其原因在于"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对"中小学语文"课程功能、内涵及研究范畴认识的误区。文章通过对这些误区的分析,提出更改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称谓和重建该专业主干课程体系的主张,以满足中小学语文教师知识和能力培养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体系
中小学语文课程功能
“语文学”学科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作为故事片的《南京! 南京!》
2
作者
贺忠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51-52,共2页
本文对《南京!南京!》的艺术特色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认为该片首次把南京大屠杀以故事片的形式展现出来,实现了之前南京大屠杀影片、纪录片传统模式的突破。并关注战争中人性的光辉.展现中日两种文化中的共通与差异.但影片本身的场...
本文对《南京!南京!》的艺术特色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认为该片首次把南京大屠杀以故事片的形式展现出来,实现了之前南京大屠杀影片、纪录片传统模式的突破。并关注战争中人性的光辉.展现中日两种文化中的共通与差异.但影片本身的场景设置局限于表现国际安全区这一特定区域,格局稍显狭小,难以全景式地真实表现主题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大屠杀
故事片
艺术特色
场景设置
两种文化
表现主题
纪录片
安全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个内心的事件:《生死朗读》
3
作者
贺忠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45-46,共2页
美国女诗人南希·史密斯在《只要有一个女人》中讲到:“只要有一个女人/觉得自己坚强/因而讨厌柔弱的伪装/定有一个男人/意识到自己也有脆弱的地方/因而不愿再伪装坚强/……”有意思的是。南希·史密斯的这首诗看起来更...
美国女诗人南希·史密斯在《只要有一个女人》中讲到:“只要有一个女人/觉得自己坚强/因而讨厌柔弱的伪装/定有一个男人/意识到自己也有脆弱的地方/因而不愿再伪装坚强/……”有意思的是。南希·史密斯的这首诗看起来更像是为电影《生死朗读》而写的:一个坚强的女人,不愿虚伪地假装柔弱,集中营看守的经历早已把这种人性的伪装消磨殆尽;一个15岁的少年,在这个坚强得近似冷酷的女人面前,在性爱的烈火中,也逐渐承认了自身的否定面。后来,强弱关系在男女主人公之间发生了逆转,但人对人的影响却一直主导着部影片的发展线索,维系这种影响的桥梁就是朗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死朗读》
事件
内心
女主人公
史密斯
女诗人
坚强
女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鲁滨孙漂流记》的后殖民语境
被引量:
1
4
作者
龙剑明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7-29,共3页
《鲁滨孙漂流记》是一部大家耳熟能详的外国小说。全书情节生动,细节逼真,描写细致,语言流畅,富于深刻的哲学和社会意义,一经出版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关键词
《鲁滨孙漂流记》
后殖民语境
外国小说
社会意义
描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新诗本体追求探微
5
作者
吴凌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23-125,共3页
如果立足于中国现代文化场域,以"形式生成"与"精神成长"相互关联的思维方式,通过从初生形态到发展进程的探讨陈述新诗的生成、发展,并对不同时期的代表性的诗歌现象与诗人进行"点击"似的阐释,可以粗略地...
如果立足于中国现代文化场域,以"形式生成"与"精神成长"相互关联的思维方式,通过从初生形态到发展进程的探讨陈述新诗的生成、发展,并对不同时期的代表性的诗歌现象与诗人进行"点击"似的阐释,可以粗略地勾画现代新诗"形"与"神"的三个发展阶段。其中,1917年至1925年为诞生期(或者尝试期),1925年至1937年为成长期,1937年至1949年为战争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新诗
形式本体
精神本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台湾“学生学习成就评量”之国语文科评量简介
6
作者
龙剑明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1-73,共3页
建置一完整且客观的全国性学生学习成就资料库,是刻不容缓的工作,以纵贯及横断之研究方法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表现,可作为日后重大教育决策之依据。台湾学生国语文学习成就评量(TASA—LAN)编制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国语文基础能力的学...
