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在断层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8
1
作者 肖朝伦 余资江 +3 位作者 余彦 令狐艳 孙宝飞 李玉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6-257,共2页
断层解剖学是运用断层方法研究和表达人体正常形态结构和基本功能的科学,是分析和识别现代医学图像的形态学基础,是为了适应CT、MRI和超声等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而兴起的一门应用基础科学。目前,国内... 断层解剖学是运用断层方法研究和表达人体正常形态结构和基本功能的科学,是分析和识别现代医学图像的形态学基础,是为了适应CT、MRI和超声等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而兴起的一门应用基础科学。目前,国内大多数医学院校断层解剖学教学手段仍停留在传统的“图片幻灯+实物标本”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 断层解剖学 解剖学实验教学 应用 现代医学影像技术 基础科学 形态结构 医学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重建技术在断层解剖学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6
2
作者 文敏 周波 +2 位作者 李宏伟 何宇红 余资江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48-849,共2页
断层解剖学是用断层方法研究和表达人体正常形态结构和基本功能的科学,是分析和识别现代医学图像的形态学基础,是为了适应CT、MRI和超声等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而兴起的一门应用基础科学。
关键词 断层解剖学 三维重建技术 解剖学教学 现代医学影像技术 基础科学 形态结构 医学图像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制作解剖学教学课件及体会 被引量:5
3
作者 周波 文敏 +2 位作者 李宏伟 余资江 康朝胜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64-665,共2页
人体解剖学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目前多媒体辅助教学(CAI)技术虽已得到广泛运用,但PowerPoint、Flash等制作的解剖学课件缺乏动感、立体感,内容单调、枯燥、交互性差,课件的仿真性和趣味性仍不能满足现代解... 人体解剖学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目前多媒体辅助教学(CAI)技术虽已得到广泛运用,但PowerPoint、Flash等制作的解剖学课件缺乏动感、立体感,内容单调、枯燥、交互性差,课件的仿真性和趣味性仍不能满足现代解剖学教学需要。因此,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在教学领域中日益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人体解剖学 教学课件 制作 多媒体辅助教学 解剖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位式教学法在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令狐艳 余资江 +1 位作者 肖朝伦 余彦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71-572,共2页
随着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转变,课堂教学也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解剖学是医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也是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良好阵地。2009年3~7月期间,本... 随着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转变,课堂教学也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解剖学是医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也是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良好阵地。2009年3~7月期间,本室在2008级临床医学本科《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大胆引入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学生与教师角色互换的易位式教学法,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位式教学法 系统解剖学 实验教学 课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E和维生素C联合应用对慢性镉中毒小鼠黑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余彦 戈果 +2 位作者 许庭良 姜俸蓉 余资江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8期3-6,共4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E(VitE)和维生素C(VitC)联合用药对慢性镉中毒小鼠黑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染镉同时给予大量VitE和VitC,通过光镜观察小鼠黑质神经元的细微结构,并用细胞形态计量方法对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反应神经元进行... 目的探讨维生素E(VitE)和维生素C(VitC)联合用药对慢性镉中毒小鼠黑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染镉同时给予大量VitE和VitC,通过光镜观察小鼠黑质神经元的细微结构,并用细胞形态计量方法对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反应神经元进行定量分析。结果VitE和VitC加镉组小鼠中脑黑质区结构接近正常对照组,与镉中毒组比较有明显不同,黑质神经元胞核体密度、数密度等形态学参数与镉中毒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氧化剂VitE和VitC对慢性镉中毒组小鼠黑质神经元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E 维生素C 黑质 细微结构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黑质胆碱能神经元形态学的增龄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余资江 许庭良 +1 位作者 王景传 姜俸蓉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0-283,共4页
目的 :探讨大鼠中脑黑质胆碱能神经元的增龄变化规律。方法 :SD大鼠分为 1~ 2月龄、3~ 4月龄、1 1~ 1 2月龄、≥ 2 4月龄 4组 ,常规石蜡中脑黑质连续冠状切片 ,HE染色、尼氏染色、胆碱乙酰基转移酶 (ChA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图像分... 目的 :探讨大鼠中脑黑质胆碱能神经元的增龄变化规律。方法 :SD大鼠分为 1~ 2月龄、3~ 4月龄、1 1~ 1 2月龄、≥ 2 4月龄 4组 ,常规石蜡中脑黑质连续冠状切片 ,HE染色、尼氏染色、胆碱乙酰基转移酶 (ChA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图像分析仪测量ChAT免疫阳性产物的光密度和ChAT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多种参数。结果 :随着年龄增长 ,大鼠中脑黑质神经元数量减少 ,ChAT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平均光密度减少 ,ChAT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多种形态学参数均减少 ,呈增龄衰老性变化。结论 :黑质胆碱能神经元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衰老性变化 ,可能是黑质病变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胆碱能神经元 形态学 增龄变化 脑黑质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松果体细胞增龄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朱俊德 王景传 +1 位作者 许庭良 付文军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1-294,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松果体细胞增龄变化。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1~2月龄组,4~5月龄组,11~12月龄组和≥24月龄组4个组。采用H-F染色、Benda胶质细胞染色和TUNEL法细胞凋亡染色光镜观察,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松果体细胞数从4~5月龄... 目的:探讨大鼠松果体细胞增龄变化。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1~2月龄组,4~5月龄组,11~12月龄组和≥24月龄组4个组。采用H-F染色、Benda胶质细胞染色和TUNEL法细胞凋亡染色光镜观察,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松果体细胞数从4~5月龄组至≥24月龄组递减(P<0.001),而胶质细胞数随增龄递增(P<0.01),松果体细胞凋亡随增龄增多(P<0.01),松果体细胞胞质随增龄电子密度降低,细胞器减少,线粒体扩张、嵴断裂呈空泡状,粗面内质网排列紊乱、池扩张,脂滴增多。结论:大鼠松果体随增龄而出现松果体细胞减少、胶质细胞增多,松果体细胞退变。这些变化可能是导致机体衰老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体 增龄性变化 细胞凋亡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五花血藤对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杨丹 余德立 余资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13-717,共5页
