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南喀斯特地区县域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关分析——乌江中下游地区10县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熊杨 石明奎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69-72,共4页
西南喀斯特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滞后,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低,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要实现西南喀斯特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从以下四点入手:加大农村"两基"普及力度,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维... 西南喀斯特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滞后,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低,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要实现西南喀斯特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从以下四点入手:加大农村"两基"普及力度,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喀斯特地区 人力资源 可持续发展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上游少数民族县域经济活动的累积环境效应研究——以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石明奎 彭昱 +1 位作者 邱晓敏 文传浩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6年第1期88-91,共4页
为了探索珠江上游少数民族区域经济活动的累积环境效应与生态安全,我们选择三都水族自治县作为定位研究基地,对建国以来区域内经济活动变迁进行历史、现状研究和综合评估,揭示历史时期发展政策、发展模式、重大经济活动等人为扰动因素... 为了探索珠江上游少数民族区域经济活动的累积环境效应与生态安全,我们选择三都水族自治县作为定位研究基地,对建国以来区域内经济活动变迁进行历史、现状研究和综合评估,揭示历史时期发展政策、发展模式、重大经济活动等人为扰动因素在区域生态环境系统退化过程中的作用,评估少数民族经济活动的累积环境效应与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上游 少数民族 经济活动 累积环境效应 生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联度分析的贵州特色产业发展研究
3
作者 李巍 童波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03-206,共4页
西部大开发后贵州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仍与国内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异。通过研究贵州的发展现状,测算贵州各产业的影响力和感应力系数、需求收入弹性和工业增加值、产业贡献率和专门化率,发现贵州在食品制造业、煤炭开采选洗业、饮... 西部大开发后贵州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仍与国内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异。通过研究贵州的发展现状,测算贵州各产业的影响力和感应力系数、需求收入弹性和工业增加值、产业贡献率和专门化率,发现贵州在食品制造业、煤炭开采选洗业、饮料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橡胶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等上具有较高的优势,发展潜力巨大,在全国范围内有较大的优势。因此贵州特色产业的选择应以上述产业为主,作为贵州的发展极带动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产业 产业贡献率 技术进步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农业用水量与农业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4
作者 唐玲玲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13期22-24,45,共4页
近年来,山东省农业用水与其他用水量相比占比最高,如此庞大的用水量对农业发展的贡献有多大,而农业经济发展反过来又怎样对农业用水产生影响,是值得研究并解决的问题。该文利用VAR模型对农业经济发展与农业用水量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 近年来,山东省农业用水与其他用水量相比占比最高,如此庞大的用水量对农业发展的贡献有多大,而农业经济发展反过来又怎样对农业用水产生影响,是值得研究并解决的问题。该文利用VAR模型对农业经济发展与农业用水量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农业用水量与农业经济发展存在协整关系;农业用水量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负相关性;农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利用的贡献度大于水资源利用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必须要寻找农业发展的增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用水量 农业经济发展 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4年来农业自然灾害对贵州农业经济的影响分析——以农业及粮食生产为例 被引量:16
5
作者 廖婧琳 苏跃 +1 位作者 冯泽蔚 李茂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5期11114-11117,共4页
通过对54年来贵州灾害资料的分析表明,旱灾、水灾、风雹灾、病虫害、低温冷冻害是影响贵州农业及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其中水旱对贵州的粮食生产危害最大。分析了贵州54年来各种农业灾害的发生及影响,以期为贵州农业灾害防、避、减提供依... 通过对54年来贵州灾害资料的分析表明,旱灾、水灾、风雹灾、病虫害、低温冷冻害是影响贵州农业及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其中水旱对贵州的粮食生产危害最大。分析了贵州54年来各种农业灾害的发生及影响,以期为贵州农业灾害防、避、减提供依据,更好地促进贵州农业及粮食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 农业 粮食生产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密集型产业链低碳化发展模式与升级路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伟 胡剑波 高辉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8-51,共4页
