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淫羊藿素靶向P53调控DNA损伤修复和FOXO信号通路抑制胶质瘤细胞生长
1
作者 罗智琼 汪卓逸 +6 位作者 汪永平 陈小忠 余佳 程莎 昝宁宁 孙宝飞 骆衡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53-763,共11页
淫羊藿素(icaritin,ICT)为8-异戊烯黄酮类化合物,是中药淫羊藿的主要功效成分。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淫羊藿素具有抑制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细胞生长的活性,本文旨在研究淫羊藿素的体内抗GBM有效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体外MTT... 淫羊藿素(icaritin,ICT)为8-异戊烯黄酮类化合物,是中药淫羊藿的主要功效成分。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淫羊藿素具有抑制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细胞生长的活性,本文旨在研究淫羊藿素的体内抗GBM有效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体外MTT实验、流式细胞术、彗星实验和细胞免疫荧光结果表明,ICT呈浓度时间依赖性抑制4种GBM细胞U87、U251、U118、A172增殖,诱导U87细胞早期凋亡(P<0.001)和晚期凋亡(P<0.05),诱导U87细胞DNA损伤,并将U87细胞阻滞在G 0/G 1期(P<0.0001)。体内皮下瘤移植瘤实验证明,喂服200 mg/kg(P<0.01)、400 mg/kg(P<0.001)ICT对GBM皮下肿瘤生长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对心、肝、脾、肺、肾组织无明显毒性作用。网络药理学分析、分子对接及细胞热力学结果表明,ICT与GBM存在26个可能的靶蛋白质,其中P53蛋白在GBM组织中的表达显著(P<0.001)高于正常组织,且ICT与P53的结合能较低;细胞热力学实验验证ICT可显著的富集GBM活细胞中P53蛋白的表达,这说明ICT可靶向P53蛋白。检测了ICT对DNA损伤修复及细胞凋亡关联的FOXO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质的表达,结果表明ATR(P<0.01)、P53(P<0.001)、P21(P<0.05)和γ-H2AX(P<0.05)的表达上调,而CyclinE1(P<0.01)、E2F1(P<0.05)、CDK2(P<0.01)、Rb(P<0.001)、P-Rb(P<0.0001)和WRN(P<0.0001)的表达下调;对FOXO通路中的FOXO1蛋白质水平的表达无显著变化,其磷酸化水平显著下调。本研究证明,ICT在体内可有效抑制GBM细胞的生长,靶向P53调控DNA损伤修复途径和FOXO信号通路诱导GBM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淫羊藿素 P53 DNA损伤应答 叉头框蛋白质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处理对淫羊藿药材黔藿1号质量与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2
作者 雷荣 刘红昌 +2 位作者 汪永平 龙海成 丁邦勇 《农技服务》 2025年第8期1-6,共6页
优化淫羊藿药材黔藿1号产地干燥加工方式,为其产地加工规范的制定提供参考。以黔藿1号为材料,比较不同干燥处理(阴干、晒干、55℃烘干、85℃烘干、105℃烘干)药材的质量指标和矿质元素指标。结果表明:各处理下黔藿1号药材的水分、总灰... 优化淫羊藿药材黔藿1号产地干燥加工方式,为其产地加工规范的制定提供参考。以黔藿1号为材料,比较不同干燥处理(阴干、晒干、55℃烘干、85℃烘干、105℃烘干)药材的质量指标和矿质元素指标。结果表明:各处理下黔藿1号药材的水分、总灰分、浸出物、总黄酮、总黄酮醇苷含量均符合2022版《中国药典》规定,其中55℃烘干的总黄酮醇苷含量最高(8.10%);阴干处理的N(20.85 g/kg)、P(2.86 g/kg)、K(9.55 g/kg)、Ca(12.06 g/kg)、Mg(3.45 g/kg)含量较高,85℃烘干的Cu(4.59 mg/kg)、Mn(668.18 mg/kg)、Zn(26.75 mg/kg)、B(16.35 mg/kg)较低。通过产地阴干或低温(55℃)烘干方式对黔藿1号进行干燥处理,可获得淫羊藿高品质药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箭叶淫羊藿 黔藿1号 干燥处理 质量 矿质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山地箭叶淫羊藿规范化种植技术规程(SOP) 被引量:3
