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乳腺癌患者血浆循环DNA含量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丽荣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35-836,共2页
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浆循环DNA含量,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80例乳腺癌、4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和97例健康自愿者的外周血。用微量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血浆DNA,用荧光染料试剂盒和QubitTM荧光仪测定血浆DNA含...
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浆循环DNA含量,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80例乳腺癌、4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和97例健康自愿者的外周血。用微量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血浆DNA,用荧光染料试剂盒和QubitTM荧光仪测定血浆DNA含量。结果:(1)血浆循环DNA含量在组织学分级Ⅰ级和Ⅱ~Ⅲ级、患者肿瘤直径>20mm和≤20mm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淋巴结转移阴性和阳性、雌激素受体阴性和阳性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2)乳腺癌组血浆循环DNA浓度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良性病变组血浆循环DNA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以血浆循环DNA≤12.90μg/L作为诊断乳腺癌的临界值,其检测灵敏度为85.0%,特异度为88.3%,准确度为87.1%。(4)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9,95%可信区间为0.830~0.928。结论:乳腺癌患者的血浆DNA水平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血浆DNA水平有助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血浆
循环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吴茱萸的AFLP指纹图谱的初步研究(英文)
被引量:
5
2
作者
冉贵萍
黄海
黄金宝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20-725,共6页
首次报道中草药植物吴茱萸基因组DNA指纹图谱的研究。吴茱萸是贵州省内经济价值极高的中草药之一,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技术来分析来自不同地区的石虎、疏毛、大花吴茱萸3个品种的DNA指纹图谱,从18对引物中筛选出3对引物对19份...
首次报道中草药植物吴茱萸基因组DNA指纹图谱的研究。吴茱萸是贵州省内经济价值极高的中草药之一,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技术来分析来自不同地区的石虎、疏毛、大花吴茱萸3个品种的DNA指纹图谱,从18对引物中筛选出3对引物对19份材料的DNA检测,共得到93条带,其中多态性片段57条(平均61.3%)。3对引物组合从DNA指纹图谱上将19份材料完全区分开,结果表明AFLP技术是鉴别吴茱萸相近品种的有效方法,是形态学鉴定方法的有益补充;UPGMA方法聚类分析显示19份种质材料间的相似系数为0.235~0.941,表明吴茱萸种质间的遗传多样性丰富;余庆地区种植基地的石虎和疏毛样本聚为一类,提示人工栽培影响到吴茱萸的遗传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乳酸脱氢酶在亚洲带绦虫囊尾蚴中的表达
被引量:
1
3
作者
方文
肖靓靓
+1 位作者
包怀恩
牟荣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0-153,共4页
为开发相关疫苗和治疗靶分子,应用免疫组化、双向电泳(2-DE)结合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ting)技术对亚洲带绦虫囊尾蚴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乳酸脱氢酶(LDH)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亚洲带绦虫囊尾蚴表达GST,囊尾蚴的...
为开发相关疫苗和治疗靶分子,应用免疫组化、双向电泳(2-DE)结合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ting)技术对亚洲带绦虫囊尾蚴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乳酸脱氢酶(LDH)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亚洲带绦虫囊尾蚴表达GST,囊尾蚴的双向电泳凝胶共检测到204±11个蛋白质斑点,相对分子质量为Mr14 400~94 000,等电点(pI)为3.0~10.0;Western-blotting分析显示,GST和LDH特异性抗原抗体阳性杂交斑点均为1个,阴性对照均未见阳性杂交斑点;将Western-blotting检测的抗原抗体阳性杂交斑点与原双向电泳凝胶斑点进行比对,均找到对应蛋白斑点,经ImageMaster 2D Platinum 6.0软件分析后初步确定,该蛋白斑点的pI/Mr分别为6.5/25 588和8.2/35 318,与亚洲带绦虫GST和LDH的pI/Mr理论推导值接近。亚洲带绦虫囊尾蚴表达GST和LD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带绦虫
囊尾蚴
谷胱甘肽S-转移酶
乳酸脱氢酶
免疫组化
双向电泳
蛋白质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未成熟与成熟猪囊尾蚴蛋白双向电泳的图谱分析
4
作者
方文
肖靓靓
+1 位作者
包怀恩
牟荣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4-136,共3页
为从蛋白质水平揭示猪带绦虫入侵中间宿主家猪的免疫逃避机制,应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未成熟与成熟猪囊尾蚴蛋白质表达差异,进行双向电泳图像软件分析。结果表明:未成熟猪囊尾蚴与成熟猪囊尾蚴蛋白的双向电泳凝胶上分别有(217±13)个...
