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赤灵芝孢子粉对老年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任玮 左丽 钟志强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54-756,共3页
目的:探讨"盈康活"灵芝孢子粉对正常老年小鼠免疫调节作用。方法:用不同剂量灵芝孢子粉给正常老年小鼠灌胃,检测小鼠免疫器官重量,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外周血细胞CD3+、CD4+、CD8+、CD49b+、CD19+的表达;血清中... 目的:探讨"盈康活"灵芝孢子粉对正常老年小鼠免疫调节作用。方法:用不同剂量灵芝孢子粉给正常老年小鼠灌胃,检测小鼠免疫器官重量,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外周血细胞CD3+、CD4+、CD8+、CD49b+、CD19+的表达;血清中溶血素效价、总补体活性以及T细胞产生主要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灵芝孢子粉能明显提高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指数、溶血素效价,增加腹腔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对外周血中T、B、NK细胞的数量、血清总补体活性和主要细胞因子的含量均有一定影响。结论:灵芝孢子粉对正常老年小鼠的免疫功能恢复具有正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孢子粉 免疫调节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孢子粉对糖皮质激素抑制模型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任玮 左丽 钟志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79-984,共6页
目的:探讨灵芝孢子粉对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iods,GC)免疫抑制模型小鼠的免疫功能调节作用。方法:用不同剂量灵芝孢子粉对糖皮质激素模型小鼠灌胃,检测小鼠免疫器官重量,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外周血细胞CD3+、CD4+、CD8+、... 目的:探讨灵芝孢子粉对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iods,GC)免疫抑制模型小鼠的免疫功能调节作用。方法:用不同剂量灵芝孢子粉对糖皮质激素模型小鼠灌胃,检测小鼠免疫器官重量,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外周血细胞CD3+、CD4+、CD8+、CD49b+、CD19+的表达;血清中溶血素效价、总补体活性以及T细胞产生主要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灵芝孢子粉可显著增强GC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能显著提高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指数、溶血素效价,增加腹腔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对外周血中T、B、NK细胞的数量、血清总补体活性和主要细胞因子的含量均有一定影响。结论:灵芝孢子粉对GC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恢复具有正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孢子粉 糖皮质激素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LB/c小鼠感染弓形虫后Th1/Th2免疫漂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永念 包怀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动态分析BALB/c小鼠感染弓形虫后Th1/Th2免疫失衡及免疫漂移特点,并探讨转录因子T-bet和GA-TA-3在此过程中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9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30只,弓形虫感染组60只。于感染后奇数天每天处死感染组小鼠2只... 目的:动态分析BALB/c小鼠感染弓形虫后Th1/Th2免疫失衡及免疫漂移特点,并探讨转录因子T-bet和GA-TA-3在此过程中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9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30只,弓形虫感染组60只。