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黔西南州林下菌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郑开松 李文清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5期75-77,共3页
林下菌药产业是最具有林业特色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发展林下菌药不仅能够充分利用林下资源节约土地,还能提升森林管护水平和维护森林生态多样性,同时额外增加林农收入。近年来,黔西南州凭借... 林下菌药产业是最具有林业特色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发展林下菌药不仅能够充分利用林下资源节约土地,还能提升森林管护水平和维护森林生态多样性,同时额外增加林农收入。近年来,黔西南州凭借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森林资源和土壤环境等优势,大力推动林下菌药产业发展,形成多元化、差异化、特色化的林下菌药产业发展格局。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背景下,深入挖掘分析了黔西南州林下菌药产业发展现状及所暴露出的问题,推出具体改善措施以及应对策略,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南州 林下经济 菌药产业 发展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黔西南州野生石斛种质资源调查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邓朝义 黎剑 +3 位作者 黄凌昌 许俊波 廖德胜 王国虎 《河南农业》 2020年第26期30-31,共2页
黔西南州兰科石斛属植物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计有23种野生分布种,多数种类处于濒危状态,野外资源急剧减少,急需采取原地保护、迁地保护和回归工程。
关键词 石斛属 野生资源 黔西南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南芭蕉芋主产区芭蕉芋品种栽培研究与示范 被引量:2
3
作者 唐虎 彭富海 张滔 《耕作与栽培》 2020年第4期63-64,共2页
1998年以来,贵州黔西南喀斯特区域发展研究院注重芭蕉芋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选育工作,已收集到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芭蕉芋种质资源21份,2020年在兴仁县雨樟镇雨樟村黄家洞芭蕉芋主产区建立芭蕉芋种质资源圃1670 m^2,筛选出优良芭蕉芋... 1998年以来,贵州黔西南喀斯特区域发展研究院注重芭蕉芋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选育工作,已收集到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芭蕉芋种质资源21份,2020年在兴仁县雨樟镇雨樟村黄家洞芭蕉芋主产区建立芭蕉芋种质资源圃1670 m^2,筛选出优良芭蕉芋种质“兴芋3号”,将“兴芋3号”与当地栽培品种“兴芋1号、兴芋2号”、地方老品种进行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及抗逆性进行鉴定,筛选出适应性强和丰产性好的优良芭蕉芋种质,解决芭蕉芋品种单一的矛盾,为当地种植芭蕉芋提供优质高产品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芭蕉芋 品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南州铁皮石斛种子快繁技术研究及开发利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金忠 王秋 +2 位作者 唐德娟 张滔 韦元生 《耕作与栽培》 2018年第5期36-37,35,共3页
以贵州省黔西南州的野生铁皮石斛为材料,在已有快速繁殖的基础上,采用组织培养技术,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胚萌发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NAA0. 1mg/L+6-BA0. 2mg/L;原球茎增殖适宜的培养基为1/2MS+NAA0. 5mg/L+6-BA... 以贵州省黔西南州的野生铁皮石斛为材料,在已有快速繁殖的基础上,采用组织培养技术,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胚萌发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NAA0. 1mg/L+6-BA0. 2mg/L;原球茎增殖适宜的培养基为1/2MS+NAA0. 5mg/L+6-BA0. 2mg/L;组培瓶苗壮苗的培养基1/2MS+NAA0. 1mg/L+6-BA0. 5mg/L;在保护的同时合理开发利用,经济和生态效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组织培养 增殖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南州西甜瓜产业分析及发展对策
5
作者 张华峰 黄芸萍 +4 位作者 应泉盛 彭富海 陈珺 江河 王毓洪 《长江蔬菜》 2020年第22期76-79,共4页
阐述了黔西南州西甜瓜产业的现状,总结了黔西南州西甜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科学提出了黔西南州西甜瓜产业的六大优势,并提出7条促进黔西南州西甜瓜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黔西南州 西甜瓜 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穗肥施用时期对喀斯特区域杂交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杨敏 何志旺 +1 位作者 张恒栋 张发丽 《中国稻米》 2018年第4期132-134,共3页
