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喀斯特地区的资源优势与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建忠 韩德军 +1 位作者 顾再柯 张科利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7年第6期53-57,共5页
贵州省是我国西南部喀斯特地区的典型代表,蕴藏着丰富的生物、矿产、水能和旅游资源,但突出的人地矛盾、脆弱的生态环境、恶劣的气候及落后的生产习惯严重制约着它的可持续发展。在深入分析贵州喀斯特地区的资源优势与制约因素的基础上... 贵州省是我国西南部喀斯特地区的典型代表,蕴藏着丰富的生物、矿产、水能和旅游资源,但突出的人地矛盾、脆弱的生态环境、恶劣的气候及落后的生产习惯严重制约着它的可持续发展。在深入分析贵州喀斯特地区的资源优势与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大生态建设力度、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等适合贵州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建议,对贵州喀斯特地区乃至我国整个西南喀斯特地区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资源优势 生态环境 制约因素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上游少数民族县域经济活动的累积环境效应研究——以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石明奎 彭昱 +1 位作者 邱晓敏 文传浩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6年第1期88-91,共4页
为了探索珠江上游少数民族区域经济活动的累积环境效应与生态安全,我们选择三都水族自治县作为定位研究基地,对建国以来区域内经济活动变迁进行历史、现状研究和综合评估,揭示历史时期发展政策、发展模式、重大经济活动等人为扰动因素... 为了探索珠江上游少数民族区域经济活动的累积环境效应与生态安全,我们选择三都水族自治县作为定位研究基地,对建国以来区域内经济活动变迁进行历史、现状研究和综合评估,揭示历史时期发展政策、发展模式、重大经济活动等人为扰动因素在区域生态环境系统退化过程中的作用,评估少数民族经济活动的累积环境效应与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上游 少数民族 经济活动 累积环境效应 生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矿业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刘孝蓉 胡明扬 +1 位作者 苏志华 徐石辉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3-47,67,共6页
本文在论述贵州矿业对贵州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和对资源环境有较大破坏与污染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工业化与资源消费强度关系、环境库次涅茨曲线和对贵州矿业开发的经济环境承载力计算,得出目前贵州矿业对环境的影响形势堪忧的结... 本文在论述贵州矿业对贵州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和对资源环境有较大破坏与污染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工业化与资源消费强度关系、环境库次涅茨曲线和对贵州矿业开发的经济环境承载力计算,得出目前贵州矿业对环境的影响形势堪忧的结论。结合贵州工业强省战略背景,提出了制定特殊税费政策,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延长矿业产业链,高效勘查开发,实施能矿一体化,加强绿色矿业建设等六个方面的矿业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开发 环境保护 环境承载力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市场秩序对旅游资源管理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杨春宇 黄震方 +1 位作者 毛卫东 文传浩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7年第4期110-113,共4页
本文针对当前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产权不明晰、外部不经济等现象进行"病理"剖析,深入分析旅游资源特殊属性以及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所引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市场秩序特有现象和矛盾,并从根源上寻求解决... 本文针对当前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产权不明晰、外部不经济等现象进行"病理"剖析,深入分析旅游资源特殊属性以及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所引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市场秩序特有现象和矛盾,并从根源上寻求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欠发达地区 旅游市场秩序 旅游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魏媛 盛珊珊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3-157,共5页
为促进贵州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重建,结合我国21世纪的主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等宏伟目标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借鉴国内外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对贵州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土地、水、大气、生活垃圾、人口... 为促进贵州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重建,结合我国21世纪的主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等宏伟目标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借鉴国内外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对贵州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土地、水、大气、生活垃圾、人口和光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贵州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喀斯特 生态环境问题 重建对策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法的贵州省生态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魏媛 吴长勇 周家春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4538-4542,共5页
