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关联度分析的贵州特色产业发展研究
1
作者 李巍 童波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03-206,共4页
西部大开发后贵州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仍与国内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异。通过研究贵州的发展现状,测算贵州各产业的影响力和感应力系数、需求收入弹性和工业增加值、产业贡献率和专门化率,发现贵州在食品制造业、煤炭开采选洗业、饮... 西部大开发后贵州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仍与国内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异。通过研究贵州的发展现状,测算贵州各产业的影响力和感应力系数、需求收入弹性和工业增加值、产业贡献率和专门化率,发现贵州在食品制造业、煤炭开采选洗业、饮料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橡胶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等上具有较高的优势,发展潜力巨大,在全国范围内有较大的优势。因此贵州特色产业的选择应以上述产业为主,作为贵州的发展极带动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产业 产业贡献率 技术进步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世界大豆单产潜力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蔡承智 谢慧萍 钱昭英 《农业展望》 2025年第1期65-75,共11页
大豆是世界上重要的粮、油作物,其单产水平直接影响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实现全球粮食安全保障和碳排放峰值目标的双重约束下,2030年成为关键转折点。基于1961年以来长期统计数据,本研究利用ARIMA-TR模型,预测分析2030年前世界... 大豆是世界上重要的粮、油作物,其单产水平直接影响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实现全球粮食安全保障和碳排放峰值目标的双重约束下,2030年成为关键转折点。基于1961年以来长期统计数据,本研究利用ARIMA-TR模型,预测分析2030年前世界大豆单产数据变化;联合运用2020—2021年实际生产数据与GS模型进行双重验证;构建一元回归模型,重点考察全球平均气温变化、陆地降水量波动对世界大豆单产形成的量化影响。结果表明:2030年世界大豆平均单产将达3071 kg/hm^(2),最高(国家)单产将达4237 kg/hm^(2),前者为后者的72.5%;2030年世界大豆排名前4个(总产量)主产国的平均单产将分别为巴西3860 kg/hm^(2)、美国3846 kg/hm^(2)、阿根廷3019 kg/hm^(2)和中国1925 kg/hm^(2);全球变暖对世界大豆平均单产的影响为正,对最高单产的影响为负;全球变暖对世界大豆前3个主产国平均单产的影响均为正,对中国平均单产的影响均为负;全球陆地降水变化无明显升、降趋势,对世界大豆单产的影响为正,其中对世界大豆平均单产的提升作用大于最高单产;世界大豆前4个主产国平均单产均受到全球陆地降水变化的积极影响;全球变暖对世界大豆单产的影响远大于陆地降水变化。该结果意味着:全球变暖是促进世界大豆平均单产与最高(国家)单产间距日益缩小的主要动因;提高2030年前世界大豆总产量,应主要依靠提高中、低产国家(地区)单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ARIMA-TR模型 灰色系统模型 预测模型 世界大豆 单产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生与政治:1950年代前期西南土改卫生工作队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飞龙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0-49,共10页
1950年代前期,西南土改卫生工作队的创建不仅与其恶劣的卫生防疫条件有关,也是独特的政治环境所致,比如长期游离于中央政府以外的政治结构以及复杂的民族关系。因此,土改卫生工作队不但需要从事疾病治疗、培训卫生人员、改善公共环境和... 1950年代前期,西南土改卫生工作队的创建不仅与其恶劣的卫生防疫条件有关,也是独特的政治环境所致,比如长期游离于中央政府以外的政治结构以及复杂的民族关系。因此,土改卫生工作队不但需要从事疾病治疗、培训卫生人员、改善公共环境和个人卫生等工作,还需加强该地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夯实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增强少数民族对国家和执政党的认同。从国家治理的角度看,像医疗卫生这种相对柔和的手段和策略或许更容易为农民所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 政治 土改卫生工作队 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人、经济人与政治人:合作化运动中的乡村政治精英 被引量:6
4
作者 李飞龙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4-58,共5页
鉴于乡村政治精英的多重身份和独特地位,使其兼有执行国家意志的政治人、维护社区利益的社会人、追逐自身利益的经济人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土改后乡村政治精英逐渐成为国家利益的抗衡者和个人利益的追逐者,呈现明显的离心倾向;但同时,... 鉴于乡村政治精英的多重身份和独特地位,使其兼有执行国家意志的政治人、维护社区利益的社会人、追逐自身利益的经济人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土改后乡村政治精英逐渐成为国家利益的抗衡者和个人利益的追逐者,呈现明显的离心倾向;但同时,在运动已经成为常态的乡村权力结构中,国家权力的持续介入和乡村群众的广泛动员,乡村政治精英只能选择顺从和接受,最终在不断的群众运动中,乡村政治精英逐渐由社会人和经济人向政治人转变,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乡村政治精英的政治人并未完全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人 经济人 政治人 乡村 政治精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婚姻习俗与国家在场: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地区婚姻纠纷调解机制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飞龙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50,共7页
审视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地区婚姻纠纷的调解机制可看到,一方面,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与1953年的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运动并未在民族地区推行,而是实行了变通的稳定政策,保留了民族地区传统的婚姻调解机制;另一方面,... 审视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地区婚姻纠纷的调解机制可看到,一方面,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与1953年的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运动并未在民族地区推行,而是实行了变通的稳定政策,保留了民族地区传统的婚姻调解机制;另一方面,在社会动员的背景下,国家元素影响了民族地区固有的婚姻调解机制,从而为迈向现代型的婚姻与法律关系奠定了基础。在此悖论逻辑的背后,透视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地区的治理理念,即在保持民族地区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对民族地区社会进行渐进性的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习俗 国家在场 民族地区 婚姻纠纷 调解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改后的农民经济(1951-1954)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飞龙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7-155,共9页
