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地方大豆种质资源7S和11S球蛋白及其亚基组分含量分析
1
作者 娄利娇 陈佳琴 +5 位作者 杨春杰 谭春燕 徐熙 龚锡震 何兵 朱星陶 《大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2,共11页
为明确贵州地方大豆种质资源的贮藏蛋白组分及其亚基组分含量情况,本研究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107份大豆种质资源的7S和11S球蛋白及其亚基组分、11S/7S比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不同地方大豆种质资源间蛋白组分及其... 为明确贵州地方大豆种质资源的贮藏蛋白组分及其亚基组分含量情况,本研究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107份大豆种质资源的7S和11S球蛋白及其亚基组分、11S/7S比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不同地方大豆种质资源间蛋白组分及其亚基组分含量存在明显差异;7S和11S球蛋白的平均值分别为17.35%和44.27%,变异系数分别为28.13%和15.14%,11S/7S比值范围为1.47~6.48,平均值为2.74,变异系数为29.48%;7S与11S球蛋白含量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7S和11S球蛋白与蛋白质、油脂含量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筛选出了11S/7S比值大于3的材料27份,11S/7S比值大于3且亚基组成完整的材料4份;蛋白亚基组分优异的材料6份,其中α亚基缺失材料3份,α′、α亚基缺失材料1份,α′、α、A_(3)和A_(4)亚基缺失材料1份,A_(3)亚基缺失材料1份,这些优异资源材料可为加工专用或特殊用途大豆品种的选育和改良提供遗传基础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大豆 贮藏蛋白 亚基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大方手撕豆腐大豆浸泡工艺的优化
2
作者 娄利娇 朱星陶 +4 位作者 陈佳琴 杨春杰 谭春燕 徐熙 龚锡震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期105-112,共8页
【目的】探明贵州大方手撕豆腐生产过程中大豆浸泡工艺对豆浆品质的影响,为其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黔豆7号大豆为试验材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在大豆传统浸泡工艺的基础上对浸泡温度、时间、豆水比因素进行优化,并结合... 【目的】探明贵州大方手撕豆腐生产过程中大豆浸泡工艺对豆浆品质的影响,为其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黔豆7号大豆为试验材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在大豆传统浸泡工艺的基础上对浸泡温度、时间、豆水比因素进行优化,并结合浸泡后豆瓣形态、吸水率、豆浆浓度、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含量和还原糖含量对大方手撕豆腐加工中豆浆的品质进行评价。【结果】大方手撕豆腐大豆浸泡工艺的最优参数为浸泡温度40℃、浸泡时间6 h、浸泡豆水比1∶3;改进工艺加工的豆腐出品率和蛋白质含量均较传统浸泡工艺显著提高,分别是传统浸泡工艺的1.07倍和1.11倍。【结论】大豆浸泡温度40℃、浸泡时间6 h、浸泡豆水比1∶3为贵州大方手撕豆腐大豆浸泡的最佳浸泡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撕豆腐 大豆 浸泡工艺 豆浆 大方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山地经果林园区套种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8
3
作者 朱星陶 陈佳琴 +3 位作者 谭春燕 杨春杰 李振动 陈东亮 《大豆科技》 2017年第3期33-38,共6页
通过在贵州省山地不同类型的经果林内套种大豆试验与示范,总结出贵州山地在发展经果林园区的同时套种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适宜播期、田间配置与合理密度、施肥及管理等措施。实践证明:经果林园区内套种大豆每亩可以增收48... 通过在贵州省山地不同类型的经果林内套种大豆试验与示范,总结出贵州山地在发展经果林园区的同时套种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适宜播期、田间配置与合理密度、施肥及管理等措施。实践证明:经果林园区内套种大豆每亩可以增收480~960元,种植鲜食大豆,每亩收益可达3 000元以上,还可以减少经果林园区的管理成本,是一项节本、增效、生态友好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果林 套种大豆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豆系列品种贮藏蛋白亚基组成及其含量分析
4
作者 陈佳琴 娄利娇 +5 位作者 杨春杰 谭春燕 徐熙 龚锡震 何兵 朱星陶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111,118,共8页
为明确黔豆系列大豆品种(品系)中大豆球蛋白组分及其各亚基组分含量,以促进营养或加工专用大豆新品种的选育与应用,本研究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41份大豆品种(品系)的7S和11S球蛋白亚基组成、相对百分含量和11S/7S比值进... 为明确黔豆系列大豆品种(品系)中大豆球蛋白组分及其各亚基组分含量,以促进营养或加工专用大豆新品种的选育与应用,本研究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41份大豆品种(品系)的7S和11S球蛋白亚基组成、相对百分含量和11S/7S比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种间大豆蛋白及其亚基组分相对百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41份供试品种(品系)的7S、11S球蛋白平均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26.93%、54.92%,变幅分别为15.58%~43.89%、37.10%~66.48%,变异系数分别为29.36%、13.57%;11S/7S值为0.85~4.05,平均值为2.28,变异系数为38.71%;7S蛋白的变异系数高于11S蛋白,7S蛋白β亚基的变异系数最大,11S蛋白B亚基的变异系数最大,表现出更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筛选出11S/7S值高于3的品种11份,其中高于4的品种2份;7S与11S球蛋白组分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系统聚类将41份供试品种(品系)聚类为三类,第Ⅰ类群11S蛋白含量和11S/7S平均值最高,第Ⅱ类群A 4、A 1A 2亚基平均含量最高,第Ⅲ类群7S蛋白和A 3亚基的平均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豆 贮藏蛋白 亚基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油菜制种基地的建立与规范管理 被引量:2
