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合成家蝇抗真菌肽MAF-1A对白色念珠菌致病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罗振华 吴建伟 +2 位作者 付萍 国果 姜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2203-2207,共5页
目的观察和研究人工合成家蝇抗真菌肽MAF-1A对白色念珠菌致病性的影响。方法以白色念珠菌ATCC10231为效应菌,检测MAF-1A在MIC浓度下不同时间白色念珠菌的孢子萌发率及芽管形成率,瑞氏染色后显微镜计数,观察MAF-1A预处理后及干预下,酵母... 目的观察和研究人工合成家蝇抗真菌肽MAF-1A对白色念珠菌致病性的影响。方法以白色念珠菌ATCC10231为效应菌,检测MAF-1A在MIC浓度下不同时间白色念珠菌的孢子萌发率及芽管形成率,瑞氏染色后显微镜计数,观察MAF-1A预处理后及干预下,酵母相和菌丝相白色念珠菌定植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能力变化;分别设立氟康唑(fluconazole,FLC)和PBS为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结果 MAF-1A作用白色念珠菌后,孢子萌发率及芽管形成率小于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组(P<0.05);MAF-1A可减少白色念珠菌酵母相细胞或菌丝相细胞对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粘附数,且减少酵母相细胞粘附作用强于菌丝相细胞(P<0.05);MAF-1A预处理白色念珠菌后,对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粘附数少于MAF-1A干预组的细胞粘附数(P<0.05)。结论 MAF-1A可通过抑制白色念珠菌孢子萌发和芽管的形成以及有效降低白色念珠菌对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粘附能力,从而影响白色念珠菌的致病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 抗真菌肽MAF-1A 白色念珠菌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虫茶资源及其利用的现状调查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健锋 杨茂发 +4 位作者 胡吉凤 尚小丽 宋琼章 李斌 桑维钧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期62-65,2,共4页
为给贵州虫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采用走访调查和室内饲养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产虫茶昆虫种类及分布、生产虫茶的寄主植物、虫茶品种以及虫茶资源利用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贵州产虫茶昆虫为鳞翅目螟蛾科米缟螟、紫斑谷螟、灰... 为给贵州虫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采用走访调查和室内饲养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产虫茶昆虫种类及分布、生产虫茶的寄主植物、虫茶品种以及虫茶资源利用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贵州产虫茶昆虫为鳞翅目螟蛾科米缟螟、紫斑谷螟、灰直纹螟、黄环纹丛螟和织蛾科米仓织蛾等5种。其中,米仓织蛾为新发现的产虫茶昆虫种类。寄主植物为豹皮樟、红果黄肉楠、化香树和三叶海棠等4种。贵州虫茶品种主要有米缟螟豹皮樟虫茶、米缟螟红果黄肉楠虫茶、紫斑谷螟豹皮樟虫茶、紫斑谷螟红果黄肉楠虫茶、米仓织蛾豹皮樟虫茶、灰直纹螟化香虫茶、灰直纹螟三叶海棠虫茶和黄环纹丛螟化香虫茶等8种。黔北地区工厂化生产虫茶的昆虫主要是米缟螟和紫斑谷螟,寄主植物是豹皮樟和红果黄肉楠;黔东南地区生产虫茶的昆虫主要是灰直纹螟和黄环纹丛螟,寄主植物是化香树和三叶海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茶 产虫茶昆虫 寄主植物 资源调查 开发利用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