为探讨喀斯特区域杂交水稻穗肥施用时期,进一步稳定水稻产量,于2015年以Y两优1号、渝优7109、江优919为材料,开展了不同穗肥施用时期对杂交稻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个杂交水稻品种均以倒3叶期施穗肥的处理水稻产量最高,... 为探讨喀斯特区域杂交水稻穗肥施用时期,进一步稳定水稻产量,于2015年以Y两优1号、渝优7109、江优919为材料,开展了不同穗肥施用时期对杂交稻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个杂交水稻品种均以倒3叶期施穗肥的处理水稻产量最高,比其他处理分别高4.26%~9.01%、2.12%~19.22%、3.43%~9.93%,差异显著;倒3叶期施穗肥的处理水稻千粒重、穗长都最大,分别比其他处理高0.20%~6.42%和0.85%-11.77%;水稻的株高、上3叶长和叶宽,均表现为随着穗肥施用时期的推迟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穗肥 施肥时期 产量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南州黑木耳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5
7
作者 苏荣荣 周佳佳 +3 位作者 刘洪亮 刘波 唐德娟 张泽志 《中国食用菌》 2021年第7期96-99,共4页
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作为一种食(药)用菌,其品质与生长环境有直接关系。通过对黔西南州地区黑木耳的栽培季节、栽培配方、场地选择、田间栽培准备、刺孔管理、水分管理、采收及晾晒等多个环节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为黑木耳高产高... 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作为一种食(药)用菌,其品质与生长环境有直接关系。通过对黔西南州地区黑木耳的栽培季节、栽培配方、场地选择、田间栽培准备、刺孔管理、水分管理、采收及晾晒等多个环节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为黑木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栽培技术 黔西南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山区氮肥运筹对大穗型水稻品种产量的影响
8
作者 黄婷婷 张发丽 +3 位作者 石明 张恒栋 杨敏 张春林 《农技服务》 2017年第1期12-14,共3页
氮肥运筹方式是水稻栽培的一项重要环节,对水稻生长和产量形成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以两个大穗型水稻品种Q优5号和内5优H25为材料,氮肥总量设3个处理,分别为纯氮240 kg/hm^2、285 kg/hm^2和330kg/hm^2,在氮肥总量相同的情况下,设置两个... 氮肥运筹方式是水稻栽培的一项重要环节,对水稻生长和产量形成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以两个大穗型水稻品种Q优5号和内5优H25为材料,氮肥总量设3个处理,分别为纯氮240 kg/hm^2、285 kg/hm^2和330kg/hm^2,在氮肥总量相同的情况下,设置两个穗肥施用比例,分别为7:3和8:2。结果表明:总氮量的大小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通过穗肥调控,可以改变水稻的产量构成因素,在较低氮素水平下也能得到较高产量。两个大穗型水稻品种最佳总氮水平是285 kg/hm^2,最佳穗粒肥施用比例为S1(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肥运筹 大穗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糯高粱品种(系)产量稳定性和区域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谢嵘 任明见 +2 位作者 李祥栋 彭义 涂有能 《种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0-113,共4页
利用AMMI对8个贵州糯高粱品种(系)在6个试点的区试产量数据进行分析,旨在研究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对糯高粱产量性状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8个糯高粱品种(系)平均产量顺序为红茅糯1号>红台粱>赤水红粱2号>茅红糯2号&... 利用AMMI对8个贵州糯高粱品种(系)在6个试点的区试产量数据进行分析,旨在研究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对糯高粱产量性状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8个糯高粱品种(系)平均产量顺序为红茅糯1号>红台粱>赤水红粱2号>茅红糯2号>赤水红粱1号>遵红1301>黔高8号>红茅糯2号,而且基因型、环境和G×E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环境>G×E>基因型;与线性回归模型相比,AMMI模型能够更好地分析基因型和环境之间的互作效应;IPCA 1、IPCA 2分别解释了G×E效应的56.41%和36.30%,均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遵红1301、赤水红粱2号、红茅糯1号、红台粱和茅红糯2号与试点贵阳、平塘、安顺之间表现出正的互作效应,与金沙、黔东南和黔西南试点的互作效应为负;红茅糯2号、黔高8号、赤水红粱1号与试点金沙、黔东南和黔西南的互作效应为正,与试点贵阳、平塘、安顺间的互作效应为负。双标图和稳定性参数分析显示,遵红1301和茅红糯2号的稳定性较好,赤水红粱2号和红茅糯1号的适应性强,但是稳定性较差;黔西南、平塘和金沙的地点鉴别力强,安顺的鉴别力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稳定性 基因型 环境 地点鉴别力 AMMI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薏苡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滔 耿红 《农技服务》 2019年第12期80-82,共3页