为从蛋白质水平揭示猪带绦虫入侵中间宿主家猪的免疫逃避机制,应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未成熟与成熟猪囊尾蚴蛋白质表达差异,进行双向电泳图像软件分析。结果表明:未成熟猪囊尾蚴与成熟猪囊尾蚴蛋白的双向电泳凝胶上分别有(217±13)个、(241±17)个蛋白斑点,未成熟猪囊尾蚴表达上调2倍以上的蛋白有6个,下调2倍以上的蛋白有2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带绦虫
囊尾蚴
双向电泳
蛋白质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乳腺癌患者血浆循环DNA含量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丽荣
机构
贵阳医学院
医学
检验
系
临床
生化
教研室
出处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35-836,共2页
文摘
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浆循环DNA含量,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80例乳腺癌、4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和97例健康自愿者的外周血。用微量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血浆DNA,用荧光染料试剂盒和QubitTM荧光仪测定血浆DNA含量。结果:(1)血浆循环DNA含量在组织学分级Ⅰ级和Ⅱ~Ⅲ级、患者肿瘤直径>20mm和≤20mm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淋巴结转移阴性和阳性、雌激素受体阴性和阳性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2)乳腺癌组血浆循环DNA浓度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良性病变组血浆循环DNA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以血浆循环DNA≤12.90μg/L作为诊断乳腺癌的临界值,其检测灵敏度为85.0%,特异度为88.3%,准确度为87.1%。(4)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9,95%可信区间为0.830~0.928。结论:乳腺癌患者的血浆DNA水平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血浆DNA水平有助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血浆
循环DNA
分类号
Q751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吴茱萸的AFLP指纹图谱的初步研究(英文)
被引量:
5
2
作者
冉贵萍
黄海
黄金宝
机构
贵阳医学院检验系临床生化教研室
出处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20-725,共6页
基金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jectin Guizhou Province,2005,No.5047
文摘
首次报道中草药植物吴茱萸基因组DNA指纹图谱的研究。吴茱萸是贵州省内经济价值极高的中草药之一,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技术来分析来自不同地区的石虎、疏毛、大花吴茱萸3个品种的DNA指纹图谱,从18对引物中筛选出3对引物对19份材料的DNA检测,共得到93条带,其中多态性片段57条(平均61.3%)。3对引物组合从DNA指纹图谱上将19份材料完全区分开,结果表明AFLP技术是鉴别吴茱萸相近品种的有效方法,是形态学鉴定方法的有益补充;UPGMA方法聚类分析显示19份种质材料间的相似系数为0.235~0.941,表明吴茱萸种质间的遗传多样性丰富;余庆地区种植基地的石虎和疏毛样本聚为一类,提示人工栽培影响到吴茱萸的遗传特性。
关键词
吴茱萸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Keywords
Evodia rutaecarpa ( Juss. ) Benth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DNA finger-print
Clustering analysis
分类号
R282.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乳酸脱氢酶在亚洲带绦虫囊尾蚴中的表达
被引量:
1
3
作者
方文
肖靓靓
包怀恩
牟荣
机构
贵阳医学院
医学
检验
系
临床
生化
教研室
贵阳医学院
人体寄生虫学
教研室
出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0-153,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种人体带绦虫入侵中间宿主家猪的分子机制研究"(30660168)
文摘
为开发相关疫苗和治疗靶分子,应用免疫组化、双向电泳(2-DE)结合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ting)技术对亚洲带绦虫囊尾蚴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乳酸脱氢酶(LDH)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亚洲带绦虫囊尾蚴表达GST,囊尾蚴的双向电泳凝胶共检测到204±11个蛋白质斑点,相对分子质量为Mr14 400~94 000,等电点(pI)为3.0~10.0;Western-blotting分析显示,GST和LDH特异性抗原抗体阳性杂交斑点均为1个,阴性对照均未见阳性杂交斑点;将Western-blotting检测的抗原抗体阳性杂交斑点与原双向电泳凝胶斑点进行比对,均找到对应蛋白斑点,经ImageMaster 2D Platinum 6.0软件分析后初步确定,该蛋白斑点的pI/Mr分别为6.5/25 588和8.2/35 318,与亚洲带绦虫GST和LDH的pI/Mr理论推导值接近。亚洲带绦虫囊尾蚴表达GST和LDH。
关键词
亚洲带绦虫
囊尾蚴
谷胱甘肽S-转移酶
乳酸脱氢酶
免疫组化
双向电泳
蛋白质印迹
Keywords
Taenia asiatica
cysticercus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lactate dehydrogenase
immunohistochemistry
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
western-blotting
分类号
S582.73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未成熟与成熟猪囊尾蚴蛋白双向电泳的图谱分析
4
作者
方文
肖靓靓
包怀恩
牟荣
机构
贵阳医学院
医学
检验
系
临床
生化
教研室
贵阳医学院
人体寄生虫学
教研室
出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4-136,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种人体带绦虫入侵中间宿主家猪的分子机制研究"(30660168)
文摘
为从蛋白质水平揭示猪带绦虫入侵中间宿主家猪的免疫逃避机制,应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未成熟与成熟猪囊尾蚴蛋白质表达差异,进行双向电泳图像软件分析。结果表明:未成熟猪囊尾蚴与成熟猪囊尾蚴蛋白的双向电泳凝胶上分别有(217±13)个、(241±17)个蛋白斑点,未成熟猪囊尾蚴表达上调2倍以上的蛋白有6个,下调2倍以上的蛋白有2个。
关键词
猪带绦虫
囊尾蚴
双向电泳
蛋白质组
Keywords
Taenia solium
cysticercus
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
proteome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乳腺癌患者血浆循环DNA含量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刘丽荣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吴茱萸的AFLP指纹图谱的初步研究(英文)
冉贵萍
黄海
黄金宝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乳酸脱氢酶在亚洲带绦虫囊尾蚴中的表达
方文
肖靓靓
包怀恩
牟荣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未成熟与成熟猪囊尾蚴蛋白双向电泳的图谱分析
方文
肖靓靓
包怀恩
牟荣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