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过运动诱发电位评价微创穿刺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 被引量:4
1
作者 伍国锋 毛远红 +1 位作者 杨栩 周佩然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9期416-417,共2页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微创穿刺术 小骨窗开颅术 运动诱发电位 疗效 治疗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血肿粉碎清除术 神经毒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早期微创清除颅内血肿对家犬脑出血模型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罗兴梅 伍国锋 +1 位作者 仲伟斌 毛远红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3期256-258,共3页
目的动物实验观察超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脑出血后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20只家犬为实验对象,以自体动脉血注入尾状核的方式制作脑出血模型,头颅CT扫描发现基底节区高密度影为模型制作成功的标志。脑出血模型制作成功后将20只家犬... 目的动物实验观察超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脑出血后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20只家犬为实验对象,以自体动脉血注入尾状核的方式制作脑出血模型,头颅CT扫描发现基底节区高密度影为模型制作成功的标志。脑出血模型制作成功后将20只家犬随机分为2组进行实验,对照组10只:造模成功后予内科治疗,不进行血肿清除;微创组10只:造模6 h内进行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清除颅内血肿。分别在清除血肿后1、3、5、7天对各组动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动诱发电位检测。结果对照组模型制作成功1,3,5,7天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8.9±1.6)、(8.6±1.3)、(7.8±1.3)、(7.9±1.5)分,显著高于微创组(6.3±1.7)、(5.8±1.7)、(4.2±1.8)、(4.1±1.9)分(t=3.522,P=0.000;t=4.137,P=0.000;t=5.127,P=0.000;t=4.964,P=0.000)。对照组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分别为(11.48±0.52)、(12.34±0.36)、(11.53±0.42)、(11.36±0.01)分,显著长于微创组(8.83±0.55)、(9.23±0.34)、(8.85±0.37)、(8.01±0.12)分(t=11.071,P=0.000;t=19.861,P=0.000;t=15.141,P=0.000;t=87.975,P=0.000)。结论超早期采用微创方法清除颅内血肿可明显减轻神经功能的损伤程度,缩短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微创血肿清除术 运动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