5
作者 曾兵 林卫红 +2 位作者 代文东 黄泽素 饶勇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0期137-139,共3页
为促进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油菜制种业的发展,从制种基地地理条件(面积、气候及土壤肥力等)与社会经济条件(产业结构、劳力情况及交通条件)的选择,以及基地人员、技术及田间操作方面的要求,对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油菜制种基地的建立与规... 为促进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油菜制种业的发展,从制种基地地理条件(面积、气候及土壤肥力等)与社会经济条件(产业结构、劳力情况及交通条件)的选择,以及基地人员、技术及田间操作方面的要求,对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油菜制种基地的建立与规范管理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油菜 制种基地 建立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豆10号种子高产高效繁殖技术 被引量:3
6
作者 朱星陶 陈佳琴 +4 位作者 谭春燕 杨春杰 娄利娇 徐熙 龚锡震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6-159,共4页
黔豆10号为国审大豆新品种,具有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性。通过多年多点对黔豆10号大田生产用种的繁殖,总结出黔豆10号种子高产高效繁殖的关键技术,可获平均产量为2600 kg·hm^-2,平均产值为33800元·hm^-2,经济收益为15... 黔豆10号为国审大豆新品种,具有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性。通过多年多点对黔豆10号大田生产用种的繁殖,总结出黔豆10号种子高产高效繁殖的关键技术,可获平均产量为2600 kg·hm^-2,平均产值为33800元·hm^-2,经济收益为15650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黔豆10号 种子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品种黔豆10高产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 被引量:4
7
作者 陈佳琴 朱星陶 +3 位作者 杨春杰 谭春燕 徐熙 娄利娇 《大豆科技》 2019年第4期76-79,共4页
以国审大豆新品种黔豆10为研究目标,通过设置播期、密度、肥效系列栽培试验,获取高产栽培优化技术参数,制定优化栽培技术模式,进行多点生产示范,在示范中结合气候、土壤等生产条件和管理方法进行高产栽培技术与管理措施的总结,集成与黔... 以国审大豆新品种黔豆10为研究目标,通过设置播期、密度、肥效系列栽培试验,获取高产栽培优化技术参数,制定优化栽培技术模式,进行多点生产示范,在示范中结合气候、土壤等生产条件和管理方法进行高产栽培技术与管理措施的总结,集成与黔豆10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生产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豆10 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RPD3/HDA1基因家族鉴定及早熟相关基因挖掘 被引量:7
8
作者 张玉玲 张超 +3 位作者 蒋唤唤 梁峰豪 肖华贵 曾兵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01-911,共11页
该研究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甘蓝型油菜RPD3/HDA1基因家族,检测了其在‘黔油早2号’和‘中双11’中的表达水平及2个品种在低温(4℃)和ABA胁迫下该家族基因的表达特征,以探讨RPD3/HDA1基因在甘蓝型油菜中的潜在功能,为早熟油菜抗逆性... 该研究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甘蓝型油菜RPD3/HDA1基因家族,检测了其在‘黔油早2号’和‘中双11’中的表达水平及2个品种在低温(4℃)和ABA胁迫下该家族基因的表达特征,以探讨RPD3/HDA1基因在甘蓝型油菜中的潜在功能,为早熟油菜抗逆性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基础和候选基因。结果表明:(1)在甘蓝型油菜全基因组中共鉴定到28个RPD3/HDA1基因,将其命名为BnHDA1~BnHDA28,聚类为4个亚家族,同一亚家族成员的基因结构较为相似;在该基因家族中共检测到16对复制基因,均为片段重复。(2)顺式作用元件预测统计中共发现675个元件与植物激素、环境胁迫和光响应有关。(3)qRT-PCR分析显示,RPD3/HDA1基因在‘黔油早2号’中的表达量均高于‘中双11’;低温胁迫下,‘黔油早2号’和‘中双11’中RPD3/HDA1基因呈差异表达,与‘中双11’相比,RPD3/HDA1基因在‘黔油早2号’中的下调幅度较大;ABA处理后,RPD3/HDA1基因在2个品种中表达模式不一致,‘黔油早2号’中大部分RPD3/HDA1基因表达量较‘中双11’下调幅度小。研究认为,RPD3/HDA1基因可能在油菜开花中发挥调节作用,而且可能通过激素信号通路和防御信号通路参与油菜的生长发育和防御反应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RPD3/HDA1家族 早熟 胁迫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泡条件对黄豆吸水率、发芽率及豆芽出品率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娄利娇 朱星陶 +4 位作者 陈佳琴 杨春杰 谭春燕 徐熙 龚锡震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1期96-99,共4页
