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传播学视角看韩剧对我国文化外交的启示 |
白奇峰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2
|
西部地区城市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以贵州省贵阳市为例 |
周萍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3
|
清代贵州苗疆农业经济的发展与苗民文化变迁 |
张中奎
|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4
|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背景下水族妇女性别角色和社会地位的变迁——以贵州三都水族马尾绣为例 |
陈静梅
|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
2011 |
4
|
|
5
|
贵州苗族姊妹节节日文化的变化研究 |
杨明芳
|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
2011 |
3
|
|
6
|
澳大利亚土著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 |
索晓霞
杨明芳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7
|
杜诗“伪苏注”与宋文化关系管窥 |
杨经华
周裕锴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8
|
新媒体情境中的“草根”粉丝文化生产——以“旭日阳刚”粉丝的文化实践为例 |
周兴杰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9
|
控制论视域下的网络舆论传播 |
罗坤瑾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10
|
并非生态乌托邦?——黔东南民族生态文化的价值重估 |
杨经华
|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
2012 |
3
|
|
11
|
拯救逝去的歌谣——《有酒且长歌》与贵州民族酒歌研究 |
杨经华
|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
2010 |
1
|
|
12
|
略论贵州酒业与旅游业的结合 |
游来林
|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
2008 |
1
|
|
13
|
激进主义:20世纪50—70年代文学的文化逻辑 |
陈祖君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4
|
大众传媒中“贵州镜像”的标出性翻转 |
刘佳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5
|
《居延新简》中的“行帻” |
聂丹
聂淼
|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16
|
网络舆论与中国公共领域的建构 |
罗坤瑾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8
|
|
17
|
网络舆情监控与构建公共信息空间 |
罗坤瑾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18
|
框架理论下“少数民族”议题的媒介呈现 |
罗坤瑾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19
|
2002-2012年我国网民媒介素养研究综述——基于CNKI的数据 |
罗坤瑾
龙潜
|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20
|
预警原则:民族村寨旅游预开发的实证研究 |
张中奎
|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