借鉴国内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结合贵州省的实际及数据资料的可获得性,构建了贵州省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该指标体系中的各因子进行了统计分析,确定了各生态因子的权重并进行重要性排序。根... 借鉴国内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结合贵州省的实际及数据资料的可获得性,构建了贵州省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该指标体系中的各因子进行了统计分析,确定了各生态因子的权重并进行重要性排序。根据排序结果,对贵州省的生态环境作了综合性的评价,并提出了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及相应对策,为贵州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决策、管理和调控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P法 生态环境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苗族传统林业管理知识的变化研究——以凯里市凯棠乡芦笙村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袁涓文 杨正军 刘金龙 《农业考古》 2015年第1期228-233,共6页
苗族群众在多年的林业生产管理中积累了丰富的传统知识,但这些知识在我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发生了变化。为了探讨苗族传统林业管理知识在可持续林业管理中的作用以及它的变迁,本文以黔东南州凯里市的凯棠乡芦笙苗寨为例,通过关键人物... 苗族群众在多年的林业生产管理中积累了丰富的传统知识,但这些知识在我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发生了变化。为了探讨苗族传统林业管理知识在可持续林业管理中的作用以及它的变迁,本文以黔东南州凯里市的凯棠乡芦笙苗寨为例,通过关键人物访谈及查阅相关文献了解芦笙村苗族传统林业管理知识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苗族传统林业管理知识在林业生产管理中仍然发挥着它的重要作用,但同时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好地发挥苗族传统林业管理知识以及加深其与现代林业生产管理的结合,不仅有利于林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是政策决策者和资源管理者应该加以考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管理 苗族 传统林业管理知识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传统森林管理知识的传承研究——以苗族、侗族和布依族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袁涓文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5-138,共4页
传统森林管理知识(Indigenous forest-related knowledge)是群众的一种地方性的知识,它在林业生产及林农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与现在占主流的科学知识(scientific knowledge)相比,它的传承有它自己的特点。但它的传承到底是如何进... 传统森林管理知识(Indigenous forest-related knowledge)是群众的一种地方性的知识,它在林业生产及林农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与现在占主流的科学知识(scientific knowledge)相比,它的传承有它自己的特点。但它的传承到底是如何进行的呢?到底有什么特点呢?少数民族在没有自己民族文字的岁月里,如何传承他们的知识呢?韩红星指出苗族世世代代把民间口传文学,如神话故事、山歌、谚语、理词、舞蹈、刺绣、蜡染等作为教育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知识 传承 苗族 森林 传统 布依族 贵州 侗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水电资源开发利用前景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建忠 韩德军 顾再柯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6-118,共3页
通过对贵州省水电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及其制约因素的分析研究,提出了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加强部门协调合作、征收水资源开发补偿费等水电综合治理措施,不仅对加快贵州省水电开发建设项目的科学规划与合理利用,促进贵州省社会、生态... 通过对贵州省水电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及其制约因素的分析研究,提出了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加强部门协调合作、征收水资源开发补偿费等水电综合治理措施,不仅对加快贵州省水电开发建设项目的科学规划与合理利用,促进贵州省社会、生态以及经济良性发展环境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极大地推动了两江流域上游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促进了人与生态环境的和睦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资源 生态文明 补偿机制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资源利用与管理中的利益相关群体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秋 周丕东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8年第4期192-194,共3页
通过对贵州K乡草地资源案例的分析,揭示了公共自然资源利用与管理中的多元利益相关群体以及他们之间相互交织的复杂利益关系,并讨论了解决多个利益相关群体争夺同一资源所造成的资源困境的可能途径。
关键词 利益相关群 自然资源利用与管理 社会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实施扶贫生态移民的条件与对策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永平 金莲 +1 位作者 黄海燕 周丕东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11-215,共5页
为推动贵州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分析了实施扶贫生态移民的重要意义、主要特征和环境条件,提出了坚持以城镇集中安置模式为主、建立健全移民工作机构、抓好移民规划编制、多渠道筹措移民资金、促进移民稳定就业、制定和完善配套政策... 为推动贵州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分析了实施扶贫生态移民的重要意义、主要特征和环境条件,提出了坚持以城镇集中安置模式为主、建立健全移民工作机构、抓好移民规划编制、多渠道筹措移民资金、促进移民稳定就业、制定和完善配套政策等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移民 主要特征 环境条件 对策措施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上游少数民族农业区域生态安全预警研究——贵州境内22县实证分析 被引量:17
12
作者 石明奎 彭昱 +1 位作者 李恩东 文传浩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5年第6期50-54,共5页
