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价值链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赖若兰 施若 罗鑫 《南方农机》 2024年第8期100-103,共4页
农业价值链金融作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新思路,通过增强价值链参与主体的利益联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方面来助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此过程中,农业价值链金融解决了涉农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的长期困扰... 农业价值链金融作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新思路,通过增强价值链参与主体的利益联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方面来助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此过程中,农业价值链金融解决了涉农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的长期困扰,推动了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贵州省金融机构致力于推动农业价值链金融发展,2019年末至2022年11月末,仅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就累计向283.24万户产业主体发放贵州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贷款1848.22亿元,充分发挥了金融对于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作用,有效释放了金融的强大支撑力,为贵州省发展山地经济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价值链金融可以通过增强各主体的利益联结来实现农产品增值,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收入,提升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助推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价值链金融 乡村振兴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供应链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探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阳晋 韩雯 倪云海 《广东蚕业》 2024年第2期94-96,共3页
农业供应链金融作为支持“三农”发展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金融服务工具,其发展正处风口期。文章对农业供应链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农业供应链金融在助力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多重风险、服务范围受限、... 农业供应链金融作为支持“三农”发展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金融服务工具,其发展正处风口期。文章对农业供应链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农业供应链金融在助力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多重风险、服务范围受限、数字技术应用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提出了强化农业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扩大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范围、加快农业供应链金融数字化转型等措施,以推进农业供应链高质量发展进程,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供应链 供应链金融 农村经济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大战略”背景下金融减缓贵州相对贫困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
3
作者 贺晔平 马亚园 刘芳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4年第4期15-21,共7页
【目的】进一步明晰通过金融减缓贵州相对贫困的路径机制,为贵州相对贫困治理提供建议。【方法】通过梳理金融减贫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贵州实际情况,对贵州相对贫困的生成机理和金融减贫的历史经验进行总结,并基于“三大战略”背景对金... 【目的】进一步明晰通过金融减缓贵州相对贫困的路径机制,为贵州相对贫困治理提供建议。【方法】通过梳理金融减贫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贵州实际情况,对贵州相对贫困的生成机理和金融减贫的历史经验进行总结,并基于“三大战略”背景对金融减缓贵州相对贫困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自然环境制约、资本缺乏制约、传统金融制度制约和家庭经济脆弱制约是贵州相对贫困产生的重要原因。【结论】贵州“三大战略”行动从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绿色金融和保险四个维度拓宽了贵州金融减贫的实现路径,建议贵州省全面落实“三大战略”行动,走具有自身特色的金融减贫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贫困 乡村振兴 普惠金融 数字金融 绿色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金融数字化助推贵州乡村振兴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赵庆兰 施若 金桃 《南方农机》 2023年第10期103-105,109,共4页
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的核心体系,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最关键的资源配置力量。农村金融数字化发展可通过融合科技力量、调整组织方式、优化业务流程等方式纾解传统金融存在的成本高、风控难等痛点,因此研究农村金融数字化发展具有重要... 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的核心体系,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最关键的资源配置力量。农村金融数字化发展可通过融合科技力量、调整组织方式、优化业务流程等方式纾解传统金融存在的成本高、风控难等痛点,因此研究农村金融数字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课题组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方面分析了农村金融数字化支持贵州省乡村振兴的实践状况,从农村普惠金融与科技融合度、农村金融科技应用、农村金融数字化人才、数据资源价值等方面探讨了农村金融数字化服务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应的建议。通过促进农村普惠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创新,突破农村金融科技应用的局限性,加强农村金融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夯实农村金融数字化服务乡村振兴的数据基础,可以促进农村金融更好地服务于贵州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推动金融服务方式不断创新,提高农村金融数字化服务水平,可以满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多元主体的新型金融需求,更好地助推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数字化服务 乡村振兴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支持贵州省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孙荣荣 韩雯 《农业与技术》 2022年第3期145-148,共4页
