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农业经济效益区域比较研究——基于四个地区数据的DEA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彭振华 李啸浪 +1 位作者 马赞甫 蔡承智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1期26-30,共5页
对贵州省六盘水市、安顺市、毕节地区和黔西南州四个地区的农、林、牧、渔业的投入和产出值进行相关分析表明,农业产出效率和各地区不同年度的代表性生产模式是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主导因素,但也应重视市场有效性对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影... 对贵州省六盘水市、安顺市、毕节地区和黔西南州四个地区的农、林、牧、渔业的投入和产出值进行相关分析表明,农业产出效率和各地区不同年度的代表性生产模式是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主导因素,但也应重视市场有效性对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并结合当地的农业基础和生产条件来决定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方向与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效益 产出效率 生产模式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进步、结构调整对能源强度影响的实证研究——以贵州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白万平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7-102,共6页
在厘清指数下降分解方法的基础上,选择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行业内部结构变化、能源替代等因素作为地区能源强度变化的影响因子,推导出适宜的分解式,解构各因素对能源强度下降的贡献。实证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能源强度下降的作用较... 在厘清指数下降分解方法的基础上,选择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行业内部结构变化、能源替代等因素作为地区能源强度变化的影响因子,推导出适宜的分解式,解构各因素对能源强度下降的贡献。实证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能源强度下降的作用较大,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次之,同时发现能源强度下降有回弹效应。该结论对于确定地区节能减排关键要素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强度 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调整 指数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静态空间杜宾模型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蔡承智 张林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116,共9页
把握数字经济新机遇是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重要战略途径,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论文基于2011—2020年省级层面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 把握数字经济新机遇是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重要战略途径,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论文基于2011—2020年省级层面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和农业绿色发展均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且有空间相关性,即空间因素不能忽略。(2)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的正“U”型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且相较于东部和西部地区,中部地区更有利于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促进效应的充分释放;数字化治理和数据价值化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显著,数字经济更有利于资源利用和环境治理能力的提升。(3)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以短期为主,长期空间溢出效应尚未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业绿色发展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海华 蔡承智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2年第4期353-356,共4页
运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产业结构变化系数和描述产业结构稳定性的熵来对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价,其研究成果对确定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发展贵州省农业农村经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 结构相似系数 结构变化系数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联度分析的贵州特色产业发展研究
5
作者 李巍 童波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03-206,共4页
西部大开发后贵州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仍与国内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异。通过研究贵州的发展现状,测算贵州各产业的影响力和感应力系数、需求收入弹性和工业增加值、产业贡献率和专门化率,发现贵州在食品制造业、煤炭开采选洗业、饮... 西部大开发后贵州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仍与国内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异。通过研究贵州的发展现状,测算贵州各产业的影响力和感应力系数、需求收入弹性和工业增加值、产业贡献率和专门化率,发现贵州在食品制造业、煤炭开采选洗业、饮料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橡胶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等上具有较高的优势,发展潜力巨大,在全国范围内有较大的优势。因此贵州特色产业的选择应以上述产业为主,作为贵州的发展极带动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产业 产业贡献率 技术进步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世界大豆单产潜力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蔡承智 谢慧萍 钱昭英 《农业展望》 2025年第1期65-75,共11页
