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大鼠肾小管TGF-β_1和MAPK_(1/3)表达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32
1
作者 郭兵 肖瑛 +2 位作者 万昌武 桂华珍 张国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681-1685,共5页
目的动态观察糖尿病大鼠肾小管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1/3)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变化,探讨其在肾小管间质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1周、2周、4周和8周组。用链脲菌素复制糖... 目的动态观察糖尿病大鼠肾小管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1/3)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变化,探讨其在肾小管间质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1周、2周、4周和8周组。用链脲菌素复制糖尿病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肾小管间质TGF-β1、MAPK1/3和FN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TGF-β1蛋白质;HE和PAS染色,光镜观察动物肾组织形态;生化法测定血糖、血肌酐及尿蛋白。结果正常肾小管可见少量MAPK1/3表达,而未见TGF-β1表达。糖尿病1周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TGF-β1,并且随着病程发展而增加。MAPK1/3和FN从糖尿病两周开始表达亦呈持续增加,并且与TGF-β1及肾重/体重比呈正相关。糖尿病1周时MAPK1/3与TGF-β1无显著相关,但与FN呈正相关。结论大鼠糖尿病状态诱导肾小管表达TGF-β1并激活MAPK1/3,MAPK1/3介导高糖和TGF-β1的信号而促进FN的生成和沉积,在糖尿病肾脏肥大和纤维化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1 MAPK 糖尿病大鼠 表达 FN 肾小管 动态观察 光镜观察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胞内信号蛋白Smad2/3在糖尿病大鼠肾脏表达的动态观察及意义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杨勤 谢汝佳 +5 位作者 韩冰 肖瑛 杨婷 方丽 龙义国 张国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879-1884,共6页
目的:动态观察大鼠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TGF-β1及其下游信号分子Sm ad2/3在肾脏的表达及定位变化,探讨TGF-β1-Sm ad2/3信号通路在糖尿病肾病(DN)肾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链脲菌素诱导大鼠糖尿病肾病,以免疫组化、W estern... 目的:动态观察大鼠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TGF-β1及其下游信号分子Sm ad2/3在肾脏的表达及定位变化,探讨TGF-β1-Sm ad2/3信号通路在糖尿病肾病(DN)肾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链脲菌素诱导大鼠糖尿病肾病,以免疫组化、W estern b lotting及荧光实时定量PCR(RT-PCR)的方法动态观察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大鼠肾脏TGF-β1、Sm ad2/3蛋白及mRNA表达,并以RT-PCR方法观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胶原-3(COL-Ⅲ)、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1(PAI-1)mRNA表达。结果:TGF-β1在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小管表达明显多于正常组(P<0.05);Sm ad2/3蛋白主要以胞浆表达阳性为主,部分呈胞核表达阳性;Sm ad2/3蛋白及mRNA从2周起表达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随着糖尿病进展有逐渐增加的趋势。16周DN组大鼠肾脏TGF-β1、Sm ad2、CTGF、COL-Ⅲ、PAI 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TGF-β1-Sm ad2/3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糖尿病肾病肾脏纤维化形成的信号转导过程,伴随着Sm ad2/3信号蛋白表达的增多及入核增加,CTGF、COL-Ⅲ、PAI-1等基因转录增加,导致肾脏细胞外基质的大量沉积,这是细胞因子TGF-β1导致糖尿病肾病肾纤维化进展可能的信号转导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 蛋白质Smad2/3 信号转导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oN蛋白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9
3
作者 刘瑞霞 郭兵 +4 位作者 崔龙 石明隽 肖瑛 方开云 张国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88-1192,共5页
