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高原区紫云至望谟高速公路耕地占补平衡折算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立君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9期1631-1634,共4页
基于贵州省农用地分等成果,以贵州高原区紫云至望谟高速公路项目为例,基于农用地利用等指数的折算系数构建应用模型,将补充耕地的数量和质量与被占用耕地等级进行折算。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农用地利用等指数建立的数学模型及利用等的折算... 基于贵州省农用地分等成果,以贵州高原区紫云至望谟高速公路项目为例,基于农用地利用等指数的折算系数构建应用模型,将补充耕地的数量和质量与被占用耕地等级进行折算。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农用地利用等指数建立的数学模型及利用等的折算系数符合贵州高原区补充耕地项目的实际情况,为实现贵州高原区内占用耕地和补充耕地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平衡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高原 耕地 占补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毕都高速公路石桥大桥跨铁路桥桩基施工大型溶洞处理技术 被引量:9
2
作者 赵东升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19,共5页
毕都高速公路石桥大桥第22跨上跨铁路线,桥位区域溶洞发育,其中右线20号墩至22号墩下有长109m、宽18m、高16.1m的贯穿性有水无填充溶洞。为确保桩基施工及铁路运营安全,压注C20混凝土填充铁路两侧溶洞,并对桩基四周覆盖层压浆加固。在右... 毕都高速公路石桥大桥第22跨上跨铁路线,桥位区域溶洞发育,其中右线20号墩至22号墩下有长109m、宽18m、高16.1m的贯穿性有水无填充溶洞。为确保桩基施工及铁路运营安全,压注C20混凝土填充铁路两侧溶洞,并对桩基四周覆盖层压浆加固。在右幅21号墩小里程方向10m处,间隔2.5m取芯钻146mm孔、内穿127mm钢管灌注级配碎石,形成阻隔墙;在桩基中心及2m半径的圆上钻146mm孔、内穿127mm钢管分层分次压注混凝土(与灌注级配碎石交替进行);在以桩基为中心的1.7m半径的圆上均布12个注浆孔,采用108mm钢花管注浆,固化范围为直径1.2m。实践表明,地表、溶洞处理过程中未发生地表下沉或塌陷现象,经取芯检查混凝土填充效果良好、无空洞;铁路两侧桩基施工过程中未发生地质沉降、沉陷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铁路桥 桩基 溶洞 压注混凝土 注浆加固 灌注级配碎石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站进场公路边坡有限元与极限平衡综合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孟凡成 彭坤杰 +2 位作者 孟云 严雨 谢寿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2-136,共5页
如何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合理的评价和科学的预测,提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减少边坡地质灾害,可有效解决水电站进场道路的通行安全问题。以水电站进场公路深挖路堑边坡为例,采用有限元与极限平衡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边坡开挖施工的稳定性... 如何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合理的评价和科学的预测,提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减少边坡地质灾害,可有效解决水电站进场道路的通行安全问题。以水电站进场公路深挖路堑边坡为例,采用有限元与极限平衡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边坡开挖施工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边坡逐级开挖施工,边坡的稳定性逐步增大,尤其是第二级和第一级边坡开挖后,边坡的稳定性有较大幅度提高,同时边坡可能的滑移面也逐步调整;两种计算方法得到边坡稳定性系数基本一致,滑移面的位置和形状也是一致,均为圆弧形滑动;鉴于泥岩在自然条件下继续风化,遇水崩解软化,泥岩的力学性质逐步劣化,边坡的稳定性也逐渐减低,可能从第二级边坡坡顶发生圆弧形滑动,建议对边坡第二级~第四级边坡采取锚杆框架植草防护措施,其他坡面采取挂网混植防护措施,为边坡工程治理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场公路 边坡灾害 有限元法 极限平衡法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马达岭滑坡崩滑形成机制及堆积体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郭将 曾超 +3 位作者 谢明宇 孟云 张丽波 刘晓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8-54,60,共8页