目的探讨复方五花血藤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健康成年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其中模型组和治疗组建立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治疗组于造模前连续3 d给予复方五花血藤灌胃,每天2次(总... 目的探讨复方五花血藤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健康成年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其中模型组和治疗组建立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治疗组于造模前连续3 d给予复方五花血藤灌胃,每天2次(总剂量为10 g·kg-1·d-1),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灌服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通过HE染色、透射电镜观察再灌注6 h、12 h、24 h、48 h与72 h各组大鼠视网膜的形态学变化,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各组视网膜凋亡相关因子survivin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再灌注后6 h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高度水肿,内丛状层明显增厚,部分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发生空泡变性,但随时间延长病变逐渐减轻。治疗组各时间点视网膜损伤均较模型组轻。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survivin在再灌注后6 h即开始增加,24 h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但各时间点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为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survivin各时间点表达均较高(均为P<0.05)。结论初步证实复方五花血藤对于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有较为明显的保护作用,此研究对于临床药物的开发和利用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五花血藤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SURVIVIN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海马CA3区胆碱能神经元的衰老变化
9
作者 周波 焦玲 +3 位作者 文敏 李宏伟 康朝胜 臧贵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0-232,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海马CA3区胆碱能神经元增龄性变化的规律.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1~2月龄、4~5月龄,11~12月龄、≥24月龄4组,常规石蜡包埋海马连续冠状切片,尼氏染色、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免疫组织化学显色,图像分析仪测量ChAT免疫... 目的:探讨大鼠海马CA3区胆碱能神经元增龄性变化的规律.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1~2月龄、4~5月龄,11~12月龄、≥24月龄4组,常规石蜡包埋海马连续冠状切片,尼氏染色、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免疫组织化学显色,图像分析仪测量ChAT免疫反应阳性产物的光密度及其阳性神经元的多种形态学参数.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鼠海马CA3区ChAT免疫反应阳性产物的光密度及其阳性神经元多种形态学参数随增龄而减小.结论:海马CA3区胆碱能神经元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出现衰老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碱能神经元 海马CA3区 衰老性变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衰老与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余资江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8期180-183,共4页
关键词 衰老 神经干细胞 神经退行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砷中毒对大鼠行为能力及中脑黑质多巴胺含量与结构的影响
11
作者 朱俊德 王玉林 +3 位作者 余资江 余彦 孙宝飞 龚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44-648,705,共6页
目的:观察慢性砷中毒对大鼠行为能力及中脑黑质多巴胺含量与其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砷中毒组采用三氧化三砷灌胃,连续染毒3个月后观察大鼠行为能力;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中脑黑质多巴胺含量;酪氨酸羟化酶(TH)、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 目的:观察慢性砷中毒对大鼠行为能力及中脑黑质多巴胺含量与其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砷中毒组采用三氧化三砷灌胃,连续染毒3个月后观察大鼠行为能力;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中脑黑质多巴胺含量;酪氨酸羟化酶(TH)、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免疫组织化学显色;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中脑黑质TH与iNOS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砷中毒组大鼠中脑黑质多巴胺含量降低。光镜下,TH、GFAP和NSE阳性神经元主要位于黑质致密部。砷中毒组部分神经元胞体变小呈圆形或卵圆形,胞核固缩,胞质中的尼氏体减少或消失。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砷中毒组TH与NSE阳性神经元减少,而GFAP阳性神经元增多。电镜下,对照组黑质神经元形态规则,胞膜清晰,细胞器丰富,结构完整;砷中毒组神经元胞体水肿,胞质电子密度降低,细胞器减少,线粒体肿胀空泡化。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砷中毒组TH蛋白表达降低,而iNOS蛋白的表达增高。结论:慢性砷中毒可致大鼠行为能力与黑质多巴胺含量下降,TH与NSE阳性神经元减少、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多,这些变化可能是砷的神经毒性作用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中毒 黑质 多巴胺 神经元 星形胶质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铝中毒对大鼠海马 CA3 区神经元突触体素(p38)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继芬 康朝胜 +1 位作者 臧贵勇 孙宝飞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11期20-20,22,共2页
目的通过突触体素(Synaptophysin,p38)的表达,探讨铝的神经毒性作用机理。方法40只4~5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铝中毒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常规p38免疫组化染色,用细胞形态学计量方法测量p38阳性产物的平均光... 目的通过突触体素(Synaptophysin,p38)的表达,探讨铝的神经毒性作用机理。方法40只4~5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铝中毒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常规p38免疫组化染色,用细胞形态学计量方法测量p38阳性产物的平均光密度。结果铝中毒组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p38免疫组化染色阳性颗粒减少,阳性产物平均光密度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铝中毒引起大鼠海马CA3区p38的减少。这种变化可能是铝的神经毒性作用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中毒 海马CA3区 突触体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