在新技术经济条件下,能源密集型产业链可通过技术与知识的驱动实现产业链的低碳化升级,使其向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附加值的"三高一低"的可持续低碳化发展方式转变。以产业链低碳化升级的本质特征和表现形式为基础,根... 在新技术经济条件下,能源密集型产业链可通过技术与知识的驱动实现产业链的低碳化升级,使其向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附加值的"三高一低"的可持续低碳化发展方式转变。以产业链低碳化升级的本质特征和表现形式为基础,根据能源密集型产业链演进过程及其碳排放规律,提出能源密集型产业链的低碳化发展模式和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密集型产业链 碳排放 低碳化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低碳化发展研究述评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伟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4年第4期12-17,共6页
在现有产业低碳化发展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产业碳排放趋势、碳排放驱动要素、低碳化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性分析,探讨了产业低碳化发展研究的不足,并就未来的研究,从碳排放的产业尺度和空间尺度、产业碳排放深层次影响因素以及系统... 在现有产业低碳化发展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产业碳排放趋势、碳排放驱动要素、低碳化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性分析,探讨了产业低碳化发展研究的不足,并就未来的研究,从碳排放的产业尺度和空间尺度、产业碳排放深层次影响因素以及系统化的产业低碳化发展模式等方面提出系列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低碳化 碳排放 驱动要素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组织生态化发展的模式及对策
8
作者 蔡绍洪 陆阳 钱怡帆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1-132,共2页
本文针对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比重较大,呈现出高碳低效特征这一状况,从产业组织模式生态化的视角,探讨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组织低碳高效优化的发展模式。通过重整资源型产业组织价值链,提高资源型产业经济效益;重整资源型产业组织生态链,... 本文针对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比重较大,呈现出高碳低效特征这一状况,从产业组织模式生态化的视角,探讨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组织低碳高效优化的发展模式。通过重整资源型产业组织价值链,提高资源型产业经济效益;重整资源型产业组织生态链,扩大资源型产业生态效益;整合产业价值链与生态链,实现低碳高效发展三个方面提出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组织生态化发展的模式及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资源型产业 低碳高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地貌背景下贵州省农业现代化转型之路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何玲 马俊丽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17,共3页
贵州省特殊复杂地貌给当地农业发展带来重重阻碍,制约着贵州省农业现代化转型的进度和水平。贵州省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历史发展维度将会见证当地农业发展演变的时代轨迹,因此具有重大深远的价值意蕴。在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决打... 贵州省特殊复杂地貌给当地农业发展带来重重阻碍,制约着贵州省农业现代化转型的进度和水平。贵州省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历史发展维度将会见证当地农业发展演变的时代轨迹,因此具有重大深远的价值意蕴。在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当地农业发展的三大主要问题值得深入探讨。金融支持乏力、产业化水平与农业现代化转型匹配失衡、农业科技贡献水平不高等多个问题,阻碍了贵州农业现代化转型。为此,贵州省应该以增加金融供给、健全农业产业化推进机制、构建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助力农业现代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地貌 贵州省 农业现代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物流产业组织模式及运行机制——以虚拟产业集群为研究视角 被引量:6
10
作者 蔡绍洪 朱敏龄 魏文云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4-85,共2页
我国物流产业组织模式"小、散、乱、差"、物流链地域分割严重的现状,阻碍了物流信息的有效流动和物流资源的高效匹配,导致了物流业高碳低效的问题。虚拟产业集群具有跨区域、跨行业、高效整合资源的优势,能更好地激发集群中... 我国物流产业组织模式"小、散、乱、差"、物流链地域分割严重的现状,阻碍了物流信息的有效流动和物流资源的高效匹配,导致了物流业高碳低效的问题。虚拟产业集群具有跨区域、跨行业、高效整合资源的优势,能更好地激发集群中的资源整合与知识溢出效应,推动组织结构有序化、一体化、集约化,为构建绿色物流产业组织模式提供了思路。本文结合当前技术与经济背景,提出物流业应构建以虚拟产业集群为基础的循环物流产业组织模式,在竞争合作机制、知识溢出机制、政府作用机制的影响下实现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物流 虚拟产业集群 绿色物流组织模式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新技术园区创新功能自增强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胜荣 杨英杰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39-42,共4页
高新技术园区创新功能关系到园区可持续发展和园区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借鉴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分析高新技术园区创新功能的发展,讨论不同时期自增强机制的主要来源,分析创新功能自增强机制运行的条件,最后,提出高新技术园区建设... 高新技术园区创新功能关系到园区可持续发展和园区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借鉴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分析高新技术园区创新功能的发展,讨论不同时期自增强机制的主要来源,分析创新功能自增强机制运行的条件,最后,提出高新技术园区建设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园区 创新功能 自增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交通基础设施能促进沿边地区产业集聚吗?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先明 郭树华 蒙昱竹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2-72,共11页