于感染后奇数天每天处死感染组小鼠2只,对照组小鼠1只,采用ELISA法动态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IFN-γ和IL-4的水平,同时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小鼠脾细胞中T-bet和GATA-3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感染组小鼠中,血清IFN-γ于感染后第4天开始显著升高,第5~7天维持在高峰值,从第8天开始下降,第9天降至正常水平;IL-4于感染后第8天开始显著升高,第9天升至峰值,从第14天开始下降,第15天降至正常水平;脾细胞T-bet mRNA的表达在感染后第3天升高,第5天达高峰后于第9天降至正常水平;脾细胞GATA-3 mRNA的表达在感染后第7天升高,第11天达高峰,于第13天降至正常水平。正常对照组小鼠在实验期内IFN-γI、L-4水平没有明显变化,维持在正常的较低水平。结论:BALB/c小鼠感染弓形虫后诱导的免疫应答在感染急性期(第1~8天)以Th1应答为主,第9至13天,宿主免疫应答以Th2细胞应答为主,之后Th1/Th2应答基本恢复平衡。Th1应答向Th2应答的漂移与T-bet和GATA-3 mRNA的表达相关并受其调控,Th1/Th2型免疫应答的发生时相和效应强度可能影响弓形虫感染的最终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LB/C小鼠 弓形虫(刚地) TH1应答 Th2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及灭活疫苗灌胃免疫小鼠后的抗体应答 被引量:5
4
作者 陈晨 唐俊杰 杨志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2-164,168,共4页
目的 :测定甲肝减毒活疫苗及灭活疫苗灌胃免疫小鼠后的抗体应答效应。方法 :将活或灭活的甲肝疫苗加或不加明胶 ,经胃免疫小鼠 ,于末次免疫后 2w取血清及肠液 ,用间接ELISA法分别检测其中的特异性IgG和IgA抗体水平 ,并与空白及肌注组比... 目的 :测定甲肝减毒活疫苗及灭活疫苗灌胃免疫小鼠后的抗体应答效应。方法 :将活或灭活的甲肝疫苗加或不加明胶 ,经胃免疫小鼠 ,于末次免疫后 2w取血清及肠液 ,用间接ELISA法分别检测其中的特异性IgG和IgA抗体水平 ,并与空白及肌注组比较。结果 :实验组特异抗体水平明显高于肌注组 (P <0 0 1) ;加明胶组的免疫效果较不加者好 (IgG :P <0 0 0 1,IgA :P <0 0 5 )。结论 :甲肝活疫苗及灭活疫苗经消化道免疫小鼠后 ,均可诱导全身及局部的抗体应答 ;明胶有增强抗体产生的作用 ,可作为一种安全、廉价的粘膜佐剂被进一步开发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肝减毒活疫苗 灌胃免疫 抗体应答 明胶 甲肝灭活疫苗 甲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17细胞在弓形虫感染小鼠中的免疫病理作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闵少菊 李永念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4-458,共5页
目的:分析弓形虫感染小鼠后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变化,探讨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可能的免疫病理作用。方法:Giemsa染色、常规病理学检查、免疫荧光法及PCR扩增弓形虫核酸,确定弓形虫速殖子感染BALB/c小鼠模型的建立;流式细胞术动态... 目的:分析弓形虫感染小鼠后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变化,探讨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可能的免疫病理作用。方法:Giemsa染色、常规病理学检查、免疫荧光法及PCR扩增弓形虫核酸,确定弓形虫速殖子感染BALB/c小鼠模型的建立;流式细胞术动态检测感染小鼠脾脏中CD3+CD4+IL-17+Th17细胞变化;ELISA法动态检测血清中IL-17、IL-6以及抗弓形虫特异性IgM抗体的变化。结果:感染鼠外周血、腹腔液、肝、脾及肺脏中均可检测弓形虫速殖子,CD3+CD4+IL-17+Th17细胞在感染后12 h显著增高,72 h至96 h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血清中IL-17在感染后12 h至36 h升高,而IL-6则在感染后60 h至72 h先降低,84 h至132 h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弓形虫感染小鼠后诱导的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可能参与小鼠的免疫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TH17细胞 IL-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分离2型登革病毒突变株E蛋白N端158氨基酸基序免疫原性初探
6
作者 李佳怡 商正玲 左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79-582,共4页