为黄豆芽的工业化生产和精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黄豆芽生产过程中浸泡温度、浸泡时间、浸泡水量对吸水率、发芽率和出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泡温度、浸泡时间和浸泡水量分别为40℃、6 h和4倍黄豆重量时,黄豆吸水率均最高,分别为111... 为黄豆芽的工业化生产和精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黄豆芽生产过程中浸泡温度、浸泡时间、浸泡水量对吸水率、发芽率和出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泡温度、浸泡时间和浸泡水量分别为40℃、6 h和4倍黄豆重量时,黄豆吸水率均最高,分别为111.88%、115.97%和114.18%;当浸泡温度、浸泡时间和浸泡水量分别为50℃、6 h和3倍黄豆重量时,黄豆的24 h发芽率、最终发芽率及出品率均最高,分别为53.00%、93.67%、388.77%,53.67%、91.33%、389.18%和55.33%、93.67%、418.45%。结合生产实际认为,黄豆芽生产最适宜浸泡工艺为浸泡温度50℃、浸泡时间6 h、浸泡水量3倍黄豆重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豆芽 浸泡工艺 吸水率 发芽率 出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高蛋白大豆新品种黔豆9号的选育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星陶 陈佳琴 +3 位作者 谭春燕 黄建斌 杨春杰 张启东 《种子》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5-119,122,共6页
为了选育适宜贵州省大豆产区种植的高产、优质高蛋白大豆新品种,选用具有高产、高蛋白为主要目标性状的多个大豆种质资源材料作为亲本,杂交获得复合新材料,对杂交后代材料按系谱选育法进行多代的繁殖、鉴定和选育,培育出符合目标性状(... 为了选育适宜贵州省大豆产区种植的高产、优质高蛋白大豆新品种,选用具有高产、高蛋白为主要目标性状的多个大豆种质资源材料作为亲本,杂交获得复合新材料,对杂交后代材料按系谱选育法进行多代的繁殖、鉴定和选育,培育出符合目标性状(高产、优质高蛋白)的大豆新品系参加贵州省大豆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于2016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黔豆9号),该品种适宜在贵州省及相似生态区作为春大豆推广种植,适应的种植方式有净种及与新植经果林套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 高蛋白 大豆 黔豆9号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状复合种植对大豆和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何兵 谭春燕 +5 位作者 龚锡震 徐熙 娄利娇 朱星陶 杨春杰 陈佳琴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5期15-22,共8页
【目的】探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作物群体的光合生理机制,为复合种植增产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豆和玉米的单作模式作对照,研究大豆︰玉米=2︰2(行比)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大豆和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与单作相比... 【目的】探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作物群体的光合生理机制,为复合种植增产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豆和玉米的单作模式作对照,研究大豆︰玉米=2︰2(行比)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大豆和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与单作相比,带状复合种植模式降低大豆生长速率(P<0.01)、群体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P<0.01)、光能利用率(P<0.05)、叶温、瞬时水分利用效率(P<0.01)、气孔导度和气孔限制值,提高大豆胞间CO_(2)浓度;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提高玉米生长速率(P<0.01)、群体叶面积指数(P<0.05)、净光合速率(P<0.01)、光能利用率(P<0.01)、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叶片蒸腾速率、胞间CO_(2)浓度,降低叶温(P<0.01)、气孔限制值。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比玉米、大豆单作产值分别增加342.98元/667m^(2)和1261.6元/667m^(2)。净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瞬时水分利用率和叶温与大豆产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气孔导度和气孔限制值与玉米产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结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可降低大豆光合特性,增加玉米光合特性,提高大豆和玉米的总体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复合种植 玉米 大豆 光合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杂交油菜黔油早2号特征特性及高效制种技术 被引量:3
12
作者 曾兵 唐容 +2 位作者 黄莎 肖华贵 林卫红 《耕作与栽培》 2022年第4期105-107,共3页
黔油早2号系贵州省油料研究所用甘蓝型油菜双低隐性核不育两用系黔油10 A为母本,与早熟恢复系1239为父本组配的半冬性偏春性甘蓝型核不育两系早熟杂交油菜品种。该组合于2015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8年通过国家农业... 黔油早2号系贵州省油料研究所用甘蓝型油菜双低隐性核不育两用系黔油10 A为母本,与早熟恢复系1239为父本组配的半冬性偏春性甘蓝型核不育两系早熟杂交油菜品种。该组合于2015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8年通过国家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本文介绍了该品种及其亲本的植物性特征、生物学特性和其在试验、示范中的产量表现及其高效制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油早2号 特征特性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