通过对交通基础设施与产业集聚的理论作用机理、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进行分析,以及以经济增长和对外开放作为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铁路交通基础设施对沿边省份的三大产业集聚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显著,但中介效应不明显。沿边省... 通过对交通基础设施与产业集聚的理论作用机理、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进行分析,以及以经济增长和对外开放作为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铁路交通基础设施对沿边省份的三大产业集聚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显著,但中介效应不明显。沿边省份的铁路交通发展有利于第二产业的集聚,得益于低廉的运输成本、较高的效率及运输率。铁路交通基础设施的产业溢出效应,主要是受国内外市场可达性与需求状况的影响。促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带动沿边省份产业集聚,需要配合国内外市场,促进沿边省份经济增长和对外开放,寻求与开放发展程度相适应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产业集聚 直接效应 间接效应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组织的循环产业集群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向秋兰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5期104-107,共4页
循环产业集群以其减少环境污染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优势正在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目前,循环产业集群在国内外的实践热情也空前高涨,然而,由于我国各级政府并未能很好地注意到其稳定性问题,在发展过程... 循环产业集群以其减少环境污染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优势正在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目前,循环产业集群在国内外的实践热情也空前高涨,然而,由于我国各级政府并未能很好地注意到其稳定性问题,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结构刚性、创新不足等障碍。因此,从耗散结构论的视角,提出自组织结构的形成是循环产业集群稳定运行的条件,在结合分析其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的基础上,可知政府、社区、行业组织、中介机构等"他组织"调动集群内自组织机制能促进循环产业集群的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产业集群 自组织 耗散结构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贵州中小型企业跨国经营的思考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虹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84-88,共5页
传统上国际商务一直被认为是大公司垄断的舞台。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型企业活跃在国际市场,人们逐渐认识到中小型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独特竞争优势。作为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贵州中小企业,面临着国内外市场竞... 传统上国际商务一直被认为是大公司垄断的舞台。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型企业活跃在国际市场,人们逐渐认识到中小型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独特竞争优势。作为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贵州中小企业,面临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压力,只有利用所拥有的丰富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通过行之有效的跨国经营,将自己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达到改造自身传统产业、提升完善产业结构、实现贵州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最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经济 中小企业 跨国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劳动力单向流动的原因、影响与解决途径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志龙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9-103,共5页
劳动力在地区之间流动,本质上是供求关系作用的结果。贵州因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就业弹性小,劳动力需求少于供给而呈单向流出。劳动力长期流出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贵州应按比较优势原则确定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 劳动力在地区之间流动,本质上是供求关系作用的结果。贵州因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就业弹性小,劳动力需求少于供给而呈单向流出。劳动力长期流出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贵州应按比较优势原则确定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增大就业弹性,扩大劳动力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 单向流动 就业弹性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金融素养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张梓榆 舒鸿婷 刘忍妹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7-128,229,共13页
