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甾醇酯和刺梨渣提取物复合制剂对贵州黑山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肉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李世歌 陈彦伶 +5 位作者 刘凤丹 骆金红 裴成江 陈光吉 尚以顺 熊先勤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64-69,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植物甾醇酯与刺梨渣提取物复合制剂对贵州黑山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14只2~3月龄贵州黑山羊公羊,随机分为对照组(CK组,基础饲粮)和试验组(ZC组,基础饲粮+6 g/kg复合制剂),每组7只羊,预试期10 d,正试... 试验旨在研究植物甾醇酯与刺梨渣提取物复合制剂对贵州黑山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14只2~3月龄贵州黑山羊公羊,随机分为对照组(CK组,基础饲粮)和试验组(ZC组,基础饲粮+6 g/kg复合制剂),每组7只羊,预试期10 d,正试期90 d,测定生长性能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每组随机抽取3只羊进行屠宰,测定屠宰性能,采集肉样测定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ZC组试验末重(FBW)和平均日增重(ADG)较CK组显著提高9.73%和43.27%(P<0.05),料重比(F/G)显著降低19.88%(P<0.05),平均日干物质采食量(ADFI)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显著降低(P<0.05),其他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ZC组胴体重和屠宰率较CK组分别提高19.19%和1.81%(P<0.05),眼肌面积无显著差异(P>0.05);ZC组剪切力、熟肉率和滴水损失较CK组略有改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植物甾醇酯与刺梨渣提取物复合制剂可显著提高贵州黑山羊生长性能与屠宰性能,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肝功能,且对肉羊器官发育和肉品质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甾醇酯 刺梨渣提取物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种饲用紫苏品系在贵州地区适应性比较与营养价值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于二汝 李小冬 +3 位作者 杨航 李世歌 袁婷婷 尚以顺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123-128,共6页
试验旨在筛选适宜贵州种植的饲用紫苏品系。选择7份株型高大的紫苏品系,采用2年2点联合试验在贵州省威宁县和长顺县对生物主要农艺性状、营养品质性状以及黄酮和迷迭香酸等功能性物质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威宁试验点的7个紫苏品... 试验旨在筛选适宜贵州种植的饲用紫苏品系。选择7份株型高大的紫苏品系,采用2年2点联合试验在贵州省威宁县和长顺县对生物主要农艺性状、营养品质性状以及黄酮和迷迭香酸等功能性物质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威宁试验点的7个紫苏品系的出苗期、现序期、初花期和终花期时间分别为12.26~12.34 d、99.89~110.21 d、122.93~135.15 d、146.15~155.04 d;长顺试验点的7个不同品系出苗期、现序期、初花期和终花期时间分别为14.01~14.11 d、97.97~106.71 d、120.01~133.12 d和144.62~152.61 d。威宁试验点干草产量以S2001最高,其次为S2006,分别达到14710.7和14023.9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品系(P<0.05);长顺试验点干草产量为7075.5~10809.1 kg/hm2,以S2005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品系(P<0.05)。营养成分分析发现,S2001(10.01%)与S2003(10.84%)的粗蛋白含量较高,S2005(4.25%)与S2002(4.40%)黄酮含量较高,S2002(1.22%)、S2004(1.37%)与S2005(1.60%)迷迭香酸含量较高,相应品系对应营养组分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系(P<0.05)。关联性分析发现,干草产量与分枝数呈显著正相关,茎叶中迷迭香酸含量与粗脂肪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研究表明,S2005在贵州地区表现最优,是潜在的饲用型紫苏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紫苏 农艺性状 适应性 营养品质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阿氏芽孢杆菌R60对玉米抗旱性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舒健虹 王子苑 +3 位作者 曾庆飞 李小冬 陈才俊 王小利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340-2351,共12页