建置一完整且客观的全国性学生学习成就资料库,是刻不容缓的工作,以纵贯及横断之研究方法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表现,可作为日后重大教育决策之依据。台湾学生国语文学习成就评量(TASA—LAN)编制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国语文基础能力的学习现况。以作为持续改进教学措施、调整课程结构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学生
学习成就
语文科
简介
学习表现
教育决策
基础能力
教学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体系重建——兼谈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培养
被引量:
1
1
作者
杜扬
机构
贵州省
贵阳学院中文系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37,共5页
文摘
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培养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其主干课程体系应是该专业内在规定性的体现,是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培养语文知识和能力形成发展的根本保障。而现行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结构与中小学语文课程的知识能力培养目标存在着本质差异,其原因在于"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对"中小学语文"课程功能、内涵及研究范畴认识的误区。文章通过对这些误区的分析,提出更改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称谓和重建该专业主干课程体系的主张,以满足中小学语文教师知识和能力培养的需要。
关键词
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体系
中小学语文课程功能
“语文学”学科体系
分类号
H193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为故事片的《南京! 南京!》
2
作者
贺忠
机构
贵阳学院中文系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51-52,共2页
文摘
本文对《南京!南京!》的艺术特色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认为该片首次把南京大屠杀以故事片的形式展现出来,实现了之前南京大屠杀影片、纪录片传统模式的突破。并关注战争中人性的光辉.展现中日两种文化中的共通与差异.但影片本身的场景设置局限于表现国际安全区这一特定区域,格局稍显狭小,难以全景式地真实表现主题本身。
关键词
南京大屠杀
故事片
艺术特色
场景设置
两种文化
表现主题
纪录片
安全区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个内心的事件:《生死朗读》
3
作者
贺忠
机构
贵阳学院中文系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45-46,共2页
文摘
美国女诗人南希·史密斯在《只要有一个女人》中讲到:“只要有一个女人/觉得自己坚强/因而讨厌柔弱的伪装/定有一个男人/意识到自己也有脆弱的地方/因而不愿再伪装坚强/……”有意思的是。南希·史密斯的这首诗看起来更像是为电影《生死朗读》而写的:一个坚强的女人,不愿虚伪地假装柔弱,集中营看守的经历早已把这种人性的伪装消磨殆尽;一个15岁的少年,在这个坚强得近似冷酷的女人面前,在性爱的烈火中,也逐渐承认了自身的否定面。后来,强弱关系在男女主人公之间发生了逆转,但人对人的影响却一直主导着部影片的发展线索,维系这种影响的桥梁就是朗读。
关键词
《生死朗读》
事件
内心
女主人公
史密斯
女诗人
坚强
女人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鲁滨孙漂流记》的后殖民语境
被引量:
1
4
作者
龙剑明
机构
贵阳学院中文系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7-29,共3页
文摘
《鲁滨孙漂流记》是一部大家耳熟能详的外国小说。全书情节生动,细节逼真,描写细致,语言流畅,富于深刻的哲学和社会意义,一经出版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关键词
《鲁滨孙漂流记》
后殖民语境
外国小说
社会意义
描写
分类号
I561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新诗本体追求探微
5
作者
吴凌
机构
贵阳学院中文系
出处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23-125,共3页
文摘
如果立足于中国现代文化场域,以"形式生成"与"精神成长"相互关联的思维方式,通过从初生形态到发展进程的探讨陈述新诗的生成、发展,并对不同时期的代表性的诗歌现象与诗人进行"点击"似的阐释,可以粗略地勾画现代新诗"形"与"神"的三个发展阶段。其中,1917年至1925年为诞生期(或者尝试期),1925年至1937年为成长期,1937年至1949年为战争期。
关键词
现代新诗
形式本体
精神本体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台湾“学生学习成就评量”之国语文科评量简介
6
作者
龙剑明
机构
贵州省
贵阳学院中文系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1-73,共3页
文摘
建置一完整且客观的全国性学生学习成就资料库,是刻不容缓的工作,以纵贯及横断之研究方法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表现,可作为日后重大教育决策之依据。台湾学生国语文学习成就评量(TASA—LAN)编制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国语文基础能力的学习现况。以作为持续改进教学措施、调整课程结构的参考,
关键词
台湾学生
学习成就
语文科
简介
学习表现
教育决策
基础能力
教学措施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体系重建——兼谈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培养
杜扬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作为故事片的《南京! 南京!》
贺忠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一个内心的事件:《生死朗读》
贺忠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谈《鲁滨孙漂流记》的后殖民语境
龙剑明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现代新诗本体追求探微
吴凌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台湾“学生学习成就评量”之国语文科评量简介
龙剑明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