目的:Ⅱ型登革病毒临床分离突变株(B株)E基因区部分序列的原核表达载体构建,蛋白表达、复性和纯化,及其免疫原性的初探。方法:将B株E基因1~476bp序列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经酶切、测序鉴定正确后转入表达菌,IPTG诱导后将包涵... 目的:Ⅱ型登革病毒临床分离突变株(B株)E基因区部分序列的原核表达载体构建,蛋白表达、复性和纯化,及其免疫原性的初探。方法:将B株E基因1~476bp序列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经酶切、测序鉴定正确后转入表达菌,IPTG诱导后将包涵体变性,复性,纯化后的蛋白免疫C57BL/6和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并通过Western blot和ELISA进行抗体鉴定。结果:成功构建了pET28a(+)-B-E原核表达载体,在表达菌中以包涵体形式稳定高表达,分子量为20kD。利用蛋白的His标签进行Western blot鉴定确定该蛋白为重组B-E蛋白,得到的可溶蛋白纯度大于90%。B-E蛋白免疫BALB/c和C57BL/6小鼠均可以得到有效的多克隆抗体。结论:B-E蛋白对BALB/c和C57BL/6小鼠具有免疫原性,其中ELISA鉴定免疫C57BL/6小鼠抗体的滴度为1∶12800,Western blot鉴定免疫BALB/c小鼠抗体滴度为1∶5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病毒 包膜蛋白 蛋白表达纯化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三个主要民族人群TNF-α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永念 廉玮晟 左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45-548,共4页
目的:了解贵州汉族、苗族、布依族人群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基因启动子区的基因多态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SSP-PCR)方法,对贵州汉... 目的:了解贵州汉族、苗族、布依族人群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基因启动子区的基因多态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SSP-PCR)方法,对贵州汉族、苗族、布依族人群中TNF-α基因启动子区已知的5个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检测,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和单倍型及其组间差异。结果:贵州汉族人群中TNF-α基因启动子区5个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38(G,96%;A,4.0%)、-308(G,92%;A,8%)、-857(C,65.0%;T,35.0%)、-863(C,80.0%;A,20.0%)、-1031(T,48.0%;C,52.0%),其单倍型以GG-GG-CC-CC-TC和GG-GG-TT-CC-TC为主,分别占32.0%和28.0%;苗族人群中TNF-α基因启动子区5个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38(G,85.0%;A,15.0%)、-308(G,94.0%;A,6.0%)、-857(C,74.0%;T,26.0%)、-863(C,96.0%;A,4.0%)、-1031(T,50.0%;C,50.0%),其单倍型以GG-GG-CC-CC-TC和GG-GG-TT-CC-TC为主,分别占50.0%和24.0%;布依族人群中TNF-α基因启动子区5个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38(G,86.0%;A,14.0%)、-308(G,92.0%;A,8.0%)、-857(C,89.0%;T,11.0%)、-863(C,84.0%;A,16.0%)、-1031(T,50.0%;C,50.0%),其单倍型以GG-GG-CC-CC-TC占54.0%,AA-GG-CC-CC-TC和GG-GG-CC-AA-TC各占12%。结论:贵州汉族、苗族、布依族人群中TNF-α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具有独特的特征,这为TNF-α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的相关性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汉族 苗族 布依族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CCL22和CCL20协同皮肤抗原诱导的调节性T淋巴细胞对皮肤移植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李伟 宋云 +4 位作者 叶艾竹 安宇 骆姝琳 刘水和 袁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15-1318,共4页
