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菖蒲生长、开花的气象条件 被引量:6
1
作者 黄桔梅 刘春远 +1 位作者 谷小平 吴祥骞 《贵州农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70-72,共3页
唐菖蒲生长、开花的气象条件黄桔梅,刘春远,谷小平,吴祥骞(贵阳农业气象试验站贵阳550052;贵州农学院图书馆贵阳550025)唐菖蒲(GladiolusHybridusHort)是鸢尾科唐菖蒲属的球茎观赏植物,花色... 唐菖蒲生长、开花的气象条件黄桔梅,刘春远,谷小平,吴祥骞(贵阳农业气象试验站贵阳550052;贵州农学院图书馆贵阳550025)唐菖蒲(GladiolusHybridusHort)是鸢尾科唐菖蒲属的球茎观赏植物,花色鲜艳,花型变化多姿,花茎挺直,插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菖蒲 生长 开花 气象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贵阳蔬菜栽培气候条件分析及布局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汪圣洪 赵仕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9期14403-14406,共4页
[目的]根据贵阳市不同区域(乡镇)不同季节的气候规律,研究贵阳发展反季节(错季节)蔬菜种植的可行性和分区布局。[方法]以贵阳各气象站1971~2010年的气候资料和贵阳市1∶250 000地理信息数据为材料,运用GIS技术,根据蔬菜种类生产与气象... [目的]根据贵阳市不同区域(乡镇)不同季节的气候规律,研究贵阳发展反季节(错季节)蔬菜种植的可行性和分区布局。[方法]以贵阳各气象站1971~2010年的气候资料和贵阳市1∶250 000地理信息数据为材料,运用GIS技术,根据蔬菜种类生产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确定蔬菜农业气候区划指标。[结果]结合当地土壤类型、灌溉条件以及专家意见,通过建立各气候要素与地理地形因子(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的关系模型,将各气候因子推算订正到乡镇点上,从贵阳市乡镇气候条件的时空分布规律分析出发,再根据贵阳市蔬菜种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贵阳市蔬菜种植在发展正季的同时可以大力发展反季节(错季节)蔬菜,以解决贵阳市蔬菜淡季的问题;并对不同季节蔬菜种植的合理布局以乡镇为单元进行了气候适应性分区。[结论]该研究为贵阳市可大力发展反季节(错季节)蔬菜生产和充分合理利用蔬菜气候资源、因地制宜调整蔬菜产业布局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蔬菜栽培 气候分析 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阳市烤烟干旱判别指标的确定 被引量:2
3
作者 汪圣洪 莫建国 汪义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5期215-217,共3页
以贵阳市1981-2010年降水资料为基础,详细分析贵阳市烤烟生长期降水条件对烤烟生长的影响及需水指标;利用贵阳市土壤墒情资料,采用土壤墒情指数判别法确定烤烟不同生育期干旱判别指标,为贵阳市烤烟干旱监测预警提供依据。
关键词 烤烟 干旱指标 确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因子与黔中水稻灌浆速度及千粒重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皓 翁玲 +4 位作者 刘宇鹏 吴丹 金昭贵 王禄静 杨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2期1-8,共8页
【目的】研究黔中地区气象因子与水稻灌浆速度及千粒重的相关性。【方法】利用2013—2017年水稻灌浆-成熟期逐日气象数据(风速、降水、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蒸发量)与灌浆速度、千粒重数据,通过倾向变化率分析潜在蒸散量、灌浆速... 【目的】研究黔中地区气象因子与水稻灌浆速度及千粒重的相关性。【方法】利用2013—2017年水稻灌浆-成熟期逐日气象数据(风速、降水、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蒸发量)与灌浆速度、千粒重数据,通过倾向变化率分析潜在蒸散量、灌浆速度、千粒重变化特征;借助RDA探讨气象因子与产量要素的相关性,进一步得出水稻灌浆-成熟期温度适宜度。【结果】2013—2017年,黔中地区仅2016年水稻灌浆-成熟期日均潜在蒸散量有增长趋势;2013、2014、2017年,水稻灌浆速度曲线为单“峰”型,2015年为双“峰”型,2016年为“平抛”型;2013—2017年水稻千粒重为弱变异。【结论】蒙特卡洛分析表明,气象因子与灌浆速度表现为正相关,与千粒重变化呈负相关,最低温度是影响水稻灌浆-成熟产量因素的关键因子;2013—2017年,水稻灌浆-成熟期温度适宜度在0.86~0.98之间,生长发育所需热量充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子 灌浆速度 千粒重 冗余分析 温度适宜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贵州烤烟种植气候区划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莫建国 汪圣洪 谷晓平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4-69,F0003,共7页
