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理学文化研究的自我超越——新版《朱子大传》的思想升华 |
鹿博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
2
|
寻找下学上达的心性体认施教方法——论静坐方法在王阳明工夫系统中的价值与意义 |
张新民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
3
|
对作为一种“政治哲学”的阳明心学之省思——徐复观《一个政治家的王阳明》发微 |
王进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
4
|
王阳明“良知即是易”之逻辑演绎 |
张春香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
5
|
儒释之间:唐宋时期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特征——以儒学的佛化与佛教的儒化为中心 |
张新民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
6
|
经典诠释的变迁与经典价值的重建——以思想史上原壤形象的建构及其变迁为中心 |
王进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
7
|
谁“令人类的尊严和理性蒙羞”——对顺真教授《笛卡尔的悟道》一文的商榷 |
罗同兵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
8
|
泛娱乐主义:精神生产的“遮蔽”及其“解蔽” |
邹贵波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2
|
|
|
9
|
史中觅诗:荧屏叙事中的形象建构与学说阐释 |
吕相国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