3
作者 汪永平 汪卓逸 +2 位作者 杨振华 晏凯 刘红昌 《农技服务》 2020年第11期72-74,共3页
为进一步推进中药材箭叶淫羊藿在贵州山地的规范化种植,从选地与整地、起苗移栽、田间管理、采收与产地初加工等方面制定了箭叶淫羊藿规范化种植技术规程(SOP)。
关键词 箭叶淫羊藿 规范化种植 贵州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山地箭叶淫羊藿种苗规范化无性繁育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汪永平 汪卓逸 +1 位作者 杨振华 刘红昌 《农技服务》 2020年第10期76-77,共2页
为箭叶淫羊藿在贵州山地规范种植提供技术支持,从留种株选择及管护、选地与整地、根茎采收与处理、播种、田间管理、起苗等方面介绍了箭叶淫羊藿种苗规范化无性繁育技术。
关键词 箭叶淫羊藿 种苗 繁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份淫羊藿属种质资源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雷荣 王华磊 +5 位作者 汪卓逸 汪永平 潘发光 丁帮勇 龙海成 刘红昌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6-79,共14页
为筛选优良淫羊藿种质,保证其药材质量稳定,测定了15份淫羊藿种质的农艺性状、矿质元素含量、产量、质量等,并对15份种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来自贵州省从江县的箭叶淫羊藿种质植株的株高、分枝数、叶片数、叶面积、叶宽、叶长、芽... 为筛选优良淫羊藿种质,保证其药材质量稳定,测定了15份淫羊藿种质的农艺性状、矿质元素含量、产量、质量等,并对15份种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来自贵州省从江县的箭叶淫羊藿种质植株的株高、分枝数、叶片数、叶面积、叶宽、叶长、芽头数及须根、根茎、叶片产量表现较好,分别为27.40 cm、28.44枝、67.33片、1 127.09 cm2/株、6.23 cm、9.64 cm、12.78个、3.74 g/株、43.49 g/株、13.39 g/株,其N、P、K含量分别为17.51 g/kg、1.57 g/kg、9.40 g/kg,总黄酮和总黄酮醇苷含量最高,分别为12.68%、10.79%。结合农艺性状、矿质元素含量、药材质量三者的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和药材产质量综合评价发现,来自贵州省从江县的箭叶淫羊藿得分最高,在株高、叶面积、叶宽、叶长、芽头数、须根干重、根茎干重、茎干重、叶片干重、总黄酮、总黄酮醇苷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农艺性状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含水量基质下黔藿1号种子萌发过程中代谢组学差异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熊毅 汪卓逸 +5 位作者 汪永平 龙海成 丁邦勇 王华磊 罗春丽 刘红昌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8-35,F0002,共9页
为研究水分对黔藿1号种子萌发的影响,检测育苗基质不同含水量下种子不同萌发阶段相关代谢产物和代谢途径的变化,以黔藿1号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广靶代谢组学方法对育苗基质不同含水量下黔藿1号种子萌发过程的代谢途径及其代谢物变化等进... 为研究水分对黔藿1号种子萌发的影响,检测育苗基质不同含水量下种子不同萌发阶段相关代谢产物和代谢途径的变化,以黔藿1号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广靶代谢组学方法对育苗基质不同含水量下黔藿1号种子萌发过程的代谢途径及其代谢物变化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质含水量为200%时,有利于黔藿1号种子萌发。在基质含水量分别为100%和200%条件下,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代谢物种类变化相似,主要有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糖类、黄酮、生物碱等,其中差异代谢物显著富集到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鞘磷脂代谢、黄酮类生物合成等通路。