采用2005-2006年贵州不同海拔烤烟试验点品质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将烤烟大田期各气象要素通过空间插值和地形订正(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等)处理与品质资料一一对应。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各气象要素对烤烟品质的影响,确定... 采用2005-2006年贵州不同海拔烤烟试验点品质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将烤烟大田期各气象要素通过空间插值和地形订正(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等)处理与品质资料一一对应。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各气象要素对烤烟品质的影响,确定关键时期及影响因子权重,在GIS平台下完成贵州省烤烟种植气候区划,将贵州烟区划分为5个气候类型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GIS 气候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花溪辣椒”(干辣)种植气候区划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汪圣洪 莫建国 娄方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3326-13327,共2页
利用"花溪辣椒"(干辣)地理分区试验资料,综合考虑土壤、气候、水等影响"花溪辣椒"(干椒)产量、品质的因子,研究"花溪辣椒"(干椒)栽培的最佳种植条件,确定"花溪辣椒"(干椒)栽培的分区指标,在GI... 利用"花溪辣椒"(干辣)地理分区试验资料,综合考虑土壤、气候、水等影响"花溪辣椒"(干椒)产量、品质的因子,研究"花溪辣椒"(干椒)栽培的最佳种植条件,确定"花溪辣椒"(干椒)栽培的分区指标,在GIS平台下制作花溪区"花溪辣椒"(干椒)适宜种植区域分布图。同时,提出趋利避害的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溪辣椒” 气候区划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烤烟大田期可用日数与利用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莫建国 唐远驹 +1 位作者 汪圣洪 谷晓平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12年第1期37-42,共6页
为了进行烤烟合理布局和制订生产技术措施,利用贵州84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逐日温度资料,在GIS平台下推算并定点读取各乡(镇)起点温度和终止温度,确定贵州烤烟大田期的可利用日数。结果发现,贵州烤烟大田期可用日数各地差异很大,随着... 为了进行烤烟合理布局和制订生产技术措施,利用贵州84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逐日温度资料,在GIS平台下推算并定点读取各乡(镇)起点温度和终止温度,确定贵州烤烟大田期的可利用日数。结果发现,贵州烤烟大田期可用日数各地差异很大,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烤烟大田期可利用日数不断减少。按照时限长短、分布地域、气候特点将贵州烤烟大田期可利用日数划分为4个类型区。除海拔2000 m以上地区外,其余地区大田期可利用日数均能保证烤烟的正常生长。根据各类型区的可利用日数和气候特点,提出了不同类型区的利用方式和技术要求,并对各类型区的移栽期和采收结束期提出了旬期安排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大田期 可用日数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花溪生姜栽培气候条件分析及布局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汪圣洪 莫建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5期6812-6814,6818,共4页
[目的]根据花溪区不同区域(乡镇)的气候特点,研究花溪生姜种植的气候条件和分区布局。[方法]以花溪区气象站1971~2010年的气候资料和花溪区1∶250 000地理信息数据材料,运用GIS技术,根据生姜生产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确定生姜农业气候区划... [目的]根据花溪区不同区域(乡镇)的气候特点,研究花溪生姜种植的气候条件和分区布局。[方法]以花溪区气象站1971~2010年的气候资料和花溪区1∶250 000地理信息数据材料,运用GIS技术,根据生姜生产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确定生姜农业气候区划指标;然后,结合当地土壤类型和专家意见,通过建立各气候要素与地理因子(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的关系模型,将相关的气候因子订正到乡镇点上,从花溪区乡镇气候条件的时空分布规律分析出发,采用多元回归和逐步回归拟合方法,得到花溪区各气候要素的小网格推算模式;最后,借助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在GIS平台下制作花溪区生姜适宜种植区域分布图。