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改良措施对退化天然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汪依妮 田晓龙 +5 位作者 杨学东 梁显义 吴静 杨丰 杨波 代兴红 《贵州畜牧兽医》 2025年第2期68-71,共4页
为了比较3种不同方法措施对退化天然草地土壤的改良效果,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重度退化草地作为试验地,设置对照组(CK组)、刈割(Y组)、浅翻耕(Q组)、除草剂(C组)4个处理组,通过不同的改良措施处理后混播鸭茅+苇状羊茅+白三叶+新西兰车前... 为了比较3种不同方法措施对退化天然草地土壤的改良效果,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重度退化草地作为试验地,设置对照组(CK组)、刈割(Y组)、浅翻耕(Q组)、除草剂(C组)4个处理组,通过不同的改良措施处理后混播鸭茅+苇状羊茅+白三叶+新西兰车前草,次年4月初随机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容重、孔隙度、毛管持水力、pH值、有机质、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有效铜、有效铁、有效锰、有效硼、有效钼指标。结果:(1)在土壤物理性质方面,Q组容重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孔隙度、毛管持水力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CK、Y、C组容重、孔隙度、毛管持水力无显著差异(P>0.05)。(2)在土壤化学性质方面,Q组pH值显著提高(P<0.05),CK、Y、C组pH值无显著差异(P>0.05);Q组有效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有机质、有效磷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各组有效钾均无显著差异(P>0.05)。(3)在土壤微量元素方面,Q组有效硼、有效钼含量显著提高(P<0.05),有效铜、有效铁含量显著降低(P<0.05),有效锰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Y、C组微量元素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浅翻耕(Q组)可显著改善天然退化草地的土壤物理性质和养分有效性,是促进退化草地恢复的有效改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草地恢复 土壤理化性质 浅翻耕 刈割 除草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