目的:动态观察核转录共抑制因子SnoN蛋白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D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糖尿病2周(DM2)、4周(DM4)和8周(DM8)组,每组均设相应的正常对照,链脲佐菌素(STZ)复制... 目的:动态观察核转录共抑制因子SnoN蛋白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D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糖尿病2周(DM2)、4周(DM4)和8周(DM8)组,每组均设相应的正常对照,链脲佐菌素(STZ)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中SnoN、TGF-β1、Smad2/3、APC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肾皮质SnoN蛋白的水平;生化方法测定血糖、血肌酐及24h尿蛋白量;光镜检查肾组织的形态改变。结果: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检测发现DM2大鼠肾组织中SnoN的表达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显著,DM4组明显减少(P<0.01),至8周时减少为正常对照组的42%。DM2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TGF-β1、Smad2/3、APC较正常组显著增多,并随病程进展而增加(P<0.01);DM4和DM8组,SnoN蛋白表达的减少与TGF-β1、Smad2/3、APC表达增多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肾脏TGF-β1表达增多,可能通过APC依赖的泛素化作用使SnoN蛋白降解,从而在DN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共抑制因子SnoN 转化生长因子Β 蛋白质Smad2/3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价态饮水砷暴露对小鼠肝脏的损伤作用 被引量:24
4
作者 李玲 吴君 +5 位作者 蒋玲 欧兵 张韵 李诚秀 程明亮 杨勤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99-503,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价态的饮水砷暴露对小鼠肝脏的损伤作用,探讨其可能的损伤机制。方法:6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饮用蒸馏水)、300 mg/LiAs^(3+)暴露组(iAs^(3+)组)和300 mg/LiAs^(5+)暴露组(iAs^(5+)组),饮水砷暴露10个月后处死... 目的:比较不同价态的饮水砷暴露对小鼠肝脏的损伤作用,探讨其可能的损伤机制。方法:6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饮用蒸馏水)、300 mg/LiAs^(3+)暴露组(iAs^(3+)组)和300 mg/LiAs^(5+)暴露组(iAs^(5+)组),饮水砷暴露10个月后处死小鼠,检测各组小鼠肝功能、肝组织总砷含量,H—E染色及胶原特殊染色(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实时荧光定PCR测定各组小鼠肝组织中TNF-α、IL-6、GSH-Px、MMP-8、ColⅠ和ColⅢmRNA的表达。结果:iAs^(3+)组小鼠肝组织中砷蓄积量高于iAs^(5+)组(P<0.05);iAs^(3+)组小鼠肝功能差于iAs^(5+)组(P<0.05);H—E染色及Masson染色结果表明iAs^(3+)组小鼠肝组织损伤及纤维化程度重于iAs^(5+)组。与对照组相比,iAs^(3+)、iAs^(5+)组小鼠肝组织TNF-α、IL-6、ColⅢ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MMP-8 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与iAs^(5+)组相比,iAs^(3+)组小鼠肝组织TNF-α、IL-6、ColⅠmRNA表达升高(P<0.05)。结论:长期饮水砷暴露可能通过促进肝脏炎症介质及ECM分泌诱导慢性肝损伤、肝纤维化.肝损伤程度与砷的价态及蓄积量有关,且iAs^(3+)损伤作用强于iAs^(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指转录因子Snail1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1
5
作者 方开云 娄晶磊 +4 位作者 肖瑛 石明隽 桂华珍 郭兵 张国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37-742,共6页
目的:观察锌指转录因子Snail1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诱发大鼠糖尿病(DM),分为2、4、8、12、16、20、24周以及16周A、20周A和24周A组,其中A组动物从第13周起用胰岛... 目的:观察锌指转录因子Snail1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诱发大鼠糖尿病(DM),分为2、4、8、12、16、20、24周以及16周A、20周A和24周A组,其中A组动物从第13周起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至正常水平,每个时点均设鼠龄匹配的正常对照组。测定各组血糖、24h尿蛋白、血肌酐(Scr)、肾脏指数。PAS染色光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RT-PCR方法检测肾皮质Snail1和纤连蛋白(FN)的蛋白及mRNA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Snail1蛋白表达。结果:DM各组大鼠的血糖、24h尿蛋白、血肌酐、肾脏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A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DM组(P<0.05,P<0.01)。Snail1免疫组化阳性染色见于各组DM大鼠肾小管,正常对照组未见阳性表达,A组见弱阳性表达,并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减少。DM组肾皮质Snail1、FN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A组显著低于DM组(P<0.01)。Snail1与FN mRNA的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Snail1蛋白表达水平与血糖、尿蛋白、血肌酐、肾脏指数亦呈正相关(P<0.01)。结论:Snail1基因和蛋白在DM大鼠肾组织过度表达,提示Snail1可能参与了DN的发生、发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SNAIL 1 纤连蛋白类 糖尿病肾病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与氧化应激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及中药丹芍化纤胶囊对它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谢汝佳 韩冰 +3 位作者 张成俊 何小飞 杨婷 杨勤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05-808,共4页