【目的】分析干旱胁迫下阿氏芽孢杆菌(Bacillus aryabhattai)R60菌株对玉米耐旱性的影响,为抗旱性生物菌肥挖掘及玉米抗逆性提高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比较分析干旱胁迫下玉米根系接种阿氏芽孢杆菌R60菌株后的转录... 【目的】分析干旱胁迫下阿氏芽孢杆菌(Bacillus aryabhattai)R60菌株对玉米耐旱性的影响,为抗旱性生物菌肥挖掘及玉米抗逆性提高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比较分析干旱胁迫下玉米根系接种阿氏芽孢杆菌R60菌株后的转录水平变化,以玉米根部注入灭菌的蒸馏水为对照,挖掘玉米的关键差异表达基因(DEGs),对其进行GO功能注释及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处理组和对照组共检测出1524个DEGs,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有421个DEGs表达上调,有1103个DEGs表达下调。421个上调表达的DEGs共注释到26个GO条目上,包括13个生物学过程条目(细胞途径、代谢途径、刺激响应和生物调节等)、3个细胞成分条目(细胞结构体、细胞内和蛋白复合体)和10个分子功能条目(结合、催化活性和转录调控活性等)。表达下调程度排名前20的DEGs主要注释到5个生物学过程条目(细胞途径、生物调节和刺激响应等)、2个细胞成分条目(细胞结构体和细胞内)和4个分子功能条目(结合、转录调控活性等)。DEGs主要富集在RNA运输、mRNA通路、植物激素信号转导、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及植物—病原互作等5条信号通路中。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中,茉莉酸(JA)信号通路中的负调控茉莉酸ZIM结构域蛋白(JAZ)和下游的MYC2家族转录因子、赤霉素(GA)信号通路中的GA受体1(GID1)和负调控抑制蛋白(DELLA)、脱落酸(ABA)信号通路中的蛋白磷酸酶(PP2C)及乙烯信号通路中的乙烯受体转录因子1(ERF1)等编码基因表达下调;MAPK信号通路中,MAP激酶底物1(MKS1)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PK3、MKK9和MAPKKK18)等编码基因表达下调。此外,钙调节蛋白(CALM)和钙结合蛋白(CML)基因下调表达,而E3泛素连接酶(RHF、HOS1和BRE1)、磷酸核糖焦磷酸激酶(PRPS)和UDP葡萄糖醛酸酯4异构酶(GAE4)等编码基因表达上调。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与转录组数据基本一致。【结论】阿氏芽孢杆菌R60促生菌可上调玉米植株根系中RHF、HOS1、BRE1、GAE4和PRPS等基因表达,但下调ERF1、DELLA和PP2C等基因表达,从而激活多个信号转导途径增强植株对干旱胁迫的耐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干旱胁迫 阿氏芽孢杆菌 耐旱性 转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毕节地区适宜青贮玉米品种(系)筛选及营养价值评价 被引量:51
4
作者 娄芬 李小冬 +7 位作者 尚以顺 吴佳海 张蓉 甘小波 熊俊 陈光吉 李世歌 裴成江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14-224,共11页
生态畜牧业是贵州脱贫攻坚的主要产业,饲草短缺是限制该产业在贵州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毕节地区。本研究分别从生育期、生物产量、含水量、株高、穗位高、穗重、穗长与叶片数等8个农艺性状评价35个青贮玉米品种(品系)在毕... 生态畜牧业是贵州脱贫攻坚的主要产业,饲草短缺是限制该产业在贵州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毕节地区。本研究分别从生育期、生物产量、含水量、株高、穗位高、穗重、穗长与叶片数等8个农艺性状评价35个青贮玉米品种(品系)在毕节地区的适应性。其中,金玉908、黔玉3号、青玉1587和黔青4546等品种(系)成熟期较早,而金玉818、GX276、L667、筑青1号等品种(系)成熟期较晚。金玉818、黔玉3号、金玉908、青玉1587、L667、GX276、黔青4546、GX254等品种(系)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筑青1号。还测定了各品种(系)的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灰分、钙与磷等8个营养指标性状,并通过计算得到其相对饲用价值(RFV)和可利用能(DE),相对饲用价值在94.81~200.10之间,糯玉米的相对饲用价值显著优于非糯玉米,消化能的变化趋势与相对饲用价值类似,其中黔糯868和金玉838等品种较好。综合公顷产量、干物质含量、相对饲用价值与消化能,在毕节地区最适推广的青贮玉米品种(系)依次为金玉818、黔玉3号、GX276、金玉908、黔青4546与L667。本研究为在贵州毕节地区发展草畜产业对青贮玉米的品种选择提供了技术支持,对促进区域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毕节地区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荞麦茎叶总黄酮提取方法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4
5
作者 孙光 张蓉 +9 位作者 刘凤丹 陈光吉 李世歌 尚以顺 宋莉 班骞 钟理 龙忠富 王茜 李小冬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162-2170,共9页
本研究采用超声波辅助双水相萃取技术对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进行优化,并对所提取的活性物质进行抗氧化特性研究。首先以硫酸铵质量分数、液料比、超声时间为试验因子开展多因子响应面试验,以提取物中总... 本研究采用超声波辅助双水相萃取技术对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进行优化,并对所提取的活性物质进行抗氧化特性研究。首先以硫酸铵质量分数、液料比、超声时间为试验因子开展多因子响应面试验,以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优化提取工艺。再以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OH−(羟基)、O_(2)^(−)(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对金荞麦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金荞麦总黄酮最优制备条件为硫酸铵质量分数15%、液料比38꞉1、超声时间47 min,提取到的总黄酮含量为78.52 mg·g^(−1)。