培育和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而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离不开金融政策及产品的支持。然而,贵州省在支持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存在地方财政补贴激励有限、产品种类尚不丰富、信贷担保机制... 培育和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而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离不开金融政策及产品的支持。然而,贵州省在支持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存在地方财政补贴激励有限、产品种类尚不丰富、信贷担保机制尚不健全、农业保险服务力度尚待提升等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本文从完善财政补贴体系、丰富金融产品类型、健全融资担保机制、加强农业保险服务力度4方面提出建议,以期支持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更好助力乡村振兴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农业 金融支持 农业产业化发展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贵州实践 被引量:2
6
作者 韩雯 乔梦谨 《农业与技术》 2021年第22期139-142,共4页
金融作为注入乡村振兴战略的一股活泉,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关键保障和基础。随着农村金融改革持续推进,“十三五”时期,金融支持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乡村振兴的发展。贵州省积极贯彻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 金融作为注入乡村振兴战略的一股活泉,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关键保障和基础。随着农村金融改革持续推进,“十三五”时期,金融支持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乡村振兴的发展。贵州省积极贯彻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省内各个金融机构在逐渐加大对乡村振兴的信贷支持,涉农贷款规模较大增长,金融服务乡村能力和水平明显增强,“三农”金融可获得性显著上升。然而,贵州地处山区,农村金融发展较为缓慢、金融资源相对稀薄,金融产品单一,农民金融服务意识淡薄等问题突出。因此,逐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快金融产品革新,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效率,可为贵州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方位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支持 乡村振兴 农村金融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市域数字经济韧性的时空演化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丁锐 傅俊 +1 位作者 朱宇琦 杜琳钰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47,共8页
采用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地理探测器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分析2011—2021年中国279个城市数字经济韧性的时空跃迁特征及主要影响因子的作用方向与作用强度。结果显示:①研究期内数字经济韧性水平整体呈上升态势,高水平地区呈“菱... 采用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地理探测器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分析2011—2021年中国279个城市数字经济韧性的时空跃迁特征及主要影响因子的作用方向与作用强度。结果显示:①研究期内数字经济韧性水平整体呈上升态势,高水平地区呈“菱形”空间分布格局。②多数城市的数字经济韧性局部空间转移方向较稳定,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性。③电信业务收入、移动电话用户数、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和数字金融使用深度具有较强解释力,其中,前三位因子对各城市数字经济韧性的影响均为促进作用,后两位因子以促进作用为主;从作用强度看,电信业务收入对数字经济韧性的平均影响程度呈下降趋势,其余4个因子均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韧性 时空跃迁 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调高”效应——微观和宏观数据的实证检验
8
作者 杨昭 《税收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29,共10页
文章结合微观层面的家庭收入数据和宏观层面的各地个人所得税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方法,考察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OLS和2SLS结果表明,我国个人所得税通过缩小高收入家庭与当地平均收入的差距,呈现出正向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而在... 文章结合微观层面的家庭收入数据和宏观层面的各地个人所得税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方法,考察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OLS和2SLS结果表明,我国个人所得税通过缩小高收入家庭与当地平均收入的差距,呈现出正向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而在低收入家庭中这一效应不明显。这一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进一步分析表明,个人所得税降低了中高收入组和高收入组家庭因不平等机会获得的收入,缩小了中高收入组家庭工资收入与当地平均工资收入的差距,缩小了高收入组家庭资本收入与当地平均资本收入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收入再分配 累进性 高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金融防止经济薄弱地区返贫的实践研究
9
作者 张鑫淼 韩雯 孔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9期225-227,共3页
伴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探索破解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农村金融路径,进一步剖析经济薄弱地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巨大潜力和满足多样化的农村金融需求是我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返贫方式从“输血救济”型向“... 伴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探索破解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农村金融路径,进一步剖析经济薄弱地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巨大潜力和满足多样化的农村金融需求是我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返贫方式从“输血救济”型向“造血开发”型有效转变和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关键环节之一。基于此,围绕农村金融有效防止经济薄弱地区返贫的现状分析,以贵州省防止返贫的实践举措为例,进一步对经济薄弱地区农村金融有效防治返贫的困境等方面展开理论分析和对策探讨。研究认为,农村金融有效防止经济薄弱地区返贫的可行路径具体包括:加大商业保险宣传力度,增强农村家庭的灾前保险意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资金流向农村重点产业;加强产教融合政策,提高精准帮扶脱贫农民就业率,实现产教融合协同防返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防止返贫 乡村振兴 经济薄弱地区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农业保险提升农业风险管理能力探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梅 韩雯 高娟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4期181-184,共4页