目的:观察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GRP78和氧化应激指标在博来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中的变化及中药丹芍化纤胶囊对它的影响。方法:选取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组)、肺纤维化模型组(模型组)和丹芍化纤胶囊治疗组(丹芍组),每组各10... 目的:观察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GRP78和氧化应激指标在博来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中的变化及中药丹芍化纤胶囊对它的影响。方法:选取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组)、肺纤维化模型组(模型组)和丹芍化纤胶囊治疗组(丹芍组),每组各10只。正常对照组气管内滴注生理盐水,模型组和丹芍组气管内一次性灌注博来霉素5 mg/kg诱导肺纤维化,丹芍组于造模第2天给予丹芍化纤胶囊混悬液灌胃0.8 g/(kg.d)治疗,正常组及模型组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第28天称大鼠体重,处死各组大鼠,称肺湿重并收集肺组织,行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比色法检测肺组织MDA及SOD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组织中GRP78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MDA含量及GRP78表达明显升高,而SOD酶活性则显著下降。②与模型组比较,丹芍组大鼠肺组织中MDA含量及GRP78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但仍较正常组高;SOD酶活性显著回升,但未恢复正常水平。结论:丹芍化纤胶囊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博来霉素诱导的肺泡炎症反应及肺纤维化进展,对肺纤维化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丹芍化纤胶囊对肺纤维化的干预机制可能与丹芍化纤胶囊提高肺组织SOD酶活性,对抗氧化应激以及抑制肺组织中GRP78的表达,减轻内质网应激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丹芍化纤胶囊 内质网应激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芍化纤胶囊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Smads分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杨婷 谢汝佳 +1 位作者 罗新华 杨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807-1812,共6页
目的:探讨丹芍化纤胶囊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Smad2/3、Smad4和Smad7表达的影响,从而评价Smad分子作为抗纤维化靶点的应用价值。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8只分为正常组(n=16)、肝纤维化模型组(n=16)、丹芍化纤胶囊治疗组(n=16),除正常组外,... 目的:探讨丹芍化纤胶囊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Smad2/3、Smad4和Smad7表达的影响,从而评价Smad分子作为抗纤维化靶点的应用价值。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8只分为正常组(n=16)、肝纤维化模型组(n=16)、丹芍化纤胶囊治疗组(n=16),除正常组外,其余采用CCl4、饮酒、高脂低蛋白饮食等复合病因刺激制备肝纤维化动物模型8周,然后治疗组予以丹芍化纤胶囊(1g/kg)灌胃治疗8周。实验结束后测定肝脏指数、血清透明质酸(HA)及谷丙转氨酶(ALT),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检测尿羟脯氨酸(Hyp)排出量,同时用免疫组化SABC法、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肝组织中Smad2/3、Smad4和Smad7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治疗组与肝纤维化模型组比较,肝脏指数、血清HA及ALT显著下降,肝纤维化程度显著减轻,尿Hyp排出明显增加。治疗组肝组织中Smad7的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与肝纤维化模型组相比均显著增高,而Smad2/3、Smad4的蛋白表达与肝纤维化模型组相比则明显降低,但mRNA水平仅轻度下降,与肝纤维化模型组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中药丹芍化纤胶囊治疗大鼠肝纤维化可能主要是通过调节Smad7的基因转录和蛋白质翻译,从而发挥其反馈性抑制TGF-β/Smad促纤维化信号转导作用,这可能是丹芍化纤胶囊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Smad7可能是丹芍化纤胶囊作用的一个药物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芍化纤胶囊 四氯化碳 肝硬化 SMAD2/3 SMAD4 SMAD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肾小球蛋白激酶Cα表达与肾病发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贾忠辉 张国忠 +2 位作者 郭兵 桂华珍 万昌武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238-1241,T006,共5页