金融素养对促进外部要素供给与创业实践之间形成精准对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利用微观调查数据,对农户金融素养与创业绩效之间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发现:(1)农户金融素养能够显著提升创业绩效,在考虑内生性的情况下,结论依... 金融素养对促进外部要素供给与创业实践之间形成精准对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利用微观调查数据,对农户金融素养与创业绩效之间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发现:(1)农户金融素养能够显著提升创业绩效,在考虑内生性的情况下,结论依旧成立;(2)农户金融素养主要通过技术、劳动力、土地三类中介效应改善创业绩效;(3)农户金融素养对创业绩效的作用存在“门槛效应”。有鉴于此,本文的启示在于:政府应加强农民金融素养的培训,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培育包容性的农村金融市场,进而充分发挥金融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素养 门槛效应 中介效应 创业绩效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二次相对效益模型的贵州省生态公益林补偿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被引量:9
17
作者 沈田华 龚晓丽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6-162,179,共8页
生态公益林补偿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政策,中央和地方自2001年以来安排了大量的财政资金对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和管护进行补偿,这些财政资金是否达到了其支出的预期目标是当前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面临的重大问题。文章从论证生态公益林... 生态公益林补偿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政策,中央和地方自2001年以来安排了大量的财政资金对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和管护进行补偿,这些财政资金是否达到了其支出的预期目标是当前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面临的重大问题。文章从论证生态公益林补偿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重大意义入手,在借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贵州省生态公益林补偿的现状,并采用DEA二次相对效益模型从生态公益林补偿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状况提升效率两方面进行了生态公益林补偿财政支出绩效的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贵州省生态公益林补偿的财政支出无论在"生产有效性"方面还是在"管理有效性"方面均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二次相对效益模型 生态公益林补偿 财政支出 绩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条件下的贵州工业结构升级 被引量:1
18
作者 任强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101-105,共5页
工业化过程不仅涵盖了工业产值不断提高并最终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还应该实现工业结构的不断升级。1997年至2004年期间,贵州工业结构在轻重工业比例、结构高度化和生产要素密集度等方面有所升级但仍存在一些偏差。在未来开放条件下... 工业化过程不仅涵盖了工业产值不断提高并最终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还应该实现工业结构的不断升级。1997年至2004年期间,贵州工业结构在轻重工业比例、结构高度化和生产要素密集度等方面有所升级但仍存在一些偏差。在未来开放条件下贵州促进工业结构升级应注意避免结构低度化,创造和提供合适的市场空间,正确处理技术引进与自主开发的关系,发挥比较优势以及规范政府职能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要素密集度 新兴工业 技术引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VM方法及Kano模型的公共生态产品需求分析--以贵州省为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沈田华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10-217,共8页
以贵州省为例,通过微观调查数据,采用CVM方法及Kano模型的需求判定方法,对公共生态产品的需求水平、类型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就需求水平而言,在考虑了居民经济社会特征及其对公共生态产品认知状况的情况下,2018年贵州省居民对公共... 以贵州省为例,通过微观调查数据,采用CVM方法及Kano模型的需求判定方法,对公共生态产品的需求水平、类型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就需求水平而言,在考虑了居民经济社会特征及其对公共生态产品认知状况的情况下,2018年贵州省居民对公共生态产品的需求水平为274.73元/(年·户),且这一水平在未来会持续上升,可见当前我国公共生态产品的供给未能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就需求类型而言,居民对公共生态产品的需求主要属于魅力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和必备型需求,而若以改变其他公共产品供给水平为限制条件时,公共生态产品的需求则依次属于逆反型需求、漠然型需求和魅力型需求。可见,居民对扩大公共生态产品供给有较强烈的需求,但不能以减少其他公共产品供给为代价,政府必须创新公共生态产品供给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生态产品 CVM方法 KANO模型 需求水平 需求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数量、创新质量与企业效益--来自高技术产业的实证 被引量:102
20
作者 蔡绍洪 俞立平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0-37,共8页
本文根据企业成长理论,构建了创新数量、创新质量的作用机制模型,并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面板门槛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数量与创新质量具有协同作用机制,只有同时做好创新质量与创新数量的企业... 本文根据企业成长理论,构建了创新数量、创新质量的作用机制模型,并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面板门槛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数量与创新质量具有协同作用机制,只有同时做好创新质量与创新数量的企业才能取得较好的创新效果。创新数量较大时,其对企业效益贡献的弹性系数较大。创新质量较低和较高时,创新数量对企业效益的弹性系数更大。我国目前创新数量已经具备一定规模,但由于创新质量较低,创新质量对企业效益贡献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数量 创新质量 作用机制 高技术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