区域生态安全是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珠江上游少数民族农业区域的生态安全形势严峻,其生态安全不仅事关本区域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且影响珠江中下游地区(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 区域生态安全是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珠江上游少数民族农业区域的生态安全形势严峻,其生态安全不仅事关本区域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且影响珠江中下游地区(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珠江上游少数民族农业区域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并通过对贵州境内22县的样本分析,横向比较,作出珠江上游少数民族农业区域生态安全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上游 少数民族 区域生态安全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土地利用与区域经济耦合关系分析 被引量:21
13
作者 韩德军 朱道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8,共8页
为了解决《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后生态脆弱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突出矛盾,该文以贵州省为例分析土地利用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关系,并有针对性给出不同地区土地利用建议。该文采用因子分析法,选取能够体现城乡统筹... 为了解决《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后生态脆弱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突出矛盾,该文以贵州省为例分析土地利用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关系,并有针对性给出不同地区土地利用建议。该文采用因子分析法,选取能够体现城乡统筹关系的土地系统和区域经济系统动态机制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28个指标)构建耦合关系模型,将存在耦合关系的指标进行归类并提取公因子,最后对研究区土地利用与区域经济耦合程度进行评价,并基于空间分区对贵州省各地区的耦合程度差异原因加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各地区土地利用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很强的耦合关系,区域经济发展不同的方面受到不同土地利用因素驱动,而经济因素也通过不同方式对土地利用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分区 经济 生态脆弱区 区域经济 耦合关系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生态肥力质量评价——以贵州花江喀斯特峡谷地区为例 被引量:14
14
作者 魏媛 喻理飞 +1 位作者 张金池 俞元春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9年第1期61-67,共7页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建立能够揭示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态影响效果的生物学指标评价体系。研究结果表明:细菌、真菌、放线菌、微生物总数等微生物活性指标在评价土壤生物学肥力质量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氨化细菌数量、微生...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建立能够揭示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态影响效果的生物学指标评价体系。研究结果表明:细菌、真菌、放线菌、微生物总数等微生物活性指标在评价土壤生物学肥力质量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氨化细菌数量、微生物熵、代谢熵等微生物活性指标在土壤生物学肥力评价中也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对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的影响较小。利用土壤综合肥力指标值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阶段土壤生物学肥力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化特征,均表现A层>B层的特点,这说明各恢复阶段的土壤生物学肥力具有随土壤层次加深而下降的变化趋势。同时,从裸地阶段→草本群落阶段→灌木群落阶段→乔木群落阶段,由于土壤物质循环逐渐加快,微生物活性逐渐增强,土壤生物学肥力逐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喀斯特植被 恢复过程 土壤微生物指标 生态肥力 质量评价 贵州花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高原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16
15
作者 魏媛 张金池 +1 位作者 俞元春 喻理飞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42-848,共7页
为了研究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的生物学特性,采集贵州花江喀斯特高原生态综合治理示范区内不同恢复阶段(祼地阶段、草本群落阶段、灌木群落阶段和乔木群落阶段)的土壤样品,采用微生物培养法分析了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不同... 为了研究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的生物学特性,采集贵州花江喀斯特高原生态综合治理示范区内不同恢复阶段(祼地阶段、草本群落阶段、灌木群落阶段和乔木群落阶段)的土壤样品,采用微生物培养法分析了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不同层次、不同季节及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分布存在较大差异。随着退化喀斯特植被的恢复,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及其总数明显上升,表现为乔木群落阶段>灌木群落阶段>草本群落阶段>裸地阶段;土壤剖面上土壤微生物数量均呈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即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具体表现为A层>B层(P<0.05);从季节变化上来看,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及其总数季节变化明显,夏季达最大(6.16×106,1.11×105,3.16×105及6.59×106个.g-1),冬季最小(3.42×106,0.45×105,1.75×105及3.64×106个.g-1),总体上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的特点(P<0.05)。根际和根外变化明显,表现为根际>非根际(P<0.05)。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数量,使土壤质量得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学 退化喀斯特 植被恢复 土壤微生物 贵州花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源消费碳足迹的喀斯特山区低碳经济发展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魏媛 吴长勇 +1 位作者 徐筑燕 乌日汗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3-36,91,共5页
