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文明视角下欠发达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及驱动机制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被引量:21
1
作者 舒小林 黄明刚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9-105,共7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贵州省明确提出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根本途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贵州省明确提出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根本途径,而发展旅游业是贵州省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基于生态文明的视角,在分析生态文明与生态旅游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贵州省循环型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和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驱动运行机制,为全国欠发达地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探索切实可行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旅游 发展模式 驱动运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地游客量预测模型新方法初探——以贵州省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杨春宇 彭礼红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6-140,共5页
本文通过引入旅游地游客量变化的"速度"和"加速度"两个旅游学参量,构建了基于不同参量状态下的旅游地游客量量测公式;这些公式与不同的回归方程相对应,给回归方程式中的常数以明确的旅游学意义。该模型以旅游地生... 本文通过引入旅游地游客量变化的"速度"和"加速度"两个旅游学参量,构建了基于不同参量状态下的旅游地游客量量测公式;这些公式与不同的回归方程相对应,给回归方程式中的常数以明确的旅游学意义。该模型以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并与其数学表达式——Logistic曲线模型进行对比研究,尝试探寻旅游地游客量预测模型新方法。文后以贵州省国内游客量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其结果与实际符合得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量 速度 加速度 旅游地生命周期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村寨旅游管理制度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杨建春 吴建国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88-193,共6页
本文以"经济-文化人"假设作为民族村寨旅游管理制度研究的逻辑起点,结合对朗德上寨的田野调查进行实证研究。郎德上寨"工分制"的形成和演化体现了村民在旅游活动中的经济行为既有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经济人&... 本文以"经济-文化人"假设作为民族村寨旅游管理制度研究的逻辑起点,结合对朗德上寨的田野调查进行实证研究。郎德上寨"工分制"的形成和演化体现了村民在旅游活动中的经济行为既有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经济人"行为的特点,又有受民族传统文化深深影响的"文化人"的特征。理清文化观念与经济行为的这种互动关系,才能理解和认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旅游经济发展互动的原理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文化人 民族村寨旅游 郎德“工分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业管理制度变迁机制及多元动态博弈模型构建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杨春宇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20,共9页
文章以"地方政府"经营旅游业原动力为出发点,从时空角度动态审视我国旅游业博弈主体关系演进轨迹、逻辑内涵与实质,引入演化博弈论思想,以"地方政府"博弈行为为纽带,将"微观主体"微观层次的"突变&qu... 文章以"地方政府"经营旅游业原动力为出发点,从时空角度动态审视我国旅游业博弈主体关系演进轨迹、逻辑内涵与实质,引入演化博弈论思想,以"地方政府"博弈行为为纽带,将"微观主体"微观层次的"突变"和"中央政府"宏观层次的"选择"连接起来,并以进化安定均衡的产生与打破这一动态过程来构建旅游多元动态博弈模型,以期丰富与完善旅游业管理制度理论与实践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变迁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微观主体 多元动态博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发达地区旅游政策演变及趋势展望——以贵州省为例 被引量:11
5
作者 舒小林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0-105,共6页
旅游政策是欠发达地区加快旅游产业发展、调控旅游产业运行的主要手段。虽有不少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旅游政策进行研究,但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旅游产业政策研究缺乏动态性、针对性和代表性。本文以欠发达、欠开发的贵州省为例,在制度... 旅游政策是欠发达地区加快旅游产业发展、调控旅游产业运行的主要手段。虽有不少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旅游政策进行研究,但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旅游产业政策研究缺乏动态性、针对性和代表性。本文以欠发达、欠开发的贵州省为例,在制度变迁理论的指导下,以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发展阶段为线索,从旅游政策发展演变与旅游地发展演变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入手,对贵州旅游政策外事接待、经济优先、协调发展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在对各阶段政策效用评价的基础上,总结了旅游发展大会、"多彩贵州"形象推广、"两赛一会"模式、乡村旅游和四位一体等成功经验、分析主要存在旅游政策缺乏动态性、持续性、方向性、操作性和灵活性、缺乏监督考核评价机制和旅游业研发政策力度支持较弱等问题,探讨了贵州旅游政策目标、机制体制、市场、产品、空间布局政策体系以及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旅游产业政策实施重点等演变方向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政策 旅游产业 生命周期 政策效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旅游理念下贵州旅游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舒小林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3年第7期110-116,共7页