目的:研究小鼠皮肤移植模型中趋化因子CCL20和CCL22联合调节性T细胞对移植皮肤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将皮肤移植小鼠分为四组,每组3只小鼠,分别为Treg组、Treg+CCL20组、Treg+CCL22组与对照组。其中Treg细胞经同种异体皮肤抗原诱导。以C... 目的:研究小鼠皮肤移植模型中趋化因子CCL20和CCL22联合调节性T细胞对移植皮肤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将皮肤移植小鼠分为四组,每组3只小鼠,分别为Treg组、Treg+CCL20组、Treg+CCL22组与对照组。其中Treg细胞经同种异体皮肤抗原诱导。以C57BL/6小鼠为同种异体供体,BALB/c小鼠为受体行皮肤移植手术。进行皮肤移植后立即于异体皮下注射Treg细胞2×105个细胞/鼠,体积为200μl。以后每日于异体皮下注射趋化因子CCL20或CCL22,共连续注射10d,观察并记录皮肤的存活情况。Treg细胞定植实验:首先利用磁珠分选方法分离皮肤抗原诱导Treg细胞,并利用锝99标记分离到的Treg细胞;皮下注射3 h后,处死小鼠,用GC-2016γ放射免疫计数器检测各脏器及移植皮肤的放射性活度。结果:1经Treg进行干预的小鼠,其异体皮肤存活时间均显著长于手术对照组(P<0.05),而且同种异体抗原诱导Treg在趋化因子CCL20或CCL22存在下异体皮肤存活时间显著高于单纯使用Treg组和对照组(P<0.001)。2注射皮肤抗原诱导的Treg细胞后,自体和异体皮肤移植组Treg细胞主要分布在自体和异体皮肤,分别占注射Treg组细胞的60%和98%;加趋化因子CCL20组和CCL22组的Treg主要分布在肝脏。结论:趋化因子CCL20和CCL22能够协同促进经皮肤抗原诱导的Treg细胞延长异体皮肤的存活时间,这种作用效果可能与趋化因子CCL20和CCL22趋化Treg细胞向肝脏大量定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EG 皮肤移植 CCL20 CCL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V2 NGC株感染BALB/C小鼠后IL-4、IFN-γ产生动态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文捷 左丽 +1 位作者 潘宇 商正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03-305,310,共4页
目的 :观察 2型登革病毒NGC株感染BALB C小鼠后其IL 4、IFN γ产生动态 ,研究登革病毒感染的免疫机制。方法 :用不同含量的DV2NGC株经皮下多点注射 ,间接ELISA法测定感染后不同时间各组小鼠血浆IL 4、IFN γ含量。结果 :DV2NGC株感染小... 目的 :观察 2型登革病毒NGC株感染BALB C小鼠后其IL 4、IFN γ产生动态 ,研究登革病毒感染的免疫机制。方法 :用不同含量的DV2NGC株经皮下多点注射 ,间接ELISA法测定感染后不同时间各组小鼠血浆IL 4、IFN γ含量。结果 :DV2NGC株感染小鼠产生IL 4和IFN γ动态不同。初次感染早期 ,IL 4水平明显升高 ,而IFN γ处于较低水平 ;再次感染后第 1天 ,IL 4水平达最高峰 ( 4 2 94 6 6 8± 349 0 38pg ml) ,IFN γ则于第 4天和第 11天达较高水平 ,两者的产生彼消此长 ,且产生动态与感染病毒量有关。结论 :DV2NGC株感染早期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相互影响 ,体液免疫占主导作用 ,为Th2应答优势。但在登革热感染后期 ,细胞免疫一定程度抑制Th2应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病毒 TH1/TH2 IL-4 IFN-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洛因依赖者血清中Th1和Th2细胞产生主要细胞因子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何军 左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33-1035,1041,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Th1、Th2细胞产生主要细胞因子IFN-γ、IL-4在海洛因依赖者血清中水平的变化,为充分认识海洛因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93例海洛因依赖者按吸食海洛因时间长短分为三组(2年以内、5~10年、10年以上),31例正常... 目的:通过检测Th1、Th2细胞产生主要细胞因子IFN-γ、IL-4在海洛因依赖者血清中水平的变化,为充分认识海洛因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93例海洛因依赖者按吸食海洛因时间长短分为三组(2年以内、5~10年、10年以上),31例正常人血清作为对照组,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人血清IFN-γ、IL-4水平。结果:各组海洛因依赖者血清细胞因子IFN-γ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IL-4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吸食海洛因2年到5-10年到10年以上,IFN-γ水平呈先高后低变化(108.52±25.84pg/ml、133.13±36.35pg/ml、113.4±38.17pg/ml),IL-4水平呈先低后高变化(129.18±83.42pg/ml、76.35±47.01pg/ml、139.74±111.37pg/ml)。结论:Th1、Th2细胞产生主要细胞因子IFN-γ、IL-4在海洛因依赖者血清中水平改变明显,证明海洛因依赖者存在Th1/Th2功能紊乱。