马达岭滑坡为典型的平缓反倾斜横向坡,其为"塌陷-拉裂-贯通"破坏模式,自2003年以来发生多期次崩滑,形成目前的崩滑堆积态势,对在建的都匀至香格里拉高速公路造成潜在威胁。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现场工程地质调查与试... 马达岭滑坡为典型的平缓反倾斜横向坡,其为"塌陷-拉裂-贯通"破坏模式,自2003年以来发生多期次崩滑,形成目前的崩滑堆积态势,对在建的都匀至香格里拉高速公路造成潜在威胁。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现场工程地质调查与试验研究,从地层岩性、岩体结构、地下水作用、软弱夹层等方面分析了马达岭HP1滑坡崩滑形成的原因以及马达岭滑坡的形成条件及成灾机理,并采用渗流有限元与极限平衡分析联合求解的方式,模拟计算了在自然状态、降雨状态、地震作用和降雨联合地震作用4种工况条件下马达岭滑坡崩滑堆积体的稳定性,分析了降雨强度、降雨时长和地震作用对滑坡崩滑堆积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强降雨条件下滑坡崩滑堆积体将处于基本稳定至不稳定状态;(2)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滑坡的稳定性系数总体呈减小趋势;(3)随着降雨持续时间的增加,滑坡的稳定性系数将持续降低;(4)降雨联合地震作用极端工况下,滑坡的稳定性系数进一步降低,且竖向地震力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远小于水平地震力;(5)都匀至香格里拉高速公路选线规避滑坡影响区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达岭滑坡 崩滑堆积体 稳定性分析 极限平衡法 有限元分析 降雨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车道公路不同线形组合路段划分标准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胡江碧 曹建平 管桂平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87-1694,共8页
针对驾驶员驾驶安全舒适性特性,以我国双车道公路不同线形组合路段划分标准为研究对象,引入驾驶员驾驶工作负荷理论和驾驶工作负荷度计算模型,通过对驾驶员在双车道公路不同平曲线半径和纵坡坡度条件下的动态驾驶试验方案设计,采集了36... 针对驾驶员驾驶安全舒适性特性,以我国双车道公路不同线形组合路段划分标准为研究对象,引入驾驶员驾驶工作负荷理论和驾驶工作负荷度计算模型,通过对驾驶员在双车道公路不同平曲线半径和纵坡坡度条件下的动态驾驶试验方案设计,采集了36名驾驶员在双车道公路不同平曲线半径和纵坡坡度上行车时的运行速度和心电指标数据;在此基础上通过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眼动视频的分析处理,得到小客车和大货车驾驶员在双车道公路不同平曲线半径和纵坡坡度线形、自由流条件下行驶时的驾驶工作负荷度变化规律,发现不同的平曲线半径和纵坡坡度对驾驶员驾驶工作负荷度的影响不同,并确定了满足驾驶安全舒适性的平曲线半径和纵坡坡度划分阈值,最终提出了基于驾驶工作负荷度的双车道公路不同线形组合路段划分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路段划分标准 驾驶工作负荷度 双车道公路安全 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沥青路面均匀性评价综述
6
作者 秦旻 窦丽红 +1 位作者 许滌平 伍洲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4,25,共15页
沥青路面均匀性是影响其路用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为快速、准确和高效地评价沥青路面的均匀性,阐述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原理、系统组成以及图像采集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国内外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沥青路面均匀性评价方法;展望了... 沥青路面均匀性是影响其路用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为快速、准确和高效地评价沥青路面的均匀性,阐述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原理、系统组成以及图像采集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国内外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沥青路面均匀性评价方法;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图像处理算法优化、数据处理效率提升和深度学习技术的更广泛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图像处理过程重点在于图像增强和图像分割,其精确性和适用范围需进一步提高;数字图像的采集受采集高度、光照强度、拍摄角度等因素的影响;已有的路面均匀性评价指标主要从集料分布状态和路面纹理构造2个角度建立对应的评价方法,但尚未形成统一标准。综合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可为沥青路面均匀性评价提供新的视角和解决方案,为道路工程质量的实时监控与施工指导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数字图像处理 沥青路面均匀性 评价方法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质条件下高寒山区超长公路隧道总体建设方案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孙祺华 孟芹 李剑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共8页