采用碳足迹方法对贵州2000-2011年化石能源消费碳足迹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能源消费量不断增加。能源消费碳足迹从2000年的0.13hm^2/cap上升到2011年的0.31hm^2/cap,年均增长率为11.56... 采用碳足迹方法对贵州2000-2011年化石能源消费碳足迹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能源消费量不断增加。能源消费碳足迹从2000年的0.13hm^2/cap上升到2011年的0.31hm^2/cap,年均增长率为11.56%。消费碳足迹构成以煤炭为主。碳足迹产值由2000年的2.20×10^4CNY/hm。增加至2011年的5.38×10^4CNY/hm^2,年均增长率为12.02%。碳足迹生态压力也从从2000年的0.49增加到2011年的1.08,2011年为2000年的2.22倍。这揭示发展低碳经济的任务还很艰巨。文章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减少能源消费足迹、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责州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碳足迹 低碳经济 喀斯特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4年来贵州旱灾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19
17
作者 苏跃 廖婧琳 +1 位作者 冯泽蔚 李茂松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8年第1期51-53,共3页
通过对54年来贵州灾害资料的分析表明,旱灾是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对贵州的粮食生产危害较大。分析了贵州旱灾的种类、特点及时空分布,以期为贵州旱灾防、避、减提供依据。
关键词 灾害 旱灾 粮食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生态农业产业发展中实施区域品牌战略的思考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永平 黄海燕 刘希磊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64-267,271,共5页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产业是贵州立足自然资源环境条件、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的必然要求;而着力打造区域农产品品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发展壮大贵州生态农业产业的重要战略举措。在分析区域品牌内涵与特征、培育区域农产品品牌的...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产业是贵州立足自然资源环境条件、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的必然要求;而着力打造区域农产品品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发展壮大贵州生态农业产业的重要战略举措。在分析区域品牌内涵与特征、培育区域农产品品牌的现实意义以及贵州生态农业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贵州生态农业产业发展中实施区域品牌战略的必要性、区域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实施区域品牌战略的对策进行了探讨,指出贵州生态农业产业发展中实施区域品牌战略,必须抓好特色优势农产品的目标市场定位、标准化体系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区域品牌整合思路创新以及加强政府扶持与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区域品牌 品牌培育 对策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贵州省生态可持续性动态分析 被引量:21
19
作者 魏媛 吴长勇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2-108,共7页
生态足迹是定量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方法。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分析了贵州省1999—2008年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并利用生态足迹指数和生态足迹强度等指标对贵州省1999—2008年的生态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0年来,贵州省人... 生态足迹是定量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方法。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分析了贵州省1999—2008年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并利用生态足迹指数和生态足迹强度等指标对贵州省1999—2008年的生态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0年来,贵州省人均生态足迹由1999年的2.094 28 hm2上升到2008年的3.613 48 hm2;人均生物承载力由1999年的0.785 42 hm2下降到2008年的0.734 81 hm2;人均生态赤字由1999年的1.308 87 hm2上升到2008年的2.878 68 hm2;万元GDP生态足迹由1999年的8.287 91 hm2下降到2008年的4.111 70 hm2;生态足迹强度指数由1999年的2.666 46上升到2008年的4.917 61;生态足迹多样性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社会发展指数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说明发展能力逐年提高,但这是以生态足迹增加为代价的。据此,提出减少了生态足迹和缓解生态环境压力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足迹多样性 可持续发展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城市绿化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以贵阳市为例 被引量:7
20
作者 魏媛 吴长勇 +1 位作者 吕君 杨婧婧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52-1358,共7页
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加强城市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喀斯特地区城市贵阳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城市绿化建设的现状、城市绿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 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加强城市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喀斯特地区城市贵阳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城市绿化建设的现状、城市绿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贵阳市城市绿化、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对策建议,旨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水平,促进贵阳市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城市绿化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贵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