[结果]生姜生育期降水、温度和光照是影响花溪生姜生产及产量形成的关键气候因子,据此建立的花溪生姜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体系更客观合理;区划结果显示,最适宜气候区主要分布在海拔1 100 m左右的中部丘盆温暖湿润区;适宜气候区主要分布在海拔1 100~1 200 m的丘陵区;海拔在1 200 m以上的山丘陵地区为次适宜气候区,这与花溪生姜实际种植现状基本一致。[结论]该研究为花溪区充分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因地制宜调整生姜产业布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生姜栽培 气候分析 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花溪森林火险等级预报系统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汪圣洪 周长志 赵仕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6期5302-5304,5312,共4页
[目的]通过对花溪区温度、湿度、风等各气象因子的分析,并结合气象数值预报产品,建立了花溪区森林火险等级预警模型。[方法]采用GIS二次开发方式,构建了森林火险等级预报系统。[结果]实现了花溪区自动气象站温度、雨量、风向风速、相对... [目的]通过对花溪区温度、湿度、风等各气象因子的分析,并结合气象数值预报产品,建立了花溪区森林火险等级预警模型。[方法]采用GIS二次开发方式,构建了森林火险等级预报系统。[结果]实现了花溪区自动气象站温度、雨量、风向风速、相对湿度等气象资料的实时监测和显示、高温及大风报警、森林火险监测预警等功能,该系统的建设为花溪区森林火险预防和决策指挥提供了气象科学技术支撑。[结论]该研究结合实时气象资料数据,能对花溪区森林火险进行预警监测,及时为各相关部门提供森林火险等级气象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森林火险 预报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中不同播期水稻土壤理化性状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皓 袁硕 +7 位作者 张学彬 金昭贵 翁玲 王禄静 杨涛 滕万里 李娟 许仍祥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11期51-56,共6页
以4段分期移栽水稻(Oryza sativa L.)土壤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气温、泥温逐日数据,同时测定了土壤pH、养分含量、机械组成、交换性盐基离子等指标,通过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探讨了不同播期水稻土壤理化性状的差异,利用主成分分析计算出不... 以4段分期移栽水稻(Oryza sativa L.)土壤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气温、泥温逐日数据,同时测定了土壤pH、养分含量、机械组成、交换性盐基离子等指标,通过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探讨了不同播期水稻土壤理化性状的差异,利用主成分分析计算出不同播期土壤综合得分。结果表明,土壤养分含量为适宜到丰富;交换性盐基组分中Ca^(2+)比例最高;土壤组成以粉粒为主;5月9日移栽的水稻土壤中黏粒含量最高,对应的分形维数最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K^+与Mg^(2+)之间表现为协同,相关系数为0.953;有机质、全氮与Na+表现为显著正相关;pH与平均气温相关性极显著;速效钾与积温为显著正相关;黏粒含量在相关性分析中与多数指标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针对不同播期进行的各因子主成分分析表明,5月9日更适宜试验地点进行水稻移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播期 土壤 理化性状 黔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特色马铃薯产量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皓 邓仁菊 +5 位作者 张学彬 金昭贵 秦杰 滕万里 王禄静 李娟 《上海农业学报》 2020年第2期33-40,共8页
通过对特色马铃薯‘红宝石’土壤养分及全生育期降水量、气温、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光合有效辐射逐日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各因子对其产量形成的影响,同时运用主成分分析计算出不同开厢宽度综合得分.结果表明:土壤pH、有机质、碱解... 通过对特色马铃薯‘红宝石’土壤养分及全生育期降水量、气温、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光合有效辐射逐日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各因子对其产量形成的影响,同时运用主成分分析计算出不同开厢宽度综合得分.结果表明: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适宜马铃薯生长及产量形成;块茎生长-膨大期土壤温度偏高,全生育期光合有效时数偏长以及降水前少后多,不利于马铃薯增产,为主要限制因子.气温、土壤温度与光合有效辐射之间呈负相关,pH与全磷为极显著负相关,与全钾含量为极显著正相关;有机质与碱解氮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碱解氮与速效钾之间为显著正相关;全磷与全钾为极显著负相关.