在基质含水量200%较100%下,二氢茉莉酸、桂酸桂酯的相对含量随着种子萌发时间后移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可能是促进种子萌发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藿1号 种子萌发 含水量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用量和配比对“黔藿1号”种子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熊毅 刘红昌 +1 位作者 汪永平 潘发光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5,共7页
探讨配方施肥对“黔藿1号”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筛选适宜种子生产的最佳肥料配比,为“黔藿1号”种子生产的合理施肥提供参考依据。以“黔藿1号”两年生植株为试验材料,采用“3414”施肥试验设计,设置氮、磷、钾3因素,每个因素4水平,... 探讨配方施肥对“黔藿1号”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筛选适宜种子生产的最佳肥料配比,为“黔藿1号”种子生产的合理施肥提供参考依据。以“黔藿1号”两年生植株为试验材料,采用“3414”施肥试验设计,设置氮、磷、钾3因素,每个因素4水平,测定不同施肥处理对“黔藿1号”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N_(2)P_(2)K_(1)处理种子产量最高,N_(3)P_(2)K_(2)处理千粒重最高,N_(2)P_(2)K_(1)处理种子活力最高,N_(2)P_(2)K_(3)处理可溶性糖含量最高,N_(2)P_(1)K_(2)处理淀粉含量最高,N_(2)P_(3)K_(2)处理蛋白质含量最高,N_(1)P_(2)K_(1)处理含水量最高,较对照分别增加了86.81%、19.65%、12.87%、213.87%、29.93%、210.71%、20%,均差异显著。(2)结合隶属函数综合分析和肥料效应函数拟合得出,在处理N_(2)P_(2)K_(1)下,即氮磷钾施肥量分别为180 kg·hm^(-2)、270 kg·hm^(-2)和225 kg·hm^(-2),氮磷钾肥料配比为1∶1.5∶1.25时,“黔藿1号”种子可获得最高产量和最优质量。综上得出:在贵州省从江县生产区域“黔藿1号”种子最优氮磷钾肥施用量为180 kg·hm^(-2)、270 kg·hm^(-2)、225 kg·hm^(-2),氮磷钾肥料配比为1∶1.5∶1.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藿1号 氮磷钾肥 种子 产量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藿1号’在不同种植区的质量稳定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雷荣 汪永平 +1 位作者 晏凯 刘红昌 《特产研究》 2021年第2期51-56,共6页
本文采用HPLC法测定‘黔藿1号’药材中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及淫羊藿苷4种黄酮类成分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冷浸法测定浸出物含量、灰分测定法测定总灰分含量。结果显示同种植区‘黔藿1号’药材中总灰分、浸出... 本文采用HPLC法测定‘黔藿1号’药材中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及淫羊藿苷4种黄酮类成分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冷浸法测定浸出物含量、灰分测定法测定总灰分含量。结果显示同种植区‘黔藿1号’药材中总灰分、浸出物、总黄酮、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及淫羊藿苷含量变异系数(CV)分别为14.80%、7.19%、11.68%、24.64%、12.50%、10.18%和12.83%;河南省南阳市高新区种植的‘黔藿1号’药材中灰分含量高于8.0%,不符合2020版《中国药典》规定,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万塘乡、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及河南省南阳市高新区3个种植区的淫羊藿苷含量较低;贵州遵义新蒲新区喇叭镇和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夹沟镇2个种植区4种黄酮类成分、总黄酮、浸出物及灰分的含量均符合2020版《中国药典》规定。