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神经系统损害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秦秀燕 徐竹 +2 位作者 陈映 尚涛 熊洁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548-553,共6页
目的提高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临床特点的认识,以减少漏诊。方法对28例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和(或)艾滋病患者中的12例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机会感染性疾病情况进行回顾,并结合文献... 目的提高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临床特点的认识,以减少漏诊。方法对28例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和(或)艾滋病患者中的12例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机会感染性疾病情况进行回顾,并结合文献分析总结。结果 12例患者分别诊断为艾滋病脑病(5例)、慢性脑膜炎(3例)、周围神经病(表现为四肢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和获得性脱髓鞘性神经病各1例)、脑梗死(1例)和肌肉病(1例)。艾滋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的发病率约为42.86%(12/28)。至少合并1~2种以上机会性感染,以真菌最为多见,发病率为83.33%(10/12);隐球菌性脑膜炎发病率为25%(7/28)。结论 HIV感染可累及神经系统多个部位及肌肉。艾滋病期患者常合并多系统混合感染,以真菌最为常见;临床以消瘦、间歇性发热、头痛、咳嗽、认知功能减退、脑膜刺激征阳性等症状与体征为主,表现复杂多样,容易误诊或漏诊。诊断与鉴别诊断需依靠脑脊液检查、肺部CT、头部CT和(或)MRI等辅助检查结果,临床上作中应注意筛查,尽早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机会性致病菌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患者血浆内毒素与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邓进 罗开俭 +5 位作者 李青 孙早喜 郑昆 赵伟 郭辉 张磊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512-1514,共3页
目的探讨创伤患者血浆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基质显色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动... 目的探讨创伤患者血浆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基质显色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动态检测45例创伤患者伤后1周内血浆LPS、IFN-γ和IL-4的水平,并分析IL-4和IFN-γ水平以及IFN-γ/IL-4比值与患者LPS水平、伤情及严重并发症的关系。结果创伤患者血中LPS于第3天达到高峰,IFN-γ含量于伤后第5天下降而IL-4含量伤后呈现上升;IFN-γ/IL-4比值呈持续性下降,其中MODS组下降较非MODS组显著(P<0·05);IFN-γ/IL-4比值与血浆LPS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645,P<0·05;r=-0.645,P<0·05)。结论创伤患者伤后血浆LPS水平升高可能是IFN-γ/IL-4下降的重要因素,IFN-γ/IL-4变化与患者的免疫机能及并发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内毒素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液性水肿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脏传导阻滞一例 被引量:3
3
作者 谢兴宇 张陈匀 +1 位作者 李宗庄 岳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94-494,共1页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黏液性水肿 水肿患者 心脏传导阻滞 术后 甲状腺功能减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心肌传导系统 组织损伤 代谢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老龄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36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华玉淑 谢兴宇 +2 位作者 谢毅 穆琼 罗语思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97-897,共1页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必净注射液 治疗组 NSTEMI 平均年龄 老龄 发病类型 对照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使用血管加压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蔡胤浩 游明瑶 +1 位作者 马子剑 罗莎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596-1598,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血管加压素对去甲肾上腺素使用的剂量和持续时间以及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去甲肾上腺素治疗6 h内开始血管加压素治疗者为早期治疗组(n=38),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开始6 h后开始血管加压素治疗者为晚期治疗组...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血管加压素对去甲肾上腺素使用的剂量和持续时间以及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去甲肾上腺素治疗6 h内开始血管加压素治疗者为早期治疗组(n=38),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开始6 h后开始血管加压素治疗者为晚期治疗组(n=42),比较两组患者儿茶酚胺使用时间,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新发心率失常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中基础血流动力学等改变无统计学差异,平均ICU监护时间及住院时间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儿茶酚胺使用时间两组间无显著差异,但9例新发心率失常发生率早期为34.2%,晚期组为57.1%,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使用血管加压素可降低新发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血管加压素 去甲肾上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颈髓损伤顽固性低钠血症的观察
6
作者 邓进 罗开俭 +2 位作者 李昆 李青 尚显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6-326,330,共2页
关键词 急性颈髓损伤 低钠血症 观察 顽固性 血浆心钠素 急性期 患者 伤病 变化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