为贵州省薏苡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总结了贵州薏苡产业在种植、产品加工、科研开发和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栽培技术落后、品种更新慢、精深加工能力缺乏和科技支撑力度不足等问题,并提出加强产业发展规划... 为贵州省薏苡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总结了贵州薏苡产业在种植、产品加工、科研开发和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栽培技术落后、品种更新慢、精深加工能力缺乏和科技支撑力度不足等问题,并提出加强产业发展规划引导、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种植加工技术水平和加强品牌建设等促进贵州薏苡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 产业发展 现状 对策措施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册亨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 被引量:11
11
作者 邓可 许俊波 +2 位作者 廖德胜 卢永成 邓忠治 《贵州林业科技》 2022年第2期51-55,共5页
通过梳理册亨县油茶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分析油茶产业发展现状,找到了册亨县油茶种植面积经历起伏的原因,并提出了转变产业发展的理念。从良种引用、地方种质利用、苗木生产、栽培管理、采收、加工等方面分析,针对问题提出对应的建议。... 通过梳理册亨县油茶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分析油茶产业发展现状,找到了册亨县油茶种植面积经历起伏的原因,并提出了转变产业发展的理念。从良种引用、地方种质利用、苗木生产、栽培管理、采收、加工等方面分析,针对问题提出对应的建议。以期为册亨县油茶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产业发展 良种 册亨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石漠化地区山豆根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彭富海 赵伟 +3 位作者 支永明 唐虎 许燕 刘波 《耕作与栽培》 2019年第3期24-26,共3页
山豆根是一种药用价值较高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止痛,治疗湿热黄疸、心率失常等功效,其根部含有多种生物碱,其中的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等具有抗癌和抗霉菌作用。研究山豆根高产栽培技术,既满足临床医药的需求,又可解决农村过剩劳动力... 山豆根是一种药用价值较高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止痛,治疗湿热黄疸、心率失常等功效,其根部含有多种生物碱,其中的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等具有抗癌和抗霉菌作用。研究山豆根高产栽培技术,既满足临床医药的需求,又可解决农村过剩劳动力和农民就地就业问题,实现增产增收,为老百姓提供一条发展致富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豆根 高产栽培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兴义市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与综合价值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桃 周涛 +2 位作者 邓朝义 张成刚 江维克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94-100,共7页
【目的】探明贵州省兴义市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多样性与综合开发利用价值,为当地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代表区域-样方调查法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兴义市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多样性和野生重点药用植物的综合开发利... 【目的】探明贵州省兴义市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多样性与综合开发利用价值,为当地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代表区域-样方调查法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兴义市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多样性和野生重点药用植物的综合开发利用价值。【结果】兴义市野生药用植物有150科456属690种,主要由单种科(55科)、小型科(43科)和中型科(34科)组成;以多年生草本植物最多(250种),占该区域物种总种数的36.23%,灌木(180种)其次,占26.07%;入药部位以根及根茎类(270种)和全草类(177种)为主,分别占入药总种数的43.83%和28.73%;有蕴藏量的药用植物有18科24属26种,野生重点药用植物总蕴藏量约6008.64 t,其中,女贞子的蕴藏量最大,其后依次是石韦、豨莶草、千里光、白茅根和首乌藤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收录一级保护植物4种(银杏、苏铁、红豆杉和水杉),二级保护植物19种(金钗石斛、闽楠和珍珠矮等),但其中有蕴藏量的只有银杏;综合价值(CVMP)高的物种有银杏、杜仲、厚朴和苍耳子等8种,CVMP较高的物种有女贞子、石韦、白茅根和首乌藤等11种。【结论】兴义市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丰富、综合价值总体较高。建议对综合价值较高的重点品种进行有计划的恢复与利用;加强濒危药材的品种选育,建立基因库和种源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药用植物 中药资源调查 多样性 综合价值 兴义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薏苡属种质资源的主要表型性状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48