目的 :观察四氧嘧啶诱发的糖尿病大鼠肾小球中蛋白激酶Cα(PKCα)、转化生长因子 - β1(TGF - β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 (α -SMA)表达的动态变化 ,探讨 3者之间相互关系以及与肾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A组 ... 目的 :观察四氧嘧啶诱发的糖尿病大鼠肾小球中蛋白激酶Cα(PKCα)、转化生长因子 - β1(TGF - β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 (α -SMA)表达的动态变化 ,探讨 3者之间相互关系以及与肾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A组 ) ,糖尿病 1周组 (B组 ) ,糖尿病 1月组 (C组 )和糖尿病 2月组 (D组 )。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法检查PKCα ,TGF - β1和α -SMA在肾小球的表达情况。光镜观察肾组织的形态改变 ,生化法测定大鼠血糖 ,血脂 ,血尿肌酐以及尿蛋白。结果 :糖尿病各组肾小球PKCα和TGF - β1的表达多于正常组 (P <0 0 5 ) ,糖尿病各组PKCα,TGF - β1和α -SMA 3者间呈正相关 ,并且与肾脏病变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糖尿病早期肾组织PKCα表达持续增加 ,可使肾小球滤过率和滤过膜通透性增加 ,参与了肾病早期蛋白尿的发生机制 ,使TGF - β1增多并诱导α-SMA的表达 ,标志着肾脏固有细胞激活及表型转变和肾脏组织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 转化生长因子-Β 平滑肌肌动蛋白 肾小球 糖尿病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控制血糖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Smad7表达及纤维化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王圆圆 李霜 +6 位作者 刘丽荣 苏博 石磊 石明隽 肖瑛 张国忠 郭兵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3-49,共7页
目的:观察胰岛素控制糖尿病大鼠血糖后是否能上调肾组织Smad7的表达,减轻或延缓糖尿病肾病(DN)肾纤维化病变的发生发展。方法:链脲菌素复制大鼠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和胰岛素治疗组(INS组)(n=8);INS组于成模13周起用胰岛... 目的:观察胰岛素控制糖尿病大鼠血糖后是否能上调肾组织Smad7的表达,减轻或延缓糖尿病肾病(DN)肾纤维化病变的发生发展。方法:链脲菌素复制大鼠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和胰岛素治疗组(INS组)(n=8);INS组于成模13周起用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4~7 mmol/L;同时设正常对照组(NC组)(n=8)。17周处死大鼠,检测相应生化指标,观察胰腺和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2(Smad ubiquitin regulatory factor 2,Smurf2)、Smad7、E-钙黏蛋白(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层连蛋白(fibronectin,FN)和胶原蛋白Ⅰ(collagenⅠ)的蛋白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DM组大鼠体重显著减轻,24 h尿蛋白、血糖和甘油三酯显著升高(P<0.05),病理检查显示胰岛被破坏,肾组织TGF-β1、Smurf2、α-SMA、FN和collagenⅠ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并伴有肾小管Smad7和E-cadherin的表达减少(P<0.05);而经胰岛素控制血糖后,INS组大鼠较DM组体重逐渐增加,24 h尿蛋白和血糖均显著降低(P<0.05),肾纤维化病变明显改善,TGF-β1、Smurf2、α-SMA、FN和collagenⅠ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减少(P<0.05),Smad7和E-cadherin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控制血糖能恢复糖尿病大鼠肾组织Smad7蛋白表达水平,减少细胞外基质的沉积,延缓DN的纤维化进展,其机制可能与肾组织中TGF-β1和Smurf2表达降低、Smad7蛋白的泛素化降解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 SMAD7 胰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肾小管骨调素和p38MAPK表达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万昌武 田陈 +3 位作者 肖瑛 桂华珍 郭兵 张国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59-562,共4页
目的:动态观察骨调素(OPN)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小管的表达,探讨它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肾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注射STZ诱导糖尿病(DM),随机分成5组,每组分别设鼠龄... 目的:动态观察骨调素(OPN)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小管的表达,探讨它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肾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注射STZ诱导糖尿病(DM),随机分成5组,每组分别设鼠龄匹配的正常对照组。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小管OPN、p38MAPK、NF-κB及纤连蛋白(FN)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肾皮质OPN和p38MAPK蛋白质水平;生化方法测定血糖、血肌酐及24h尿蛋白量;光镜检查肾组织的形态改变。