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改性醇胺对水泥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 1
-
-
作者
刘春舵
刘凯
宁朝阳
穆松
杨京
蔡景顺
-
机构
中海建筑有限公司
贵州雷榕高速公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出处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541-3551,共11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078240)
中海建筑有限公司科研项目(GZ-KL-005/DSC/X069)。
-
文摘
针对市售增强剂中改性醇胺组分作用机理不清晰的问题,本文探究了改性醇胺(CS_(M)、CS_(N)和CS_(O))对净浆凝结时间和强度的影响,并通过水化热、水泥石定量XRD、微观结构SEM测试,探究了改性醇胺对水泥水化过程、水化产物及浆体微观结构的影响,并与三异丙醇胺(TIPA)进行对比。结果表明:TIPA与改性醇胺均表现出缓凝的性质,其中CS_(O)缓凝性最强;在强度方面,TIPA改善了测试龄期内的净浆强度发展,CS_(M)改善了净浆7~28 d强度发展,改善效果优于TIPA,CS_(N)和CS_(O)对强度存在负面效果。在机理方面,CS_(M)的掺入提高了水泥矿物相水化程度,优化了水化速率,改善了水化产物微观结构,促使水化硅酸钙(C-S-H)、Ca(OH)_(2)和钙矾石相互交错,提升了浆体致密性;TIPA促进了铁铝酸四钙(C_(4)AF)的水化;CS_(N)和CS_(O)促进了硅酸三钙(C_(3)S)和C_(4)AF的水化,但矿物相快水化反应与致密微观结构未能实现协同。改性措施方面,使用TIPA进行分子量改性相比于氨基与羟基改性更有助于改善水泥水化进程、产物分布结构及促进水泥净浆强度发展。
-
关键词
改性醇胺
凝结时间
强度
水化程度
微观结构
-
Keywords
modified alcohol amine
setting time
strength
hydration degree
microstructure
-
分类号
TU528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