天山隧道为我国最长的高寒山区公路隧道,其地质条件极其复杂,且国内缺少建设此类隧道的经验。针对该隧道的线位方案、断面布置、洞口位置和路面结构型式四个方面,通过文献调研、理论分析,开展了全面、系统的对比研究工作,确定了安全、... 天山隧道为我国最长的高寒山区公路隧道,其地质条件极其复杂,且国内缺少建设此类隧道的经验。针对该隧道的线位方案、断面布置、洞口位置和路面结构型式四个方面,通过文献调研、理论分析,开展了全面、系统的对比研究工作,确定了安全、经济、合理的总体建设方案,即:选取K线方案作为隧道越岭线路方案,其纵坡采取0.9%/16 800/2 810.87与-0.5%/4 860/2 937.77的组合;采用两主洞加服务隧道的断面布置方案;选取合理的隧道洞口位置,并针对洞口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对比和分析了沥青路面与水泥路面的优缺点,并建议采用水泥路面作为隧道路面结构型式。该总体建设方案对高寒山区类似超长公路隧道的快速施工、运营管理、建设工期控制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公路隧道 复杂地质条件 高海拔 高寒山区 建设方案 天山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改进灰色关联模型的公路隧道塌方风险评估 被引量:15
8
作者 刘灿 郑邦友 +3 位作者 李政 李茂莉 张义平 张笑笑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6292-6297,共6页
为确定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塌方风险等级,选取工程地质等4项一级指标,围岩级别等12项二级指标,建立熵权-改进灰色关联的公路隧道塌方风险评价模型。采用熵权法计算评价指标权重;采用改进灰色关联法确定各段隧道与隧道塌方各风险等级的关... 为确定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塌方风险等级,选取工程地质等4项一级指标,围岩级别等12项二级指标,建立熵权-改进灰色关联的公路隧道塌方风险评价模型。采用熵权法计算评价指标权重;采用改进灰色关联法确定各段隧道与隧道塌方各风险等级的关联度,并与所求得的权重相结合确定最终的风险等级,并将结果与工程实例相印证。结果表明:公路隧道塌方的12项风险因素中,年均降水量、隧道跨度、围岩级别、隧道埋深对隧道塌方影响较大;采用本文模型对四段隧道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均与实际相符。可见该评价模型为在建隧道施工塌方风险等级的确定与预防提供了科学而有效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塌方 熵权 改进灰色关联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压隧道洞口段衬砌多裂缝扩展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胡涛 杨洪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6-54,共9页
为降低大偏压隧道洞口段衬砌开裂风险,依托巴蕉箐公路隧道工程,对不同工况下偏压隧道衬砌裂缝扩展状态进行了分析,提出偏压隧道衬砌多裂缝扩展的可能,最终基于扩展有限元方法对不同偏压角度下隧道洞口段衬砌多裂缝扩展规律进行了分析。... 为降低大偏压隧道洞口段衬砌开裂风险,依托巴蕉箐公路隧道工程,对不同工况下偏压隧道衬砌裂缝扩展状态进行了分析,提出偏压隧道衬砌多裂缝扩展的可能,最终基于扩展有限元方法对不同偏压角度下隧道洞口段衬砌多裂缝扩展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偏压角度的增大,初始裂缝应力强度因子分布型式逐渐由扁平状转变为窄尖状,衬砌结构整体受力状态变差,易在隧道拱顶60°~90°范围内产生多条初始裂缝同时扩展,在75°位置处产生主裂缝;偏压隧道衬砌多裂缝扩展可分为应力最不利位置裂缝单独快速扩展阶段、主裂缝带动周边初始裂缝形成多裂缝同时扩展阶段和主裂缝逼近贯通衬砌破坏阶段;偏压对隧道衬砌裂缝扩展的影响显著,偏压角度越大,越易形成一条较深的主裂缝,造成衬砌结构破坏;在偏压条件下,主裂缝两侧60°~90°范围内裂缝扩展偏转率呈线性发展,说明在该范围内,离主裂缝越远,周边裂缝向主裂缝靠拢发展的趋势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衬砌 裂缝 偏压 应力强度因子 扩展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探地雷达的沥青路面压实度检测研究综述及展望
10
作者 何兆益 张宇 +2 位作者 宋刚 许滌平 伍洲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0,共10页
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压实质量是影响其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压实不足或压实过度均会使得沥青路面过早出现损坏。为推动探地雷达(GPR)在沥青路面压实度检测领域的发展,更全面地评价沥青路面的压实质量,系统阐述了探地雷达检测原理、系统... 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压实质量是影响其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压实不足或压实过度均会使得沥青路面过早出现损坏。