通过土改和财产的再分配,使以往无地少地的农民成为独立的自耕农,从而具有从事农业再生产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加之国家力量的援助,土改后的黔南农民经济保持了一个较长时间的稳定增长。具体到每一个阶层,其农户经济和劳动... 通过土改和财产的再分配,使以往无地少地的农民成为独立的自耕农,从而具有从事农业再生产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加之国家力量的援助,土改后的黔南农民经济保持了一个较长时间的稳定增长。具体到每一个阶层,其农户经济和劳动心理又有很大差别。实际上,甚至每个小农的形势判断和行为选择都是根据其所处的客观环境作出,在政治安全、经济利益、社区道义等诸多因素中进行权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改 农民经济 阶层 农户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信用票据的发展与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的变迁——以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信用票据演进为考据
7
作者 王敏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05-212,共8页
历史上,少数民族地区的信用票据,见证了其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的历程。票据的信用丧失也往往使历代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蒙受经济损失,重物轻币的心理致使票据的流通时断时续。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国统一发行的人民币,直接结束了解放前多种... 历史上,少数民族地区的信用票据,见证了其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的历程。票据的信用丧失也往往使历代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蒙受经济损失,重物轻币的心理致使票据的流通时断时续。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国统一发行的人民币,直接结束了解放前多种票据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流通的局面,使其人民免受票据贬值之害,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使贵州少数民族地区走向繁荣昌盛的发展道路,并促使社会文化发生巨大变迁。更为重要的是,统一的票据有利于加强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感,促进国家意识的形成,并以此为核心构建民族认同与国家意识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票据演进 民族经济史 民族认同与国家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价上涨与企业技术创新:来自中国上市公司和债券企业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6
8
作者 刘愿 连玉君 郑姣姣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2-100,共9页
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后,我国房地产市场迅猛发展,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理论分析表明,在给定资源禀赋下,房地产投资高回报促使企业增加房地产投资,产生资本重置效应;企业房地产增值缓解了其预算约束,产生信用缓解效应。面临高房价和企业... 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后,我国房地产市场迅猛发展,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理论分析表明,在给定资源禀赋下,房地产投资高回报促使企业增加房地产投资,产生资本重置效应;企业房地产增值缓解了其预算约束,产生信用缓解效应。面临高房价和企业房地产投资增值,软预算约束和偏向型研发补贴政策使国有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硬预算约束使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的民营企业削减研发投入。2006—2013年中国2037家上市公司及债券企业和225个城市的匹配数据的实证研究验证了上述理论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房价 房地产投资 企业技术创新 软预算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地制度70年变革:以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为分析框架 被引量:8
9
作者 李飞龙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5-72,共8页
审视中国农地制度70年的变革,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无疑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分析框架。土地改革、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等不同发展阶段的农地制度,都可用两者的对抗、互溶以及转化,来加以讨论。在农地制度的变革中,既... 审视中国农地制度70年的变革,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无疑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分析框架。土地改革、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等不同发展阶段的农地制度,都可用两者的对抗、互溶以及转化,来加以讨论。在农地制度的变革中,既有体制模式、发展战略、改革方式等正式制度因素,还有思想观念、意识形态、道德伦理、家庭传统、风俗习惯等非正式制度因素,它们共同作用于农地制度的延续与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式制度 非正式制度 农地制度70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上层与国家认同的建构——以20世纪50年代凉山彝族“观光团”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飞龙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8-48,共11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代表民族地区政治权威的少数民族上层对以汉族为主体新生政权持有冷漠,甚至敌视的态度,严重影响了国家对民族地区治理理念和实践的推行。