大豆是世界上重要的粮、油作物,其单产水平直接影响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实现全球粮食安全保障和碳排放峰值目标的双重约束下,2030年成为关键转折点。基于1961年以来长期统计数据,本研究利用ARIMA-TR模型,预测分析2030年前世界... 大豆是世界上重要的粮、油作物,其单产水平直接影响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实现全球粮食安全保障和碳排放峰值目标的双重约束下,2030年成为关键转折点。基于1961年以来长期统计数据,本研究利用ARIMA-TR模型,预测分析2030年前世界大豆单产数据变化;联合运用2020—2021年实际生产数据与GS模型进行双重验证;构建一元回归模型,重点考察全球平均气温变化、陆地降水量波动对世界大豆单产形成的量化影响。结果表明:2030年世界大豆平均单产将达3071 kg/hm^(2),最高(国家)单产将达4237 kg/hm^(2),前者为后者的72.5%;2030年世界大豆排名前4个(总产量)主产国的平均单产将分别为巴西3860 kg/hm^(2)、美国3846 kg/hm^(2)、阿根廷3019 kg/hm^(2)和中国1925 kg/hm^(2);全球变暖对世界大豆平均单产的影响为正,对最高单产的影响为负;全球变暖对世界大豆前3个主产国平均单产的影响均为正,对中国平均单产的影响均为负;全球陆地降水变化无明显升、降趋势,对世界大豆单产的影响为正,其中对世界大豆平均单产的提升作用大于最高单产;世界大豆前4个主产国平均单产均受到全球陆地降水变化的积极影响;全球变暖对世界大豆单产的影响远大于陆地降水变化。该结果意味着:全球变暖是促进世界大豆平均单产与最高(国家)单产间距日益缩小的主要动因;提高2030年前世界大豆总产量,应主要依靠提高中、低产国家(地区)单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ARIMA-TR模型 灰色系统模型 预测模型 世界大豆 单产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实施扶贫生态移民的条件与对策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永平 金莲 +1 位作者 黄海燕 周丕东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11-215,共5页
为推动贵州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分析了实施扶贫生态移民的重要意义、主要特征和环境条件,提出了坚持以城镇集中安置模式为主、建立健全移民工作机构、抓好移民规划编制、多渠道筹措移民资金、促进移民稳定就业、制定和完善配套政策... 为推动贵州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分析了实施扶贫生态移民的重要意义、主要特征和环境条件,提出了坚持以城镇集中安置模式为主、建立健全移民工作机构、抓好移民规划编制、多渠道筹措移民资金、促进移民稳定就业、制定和完善配套政策等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移民 主要特征 环境条件 对策措施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生与政治:1950年代前期西南土改卫生工作队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飞龙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0-49,共10页
1950年代前期,西南土改卫生工作队的创建不仅与其恶劣的卫生防疫条件有关,也是独特的政治环境所致,比如长期游离于中央政府以外的政治结构以及复杂的民族关系。因此,土改卫生工作队不但需要从事疾病治疗、培训卫生人员、改善公共环境和... 1950年代前期,西南土改卫生工作队的创建不仅与其恶劣的卫生防疫条件有关,也是独特的政治环境所致,比如长期游离于中央政府以外的政治结构以及复杂的民族关系。因此,土改卫生工作队不但需要从事疾病治疗、培训卫生人员、改善公共环境和个人卫生等工作,还需加强该地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夯实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增强少数民族对国家和执政党的认同。从国家治理的角度看,像医疗卫生这种相对柔和的手段和策略或许更容易为农民所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 政治 土改卫生工作队 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人、经济人与政治人:合作化运动中的乡村政治精英 被引量:6
9
作者 李飞龙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4-58,共5页
鉴于乡村政治精英的多重身份和独特地位,使其兼有执行国家意志的政治人、维护社区利益的社会人、追逐自身利益的经济人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土改后乡村政治精英逐渐成为国家利益的抗衡者和个人利益的追逐者,呈现明显的离心倾向;但同时,... 鉴于乡村政治精英的多重身份和独特地位,使其兼有执行国家意志的政治人、维护社区利益的社会人、追逐自身利益的经济人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土改后乡村政治精英逐渐成为国家利益的抗衡者和个人利益的追逐者,呈现明显的离心倾向;但同时,在运动已经成为常态的乡村权力结构中,国家权力的持续介入和乡村群众的广泛动员,乡村政治精英只能选择顺从和接受,最终在不断的群众运动中,乡村政治精英逐渐由社会人和经济人向政治人转变,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乡村政治精英的政治人并未完全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人 经济人 政治人 乡村 政治精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轻耕在贵州山区撂荒地上的利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颖 邓国美 蔡承智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3年第6期544-546,共3页
轻耕具有省工、省时、省力,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优点,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很适合于劳动力相对缺乏的地区。近年来,由于大量劳动力外出,贵州全省撂荒地总面积已达6.17多万hm2... 轻耕具有省工、省时、省力,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优点,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很适合于劳动力相对缺乏的地区。近年来,由于大量劳动力外出,贵州全省撂荒地总面积已达6.17多万hm2。为了使这些土地能够得到有效利用,增加农民收入,可以大范围推广使用轻耕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耕 撂荒地 农村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婚姻习俗与国家在场: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地区婚姻纠纷调解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飞龙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50,共7页