现在已进入全球化和大众化旅游时代,旅游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成为民众的基本生活方式,成为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对经济欠发达、欠开发,所处赶超和转型两大任务阶段的贵州大旅游发展方式进行探讨,对于贵州省这类... 现在已进入全球化和大众化旅游时代,旅游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成为民众的基本生活方式,成为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对经济欠发达、欠开发,所处赶超和转型两大任务阶段的贵州大旅游发展方式进行探讨,对于贵州省这类以资源型传统产业为主的生态脆弱地区实现旅游资源对其他资源替代、旅游产业与传统产业大融合发展的研究,对全国类似地区经济的赶超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在探讨大旅游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大旅游具有大产业、大格局、大功能和大市场的特征,并根据大旅游的特征分析了贵州在大旅游理念下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树立大旅游发展理念、制定大旅游规划,构建大旅游的格局、建成综合性的大产业和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这一核心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旅游 旅游产业 欠发达地区 旅游经济 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旅游景区门票定价问题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吴倩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11,共4页
"十一五"期间,贵州省旅游业快速增长,在旅游竞争日益白热化的格局下,全省旅游收入在全国排位仍然上升了6位,但仍存在票价上涨过快、过度价格竞争等问题,相关管理部门应允许部分景区适度提高门票价格,逐步扩大"免费游&qu... "十一五"期间,贵州省旅游业快速增长,在旅游竞争日益白热化的格局下,全省旅游收入在全国排位仍然上升了6位,但仍存在票价上涨过快、过度价格竞争等问题,相关管理部门应允许部分景区适度提高门票价格,逐步扩大"免费游"景点开放范围,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法制,不断创新和提供新产品,促进该省景区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景区 门票价格 定价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业引领西部地区走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以贵州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倩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3-86,共4页
与基于工业化的传统城镇化比较,我国西部地区有其特殊性。虽然其工业化水平与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但近年来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旅游业发展尤为突出。因此,在城镇化发展中,充分挖掘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优势,在旅游业的引领下... 与基于工业化的传统城镇化比较,我国西部地区有其特殊性。虽然其工业化水平与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但近年来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旅游业发展尤为突出。因此,在城镇化发展中,充分挖掘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优势,在旅游业的引领下走与产业转型升级相匹配的特色城镇化道路,才能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城镇化 西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旅游产业发展的经济支撑能力研究——兼与周边“四省一市”对比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倩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04-306,共3页
通过对贵州周边省市旅游业发展状况和相关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发现贵州旅游业发展很突出,起到了拉动第三产业的"引擎"作用。研究发现:贵州因地制宜走的后工业化之路,实现国民经济的跳跃式发展,有客观必然性,其发展模式对我国... 通过对贵州周边省市旅游业发展状况和相关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发现贵州旅游业发展很突出,起到了拉动第三产业的"引擎"作用。研究发现:贵州因地制宜走的后工业化之路,实现国民经济的跳跃式发展,有客观必然性,其发展模式对我国开发大西北有重大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工业化 后发优势 二元经济结构 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民族地区旅游业“展游协同”发展模式研究
10
作者 李树梅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9-112,共4页
利用民族节日"展游",结合发展贵州旅游业,能够产生"1+1(2"的协同效应。这种"展游协同"发展模式,实现了人流、资金流、技术流、管理流、信息流的有机结合,通过同质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的集群,实现了范围经... 利用民族节日"展游",结合发展贵州旅游业,能够产生"1+1(2"的协同效应。这种"展游协同"发展模式,实现了人流、资金流、技术流、管理流、信息流的有机结合,通过同质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的集群,实现了范围经济,比起单纯的旅游开发来说,更能够实现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通过交易会、推荐会、学术会、展示会、节会、赛会等展会与旅游相结合,宣传贵州旅游资源,筹措开发资金、技术和人才,能有效推动贵州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民族地区 旅游业 展游协同 民族文化 会展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城市耦合关系及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210
11
作者 舒小林 高应蓓 +1 位作者 张元霞 杨春宇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2-90,共9页
生态文明城市是引领城市发展的全新理念,旅游业属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对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城市耦合关系及协调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从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四个方面分析了旅游产业系统与生态文明城市系统之间... 生态文明城市是引领城市发展的全新理念,旅游业属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对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城市耦合关系及协调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从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四个方面分析了旅游产业系统与生态文明城市系统之间耦合协调关系的作用机理,建构了两大系统的指标体系,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利用2006-2011年数据以贵阳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从2006-2011年贵阳市旅游产业(除2010年外)和生态文明城市两大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稳步提高,耦合协调度由2006年的中度失调逐步向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和初级协调的优化趋势发展,贵阳市旅游产业和生态文明城市系统耦合协调度表现为生态文明城市发展滞后型和旅游产业发展滞后型相互交替出现,旅游产业发展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引领作用存在较大波动,作用不够显著等问题。