结果: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检测发现糖尿病3d大鼠肾组织p38MAPK和DM7dOPN的表达增多,并随病程发展而增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DM4周,肾小管OPN的表达与p38MAPK、NF-κB、FN表达及蛋白尿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糖尿病大鼠肾小管OPN表达增加参与了糖尿病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发病机制;肾小管p38MAPK可能介导了DM状态时NF-κB的表达,进而调节OPN的表达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肾病 骨桥蛋白 P38 MAP激酶 NF—k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8MAPK介导高糖下调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BMP-7 被引量:8
11
作者 肖瑛 方开云 +4 位作者 石明隽 刘瑞霞 桂华珍 郭兵 张国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59-1763,共5页
目的:观察高糖环境中培养的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表达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p38MAPK阻断剂SB202190+高糖组和高渗组,处... 目的:观察高糖环境中培养的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表达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p38MAPK阻断剂SB202190+高糖组和高渗组,处理72h后收集贴壁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检测BMP-7和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Westernblotting检测p38MAPK和磷酸化p38MAPK(p-p38MAPK)的表达;RT-PCR法检测BMP-7和FNmRNA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肾小管上皮细胞BMP-7主要表达于细胞浆,有少量总p38MAPK与FN表达,未见p-p38MAPK;高糖状态激活了p38MAPK,p-p38MAPK蛋白表达明显增加,FN的表达也明显增多而BMP-7的表达显著减少;与SB202190共同培养72h后,p-p38MAPK的表达较高糖组减少约80%,BMP-7的表达却被显著上调,而FN的表达减少。高渗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高糖状态下肾小管上皮细胞BMP-7蛋白和mRNA均减少,阻断p38MAPK信号通路可促进内源性BMP-7增多,提示p38MAPK可能参与高糖下调肾小管上皮细胞BMP-7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7 P38MAPK 糖尿病肾病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芍化纤胶囊治疗大鼠肝纤维化后肝星状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变化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勤 罗新华 +4 位作者 耿晓霞 谢汝佳 韩冰 李诚秀 程明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75-979,共5页
目的观察复方制剂丹芍化纤胶囊治疗大鼠CCl4中毒性肝纤维化对HSC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以探讨丹芍化纤胶囊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采用CCl4、饮酒、高脂低蛋白饮食等复合病因刺激制备肝纤维化动物模型8周,然后给予丹芍... 目的观察复方制剂丹芍化纤胶囊治疗大鼠CCl4中毒性肝纤维化对HSC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以探讨丹芍化纤胶囊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采用CCl4、饮酒、高脂低蛋白饮食等复合病因刺激制备肝纤维化动物模型8周,然后给予丹芍化纤胶囊(1g/kg)灌胃治疗8周。实验结束时测定肝脏指数、血清透明质酸(HA)及谷丙转氨酶(ALT)含量,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检测尿羟脯氨酸(Hyp)排出量,同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肝星状细胞(HSC)凋亡并分析细胞周期各期细胞比例。结果治疗组大鼠的肝脏指数、血清HA、ALT含量明显低于肝纤维化模型组;肝纤维化程度明显轻于肝纤维化模型组;尿Hyp排出量显著高于肝纤维化模型组及自然恢复组;HSC细胞凋亡、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高于肝纤维化模型组(分别为7.81±0.47/0.28±0.05,94.30±1.33/68.40±6.47,P<0.05),S期细胞比例显著低于肝纤维化模型组及自然恢复组(分别为3.11±1.27,9.83±1.81,11.87±1.92,P<0.05)。结论丹芍化纤胶囊对大鼠CCl4中毒性肝纤维化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这种治疗作用可能部分是通过抑制HSC细胞增殖及促进HSC细胞凋亡而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芍化纤胶囊 四氯化碳 肝硬化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kt/GSK-3β介导高糖上调肾小管上皮细胞Snail1的表达 被引量:7
13
作者 余红 石明隽 +4 位作者 肖瑛 刘瑞霞 王圆圆 郭兵 张国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222-2226,共5页