特别是吸食5~10年间以Th1亢进,Th2降低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依赖者 T淋巴细胞亚类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N-2 NGC株感染BALB/c小鼠TH1/TH2类细胞因子产生的差异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文捷 左丽 +1 位作者 潘宇 商正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2型登革病毒(DEN2)NGC株初次感染和再次感染BALB/c小鼠后小鼠血浆中TH1和TH2类细胞因子的产生及其动态变化,研究DEN2感染的免疫机制。方法:用不同量的DEN2NGC株经皮下多点注射,建立BALB/c小鼠感染模型,间接ELISA... 目的:通过观察2型登革病毒(DEN2)NGC株初次感染和再次感染BALB/c小鼠后小鼠血浆中TH1和TH2类细胞因子的产生及其动态变化,研究DEN2感染的免疫机制。方法:用不同量的DEN2NGC株经皮下多点注射,建立BALB/c小鼠感染模型,间接ELISA法测定感染后不同时间小鼠血浆IL-2、IFN-γ、IL-4、IL-5、IL-6、IL-10的含量。结果:(1)在初、再次感染阶段,DEN2 NGC株各感染组产生IL-4、IFN-γ、IL-2、IL-5、IL-6、IL-10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①在初次感染阶段,NGC株各感染组血浆IL-2、IL-5、IL-6于第4、6、8天出现;在再次感染阶段,各感染组产生IL-2、IL-5、IL-6均于第1天迅速升高;IL-2水平于第4天达高峰(104448.46±13314.1pg/ml),维持5—7天后迅速下降;IL-5于48小时达到高峰(135.125±46.75pg/ml);各组小鼠IL-6产生的动态相似,在再次感染后第1天,达高峰(555.823±44.639pg/ml)后逐渐下降。②初次感染早期,IL-4水平明显升高,而IFN-γ处于较低水平;再次感染后第1天,IL-4水平达最高峰(4294.668±349.038pg/ml),IFN-γ则于第4天和第11天达较高水平,两者的产生彼消此长,且产生动态与感染病毒量有关。(2)在初、再次感染阶段,用不同量DEN2 NGC株感染组产生细胞因子水平有差异。结论:DEN2 NGC株初次和再次感染BALB/c小鼠后,TH1和TH2应答均可发挥一定作用,二者相互影响,TH细胞及其产生的CK在DEN感染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2型病毒 TH1 TH2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LB/c小鼠急、慢性弓形虫感染时Th细胞应答的基因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永念 包怀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39-843,共5页
目的:分析弓形虫感染BALB/c小鼠后诱导Th细胞应答的基因表达谱特征。方法:以刚地弓形虫速殖子感染BALB/c小鼠,分别于感染后第6天和第12天各处死小鼠2只,制备小鼠脾细胞悬液并混合,提取细胞总RNA。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小鼠Th细胞应答各... 目的:分析弓形虫感染BALB/c小鼠后诱导Th细胞应答的基因表达谱特征。方法:以刚地弓形虫速殖子感染BALB/c小鼠,分别于感染后第6天和第12天各处死小鼠2只,制备小鼠脾细胞悬液并混合,提取细胞总RNA。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小鼠Th细胞应答各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对部分表达变化的基因应用Realtime-PCR予以验证。结果:BALB/c小鼠感染弓形虫后,基因芯片检测共有20种基因表达差异超出2倍以上。感染后第12天比第6天,8种基因(Gata-3、Ccr3、Ccr4、Bcl6、Nfatc1、CD80、Fos、CD69)表达上调,12种基因(T-bet、CIITA、Irf1、Mapk9、Nfatc3、Fasl、Tyk2、Lat、Mapk10、Socs3、Socs6、Yy1)表达下调。总体呈现Th2型免疫应答基因上调,Th1型免疫应答基因呈下调趋势。Gata-3和T-bet基因的Realtime-PCR检测结果与基因芯片检测一致。结论:从基因表达谱分析来看,BALB/c小鼠感染弓形虫后在感染急性期以Th1细胞应答为主,度过急性期后以Th2细胞应答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LB/C小鼠 弓形虫(刚地) TH细胞 基因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登革2型病毒体外诱导Ana-1巨噬细胞极化及其TLR7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龙世棋 商正玲 左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75-680,共6页