金荞麦提取物对DPPH、OH^(−)、O_(2)^(−)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分别为0.1182、4.0710、25.3800 mg·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荞麦 黄酮类化合物 双水相 萃取 响应面法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值和复合菌剂添加水平对构树型发酵全混合日粮发酵品质和霉菌毒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光吉 熊先勤 +8 位作者 何润霞 田雄 邹晓敏 杨洪 张坤 尚以顺 李小冬 李世歌 张蓉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163-3173,共11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中性洗涤纤维(NDF)值和复合菌剂添加水平对构树型发酵全混合日粮(FTMR)发酵品质和霉菌毒素含量的影响。采用两因素交叉分组试验设计,2个因素分别为构树型全混合日粮的NFC/NDF值(1.08、1.34、1.60... 本试验旨在探究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中性洗涤纤维(NDF)值和复合菌剂添加水平对构树型发酵全混合日粮(FTMR)发酵品质和霉菌毒素含量的影响。采用两因素交叉分组试验设计,2个因素分别为构树型全混合日粮的NFC/NDF值(1.08、1.34、1.60、1.86)和复合菌剂添加水平(0、2、4、8 g/kg DM)。发酵结束后测定各FTMR的pH、有机酸和霉菌毒素含量。结果显示:1)发酵底物的pH随NFC/NDF值的提高呈显著的线性和二次降低(P<0.05),NFC/NDF值=1.60时最低;各有机酸含量则随NFC/NDF值的提高呈显著的二次升高(P<0.05),其中NFC/NDF值=1.60时乳酸、乙酸和丙酸含量最高,而NFC/NDF值=1.60时丁酸含量最低。与未添加组相比,添加2、4、8 g/kg DM复合菌剂显著降低了发酵底物的pH(P<0.05),显著提高了乳酸含量(P<0.05);添加4和8 g/kg DM复合菌剂显著提高了发酵底物的丙酸含量(P<0.05),同时显著降低了丁酸含量(P<0.05)。NFC/NDF值与复合菌剂添加水平对pH和有机酸含量有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2)NFC/NDF值显著影响了发酵底物的黄曲霉毒素B1、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含量(P<0.05)。NFC/NDF值=1.08时3种霉菌毒素含量均较高。黄曲霉毒素B1含量随NFC/NDF值的提高呈显著的线性和二次降低(P<0.05),以NFC/NDF值=1.60时最低(P<0.05)。复合菌剂添加水平显著影响了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含量(P <0.05)。4和8 g/kg DM复合菌剂添加组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含量均显著低于未添加组(P<0.05)。NFC/NDF值与复合菌添加水平对发酵底物的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含量有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3)发酵底物的pH与3种霉菌毒素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而乳酸含量则与之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乙酸和丙酸含量与黄曲霉毒素B1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丁酸含量与黄曲霉毒素B1及玉米赤霉烯酮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综上可知,NFC/NDF值、复合菌剂添加水平对构树型FTMR的发酵品质和霉菌毒素含量有显著影响且二者存在互作效应,NFC/NDF适宜值为1.60,复合菌剂适宜添加水平为4 g/kg DM;发酵底物的乳酸、乙酸、丙酸含量与霉菌毒素含量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树 发酵全混合日粮 发酵品质 霉菌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乳酸菌对金荞麦和串叶松香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李世歌 熊先勤 +5 位作者 赵明坤 李小冬 张蓉 陈光吉 刘凤丹 尚以顺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0期60-65,共6页
【目的】探明乳酸片球菌和粪肠球菌对金荞麦和串叶松香草青贮品质的影响,为开发金荞麦和串叶松香草青贮的发酵菌剂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以添加等量糖蜜为对照(CK),研究添加乳酸片球菌1×10^(11)CFU/g(T_(1))和添... 【目的】探明乳酸片球菌和粪肠球菌对金荞麦和串叶松香草青贮品质的影响,为开发金荞麦和串叶松香草青贮的发酵菌剂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以添加等量糖蜜为对照(CK),研究添加乳酸片球菌1×10^(11)CFU/g(T_(1))和添加粪肠球菌1×10^(11)CFU/g(T_(2))对金荞麦和串叶松香草感官品质、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的影响。【结果】2种乳酸菌对金荞麦和串叶松香草青贮品质的影响存在差异,与CK相比,添加乳酸片球菌的金荞麦感官品质、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较优,具有较高的感官评分(17分)、粗脂肪(5.23%)和乳酸含量(135.21 mg/g),较低的pH(3.69)和NH_(3)-N含量(0.31 g/kg),有利于提高其青贮品质;2种乳酸菌对串叶松香草的青贮品质均无明显改善作用。【结论】添加乳酸片球菌1×10^(11)CFU/g能有效提高金荞麦的青贮品质;添加乳酸片球菌1×10^(11)CFU/g和粪肠球菌1×10^(11)CFU/g对串叶松香草的青贮品质均无明显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片球菌 粪肠球菌 金荞麦 串叶松香草 青贮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