目的:观察高糖对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Snail1和蛋白激酶B/糖原合成酶激酶3β(Akt/GSK-3β)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糖尿病肾病时Snail1表达的调节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RTECs),随机分为正常糖对照组、高渗组和高糖组。Wester... 目的:观察高糖对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Snail1和蛋白激酶B/糖原合成酶激酶3β(Akt/GSK-3β)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糖尿病肾病时Snail1表达的调节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RTECs),随机分为正常糖对照组、高渗组和高糖组。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处理组RTECs不同培养时点(30 min、2 h、12 h、24h、48 h和72 h)Snail1、Akt1、GSK-3β、磷酸化Akt(p-Akt,Ser473)和磷酸化GSK-3β(p-GSK-3β,Ser9)蛋白的水平。RT-PCR检测Snail1、Akt1和GSK3βmRNA的表达。RTECs以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LY294002(25μmol/L)预处理50 min,再与高糖共同培养24 h,Western blotting检测上述指标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糖对照组比较,高糖组RTECs Snail1和Akt1蛋白和mRNA的表达上调,p-Akt及p-GSK-3β蛋白表达增加,但总GSK-3β蛋白和mRNA表达无变化。以LY294002处理后,高糖组RTECs Snail1、p-Akt及p-GSK-3β蛋白表达水平较未处理高糖组明显下降,但LY294002不影响总Akt1和GSK-3β蛋白表达。结论:Akt/GSK-3β可能介导了高糖诱导的RTECs锌指转录因子Snail1的表达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ail1蛋白 蛋白激酶B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糖尿病肾病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肾小管PKCα和CTGF表达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8
14
作者 肖瑛 石明隽 +4 位作者 张国忠 郭兵 桂华珍 万昌武 杨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3-185,共3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肾小管蛋白激酶Cα(PKCα)、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相互间的关系及其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2周组(B组)、糖尿病4周组(C组...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肾小管蛋白激酶Cα(PKCα)、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相互间的关系及其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2周组(B组)、糖尿病4周组(C组)、糖尿病8周组(D组)、糖尿病12周组(E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TGF、PKCα、FN的表达;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CTGF蛋白表达水平;PAS染色,光镜观察肾组织的形态改变;生化方法测定血糖、血肌酐、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24h尿蛋白。结果:随着糖尿病病程的进展,出现肾小管和间质病变,肾小管表达PKCα和CTGF增多,表达部位一致,与此同步,小管间质FN表达也增加,三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12周组大鼠血糖高于其余糖尿病组,血脂和血肌酐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蛋白尿十分显著,并且与CTGF和PKCα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糖尿病状态促进CTGF分泌增多从而使肾小管间质FN等细胞外基质沉积增多,使肾脏肥大和纤维化,而PKCα参与该过程的信号转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蛋白激酶C 纤维蛋白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肾组织Smurf2表达及其与SnoN蛋白降解的关系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瑞霞 郭兵 +4 位作者 肖瑛 石明隽 王圆圆 桂华珍 张国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43-1748,共6页
目的:观察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2(Smurf2)和核转录共抑制因子SnoN在糖尿病(DM)大鼠肾组织的动态表达,并初步探讨Smurf2在DM大鼠肾组织SnoN蛋白表达变化中的作用。方法:链脲佐菌素(STZ)尾静脉注射复制DM大鼠模型,随机分为DM2、4、8、12、16... 目的:观察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2(Smurf2)和核转录共抑制因子SnoN在糖尿病(DM)大鼠肾组织的动态表达,并初步探讨Smurf2在DM大鼠肾组织SnoN蛋白表达变化中的作用。方法:链脲佐菌素(STZ)尾静脉注射复制DM大鼠模型,随机分为DM2、4、8、12、16和24周组,每组均设鼠龄匹配的正常对照组(n=6)。生化方法测血糖、血肌酐(Scr)及24h尿蛋白量,计算肾脏指数;HE染色观察胰腺和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胰腺组织胰岛素、肾组织Smurf2和SnoN的表达;Westernblotting检测肾皮质Smurf2、Sno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磷酸化Smad2(p-Smad2)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肾皮质Smurf2和SnoN的mRNA。