目的:研究登革2型病毒体外诱导Ana-1细胞极化及TLR7表达情况,分析其在登革病毒致病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用DEN2感染Ana-1细胞,24、72、120小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病毒核酸、iNOS、Arg-1、IL-10、IL-12p40 mRNA;Western b... 目的:研究登革2型病毒体外诱导Ana-1细胞极化及TLR7表达情况,分析其在登革病毒致病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用DEN2感染Ana-1细胞,24、72、120小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病毒核酸、iNOS、Arg-1、IL-10、IL-12p40 mRNA;Western blot检测iNOS、Arg-1、TLR7蛋白;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TNF-α水平。结果:巨噬细胞被DEN2感染后病毒核酸在72小时达峰值,2-ΔΔCt值为159.98±37.80;iNOS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5),IL-12p40 mRNA、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72小时达峰值;IL-12p40 mRNA 2-ΔΔCt值为11.1±2.41,TNF-α浓度为(454.72±13.41)pg/ml。Arg-1 mRNA及蛋白较M2型极化对照组降低(P<0.05);IL-10 mRNA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TLR7表达低于同期正常对照组。结论:Ana-1细胞被DEN2感染后向M1型极化;DEN2可下调Ana-1细胞TLR7表达,可能是DEN2发生免疫逃逸的机制之一;Ana-1细胞TNF-α水平与细胞内DEN2核酸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2型病毒 巨噬细胞 极化 TLR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洛因依赖者血清中IL-9、IL-17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何军 左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63-465,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IL-9、IL-17在海洛因依赖者血清中水平的变化,为进一步认识海洛因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93例海洛因依赖者按吸食海洛因时间长短分为三组(2年以内、510年、10年以上),31例正常人血清作为对照组,用双抗体... 目的:通过检测IL-9、IL-17在海洛因依赖者血清中水平的变化,为进一步认识海洛因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93例海洛因依赖者按吸食海洛因时间长短分为三组(2年以内、510年、10年以上),31例正常人血清作为对照组,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血清IL-9、IL-17水平。结果:2年以内组和510年组海洛因依赖者血清IL-9较正常对照升高(P〈0.05)、各组IL-17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从2年以内组到510年组到10年以上组,IL-9水平先升高后降低[(334.92±144.41)pg/ml、(353.47±176.93)pg/ml、(287.38±129.94 pg/ml)],IL-17水平先降低后相对升高[(53.38±26.08)pg/ml、(45.87±16.81)pg/ml、(68.18±39.26)pg/ml)]。结论:IL-9、IL-17在海洛因依赖者血清中水平改变明显,吸食海洛因可刺激IL-9水平升高而抑制机体IL-17的水平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依赖者 IL-9 IL-17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HMGB1对DEN2感染Ana-1细胞分泌TNF-α及NO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伟 商正玲 +4 位作者 左丽 龙世棋 孟庆红 王琨 尹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重组高迁移率族蛋白1(recombination high mobility group box protein 1,r HMGB1)对DEN2感染鼠源单核巨噬细胞Ana-1分泌TNF-α、NO及DEN复制的影响。方法:直接免疫荧光法鉴定DEN2吸附Ana-1细胞;qRTPCR检测不同时间胞...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重组高迁移率族蛋白1(recombination high mobility group box protein 1,r HMGB1)对DEN2感染鼠源单核巨噬细胞Ana-1分泌TNF-α、NO及DEN复制的影响。方法:直接免疫荧光法鉴定DEN2吸附Ana-1细胞;qRTPCR检测不同时间胞内病毒载量变化;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感染不同时间TNF-α的分泌水平,Griess试剂检测细胞释放NO变化。结果:不同剂量r HMGB1处理Ana-1细胞后,对DEN2感染细胞的病毒抑制率(%)分别为41.53±2.12﹑55.30±1.59﹑74.75±1.12﹑86.35±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 HMGB1处理后,感染细胞分泌TNF-α和NO水平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 HMGB1可有效调节DEN2感染Ana-1细胞的TNF-α和NO分泌,并抑制DEN2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2 HMGB1 An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x5基因在野生型斑马鱼全胚胎发育早期的表达 被引量:1