为推动探地雷达(GPR)在沥青路面压实度检测领域的发展,更全面地评价沥青路面的压实质量,系统阐述了探地雷达检测原理、系统组成及数据处理方法;对探地雷达在沥青路面压实度检测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研究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的介电特性受其组成成分体积比、雷达频率及路面温度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建立复合介电模型可以预测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度,但其精确性和适用范围仍有待提高;对于含水沥青混合料,水的存在会使得介电常数测量值偏大,从而影响密度预测的准确性。未来可优化探地雷达信号处理手段,提升探地雷达对沥青混合料介电常数的检测精度;进一步建立具有广泛适用范围的复合介电模型,提高密度预测的精确性和适用范围;将探地雷达与压路机进行结合,建立完善的沥青路面压实度实时监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探地雷达 介电常数 密度预测 压实度实时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螺旋箍筋约束下混凝土圆柱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苏俊省 王君杰 +1 位作者 王文彪 梅世龙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06-211,共6页
对3个配置HRB335、HRB500E、HRB600箍筋的混凝土圆形柱进行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对比分析箍筋等强度代换时,箍筋强度对试件破坏状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抗弯承载力、变形能力、延性性能和耗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对3个配置HRB335、HRB500E、HRB600箍筋的混凝土圆形柱进行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对比分析箍筋等强度代换时,箍筋强度对试件破坏状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抗弯承载力、变形能力、延性性能和耗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试件破坏模式均为典型的弯曲破坏,墩底出现塑性铰,纵筋断裂;试件采用高强度箍筋等强度代换普通箍筋时,试件抗弯承载力、变形能力、延性性能和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基本保持不变,采用高强度箍筋可以减少钢筋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钢筋 圆柱形混凝土柱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延性 耗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内锈蚀钢筋的漏磁信号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周建庭 张森华 +2 位作者 张洪 黎小刚 张泽宇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5-359,共5页
将漏磁检测技术应用于混凝土内部钢筋的锈蚀检测中,以磁偶极子模型为理论依据,在对锈蚀钢筋进行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完成了对10个试件的加速锈蚀、磁信号采集及分析.提出了基于磁偶极子模型的钢筋锈蚀损伤漏磁场空间分布计算理论,计算了... 将漏磁检测技术应用于混凝土内部钢筋的锈蚀检测中,以磁偶极子模型为理论依据,在对锈蚀钢筋进行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完成了对10个试件的加速锈蚀、磁信号采集及分析.提出了基于磁偶极子模型的钢筋锈蚀损伤漏磁场空间分布计算理论,计算了锈蚀钢筋的漏磁场的空间分布,分析得到沿试件纵向的磁感应强度B_x-x曲线图和磁感应强度梯度K_x-x曲线图.数值模拟和试验结果表明:根据磁感应强度B_x-x曲线的峰值可半定量评估钢筋的锈蚀程度,根据磁感应强度梯度K_x-x曲线的零点间距可定量判断钢筋的锈蚀区域,且箍筋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对于钢筋锈蚀损伤检测的影响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锈蚀钢筋 漏磁 锈蚀程度 锈蚀区域 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变形控制法的软岩路基填筑材料回弹模量控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詹永祥 龙小波 +2 位作者 姚海林 张静波 陈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0-455,共6页
根据路基路面变形协调原理,结合国内公路相关规范对路面弯沉的控制标准,获得软岩路基顶面动变形允许值;利用传递-反射矩阵方法和叠加原理推导了双轮胎振动荷载作用下弹性层状公路结构的动力响应解;采用Hankel数值逆变换技术计算出实例... 根据路基路面变形协调原理,结合国内公路相关规范对路面弯沉的控制标准,获得软岩路基顶面动变形允许值;利用传递-反射矩阵方法和叠加原理推导了双轮胎振动荷载作用下弹性层状公路结构的动力响应解;采用Hankel数值逆变换技术计算出实例工程中典型软岩公路路基顶面的动变形,基于动变形控制法确定了不同软岩填筑区域对应填料的回弹模量临界值;根据现有公路规范规定的路基结构层厚度,提出满足动变形条件下的软岩填筑区域所需回弹模量控制要求,并以回弹模量为依据对软岩填料进行了分类.研究成果可为软岩填料分区优化填筑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路基 动变形控制 层状公路结构 传递-反射矩阵方法 软岩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强酸盐复合腐蚀环境下不同矿物掺合料对水泥砂浆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志刚 蒋正武 +1 位作者 李文婷 马敬畏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2-87,共6页