14
作者 李祥栋 潘虹 +4 位作者 陆秀娟 魏心元 陆平 石明 练启仙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29-238,共10页
对108份薏苡属种质资源的22个表型性状进行了多样性分析和分类。结果表明,全部材料涵盖了薏苡属的2个种和4个变种,除了花药色表现一致外,其他9个描述型性状(芽鞘色、叶鞘色、幼苗叶色、柱头色、幼果颜色、果壳色、喙的有无、总苞形状、... 对108份薏苡属种质资源的22个表型性状进行了多样性分析和分类。结果表明,全部材料涵盖了薏苡属的2个种和4个变种,除了花药色表现一致外,其他9个描述型性状(芽鞘色、叶鞘色、幼苗叶色、柱头色、幼果颜色、果壳色、喙的有无、总苞形状、总苞质地)的多样性指数在0.5519~1.6475之间,12个数值型性状(株高、着粒层、主茎粗、叶长、叶宽、总分蘖数、有效分蘖数、主茎节数、分枝节位、百粒重、粒长、粒宽)的变异系数范围为13.01%~60.09%。相关分析发现,大部分数值型性状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而主成分分析将表型性状分为5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77.363%。聚类分析将108份资源划分为3个类群,类群Ⅰ主要分布在较高纬度地区,表现为植株矮小、叶片小、节数少和分枝节位低等特点;类群Ⅱ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长江中下游、西南和南方地区及东南亚的较低纬度地区,表现为植株高度、茎粗、节数及叶片大小等表现中等、分蘖数偏低等特点;类群Ⅲ分布在中国西南地区,主要表现为植株茎秆高大粗壮、叶片大、节数多和分枝节位高、分蘖多、生物量大等特征。大部分材料均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地域性和不同的表型特征,可以作为薏苡新品种选育和改良的优异亲本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型 种质资源 多样性 薏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兰科植物新分布记录(Ⅳ) 被引量:7
15
作者 邓朝义 黄云峰 +1 位作者 廖德胜 张金伦 《种子》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8-79,共2页
报道贵州省兰科(Orchidaceae)植物分布新纪录属,即尖囊兰属(Kingianum P.F.Hunt)尖囊兰(Kingidium braceanum(Hook.F.)Seidenf.)在贵州省的属种新分布记录。并对属种特征和种的区别特征加以介绍。
关键词 贵州 兰科 新纪录 尖囊兰属 尖囊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酒用高粱籽粒灌浆特征及源库关系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祥栋 潘虹 +4 位作者 陆秀娟 石明 陈光能 魏心元 任明见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6期29-33,共5页
为弄清贵州酒用高粱品种的籽粒灌浆特征及产量形成机制,以6个贵州优质高粱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不同品种的产量性状差异,以Richards方程拟合籽粒灌浆参数,进而分析其抽穗后干物质积累运转和源库关系。结果表明:6个高粱品种的千粒重、穗... 为弄清贵州酒用高粱品种的籽粒灌浆特征及产量形成机制,以6个贵州优质高粱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不同品种的产量性状差异,以Richards方程拟合籽粒灌浆参数,进而分析其抽穗后干物质积累运转和源库关系。结果表明:6个高粱品种的千粒重、穗粒重和产量的变异范围分别为18.1~21.6g、51.9~72.6g、2 807.0~4 972.2kg/hm^2,红缨子、茅梁1号、茅红糯1号和黔高7号品种产量相对较高;Richards方程解析及源库关系分析,6个品种的库容量相差较小,高产品种的灌浆活跃期长,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高,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期也相对提前,粒叶比较高(或较小的单位库容叶面积),或茎鞘物质输出率、转化率和单位库容茎鞘重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籽粒灌浆 茎鞘物质 源库关系 高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酒用糯高粱新品种(系)的籽粒生长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祥栋 陆秀娟 +4 位作者 潘虹 魏心元 陈光能 石明 任明见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4期83-87,共5页
选用5个贵州酱香型酒用糯高粱新品种(系)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利用Richards方程对强、中、弱势粒的灌浆参数进行分析比较,并进一步探讨其籽粒灌浆特征差异性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5个贵州酒用糯高粱品种(系)具有不同的灌浆特征... 选用5个贵州酱香型酒用糯高粱新品种(系)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利用Richards方程对强、中、弱势粒的灌浆参数进行分析比较,并进一步探讨其籽粒灌浆特征差异性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5个贵州酒用糯高粱品种(系)具有不同的灌浆特征,根据N值大小可划分为3类:(Ⅰ)N>1的强、弱势粒同步灌浆类型;(Ⅱ)N<1的同步灌浆类型;(Ⅲ)强、弱势粒异步灌浆类型。茅红糯10-6、黔高8号灌浆启动慢、速度低,强、中、弱势粒的灌浆协同性高,强、中势粒灌浆活跃期长;红茅粱15-1灌浆启动慢、速度缓慢平稳,灌浆不同步,整体协调性差,但是强、弱势的活跃灌浆持续性得到改善。赤水红粱-3和赤水红粱-4品种(系)籽粒灌浆启动快、速度快,整体协同性好,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由此可见,籽粒灌浆启动快、速度快,强、中、弱势粒的协调同步、延长灌浆活跃时间更有利于高产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籽粒灌浆 RICHARDS方程 酒用高粱 产量 新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低热河谷区油茶种质果实性状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杨露 高超 +5 位作者 廖德胜 龙莉 仇杰 王彪 郭之燕 周运超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30-441,共12页