审视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地区婚姻纠纷的调解机制可看到,一方面,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与1953年的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运动并未在民族地区推行,而是实行了变通的稳定政策,保留了民族地区传统的婚姻调解机制;另一方面,... 审视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地区婚姻纠纷的调解机制可看到,一方面,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与1953年的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运动并未在民族地区推行,而是实行了变通的稳定政策,保留了民族地区传统的婚姻调解机制;另一方面,在社会动员的背景下,国家元素影响了民族地区固有的婚姻调解机制,从而为迈向现代型的婚姻与法律关系奠定了基础。在此悖论逻辑的背后,透视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地区的治理理念,即在保持民族地区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对民族地区社会进行渐进性的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习俗 国家在场 民族地区 婚姻纠纷 调解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改后的农民经济(1951-1954)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飞龙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7-155,共9页
通过土改和财产的再分配,使以往无地少地的农民成为独立的自耕农,从而具有从事农业再生产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加之国家力量的援助,土改后的黔南农民经济保持了一个较长时间的稳定增长。具体到每一个阶层,其农户经济和劳动... 通过土改和财产的再分配,使以往无地少地的农民成为独立的自耕农,从而具有从事农业再生产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加之国家力量的援助,土改后的黔南农民经济保持了一个较长时间的稳定增长。具体到每一个阶层,其农户经济和劳动心理又有很大差别。实际上,甚至每个小农的形势判断和行为选择都是根据其所处的客观环境作出,在政治安全、经济利益、社区道义等诸多因素中进行权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改 农民经济 阶层 农户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信用票据的发展与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的变迁——以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信用票据演进为考据
13
作者 王敏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05-212,共8页
历史上,少数民族地区的信用票据,见证了其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的历程。票据的信用丧失也往往使历代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蒙受经济损失,重物轻币的心理致使票据的流通时断时续。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国统一发行的人民币,直接结束了解放前多种... 历史上,少数民族地区的信用票据,见证了其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的历程。票据的信用丧失也往往使历代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蒙受经济损失,重物轻币的心理致使票据的流通时断时续。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国统一发行的人民币,直接结束了解放前多种票据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流通的局面,使其人民免受票据贬值之害,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使贵州少数民族地区走向繁荣昌盛的发展道路,并促使社会文化发生巨大变迁。更为重要的是,统一的票据有利于加强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感,促进国家意识的形成,并以此为核心构建民族认同与国家意识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票据演进 民族经济史 民族认同与国家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与经济因果关系检验:回顾与展望
14
作者 白万平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2年第8期75-79,共5页
针对国内外能源与经济因果关系众说纷纭的现状,在总结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归纳检验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统计方法及其在国内外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关系实证检验的结果,做出四个代际划分,并按照检验因果关系四个代际... 针对国内外能源与经济因果关系众说纷纭的现状,在总结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归纳检验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统计方法及其在国内外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关系实证检验的结果,做出四个代际划分,并按照检验因果关系四个代际的区分与相应的优劣,给出适用于时间序列和面板数据统计因果关系检验的一般步骤。同时指出面板数据、非线性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将成为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经济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JOHANSEN协整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循环经济下稻秸秆综合利用概述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文 蔡承智 《中国稻米》 2014年第1期44-47,共4页
稻秸秆资源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资源,我国是一个具有丰富稻秸秆资源的国家。本文通过在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下,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对稻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循环发展模式及产生的效益进行阐述,说明其多元利用格局的形成,有利于... 稻秸秆资源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资源,我国是一个具有丰富稻秸秆资源的国家。本文通过在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下,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对稻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循环发展模式及产生的效益进行阐述,说明其多元利用格局的形成,有利于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有着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循环经济 水稻 秸秆 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价上涨与企业技术创新:来自中国上市公司和债券企业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6
16
作者 刘愿 连玉君 郑姣姣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2-100,共9页