为此,组织边疆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到内地参观就成为疏通民族关系,打破民族隔阂...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代表民族地区政治权威的少数民族上层对以汉族为主体新生政权持有冷漠,甚至敌视的态度,严重影响了国家对民族地区治理理念和实践的推行。为此,组织边疆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到内地参观就成为疏通民族关系,打破民族隔阂的重要途径。本文选择20世纪50年代彝族上层人士的一个群体作为考察对象,通过分析新政权利用游览观光大城市和观光后的宣传教育来改变少数民族上层政治态度这一现象,试图探讨观光教育的实际效果,以及国家对民族地区治理的发展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上层 国家认同 观光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近代中国消费转型与社会阶层多极化趋势变迁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敏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3-37,共5页
晚清以降,中国社会出现"三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开始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与此同时出现了消费转型的现象。换言之,近代中国消费转型是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的具体表现之一。在... 晚清以降,中国社会出现"三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开始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与此同时出现了消费转型的现象。换言之,近代中国消费转型是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的具体表现之一。在近代上海,中国第一批现代意义上的消费者诞生了,与传统消费者相比,他们的消费以满足欲望为最终目的。近代消费转型源于中国社会阶层多极化的变迁历程,新的消费观念和消费形式由原来的社会底层引发,进而遍及社会各个阶层,并一度成为新潮时髦的流行时尚标志。这种超乎生存必需的过度消费,使得原有的社会底层迅速跃居为近代中国的上流社会。于是,消费已不再是生产的附庸,于个体而言,它更是一种社会个体自我建构的手段。从这一意义上讲,中国近代的消费转型与社会阶层多极化趋势之变迁亦具有同质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史研究 社会转型 消费转型 社会阶层多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土改补课”到合作化:改造落后乡村运动中的再次动员与制度转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飞龙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0-57,共8页
土地改革以后,新政权虽然对乡村社会进行了一系列的整合,但远未达到政令通行贯彻无阻的目的。尤其在"山高路远、地广人稀"黔南地区,仍有一些被认为是土改不彻底的三类村,因而需要对这种传统内向型的落后乡村进行再次改造。在... 土地改革以后,新政权虽然对乡村社会进行了一系列的整合,但远未达到政令通行贯彻无阻的目的。尤其在"山高路远、地广人稀"黔南地区,仍有一些被认为是土改不彻底的三类村,因而需要对这种传统内向型的落后乡村进行再次改造。在宣传引导、组织建立、利益与情感启发等措施的动员之下,改造落后乡村运动得以完成。但是,这场立足于"土改补课"的改造落后乡村运动却随着合作化运动的深入最终演变为集体化的实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化 土改 黔南 改造落后乡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变革与婚姻支付:20世纪50-80年代中国农村的彩礼和嫁妆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飞龙 《古今农业》 2017年第3期19-25,共7页
20世纪50-80年代的中国农村极具变动性,政治运动、制度变迁、习俗更迭影响着农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彩礼和嫁妆所呈现的婚姻支付关系成为社会变革的最好注脚之一,体现了传统生活的延续性和新型社会的变迁性共存。不论是男方家庭支出... 20世纪50-80年代的中国农村极具变动性,政治运动、制度变迁、习俗更迭影响着农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彩礼和嫁妆所呈现的婚姻支付关系成为社会变革的最好注脚之一,体现了传统生活的延续性和新型社会的变迁性共存。不论是男方家庭支出的彩礼还是女方家庭支出的嫁妆,都体现了家庭之间财产的相互转移规律,反映了社会发展从传统向现代的不断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变革 婚姻支付 彩礼 嫁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生产为中心”:土改后新解放区农村的发展之路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飞龙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7-46,共10页
随着土改的完成,新解放区乡村社会经历了从革命到生产的艰难转向,体现了中共意欲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决心。为解决农民生产中的困难,国家除组织农民集体生产外,还通过适度提倡借贷、提供国家贷款、号召生产自救、引导斗争“果实”倾向生产... 随着土改的完成,新解放区乡村社会经历了从革命到生产的艰难转向,体现了中共意欲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决心。为解决农民生产中的困难,国家除组织农民集体生产外,还通过适度提倡借贷、提供国家贷款、号召生产自救、引导斗争“果实”倾向生产等举措,试图恢复乡村社会农业生产的活力。以农业生产为中心方针的确立,既是中央政策变动的结果,也是乡村社会传统惯习的力量。经由乡村传统恢复与国家政策调适的合力推进,农业生产发展成效明显。只是在发展之路上,使用的仍是革命的手段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 生产 新解放区 农村 中心 三都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建剥削”抑或“民族压迫”:近代民族地区农家致贫因素再讨论——以苗疆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飞龙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2-116,共5页
近代以来,围绕农家贫困的原因就一直争论不断,苗疆可为此讨论提供民族地区的例证。清以来,在苗疆经济曲折发展的背景下,近代苗农生产生活的贫困状态已经日常化。在致贫因素中,苗疆内部的阶级矛盾并不突出,土地的占有相对分散,地租的剥... 近代以来,围绕农家贫困的原因就一直争论不断,苗疆可为此讨论提供民族地区的例证。清以来,在苗疆经济曲折发展的背景下,近代苗农生产生活的贫困状态已经日常化。在致贫因素中,苗疆内部的阶级矛盾并不突出,土地的占有相对分散,地租的剥削并不严重,雇主和雇工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和谐。相反,外部的异族压迫和政府盘剥才是苗民贫困状态日常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苗疆 农家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