对比研究贵州低热河谷区77份油茶种质资源的果实品质,筛选获得综合表现优良的油茶优异种质,以期为贵州低热河谷区油茶优良品种选育及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基础。分析77份油茶种质成熟果实的15个主要性状(单果重、横径、纵径、果... 对比研究贵州低热河谷区77份油茶种质资源的果实品质,筛选获得综合表现优良的油茶优异种质,以期为贵州低热河谷区油茶优良品种选育及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基础。分析77份油茶种质成熟果实的15个主要性状(单果重、横径、纵径、果皮厚度、鲜出籽率、干出籽率、干出仁率、出油率、棕榈酸、棕榈烯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顺-11-二十碳烯酸),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多元统计降维处理,将油茶果实的15个主要性状简化为4组综合指标(4个主成分),主成分1特征值最大,为5.13,贡献率最高,为34.19%,主要代表种仁含油率;主成分2的贡献率20.17%,主要代表单果重;主成分3的贡献率15.51%,主要代表了干出仁率,主成分4,贡献率8.35%,主要代表鲜出籽率。加权求和法合成主成分,最终建立综合评价函数,获得每优株的综合得分,最后排名并筛选。15个性状中单果重、鲜出籽率、干出籽率三者均为高度变异,棕榈烯酸和顺-11-二十碳烯酸的变异系数≤0.35%,变异程度极低。贵州低热河谷区油茶的种仁含油率与干出籽率、干出仁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除顺-11-二十碳烯酸之外,脂肪酸之间均呈现出极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提取出了特征值>1的主成分4个,筛选出综合得分排名前十的优株,排名依次为:QC-8>QC-58>QC-21>QC-34>QC-32>QC-62>QC-30>QC-61>QC-59>QC-28。贵州低热河谷区77份油茶种质在单果重、鲜出籽率、干出籽率方面具有较高的改良潜力,果皮厚度和除亚油酸之外的其余脂肪酸具有较强的遗传稳定性。贵州低热河谷区油茶的干出籽率和种仁含油率与除油酸之外的不饱和脂肪酸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QC-8、QC-58和QC-21号优株综合表现最佳,可作为下一步品种选育的候选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种质资源 果实性状 评价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薏苡种质资源及其遗传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林波 李祥栋 《种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9-53,共5页
总结了薏苡在种质资源收集、分类及分子标记的应用现状,综述了薏苡在细胞遗传学、远缘杂交、遗传改良和基因发掘鉴定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薏苡在种质资源和遗传特性方面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种质资源 遗传学 薏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威宁短柱油茶与册亨红球油茶籽油品质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龙莉 高超 +4 位作者 杨露 廖德胜 韦红莉 仇杰 周运超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3-191,共9页
为探明我国贵州地区独特的高寒山区和低热河谷区2个自然环境下本地特有油茶物种的油茶籽油品质的差异性,同时选育优质木本油料品种,从威宁短柱油茶和册亨红球油茶种质资源中筛选出稳产、抗病的优株共计14份,对2种类型油茶单位冠幅产量... 为探明我国贵州地区独特的高寒山区和低热河谷区2个自然环境下本地特有油茶物种的油茶籽油品质的差异性,同时选育优质木本油料品种,从威宁短柱油茶和册亨红球油茶种质资源中筛选出稳产、抗病的优株共计14份,对2种类型油茶单位冠幅产量、茶籽油脂肪含量、脂肪酸组成与功能性活性物质含量进行测定,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油脂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威宁短柱油茶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册亨红球油茶,而单位冠幅产量低于册亨红球油茶;2种茶籽油的脂肪酸均由SFA、MUFA和PUFA组成,3种成分含量最高的分别为WN-8(14.72%)、QXN-5(84.75%)和QXN-4(11.17%);茶籽油功能性活性物质主要包括α-VE、总酚、角鲨烯和β-谷甾醇,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17.90 mg/100 g(WN-1)~34.27 mg/100 g(QXN-3)、3.41 mg/kg(WN-9)~40.46 mg/kg (WN-8)、79.33 mg/kg (QXN-2)~364.73 mg/kg (WN-7)、204.40 mg/kg (WN-6)~350.10 mg/kg (WN-7)。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油脂质量排名前三的优株依次为WN-7、WN-8、WN-5,威宁短柱油茶籽油品质高于册亨红球油茶籽油,两者综合平均得分分别为0.275和-0.4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油 脂肪酸组分 功能性活性物质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