模拟了贵州地区地下水强酸盐复合腐蚀环境,系统研究了粉煤灰、矿渣粉和硅灰3种矿物掺合料单掺与复掺对水泥砂浆耐腐蚀性能,如耐蚀系数、质量变化率、氯离子相对扩散系数的影响规律,并探讨了地下水强酸盐复合腐蚀环境下水泥砂浆的腐蚀机... 模拟了贵州地区地下水强酸盐复合腐蚀环境,系统研究了粉煤灰、矿渣粉和硅灰3种矿物掺合料单掺与复掺对水泥砂浆耐腐蚀性能,如耐蚀系数、质量变化率、氯离子相对扩散系数的影响规律,并探讨了地下水强酸盐复合腐蚀环境下水泥砂浆的腐蚀机理。结果表明,与基准砂浆相比,单掺与复掺矿物掺合料均提高了砂浆的耐蚀系数,降低了砂浆后期氯离子相对扩散系数,但增大了砂浆质量损失率。这3项指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地下水复合腐蚀环境下水泥砂浆的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盐复合腐蚀 水泥砂浆 矿物掺合料 耐蚀系数 质量损失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限应变判据-动态局部强度折减的边坡破坏演化数值模拟 被引量:18
15
作者 李世贵 黄达 +1 位作者 石林 王俊杰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27-1236,共10页
岩土材料具有极限应变特征,其值可以通过室内试验或数值模拟方法求得。边坡岩土体主要为剪切破坏,可采用极限剪应变作为材料破坏的判据。事实上,边坡岩土体强度参数劣化并非整体性的,而是一个渐进性局部损伤至整体失稳的过程。本文基于... 岩土材料具有极限应变特征,其值可以通过室内试验或数值模拟方法求得。边坡岩土体主要为剪切破坏,可采用极限剪应变作为材料破坏的判据。事实上,边坡岩土体强度参数劣化并非整体性的,而是一个渐进性局部损伤至整体失稳的过程。本文基于极限应变判据,建立了边坡破坏的动态局部强度折减方法,此方法对边坡中超过极限剪应变值的单元进行强度折减。通过不断折减计算过程中产生的超过极限剪应变值单元,直到坡内超过极限剪应变值的单元贯通,认为边坡整体发生破坏。将该方法应用到实际边坡工程中,计算结果和边坡破坏模式及变形监测数据基本吻合。此方法在分析边坡渐进性破坏及稳定性评价方面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极限应变 动态强度折减 局部强度折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蓬大桥高温合龙效应下拱圈内力调整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贵明 彭文平 周超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2-46,共5页
为解决钢筋混凝土拱圈高温合龙后,降温效应引起的较大附加次内力降低拱圈控制截面压应力的问题,以贵州石阡县木蓬大桥为工程背景(主跨165m上承式钢筋混凝土箱形空腹式拱桥),提出了对合龙端口施加预顶力与附加配重的控制方法。以温度差... 为解决钢筋混凝土拱圈高温合龙后,降温效应引起的较大附加次内力降低拱圈控制截面压应力的问题,以贵州石阡县木蓬大桥为工程背景(主跨165m上承式钢筋混凝土箱形空腹式拱桥),提出了对合龙端口施加预顶力与附加配重的控制方法。以温度差值对拱肋合龙成拱状态影响量为误差列阵,以单位预顶力或单位附加配重为影响参数列阵,以单位预顶力或单位附加配重对拱肋合龙成拱状态影响量组成影响矩阵,建立影响参数与误差关系的矩阵方程,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预顶力与附加配重值。研究结果表明:在合龙端口腹板下缘施加3 283kN的预顶力、在合龙端口增加附加配重781kN后,有效抵消了高温合龙产生的拱圈温度次内力的影响,成桥恒载状态下,拱顶截面实测换算应力与理论计算最大差值为0.5MPa,拱脚截面实测换算应力与理论计算最大差值为1 MPa,调整方案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拱桥 斜拉扣挂悬臂浇筑 高温合龙 顶推 配重 温度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虚拟多目数字图像的高边坡结构面露头几何信息自动识别与聚类 被引量:8
17
作者 易小凯 武威 +4 位作者 张可珅 徐博 李华明 刘剑 何国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139-148,共10页
高边坡地质灾害分析与防治,需要在较大范围采集结构面的几何信息。但是,高边坡(尤其是临江崖壁),由于人员抵近接触式测量危险大、成本高,效率低,而远距离采用光学或遥感方法难以获得足够精度信息,导致结构面产状、迹线等信息难以准确、... 高边坡地质灾害分析与防治,需要在较大范围采集结构面的几何信息。但是,高边坡(尤其是临江崖壁),由于人员抵近接触式测量危险大、成本高,效率低,而远距离采用光学或遥感方法难以获得足够精度信息,导致结构面产状、迹线等信息难以准确、快速地获取。通过工程现场测试给出无人机采集高边坡虚拟多目数字图像的方法与步骤,以单相机虚拟多目视觉方法为基础,对临江高边坡拍摄目标进行三维点云重构,并利用K-means聚类算法和特征点收缩算法进行结构面及其迹线的识别和提取。使用该方法对四川乐山金口河峡谷边坡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此法具有较高的速度和准确性,在与边坡相关的施工中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高边坡 多目视觉 三维重构 结构面识别 几何信息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磁检测漏磁信号影响因素实验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屈英豪 张劲泉 +2 位作者 夏润川 周建庭 何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310-316,共7页