16
作者 姚冬静 舒莉萍 +3 位作者 何志旭 马建娟 李涛 黄惠敏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为了深入了解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尤其是在早期B淋巴细胞的生成和中脑的发育过程中pax5基因可能的作用及其机制,选择斑马鱼作为实验动物,构建野生型斑马鱼pCS2+-pax5重组质粒,并观察pax5基因在野生型斑马鱼胚胎中的表达。方法提取斑... 目的为了深入了解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尤其是在早期B淋巴细胞的生成和中脑的发育过程中pax5基因可能的作用及其机制,选择斑马鱼作为实验动物,构建野生型斑马鱼pCS2+-pax5重组质粒,并观察pax5基因在野生型斑马鱼胚胎中的表达。方法提取斑马鱼胚胎总RNA后经RT-PCR克隆斑马鱼pax5基因片段,将得到的pax5基因片段和pCS2+质粒经EcoRⅠ、XbaⅠ双酶切后,在T4DNA连接酶的作用下插入pCS2+质粒中,通过对重组质粒进行双酶切、菌落PCR以及插入片段序列测定鉴定后,经T3RNA体外转录体系合成地高辛标记的pax5基因的反义mRNA探针。将得到的探针用全胚胎原位杂交技术检测pax5基因在斑马鱼早期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pCS2+-pax5重组质粒并制备了pax5基因的反义mRNA探针,通过斑马鱼原位杂交技术,发现在斑马鱼受精后18~72小时(18~72hpf)胚胎头部的小脑、中脑后脑交界处均可观察到pax5基因阳性杂交信号;在24~72hpf胚胎的耳蜗均可观察到pax5基因的阳性杂交信号,且随着时相的增长其表达逐渐增多;在18~48hpf胚胎的脊索部位可见pax5基因的阳性杂交信号。结论明确了pax5基因在斑马鱼胚胎的脑部、脊索神经系统高表达,并首次证实其在耳蜗听神经的早期发育过程中有表达,可能对斑马鱼早期胚胎神经系统的发育起着某些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pCS2+载体 pax5基因 反义mRNA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抗原诱导后小鼠调节性T淋巴细胞趋化特性动态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音 李伟 +4 位作者 叶艾竹 安宇 骆姝琳 刘水和 袁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32-1036,共5页
目的:了解不同抗原诱导下调节性T淋巴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表达的情况及在趋化因子CCL20、CCL22引导下T淋巴细胞的趋化行为。方法:用C57BL/6小鼠皮肤抗原、卡介苗或生理盐水诱导BALB/c小鼠,于诱导后1、2、3及4周,用流式检测两组小鼠脾... 目的:了解不同抗原诱导下调节性T淋巴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表达的情况及在趋化因子CCL20、CCL22引导下T淋巴细胞的趋化行为。方法:用C57BL/6小鼠皮肤抗原、卡介苗或生理盐水诱导BALB/c小鼠,于诱导后1、2、3及4周,用流式检测两组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悬液中CD4+CD25-T、CD4+CD25+CD127-T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CR4和CCR6表达的动态变化,并用趋化试验观察CCL20、CCL22作用下各CD4+T细胞亚型的趋化特性。结果:1皮肤抗原诱导组CD4+CD25-T细胞表面CCR4表达平均荧光强度在第4周时显著高于第3周,卡介苗诱导组趋化因子受体表达无显著变化;皮肤抗原诱导组CD4+CD25+CD127-T细胞表面CCR4表达平均荧光强度在第4周时最高(P<0.05),卡介苗诱导组趋化因子受体表达无显著变化。2皮肤抗原诱导组CD4+CD25-T细胞表面CCR6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在第2周最高(P<0.05),卡介苗诱导组是第4周最高(P<0.05);皮肤抗原诱导组CD4+CD25+CD127-T细胞表面CCR6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前两周显著高于第3周、第4周(P<0.05),在卡介苗诱导组第2周及第4周比第1周高(P<0.05)。3CCL20趋化下CD4+CD25+CD127-T细胞的趋化指数在卡介苗诱导4周时较高(P<0.05),皮肤抗原诱导2周和4周时升高(P<0.05);CCL22趋化下,卡介苗诱导组与皮肤抗原诱导组CD4+CD25+CD127-T细胞的趋化指数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提示Treg表面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与抗原性质有关。2诱导早期CCL22对Treg细胞的趋化作用明显,诱导后期CCL20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诱导 调节性T细胞 趋化因子 趋化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N2对鼠源性DCTLR7、MyD88、NF-κB的表达与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曾雯 左丽 +1 位作者 尹科 张海燕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63-569,共7页
