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雄山虫草人工栽培菌株筛选及搔菌对其子实体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韩燕峰 王宝林 +4 位作者 陈万浩 王玉荣 邹晓 梁建东 梁宗琦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9-42,共4页
以小麦粒固体培养基栽培高雄山虫草。筛选了适于生产的优良菌株,该菌株栽培后生长良好,搔菌后出草较多、整齐,但生物量和生物转化率与未搔菌相比没有明显差异;搔菌组第二潮子实体生物量和生物转化率均优于未搔菌组,搔菌组平均每瓶分别为... 以小麦粒固体培养基栽培高雄山虫草。筛选了适于生产的优良菌株,该菌株栽培后生长良好,搔菌后出草较多、整齐,但生物量和生物转化率与未搔菌相比没有明显差异;搔菌组第二潮子实体生物量和生物转化率均优于未搔菌组,搔菌组平均每瓶分别为(0.33±0.01)g和(2.2±0.01)%,未搔菌组分别为(0.12±0.01)g和(0.7±0.01)%。经过二潮子实体培养总生物量和总生物转化率高于一次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雄山虫草 搔菌 子实体生物量 生物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培养条件对家蚕高雄山虫草子实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梁建东 王玉荣 +1 位作者 韩燕峰 梁宗琦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0-92,共3页
为获得家蚕高雄山虫草人工培养的有利条件,采用注射接种感染家蚕并保湿培养的方法,研究温度、光照等不同培养条件对家蚕高雄山虫草子实体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较低温度(15℃)有利于子实体的形成,温度过高时(〉30℃)不能形... 为获得家蚕高雄山虫草人工培养的有利条件,采用注射接种感染家蚕并保湿培养的方法,研究温度、光照等不同培养条件对家蚕高雄山虫草子实体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较低温度(15℃)有利于子实体的形成,温度过高时(〉30℃)不能形成子实体。2)在140~160lx的照度下,最有利子实体干物质的积累。3)白光比其他色光更有利于子实体长度的增加,红光则会抑制子实体干物质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高雄山虫草 人工培养 培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IL-4R单链抗体与蜂毒肽融合蛋白的构建、表达与纯化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光勇 刘茜明 +2 位作者 刘莉莉 王文佳 何光志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3-197,共5页
目的制备重组抗白细胞介素4受体(recombinant anti-interleukin-4receptor,anti-IL-4R)单链抗体(singlechain variable fragment,scFv)与蜂毒肽(melitin,MLT)的融合蛋白。方法设计并合成抗IL-4R单链抗体基因与蜂毒肽基因,再用1.5%琼脂... 目的制备重组抗白细胞介素4受体(recombinant anti-interleukin-4receptor,anti-IL-4R)单链抗体(singlechain variable fragment,scFv)与蜂毒肽(melitin,MLT)的融合蛋白。方法设计并合成抗IL-4R单链抗体基因与蜂毒肽基因,再用1.5%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鉴定;通过重叠延伸PCR(gene splicing by over lap extens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OE-PCR)技术将抗IL-4R单链抗体基因与蜂毒肽基因连接成scFv-MLT融合基因,并以1%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鉴定;scFv-MLT融合基因连接pET-32a原核表达载体以构建重组质粒,并用EcoRⅠ和XhoⅠ内切酶进行酶切鉴定;将重组质粒转入BL21(DE3)原核表达菌感受态细胞,37℃环境下培养于含有羧苄青霉素(100μg/mL)的平板TB固体培养基表面,分离出单菌落;挑取单菌落接种于含有羧苄青霉素(200μg/mL)TB液体培养基中,于通气良好的37℃环境下培养,使其A600nm值达到0.4~0.6,用浓度为1mmol/L的诱导剂IPTG诱导表达scFv-MLT融合蛋白;3h后达到表达高峰,离心沉淀菌体并将其裂解,提取所有蛋白并进行scFv-MLT融合蛋白纯化和复性;通过SDS-PAGE分析scFv-MLT融合蛋白的分子量,运用Western blot检测表达蛋白的特异性。结果 scFv-MLT基因序列大小约1 000bp,IL-4R单链抗体与蜂毒肽重组蛋白的分子量在48~63kD之间,与预期分子量52kD相符,scFv-MLT融合蛋白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结论成功制备了scFv-MLT重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抗IL-4R单链抗体与蜂毒肽的融合蛋白的靶向生物治疗奠定了工作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4受体 单链抗体 蜂毒肽 融合蛋白构建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孢属的分类研究进展及其分类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韩燕峰 沈鑫 +1 位作者 梁建东 梁宗琦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7年第5期1-5,共5页
本文指出了金孢属在国民经济中潜在开发利用价值,论述了该属自建属以来一百多年的历史发展和当前分类研究进展,总结出该属分种的主要形态学分类依据,为该属的深入分类和利用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金孢属 经典形态 分子系统发育 鉴别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低温地丝霉菌的鉴定及其分解角蛋白与纤维素特性
5
作者 梁建东 韩燕峰 梁宗琦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5-138,共4页
为筛选分解角蛋白与纤维素的低温菌株,从西藏当雄牧草地分离1株低温菌株,对其进行鉴定及部分生物学功能研究。形态学鉴定参照Oorschot的分类标准和系统进行,分子鉴定基于ITS1-5.8S rDNA-ITS2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确定该菌株为毡状地... 为筛选分解角蛋白与纤维素的低温菌株,从西藏当雄牧草地分离1株低温菌株,对其进行鉴定及部分生物学功能研究。形态学鉴定参照Oorschot的分类标准和系统进行,分子鉴定基于ITS1-5.8S rDNA-ITS2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确定该菌株为毡状地丝霉毡状变种(Geomyces pannorum var.pannorum(Link)Sigler&J.W.Carmich)。其最低、最适、最高生长温度分别为5℃、15℃和30℃,在35℃时不能生长,可分解角蛋白和纤维素,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丝霉 嗜冷真菌 纤维素 角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农业副产物适料栽培灵芝菌株筛选
6
作者 曾茜 陈旭 +2 位作者 杨仁德 朱森林 杜慕云 《南方农业》 2018年第4期20-22,共3页
为解决贵州灵芝产业发展过程中日益突显的"菌林矛盾"问题,同时实现农业副产物无害化处理。以酱香白酒糟、中药渣、皇竹草为主料,对本地及引进的8个灵芝菌株进行大试管和栽培袋菌丝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大试管中菌株黔芝5号和南... 为解决贵州灵芝产业发展过程中日益突显的"菌林矛盾"问题,同时实现农业副产物无害化处理。以酱香白酒糟、中药渣、皇竹草为主料,对本地及引进的8个灵芝菌株进行大试管和栽培袋菌丝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大试管中菌株黔芝5号和南GL11具有生长速度快、色泽浓白、长势良好等特点,而栽培袋中则表现为菌株黔芝5号和TF1号的菌丝萌发力强、吃料速度快、生长性状良好等。综合分析认为,菌株黔芝5号更适宜于上述副产物栽培,可作为后续基质配方筛选试验出发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副产物 灵芝 菌株筛选 适料性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