在土壤温度与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中表现为显著负相关;光合有效辐射与速效钾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马铃薯产量与累计降水量、全磷、有效磷为正相关.针对不同开厢宽度进行的各因子主成分分析表明,1.0m开厢更适宜试验地点该种马铃薯产量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因子 马铃薯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溪区水稻稻瘟病发生程度与气候条件关系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汪圣洪 《耕作与栽培》 2009年第2期52-53,共2页
针对稻瘟病对水稻的严重危害,通过对花溪区18年(1990—2008年)稻瘟病发年的调查资料与花溪区气象局同步气象资料分析表明,水稻稻瘟病大流行年份的气候特点,主要表现为在寄主生长的前期。即育秧期和分蘖期,气候温暖多雨,病菌活动时间提早... 针对稻瘟病对水稻的严重危害,通过对花溪区18年(1990—2008年)稻瘟病发年的调查资料与花溪区气象局同步气象资料分析表明,水稻稻瘟病大流行年份的气候特点,主要表现为在寄主生长的前期。即育秧期和分蘖期,气候温暖多雨,病菌活动时间提早,在寄主生长的中后期,即水稻拔节孕穗至抽穗灌浆期又出现低温、多雨和寡日照的天气。认为水稻生长关键期的雨日雨量是诱发稻瘟病呈现两个发病高峰的重要因素,并由此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治对策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气象条件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镇市近40年雨量、雨日及雨强变化特征分析
13
作者 杨涛 张皓 +2 位作者 蔡志颖 滕万里 金昭贵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1年第5期69-75,共7页
本文利用清镇市1980-2019年共40年逐日气象数据资料,分析了清镇市年、季降雨量、雨日和雨强变化趋势及其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清镇市近40年降水量呈上升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37 mm,降水量序列在4~6 a、12~14 a及23~26 a左右的尺度上存在... 本文利用清镇市1980-2019年共40年逐日气象数据资料,分析了清镇市年、季降雨量、雨日和雨强变化趋势及其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清镇市近40年降水量呈上升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37 mm,降水量序列在4~6 a、12~14 a及23~26 a左右的尺度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周期波动,且降水量表现为夏多冬少,变化趋势为春强冬弱的季节特征。清镇年平均雨日数为184.5 d,约占全年天数的50.5%,近40年来呈减少趋势,平均每10年减少3.6 d,在3~4 a、8~12 a、18~21 a及22~25 a左右的尺度上存在周期波动。在不同等级的雨日序列中,小、中雨日呈减小趋势;而大雨、暴雨日及以上量级变化则呈上升趋势。雨日月、季变化特征明显,春季雨日最多,夏季次之,在5、6月份达到峰值。最长连续降雨日和无雨日数均呈减少趋势,其中年最长连续雨日为22 d(1991年),最长连续无雨日为25 d(1983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量 雨日 气候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镇市樱花始花期预测分析
14
作者 杨涛 陈宇 +1 位作者 张皓 蔡志颖 《南方农业》 2021年第31期183-187,共5页
利用贵州省清镇市2013—2020年逐日气象数据及樱花花期观测资料,对清镇樱花始花期特征及其气象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清镇樱花始花期平均日序为68.6 d,对应日期为3月8—9日,平均花期可达17.6 d,始花期变化幅度较大,最大可达9 d... 利用贵州省清镇市2013—2020年逐日气象数据及樱花花期观测资料,对清镇樱花始花期特征及其气象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清镇樱花始花期平均日序为68.6 d,对应日期为3月8—9日,平均花期可达17.6 d,始花期变化幅度较大,最大可达9 d;樱花花期与各阶段气温、最高温度、日照时数紧密相关,尤其是与2月下旬最高气温存在极显著负相关;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得到了清镇樱花始花期预测模型并进行了历年回测,发现预测始花期与实际始花期平均绝对误差为1.0 d,最大误差为3 d,模型检验效果较好。采用积温分析法得到了清镇樱花始花期预测指标为1月15日起,日最高温度累积值≥611.8℃时,即为清镇樱花花开日;用该指标同样进行了历年回测,发现始花期平均预测误差天数为1.5 d,差距为2 d之内的预测准确率达88%。所建立的预测模型能够较准确地预测出清镇樱花始花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花 花期 气象因子 预测模型 贵州省清镇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