结果:(1)DM各组血糖、血Scr、24h尿蛋白量和肾脏指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正常胰腺组织胰岛素表达强,DM大鼠胰岛素表达则明显减弱;(2)Smurf2和SnoN蛋白均主要表达于肾小管上皮细胞,从DM2周始各DM组Smurf2、TGF-β1和p-Smad2蛋白表达均多于正常对照组,DM4周起各DM组SnoN蛋白均少于正常对照组,DM各组SnoNmRNA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差异,Smurf2mRNA随病程进展逐渐增多;(3)Smurf2和SnoN蛋白的表达量呈显著负相关(r=-0.88,P<0.01)。结论:在糖尿病肾病发病过程中SnoN蛋白的表达减少可能与Smurf2介导其泛素化降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2 SNON 磷酸化Smad2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着斑激酶在2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霜 王圆圆 +5 位作者 刘丽荣 石磊 石明隽 肖瑛 张国忠 郭兵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00-1405,共6页
目的:观察黏着斑激酶(FAK)在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肾组织中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D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复制T2DM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8、12和16周(DM8、DM12和DM16)组,另设正常对照(NC)组和高脂高糖对照(HC)组。免疫组织... 目的:观察黏着斑激酶(FAK)在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肾组织中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D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复制T2DM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8、12和16周(DM8、DM12和DM16)组,另设正常对照(NC)组和高脂高糖对照(HC)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组织中FAK、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p-ERK1/2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FAK和p-FAK(Tyr397)蛋白水平;RT-PCR法检测肾皮质FAK mRNA的水平。结果:DM各组TGF-β1、p-ERK1/2和FN蛋白表达显著高于NC组及HC组(P<0.05);DM12和DM16组肾皮质FAK和p-FAK(Tyr397)表达均较NC组、HC组及DM8组显著增多(P<0.05),且p-FAK(Tyr397)与总FAK蛋白表达趋势一致;FAK与TGF-β1、p-ERK1/2、FN呈显著正相关(P<0.01)。DM12和DM16组FAK mRNA比NC组、HC组及DM8周组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中,FAK可能作为TGF-β1的下游分子被活化,并通过活化ERK1/2使FN表达增多,从而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黏着斑激酶 转化生长因子Β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原代肝星状细胞活化后组蛋白修饰水平的观察 被引量:7
17
作者 田甜 张金娟 +5 位作者 罗新华 谢汝佳 韩冰 杨婷 陈腾祥 杨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71-876,共6页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HSCs)活化过程中组蛋白修饰的改变以及与HSCs活化指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关系,探讨组蛋白修饰在HSCs活化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鉴定、培养大鼠HSCs,光镜观察HSCs活化过程中的形...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HSCs)活化过程中组蛋白修饰的改变以及与HSCs活化指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关系,探讨组蛋白修饰在HSCs活化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鉴定、培养大鼠HSCs,光镜观察HSCs活化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desmin和α-SMA的表达,比较静止型HSCs和激活型HSCs中H4K12乙酰化、H3K9乙酰化、H3K4二甲基化和H3K9二甲基化的变化。结果:(1)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HSCs在培养过程中形态由静息状态向高度分化的肌成纤维细胞转化。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分离培养24 h的HSCs有desmin表达,但几乎不表达α-SMA;随着培养时间延长,HSCs内α-SMA和desmin表达逐步增加,至15 d时达到最大。(2)根据HSCs细胞形态变化及HSCs活化标志蛋白检测结果,确定培养24 h的HSCs为静止型HSCs,培养15 d的HSCs为激活型HSCs,分别检测其组蛋白修饰变化。结果显示,与静止型HSCs比较,激活型HSCs中H4K12乙酰化、H3K9乙酰化和H3K9二甲基化修饰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H3K4二甲基化修饰水平明显增加(P<0.01),且H3K4二甲基化修饰水平变化与α-SMA表达变化一致。结论:在体外培养HSCs活化过程中,组蛋白修饰发生明显异常,提示组蛋白修饰改变有可能参与了HSCs活化以及肝纤维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 组蛋白修饰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hVEGF_(165)基因微粒的制备及体外转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荣祺 张军 +7 位作者 王常勇 易甫 李保罗 江红 郭希民 董宝军 段翠密 董灵芝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18,24,共6页
