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森林碳汇贸易测度研究——以贵州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胡剑波 安丹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8-83,共6页
世界各国十分重视温室效应、气候变暖问题。森林碳汇作为最有效、最经济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减排方式,为全球各国走低碳发展之路提供了选择,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贵州地处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交汇地带,是长江、珠江上游地区重要的生... 世界各国十分重视温室效应、气候变暖问题。森林碳汇作为最有效、最经济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减排方式,为全球各国走低碳发展之路提供了选择,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贵州地处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交汇地带,是长江、珠江上游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具备大面积造林绿化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通过运用"森林蓄积量换算因子法"对贵州森林碳汇贸易潜力进行评估,结果发现:贵州在发展森林碳汇贸易方面有着巨大潜力,尤其是自2004年确立"生态立省"战略目标以来,贵州森林全部碳汇量由2.43×108 t C上升到2011年的4.51×108 t C,森林碳汇贸易潜在的经济价值由34.06×108 USD增加到2011年的63.09×108 USD(按14 USD/t C计算),森林碳汇量和经济效益日益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森林碳汇贸易 森林蓄积量换算因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模式下生态园区企业技术协同创新的条件研究
2
作者 伍国勇 马俊丽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5-90,共6页
园区企业生态技术创新是生态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技术创新具有前期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的特点,单个企业进行创新困难较大,横向合作技术创新也存在诸多障碍和问题。论文采用博弈论有关方法,基于生态园区构建的W、G、H三种不同模式,... 园区企业生态技术创新是生态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技术创新具有前期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的特点,单个企业进行创新困难较大,横向合作技术创新也存在诸多障碍和问题。论文采用博弈论有关方法,基于生态园区构建的W、G、H三种不同模式,选择性研究了W、H模式下企业技术创新的合作条件;认为协同创新效应、技术溢出与合作次数、合作年限与创新能力是主要影响因素。因此从法律角度、技术角度和经济角度分别提出促进园区企业技术协同创新的战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园区 建设模式 技术创新 协同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镇产业生态链构建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邓想 曾绍伦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1-117,共7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和主攻方向,以乡村产业发展为引领,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任务。传统村镇的产业发展模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和主攻方向,以乡村产业发展为引领,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任务。传统村镇的产业发展模式割裂了产业发展与保护绿水青山之间的耦合关系,因此,以打造和完善产业生态链既是推进"三农"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文章根据产业生态学原理,基于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以农业生态链、工业生态链、服务业生态链为依据,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区域一体化为构建原则,提出村镇产业生态链结构模型,发展以农产品种植、养殖为基础,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导,以现代服务业为纽带的产业大循环生态链条,并对其各个环节和要素进行分析,旨在通过探析村镇产业生态链构建,为促进现代产业生态化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产业生态链 农业生态链 工业生态链 服务业生态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视角下旅游发展质量评估及高质量发展路径实证研究 被引量:56
4
作者 龙志 曾绍伦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2-128,162,共8页
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的大背景下,对旅游产业发展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区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构建科学的发展质量评估体系。基于生态文明视角,通过构建旅游发展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对2009—2017年贵州省各州市来的... 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的大背景下,对旅游产业发展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区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构建科学的发展质量评估体系。基于生态文明视角,通过构建旅游发展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对2009—2017年贵州省各州市来的旅游发展质量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其旅游发展质量时空演变,就贵州旅游发展质量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其条件优势和要素支撑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旅游发展质量 高质量发展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工业化质量时空演变及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黄平 曾绍伦 龙志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0-58,共9页
自新型工业化战略实施以来,中国西部地区工业发展成效显著,增速甚至超过了东中部地区。即便遵循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但快速增长仍带来生态环境破坏、资源过度输出、科技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工业化质量堪忧,高质量发展成为工业发展的重... 自新型工业化战略实施以来,中国西部地区工业发展成效显著,增速甚至超过了东中部地区。即便遵循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但快速增长仍带来生态环境破坏、资源过度输出、科技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工业化质量堪忧,高质量发展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命题。为全面评价西部地区工业化质量状况,本文建立了工业化质量三维模型,运用超效率DEA、超效率SBM等方法从绿色效率、创新效率、经济效率三个维度评价西部地区11个省份2005—2016年工业化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显示:①从西部地区11个省份横向对比看,各个省份工业化质量具有平稳、波动、优化且波动、恶化且波动4种时变性特征,但不同阶段表现出路径依赖增强的持续性特点。②从2005—2016年纵向对比看,西部地区工业化质量高效率模式的地理格局呈现由边疆地区向靠近内陆地区演变的新特征。③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不均衡,演进成果存在差异。工业绿色效率呈下降趋势(从0.87下降至0.48),创新效率呈“倒U”型走势(均高于1.00),工业经济效率总体较低(0.45~0.57之间)但稳中求进。模型结果显示三者间存在当期或滞后的显著影响,三类高质量发展路径存在。基于研究结果,西部地区各个省份依据本省现状筛选出工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工业化具有多重发展目标,绿色、创新、经济效率发展理念之间的互相促进作用客观印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与制造强国战略丰富的理论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化质量 时空演变 高质量发展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贸易开放与温室气体排放:文献综述
6
作者 胡剑波 丁子格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1-65,共5页
目前,全球气候变暖作为世界环境问题的四大热点之一不断升温,国际社会各种多边或双边活动日益频繁。中国作为CO2等温室气体排放大国,面临国际减排的压力与日俱增。西方国家鼓吹的"中国气候威胁论"也愈演愈烈,致使中国成为世... 目前,全球气候变暖作为世界环境问题的四大热点之一不断升温,国际社会各种多边或双边活动日益频繁。中国作为CO2等温室气体排放大国,面临国际减排的压力与日俱增。西方国家鼓吹的"中国气候威胁论"也愈演愈烈,致使中国成为世界气候变暖的众矢之的,然而,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快速增长的外贸出口和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才是导致中国碳排放增长的真正"源头",那些大量消费甚至奢侈消费"中国制造"商品的发达国家同样肩负一定的责任,一味指责中国是不公正、不公平和片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开放 CO2排放 温室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