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良性前列腺增生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孙超 薛向东 +4 位作者 汪柏林 孙发 田源 邢俊平 唐开发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探讨男性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根据BPH和MS诊断标准,将281例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无BPH及MS,102例)、单纯BPH组(96例)、BPH合并MS组(83例)。分别检测MS及BPH相关指标: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 目的探讨男性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根据BPH和MS诊断标准,将281例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无BPH及MS,102例)、单纯BPH组(96例)、BPH合并MS组(83例)。分别检测MS及BPH相关指标: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P)、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酸(UA)、前列腺体积(PV)、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MS及BPH各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BPH组及BPH合并MS组BMI、SBP、DP、TG、TC、LDL-C及U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而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BPH组及BPH合并MS组PV、IPSS、Qmax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PH合并MS组与单纯BPH组比较BMI、SBP、DP、TG、TC、LDL-C及UA增高(P<0.05),PV、IPSS、Qmax显著增高(P<0.001),而HDL-C显著降低(P<0.001)。PV分别与TC及UA呈正相关(β1=0.418,P1<0.001;β2=0.335,P2<0.001);Qmax分别与BMI、SBP、DP、TC及UA呈负相关(β1=-0.117,P1=0.047;β2=-0.120,P2=0.023;β3=-0.121,P3=0.014;β4=-0.209,P4<0.001;β5=-0.263,P5<0.001);IPSS分别与DP、TC、LDL及UA呈正相关(β1=0.137,P1=0.007;β2=0.110,P2=0.019;β3=0.057,P3=0.036;β4=0.237,P4<0.001);PSA分别与BMI、DP、FBG、UA呈正相关(β1=0.204,P1=0.005;β2=0.192,P2=0.001;β3=0.129,P3=0.017;β4=0.191,P4<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重或肥胖、高血压、空腹血糖高、高血脂是BPH的危险因素。结论 MS与BPH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关系。超重或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及高血糖等代谢异常是BPH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代谢综合征 老年男性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胱甘肽S-转移酶M1、T1基因多态性及氧化应激与非小细胞肺癌易感性 被引量:7
2
作者 张红艳 吴绪伟 +4 位作者 肖谊 陈梅 李志东 李艳丽 唐开发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32-436,共5页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M1、T1(GSTM1、T1)基因多态性及氧化应激损伤对非小细胞肺癌易感性。方法本病例对照研究包括110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例组)和100名正常健康对照者(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基因组DNAGSTM1、T1基因型采用...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M1、T1(GSTM1、T1)基因多态性及氧化应激损伤对非小细胞肺癌易感性。方法本病例对照研究包括110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例组)和100名正常健康对照者(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基因组DNAGSTM1、T1基因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进行检测;外周血清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浓度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采用分光光度计检测方法测定。结果 GSTM1、T1基因缺失型及GSTM1/T1缺失型在病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OR1=2.071,P1=0.009;OR2=1.900,P2=0.024;OR3=3.258,P3=0.003)。MDA及NO水平在病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而T-AOC水平则在病例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同时,病例组中GSTM1、T1基因缺失型及GSTM1/T1缺失型亚组MDA及NO浓度水平明显高于野生型亚组,而T-AOC水平明显低于野生型亚组(P均<0.001)。结论氧化损伤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扮演着重要角色,而GSTM1、T1基因缺失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更易受到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S-转移酶 多态性 氧化应激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四个民族人群线粒体DNA编码区的多态性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彬彬 钟复光 +4 位作者 易红生 王先然 李良芳 王丽兰 吴立甫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8-11,34,共5页
目的研究贵州土家族、侗族、仡佬族和彝族人群线粒体DNA(mtDNA)编码区的核苷酸多态性。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和DNA测序法对贵州4个群体145例样本mtDNA编码区的8个SNP基因座及COⅡ/tRNAlys基因间9 bp缺失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贵州4个民... 目的研究贵州土家族、侗族、仡佬族和彝族人群线粒体DNA(mtDNA)编码区的核苷酸多态性。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和DNA测序法对贵州4个群体145例样本mtDNA编码区的8个SNP基因座及COⅡ/tRNAlys基因间9 bp缺失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贵州4个民族群体的9 bp缺失频率依次为土家族18.4%,侗族29.7%,仡佬族25%,彝族16.7%,平均缺失频率为22.8%;在8个SNP基因座中,A10398G、C10400T突变在4个群体中较普遍;A663G、C5178A和G12406A突变在部分民族群体中也有较高的频率;共检测出14种单倍型,其中仡佬族11种,土家族10种,侗族8种,彝族6种。结论贵州4个民族群体mtDNA编码区可能存在不同的突变热点,在等位基因和单倍型分布频率上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民族人群 线粒体DNA 编码区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