目的:观察登革2型病毒(DEN2)感染鼠源性DC后TLR7、MyD88、NF-κB的表达及IFN-α、IP-10的分泌变化,探讨MyD88依赖型信号通路在DEN2感染中的作用。方法:rmGM-CSF和rmIL-4联合诱导C57BL/6小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BMDC),常规方法增殖鉴定DE... 目的:观察登革2型病毒(DEN2)感染鼠源性DC后TLR7、MyD88、NF-κB的表达及IFN-α、IP-10的分泌变化,探讨MyD88依赖型信号通路在DEN2感染中的作用。方法:rmGM-CSF和rmIL-4联合诱导C57BL/6小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BMDC),常规方法增殖鉴定DEN2,利用DEN2(MOI=0.4)感染BMDC,直接免疫荧光检测DEN2吸附鼠源性BMDC;West-ern blot检测感染后不同时间TLR7、MyD88、NF-κB蛋白表达。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感染后不同时间细胞培养上清IP-10、IFN-α的水平,RT-PCR检测相应时间点被感染DC内DEN2 NS5核酸水平。结果:rmGM-CSF和rmIL-4联合诱导C57BL/6小鼠BMDC,5天后获得纯度为70%的相对未成熟DC;与对照组相比DEN2感染BMDC后24小时TLR7、MyD88、NF-κB的表达升高;48小时TLR7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但MyD88、NF-κB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72小时DEN2感染组TLR7、MyD88、NF-κB的表达均较前降低,且TLR7、MyD88的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DEN2感染组细胞培养上清IFN-α、IP-10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IFN-α逐渐升高,72小时分泌量达最高,可分泌(933.94±29.02)ρg/ml;IP-10在48小时分泌达高峰,分泌量为(834.44±43.60)ρg/ml,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被感染DC内DEN2 NS5病毒核酸水平48小时达最高,72小时有所降低。结论:DEN2可影响小鼠BMDC TLR7、MyD88、NF-κB的表达,促进其分泌IFN-α、IP-10进而影响病毒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2 树突状细胞 MYD88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丙酮沉淀对2-DE图谱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蔡静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0-271,共2页
目的以丙酮沉淀A549肺腺癌细胞总蛋白,用双向电泳(two-d im 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技术分析比较蛋白质丙酮沉淀对2-DE图谱的影响。方法采用一次抽提蛋白质的方法,提取A549细胞总蛋白,丙酮沉淀蛋白质,对沉淀前、后的蛋白质进行... 目的以丙酮沉淀A549肺腺癌细胞总蛋白,用双向电泳(two-d im 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技术分析比较蛋白质丙酮沉淀对2-DE图谱的影响。方法采用一次抽提蛋白质的方法,提取A549细胞总蛋白,丙酮沉淀蛋白质,对沉淀前、后的蛋白质进行二维凝胶电泳,分析比较所得蛋白图谱。结果蛋白丙酮沉淀前检测得到473个蛋白点,沉淀后为428个蛋白点,高丰度蛋白点沉淀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二维凝胶电泳时丙酮沉淀蛋白会导致蛋白的丢失,尤其是低丰度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 蛋白质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登革病毒感染树突状细胞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20
作者 李佳怡 左丽 孙汭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68-471,共4页
关键词 登革病毒感染 树突状细胞 分子机制 登革休克综合征 亚热带地区 城市化进程 伊蚊传播 生物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