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后,我国房地产市场迅猛发展,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理论分析表明,在给定资源禀赋下,房地产投资高回报促使企业增加房地产投资,产生资本重置效应;企业房地产增值缓解了其预算约束,产生信用缓解效应。面临高房价和企业... 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后,我国房地产市场迅猛发展,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理论分析表明,在给定资源禀赋下,房地产投资高回报促使企业增加房地产投资,产生资本重置效应;企业房地产增值缓解了其预算约束,产生信用缓解效应。面临高房价和企业房地产投资增值,软预算约束和偏向型研发补贴政策使国有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硬预算约束使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的民营企业削减研发投入。2006—2013年中国2037家上市公司及债券企业和225个城市的匹配数据的实证研究验证了上述理论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房价 房地产投资 企业技术创新 软预算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增加与气温变化统计因果关系的多重检验 被引量:6
17
作者 白万平 杨广仁 张学敏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6-51,共6页
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灾难论"和"阴谋论"是由碳排放量增加与气温升高"因果论"和"非因果论"衍生的两种主要观点,但未见学者从统计因果关系检验角度深入探究。选取全球16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线... 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灾难论"和"阴谋论"是由碳排放量增加与气温升高"因果论"和"非因果论"衍生的两种主要观点,但未见学者从统计因果关系检验角度深入探究。选取全球16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线性和非线性等方法检验两者之间的统计因果关系,结果表明碳排放增加是气温升高的原因,同时发现气温变化存在一个滞后期为29年的周期性变动;在面板数据因果检验中,从全球抽取20个代表性国家101年的数据,检验结果仍然是碳排放增加是气温变化的原因。因此,有证据表明,碳排放增加是全球气温变化的统计原因。节能减排是共同责任,"阴谋论"不足为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量 气温变化 统计因果关系 PVAR模型 同质性 Hisao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数字基建对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调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蔡承智 贾欣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9-183,共5页
数字经济为新时代城乡关系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数字基础设施是发挥数字经济优势的重要前提。文章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西部地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调水平进行测度,通过建立固定效应模型,研究数字基础设施对协调度的影响及机制。结果发... 数字经济为新时代城乡关系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数字基础设施是发挥数字经济优势的重要前提。文章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西部地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调水平进行测度,通过建立固定效应模型,研究数字基础设施对协调度的影响及机制。结果发现:总体上数字基础设施能够有效提高两者协调性,对欠发达地区和非资源型省份的影响更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基础设施能通过加快生产要素的流动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而有效促进两者协调性。最后得出启示:在新时期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因势施策、充分发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正向溢出作用,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 乡村振兴 新型城镇化 城乡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生产可能集前沿面的聚类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赞甫 周倩 刘妍珺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85-88,共4页
评价相对有效性的DEA方法过分注重事物之间的区分度,忽略了DMU之间的共性与联系,文章在DEA分析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考虑到DEA实证生产可能集的前沿面往往由不同的超平面所构成,以此为基础可对所观测到的DMU... 评价相对有效性的DEA方法过分注重事物之间的区分度,忽略了DMU之间的共性与联系,文章在DEA分析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考虑到DEA实证生产可能集的前沿面往往由不同的超平面所构成,以此为基础可对所观测到的DMU进行聚类.具体而言,首先选择合适模型对各DMU进行绩效评价,确定由有效性DMU所支撑的DEA生产可能集前沿面;其次,确定各DMU在前沿面上的投影;最后,根据投影所在前沿面的法向量对所有DMU进行聚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分析 数据包络分析 效率 有效前沿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地制度70年变革:以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为分析框架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飞龙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5-72,共8页
审视中国农地制度70年的变革,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无疑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分析框架。土地改革、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等不同发展阶段的农地制度,都可用两者的对抗、互溶以及转化,来加以讨论。在农地制度的变革中,既... 审视中国农地制度70年的变革,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无疑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分析框架。土地改革、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等不同发展阶段的农地制度,都可用两者的对抗、互溶以及转化,来加以讨论。在农地制度的变革中,既有体制模式、发展战略、改革方式等正式制度因素,还有思想观念、意识形态、道德伦理、家庭传统、风俗习惯等非正式制度因素,它们共同作用于农地制度的延续与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式制度 非正式制度 农地制度70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