采用复凝聚法制备壳聚糖-hVEGF165基因微粒,观察微粒形态,测定微粒的粒径、基因包封率和载药量,以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试剂作为阳性对照,检测微粒对心肌细胞的转染活性及对心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粒形态多呈球形,粒径小... 采用复凝聚法制备壳聚糖-hVEGF165基因微粒,观察微粒形态,测定微粒的粒径、基因包封率和载药量,以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试剂作为阳性对照,检测微粒对心肌细胞的转染活性及对心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粒形态多呈球形,粒径小,基因包封率和载药量均较高,转染活性略低于脂质体,但微粒对心肌细胞的毒性明显低于脂质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微粒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因转染 心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132对高糖条件下肾小管上皮细胞SnoN蛋白表达及纤维化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石春花 石明隽 +6 位作者 王圆圆 刘丽荣 张昌志 李霜 肖瑛 严瑞 郭兵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4-68,共5页
目的: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高糖培养条件下肾小管上皮细胞核转录共抑制因子Sno N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MG132减轻高糖状态下肾小管纤维化病变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NRK-52E细胞分为正常组(NG)、高糖组(HG)和不同浓度MG... 目的: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高糖培养条件下肾小管上皮细胞核转录共抑制因子Sno N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MG132减轻高糖状态下肾小管纤维化病变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NRK-52E细胞分为正常组(NG)、高糖组(HG)和不同浓度MG132预处理后高糖培养组(HG+MG132),采用免疫荧光双染的方法观察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和分布,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Sno N、Samd泛素化调节因子2(Smurf2)、Arkadia、E-cadherin、α-SMA和Ⅰ型胶原(Col-Ⅰ)等目标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NG组相比,HG组肾小管上皮细胞E-cadherin和Sno N表达减少(P<0.05),而α-SMA、Col-Ⅰ、Smurf2和Arkadia表达增多(P<0.05);与HG组相比,不同浓度MG132预处理肾小管上皮细胞后高糖培养,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中Sno N和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而α-SMA和Col-Ⅰ蛋白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并且这种效应呈量效依赖性,但MG132预处理对Smurf2和Arkadia的表达无影响。结论:MG132可对抗高糖介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纤维化效应,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Sno N蛋白的泛素化降解作用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上皮细胞 高糖 MG132 SnoN蛋白 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2 Arkadia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小管间质α-SMA表达与大鼠肾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国忠 桂华珍 +1 位作者 郭兵 万昌武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69-570,579,共3页
目的 :了解肾毒血清肾炎大鼠肾小管间质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α-SMA)的表达与肾炎预后的关系及强的松治疗对其影响。方法 :复制大鼠加速型肾毒血清肾炎 (NTN)模型 ,随机分为非治疗和强的松治疗组 ,在肾炎第 7、30、6 0和 90d分别测定血... 目的 :了解肾毒血清肾炎大鼠肾小管间质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α-SMA)的表达与肾炎预后的关系及强的松治疗对其影响。方法 :复制大鼠加速型肾毒血清肾炎 (NTN)模型 ,随机分为非治疗和强的松治疗组 ,在肾炎第 7、30、6 0和 90d分别测定血清肌酐 (Scr) ,尿蛋白 (UP) ,肾小管间质形态和α -SMA的表达及分析相互关系。结果 :肾小管间质α -SMA的表达与Scr,UP和肾小管间质病变相一致 ,强的松可抑制α -SMA的表达。结论 :α-SMA的表达与肾炎病变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强的松影响α-SMA的表达 ,减少间质细胞的异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炎 泼尼松 肾功能衰竭 Α-SMA表达 平滑肌肌动蛋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