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突现论心身观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论 |
蒙锡岗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2
|
基于“市民社会”还是“个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唯物主义基点辨正 |
刘海江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3
|
马克思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形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
刘海江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4
|
新质生产力赋能贵州生态旅游的现实困境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研究 |
韦万莉
王凤祥
|
《农业与技术》
|
2025 |
0 |
|
5
|
数字经济赋能贵州山地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 |
罗萍花
|
《现代畜牧科技》
|
2025 |
0 |
|
6
|
异化思想的辩证演绎:黑格尔、费尔巴哈与马克思 |
刘海江
萧诗美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1
|
|
7
|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一手稿》中的社会联系思想研究 |
刘海江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8
|
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人格奠基——基于对马克思一个重要命题的分析 |
刘海江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9
|
马克思的政治异化思想及其逻辑进路 |
刘海江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0
|
马克思社会观的重大突破 |
刘海江
|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1
|
马克思流通理论对“直播+农产品”流通实践的启示研究 |
罗一丹
钱聪
|
《南方农机》
|
2023 |
3
|
|
12
|
浅谈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践——以贵州省榕江县为例 |
杨小庆
|
《广东蚕业》
|
2024 |
0 |
|
13
|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40年发展的逻辑理路 |
冯刚
王珺颖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4
|
冲突与协调:国家权力、基层市场与农民生活——“大跃进”后贵州农村集市贸易分析 |
李飞龙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2 |
3
|
|
15
|
饮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与贵州新农村建设 |
贺菊莲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16
|
“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吴敏
|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17
|
新质生产力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的必要性、挑战及实践路径 |
何婧
胡庆浩
宋金银
周茜茜
|
《现代农业科技》
|
2025 |
0 |
|
18
|
新时代乡村治理共同体构建的逻辑与转向 |
程银
王选良
任笔墨
|
《安徽农业科学》
|
2025 |
0 |
|
19
|
贵州省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开放度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
平欢梅
王容博
|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20
|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浅论 |
邹永凡
佘兴丽
|
《南方农业》
|
201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