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氮量对优质稻G优325氮肥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李立江 蒋明金 +7 位作者 何星雷 姬广梅 张佳凤 罗丹秋 江学海 田晋钰 黎勇 李敏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5-522,共8页
【目的】探明优质杂交籼稻新品种G优325的适宜施氮量。【方法】设5个施氮量处理(0、60、120、180和240 kg/hm^(2),分别记为N0、N60、N120、N180和N240)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对G优325主要生育时期茎糵数、干物质积累与转运能力、... 【目的】探明优质杂交籼稻新品种G优325的适宜施氮量。【方法】设5个施氮量处理(0、60、120、180和240 kg/hm^(2),分别记为N0、N60、N120、N180和N240)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对G优325主要生育时期茎糵数、干物质积累与转运能力、氮肥吸收利用率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适当增加施氮量能显著提高G优325的产量,且在N180处理下产量最高。施氮量对产量构成因素、茎蘖数和干物质积累总量影响显著,随着施氮量增加,G优325成熟期的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干物质积累总量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有效穗数和干物质积累总量均在N180处理达到最高值,而每穗粒数在N120处理最多。随着施氮量增加,抽穗前后的干物质积累向籽粒的转运量均表现为处理N180>N240>N120>N60>N0;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氮素积累总量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均在N180处理下最高;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氮素稻谷生产效率、氮素收获指数、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素生理利用率均表现为处理N0>N60>N120>N180>N240。【结论】适宜提高施氮量(180 kg/hm^(2)),可协同实现优质杂交籼稻新品种G优325高产与较高氮肥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杂交籼稻 施氮量 干物质 氮肥利用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新品种海选3号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昌元 何关海 《农技服务》 2023年第8期58-60,共3页
为丰富贵州玉米品种资源,促进杂交玉米生产上新老品种的更替应用,贵州黔农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高产、多抗、优质为选育目标,用外引系XD9043作母本、自选系H266作父本进行杂交,于2022年育成高产、稳产、优质、综合性状良好的玉米新品种... 为丰富贵州玉米品种资源,促进杂交玉米生产上新老品种的更替应用,贵州黔农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高产、多抗、优质为选育目标,用外引系XD9043作母本、自选系H266作父本进行杂交,于2022年育成高产、稳产、优质、综合性状良好的玉米新品种海选3号(审定编号:黔审玉20220026)。海选3号在2年区域试验的平均产量为728.4 kg/667m^(2),比对照贵单8号增产7.10%,增产点率73.2%;在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744.7 kg/667m^(2),比对照贵单8号增产8.41%,增产点率100%。海选3号产量高、高抗小斑病,抗穗腐病、南方锈病和灰斑病,适宜在贵州省内推广种植。从适宜种植区域、适时播种、种植密度、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其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选3号 玉米 新品种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