说明不同种植区种植的‘黔藿1号’药材质量存在差异,以贵州遵义新蒲新区喇叭镇和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夹沟镇种植的‘黔藿1号’药材质量较佳。本文研究箭叶淫羊藿优良品种‘黔藿1号’在不同种植区的质量稳定性变化,可为其适宜种植区筛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箭叶淫羊藿 ‘黔藿1号’ 种植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藿1号’叶片不同采收时间矿质元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雷荣 汪卓逸 +2 位作者 汪永平 晏凯 刘红昌 《特产研究》 2021年第6期62-69,共8页
为了研究不同采收时间箭叶淫羊藿优良品种‘黔藿1号’叶片中矿质元素含量变化特性,采用凯氏定氮法、钼锑抗比色法、火焰光度法和ICP法测定氮(N)、磷(P)、钾(K)、钙(Ca)、镁(Mg)、铁(Fe)、锌(Zn)、锰(Mn)、铜(Cu)、镉(Cd)、铅(Pb)、砷(As... 为了研究不同采收时间箭叶淫羊藿优良品种‘黔藿1号’叶片中矿质元素含量变化特性,采用凯氏定氮法、钼锑抗比色法、火焰光度法和ICP法测定氮(N)、磷(P)、钾(K)、钙(Ca)、镁(Mg)、铁(Fe)、锌(Zn)、锰(Mn)、铜(Cu)、镉(Cd)、铅(Pb)、砷(As)和汞(Hg)等矿质元素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黔藿1号’叶片中N、P、K、Ca、Mg、Fe、Zn和Mn含量分别为15.55~23.19 g/kg、0.62~1.92 g/kg、6.43~16.87 g/kg、2.18~11.62 g/kg、1.35~2.80 g/kg、114.62~223.05 mg/kg、16.06~25.26 mg/kg和0.21~1.89 mg/kg,Cu、Pb、As和Hg元素含量符合《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规定。元素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其特征元素为N、P、Ca、Fe和Mn,矿质元素角度综合评价在11月23日采收药材质量较好。‘黔藿1号’叶片中各元素在不同采收时间的变化特性可为其合理施肥和药材质量提升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藿1号’ 采收时间 矿质元素 主成分分析 特征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藿1号适宜采收期研究
10
作者 雷荣 邱炼 +5 位作者 刘红昌 王紫贤 陈文夫 游雪 赵刚 汪永平 《农技服务》 2023年第10期46-52,共7页
为淫羊藿的实际生产提供指导,对箭叶淫羊藿优良品种黔藿1号不同种苗(分株苗、根茎苗、实生苗)移栽,采用称重法测定叶片鲜重和干重、烘干法测定水分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冷浸法测定浸出物含量、灰分测定法测定总灰分含量... 为淫羊藿的实际生产提供指导,对箭叶淫羊藿优良品种黔藿1号不同种苗(分株苗、根茎苗、实生苗)移栽,采用称重法测定叶片鲜重和干重、烘干法测定水分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冷浸法测定浸出物含量、灰分测定法测定总灰分含量、HPLC法测定总黄酮醇苷含量,研究不同采收时间的产量和质量变化,进行产量(产值)和质量的综合评价,为确定其适宜采收期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分株苗移栽后在10月23日采收时药材的干重产量和产值最高,分别为21.84 kg/667m^(2)、1 746.94元/667m^(2),在7月8日采收时总黄酮醇苷含量和总黄酮醇苷产量最高,分别为10.87%、1.57 kg/667m^(2);根茎苗移栽后在10月23日采收时药材干重产量、产值和总黄酮醇苷产量最高,分别为17.36 kg/667m^(2)、1 389.06元/667m^(2)、1.44 kg/667m^(2),在6月23日采收时总黄酮醇苷含量最高,为12.05%;实生苗移栽后在11月8日采收时药材干重产量和产值最高,分别为12.28 kg/667m^(2)、982.40元/667m^(2),在6月8日采收时总黄酮醇苷含量最高,为11.06%,在6月23日采收时总黄酮醇苷产量最高,为0.92 kg/667m^(2)。综合考虑黔藿1号的产量、产值及总黄酮醇苷产量,黔藿1号的适宜采收期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藿1号 箭叶淫羊藿 采收期 产量 质量 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