弱磁检测能够有效地发现钢筋、钢绞线等铁磁构件因锈蚀产生的结构受损;但是这些铁磁材料会因所在地点、所受地磁场磁化时间的不同,从而使其在弱磁检测中所受的地磁场强度与自身磁化程度也不同。所以,为了探究地磁场与自身磁化对采集到... 弱磁检测能够有效地发现钢筋、钢绞线等铁磁构件因锈蚀产生的结构受损;但是这些铁磁材料会因所在地点、所受地磁场磁化时间的不同,从而使其在弱磁检测中所受的地磁场强度与自身磁化程度也不同。所以,为了探究地磁场与自身磁化对采集到的漏磁信号是否存在影响,在此通过磁屏蔽与退火的方法控制地磁场与自身磁化强度两个变量,进行漏磁信号检测对比实验。为了进一步分析实验结果,采用COMSOL软件对实验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地磁场对漏磁信号只存在数值上的影响,不会明显改变漏磁信号的变化规律;而自身磁化才是影响漏磁信号规律的主要因素。与此同时,仿真结果也与实验结果保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磁检测 漏磁场 磁屏蔽 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越煤层段隧道爆破振动对围岩稳定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平 袁梅 +3 位作者 王元智 许石青 隆能增 李鑫灵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9-44,共6页
为了研究穿越煤层段隧道爆破振动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以滇黔省界毕镇高速公路某隧道为工程背景,运用现场实测、数值模拟及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不同煤层厚度、砂岩顶板不同厚度条件下隧道爆破引起的围岩振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 为了研究穿越煤层段隧道爆破振动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以滇黔省界毕镇高速公路某隧道为工程背景,运用现场实测、数值模拟及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不同煤层厚度、砂岩顶板不同厚度条件下隧道爆破引起的围岩振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煤层厚度减小,振速峰值呈加速增加趋势,随着砂岩顶板厚度增加,振速峰值呈加速减小趋势;在各模拟工况中,工作面位置处振速峰值最大,工作面后方的振速峰值随距离变化呈先急剧减小后衰减趋于平缓的趋势;隧道不同位置受爆破振动影响各异,其中拱顶部位受爆破振动影响最显著,振速明显高于其他部位,拱肩部位次之,拱腰部位振速受到的影响最小。将数值模拟、现场监测及岩石动力学理论3种方法得出的振速对比分析,提出该隧道爆破施工安全振速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隧道 爆破 振动 数值模拟 围岩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塔基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谢寿平 刘志鹏 +4 位作者 罗红明 王大庆 杨桦 刘凯 苏云鹏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2-177,共6页
山区输电线路工程塔基一般修建于自然边坡上,塔基边坡的稳定状态是涉及输电线路工程安全的关键技术问题。以甘肃酒泉—湖南±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5535#塔基边坡为例,采用三维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方法,利用FLAD 3D软件对塔基... 山区输电线路工程塔基一般修建于自然边坡上,塔基边坡的稳定状态是涉及输电线路工程安全的关键技术问题。以甘肃酒泉—湖南±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5535#塔基边坡为例,采用三维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方法,利用FLAD 3D软件对塔基和塔基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塔基在荷载作用下,桩顶位置产生了向坡外向下的位移,桩端位置产生了向坡内的位移,且桩水平位移最大值为4.025 mm,处于桩水平变形允许范围内;塔基荷载作用对边坡的应力总体影响不大,局部范围内应力有所增加,且仅在坡顶局部出现拉破坏,坡顶以下坡体处于弹性变形范围,未形成整体变形失稳的破坏区,对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影响较小;建议对塔基边坡坡顶进行适当的加固处理,以满足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安全运行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塔基边坡 稳定性分析 三维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