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1统筹好城镇规划、旅游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等之间的关系,全面提高生态文明城市管理水平,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生态文明城市;2加强对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状态的研究和监测,运用规划、经济、行政、技术等手段促使两者向着最优协调状态方向发展;3加强旅游产业与大数据、文化、科技和生态服务业等蛙跳型产业的融合,解决旅游产业发展波动较大问题,夯实生态文明城市的经济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 生态文明城市 耦合模型 协调发展 贵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业融合的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模式 被引量:52
12
作者 刘孝蓉 胡明扬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9-222,共4页
为了探讨传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而为推动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良性互动和转型升级提供理论参考,通过对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互动的基础、动力、效益的分析,提出了5种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的互动发展模式。结论,传统农业与乡... 为了探讨传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而为推动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良性互动和转型升级提供理论参考,通过对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互动的基础、动力、效益的分析,提出了5种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的互动发展模式。结论,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两者融合既可以推动传统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又利于推动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是传统农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融合 传统农业 乡村旅游 互动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科学的旅游地演化机制及规律性初探 被引量:30
13
作者 杨春宇 黄震方 毛卫东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5-62,共8页
现阶段旅游地复杂系统演化相关研究成果一方面很难辨析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及其个案论争,另一方面由于无法深入研究系统演化背后的运行机制及其规律性,从而无法形成理论研究体系与范式。有鉴于此,本文作者以系统科学为指导,在明确旅游地... 现阶段旅游地复杂系统演化相关研究成果一方面很难辨析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及其个案论争,另一方面由于无法深入研究系统演化背后的运行机制及其规律性,从而无法形成理论研究体系与范式。有鉴于此,本文作者以系统科学为指导,在明确旅游地复杂系统演化涵义的基础上,以旅游地最根本矛盾——供求关系为线索构建系统演化模型,在辨析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分歧问题的基础上诠释了旅游地复杂系统的演化机制及其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复杂系统 旅游地生命周期 演化机制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地利益主体博弈关系变迁的演进论解释 被引量:23
14
作者 杨春宇 黄震方 舒小林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4-109,共6页
旅游地相关利益主体博弈关系实则是一个随旅游地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变化而动态演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容易产生摩擦冲突的复杂过程。现有理论研究虽从多种角度对此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但基于构成论意义上的静态、机械逻辑分析... 旅游地相关利益主体博弈关系实则是一个随旅游地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变化而动态演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容易产生摩擦冲突的复杂过程。现有理论研究虽从多种角度对此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但基于构成论意义上的静态、机械逻辑分析与演绎体系使得对其关系的考察背离了真实演化状况,并且研究成果多以个案分析为主,仅对旅游地利益主体微观、局部关系进行考察,尚未从宏观整体上建立旅游地利益主体博弈关系演化的研究范式与共同纲领。本文正是在关注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对现今旅游地利益主体关系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辨析其研究现状与不足,提出以旅游地演化理论为指导,从时空角度动态审视旅游地利益主体博弈关系的演化过程及其规律性、演示其关系的演化轨迹与逻辑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旅游地利益主体博弈关系演化理论研究框架,并展望其今后的研究方向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 利益主体 博弈关系 动态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包容性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31
15
作者 王超 王志章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9-66,共8页
基于文献资料研究发现,旅游包容性发展主题在国内外研究中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包容性发展模式,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旅游经济与社会的同步发展,实现旅游经济有质量的增长。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有旅游发展模式,还存在着基... 基于文献资料研究发现,旅游包容性发展主题在国内外研究中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包容性发展模式,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旅游经济与社会的同步发展,实现旅游经济有质量的增长。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有旅游发展模式,还存在着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吸引物定位、社区话语机制、公民组织作用、游客辅助功能和环保奖惩机制等相关问题。构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包容性发展模式,主要包括政府主导均等发展机会、企业构建利益共享机制、完善居民话语权利制度、积极发挥公民组织作用、倡导游客参与旅游社区建设、重视旅游环境包容发展六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包容性发展 旅游发展模式 旅游扶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地复杂系统演化理论之基本问题探讨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杨春宇 黄震方 毛卫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3-130,共8页
现阶段旅游地复杂系统演化理论由于缺乏深入研究旅游地演化背后的运行机制及其规律性使得相关成果一方面很难辨析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及其个案争论,另一方面,将诸多系统科学理论借鉴和引入到相关研究当中,表现为流派众多、观点不一的前... 现阶段旅游地复杂系统演化理论由于缺乏深入研究旅游地演化背后的运行机制及其规律性使得相关成果一方面很难辨析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及其个案争论,另一方面,将诸多系统科学理论借鉴和引入到相关研究当中,表现为流派众多、观点不一的前范式阶段。就现状而言,其理论研究尚未从多学科、不同理论流派的借鉴与吸收过程中跨越到建立基于跨学科视角的自有研究思维、方法与理论体系阶段。有鉴于此,本文以系统科学探究方式为指导,一方面追溯旅游地构成要素最基本关系之根源,以确定理论体系的研究对象、概念及其特性;另一方面,从构成要素的微观层次关系追溯到系统宏观层次关系,以探讨旅游地复杂系统演化理论体系研究之基本问题,其中包括:①探寻旅游地复杂系统的内涵及其特征;②在构建基本概念体系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对旅游地复杂系统演化机制及其规律性给出符合实际的理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复杂系统 耦合 演化机制 演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旅游发展方式的选择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舒小林 黄明刚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3-138,共6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专门章节进行论述,并且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经济、社会、生态和...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专门章节进行论述,并且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等方面综合考虑,大众旅游、生态旅游、低碳旅游、洛哈思旅游、旅游循环经济、可持续旅游等任何单一的发展方式都不是较好的旅游发展方式。文章基于生态文明理念提出SCELL旅游发展方式,即宏观层面以可持续旅游为发展方向和理念,中观层面大力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推动产业循环型、融合化、集群化和制度化发展,在微观层面,对游客和居民倡导洛哈思消费方式,对旅游及相关企业进行生态化、低碳化设计,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处理好企业、社区居民和游客关系,通过碳排放进行监测考核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旅游SCELL发展方式 生态旅游 旅游循环经济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文化绿色生态旅游发展思考 被引量:17
18
作者 吴倩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75-279,共5页
为了研究茶文化生态旅游及其在绿色生态旅游中的作用,采用定性分析与个例解析的方法,从旅游产品、茶文化发掘、环境保护、品牌创造、运作模式以及特色产品绿色化等方面对茶文化生态旅游的特征、价值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茶文化 生态旅游 绿色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制度变迁机制及其理论体系构建研究——基于新博弈格局视角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春宇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6-83,共8页
回顾中国旅游业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这一对博弈主体之间关系及行为的变化深刻地影响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与演化历程。而现有旅游制度研究当中大多以未明晰的"政府"主体与微观主体之间的二元博弈分析则存在着... 回顾中国旅游业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这一对博弈主体之间关系及行为的变化深刻地影响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与演化历程。而现有旅游制度研究当中大多以未明晰的"政府"主体与微观主体之间的二元博弈分析则存在着理论缺陷,它忽视了我国"地方政府"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博弈主体在与"中央政府"、"微观主体"之间进行动态博弈与旅游制度设计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基于上述认识,文章以地方政府经营旅游业原动力为出发点,分析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及其制度演变历程,从时空角度动态审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这一对利益主体博弈关系的演化过程、展示其关系的演化轨迹、逻辑内涵与实质,并基于此初步提出构建旅游地多元博弈模型与适应性管理制度理论研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变迁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博弈模型 适应性管理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舒小林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3-77,共5页
旅游业作为新兴的综合性产业,具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多重功能,发展旅游业已成为较多民族地区摆脱贫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首选举措。分析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产业集群具有资源、生态环境、市场需求等优势的基础上,总结1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产... 旅游业作为新兴的综合性产业,具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多重功能,发展旅游业已成为较多民族地区摆脱贫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首选举措。分析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产业集群具有资源、生态环境、市场需求等优势的基础上,总结1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产业集群模式可发现主要有综合型、核心景区带动型、公司集团型、特色产业带动型和特色乡村型五种。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实施民族文化发展战略、加强旅游产业链建设和鼓励社区参与,以实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旅游产业集群 发展优势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