农业保险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保护伞”和“稳压器”,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提升农业保险风险管理能力对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以贵州省农业保险风险管理为研究对象,梳理了当前贵州省农业保险风险管理现状,分析了贵州省农业保险... 农业保险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保护伞”和“稳压器”,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提升农业保险风险管理能力对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以贵州省农业保险风险管理为研究对象,梳理了当前贵州省农业保险风险管理现状,分析了贵州省农业保险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包括体制机制尚未健全、现实供求潜力较弱、有效评估体系不完善、科技农业保险支撑风险管理能力有限等,从健全农业保险发展制度框架、挖掘农险风险管理供求潜力、完善农业风险有效评估体系、全力促进农业保险科技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可行性对策,旨在提升农业保险风险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完善贵州省农业保险运作机制,从而推动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农业风险管理 高质量发展 现状 问题 对策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绿色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问题研究
11
作者 文天凤 韩雯 梁姗姗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3年第6期61-64,共4页
【目的】为了使绿色金融更好地助力贵州省乡村振兴,促进乡村振兴稳步发展。【方法】本文结合文献分析与定性研究。首先,通过梳理全国已有文献,发现绿色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其次,聚焦贵州省,从绿色金融政策发展、体系发... 【目的】为了使绿色金融更好地助力贵州省乡村振兴,促进乡村振兴稳步发展。【方法】本文结合文献分析与定性研究。首先,通过梳理全国已有文献,发现绿色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其次,聚焦贵州省,从绿色金融政策发展、体系发展、业务发展三个方面进行现状梳理,分析贵州省在绿色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果】结果表明,贵州省目前存在绿色金融配套政策不完善,绿色金融市场体系不健全,绿色金融产品发展不联动等问题。【结论】完善绿色金融配套政策能够为生态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宏观支持,健全绿色金融市场体系能使资本更快捷地进入农村,通过协调发展绿色金融产品打造更加全面多样的绿色金融产品,有效推动贵州省乡村振兴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贵州省 绿色金融 发展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贵州”之贵州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议
12
作者 叶璎婵 张红梅 《南方农机》 2021年第14期18-20,共3页
2020年,贵州数字经济增速已连续六年居全国第一,但从数字经济规模总量上来看,贵州仍处于我国第二梯队,数字经济发展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笔者通过分析“数字贵州”的发展现状,总结了贵州省发展数字经济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结合贵州省数... 2020年,贵州数字经济增速已连续六年居全国第一,但从数字经济规模总量上来看,贵州仍处于我国第二梯队,数字经济发展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笔者通过分析“数字贵州”的发展现状,总结了贵州省发展数字经济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结合贵州省数字经济发展状况,提出推动贵州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以期赋能贵州省数字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化转型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金融、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 被引量:17
13
作者 喻微锋 郑建峡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8-85,共18页
本文研究了互联网金融发展如何影响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调控机制。整体上互联网金融发展弱化了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的调控机制。基于GMM方法对2007—2019年我国194家银行面板数据进行检验发现:适度宽松的价格型、数量型货币政策都... 本文研究了互联网金融发展如何影响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调控机制。整体上互联网金融发展弱化了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的调控机制。基于GMM方法对2007—2019年我国194家银行面板数据进行检验发现:适度宽松的价格型、数量型货币政策都能扩大银行风险承担,进一步研究发现4种细分互联网金融业态——支付结算、资源配置、风险管理、信息处理也都一致弱化了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的调控机制。异质性检验与银行分样本检验结果表明,相比城商行、农商行、外资银行等中小银行,国有、股份制等大型银行更能缓释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政策调控机制的影响。另外,互联网金融被纳入监管体系后,价格型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的调控作用仍然有效,但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银行风险会受到互联网金融的抑制。最后本文对商业银行、货币政策制定者等提出有关建议,这对宏观货币政策调控以及稳定金融风险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价格型货币政策 数量型货币政策 银行风险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发展如何影响技术创新质量? 被引量:36
14
作者 李晓龙 冉光和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9-77,共9页
借助2011-2018年中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基于市场效应与结构效应的双重视角,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显著提升了技术创新质量,通过工具变量回归、双重差... 借助2011-2018年中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基于市场效应与结构效应的双重视角,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显著提升了技术创新质量,通过工具变量回归、双重差分策略以及改变研究样本等稳健性检验表明,结论基本稳健;市场效应与结构效应是数字金融发展影响技术创新质量的重要传导机制,即数字金融发展可以通过扩大市场潜能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来提升技术创新质量。进一步运用面板门限模型检验发现,市场效应与结构效应的作用发挥显著存在基于数字金融发展的双重门限特征,在数字金融发展水平由低到高的动态变化过程中,市场潜能与产业结构升级对技术创新质量的边际提升作用不断增强。研究结论不仅有助于理解数字金融与创新驱动的关系,并且能够为推动中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发展 技术创新质量 市场效应 结构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降低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水平吗?——基于银行业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1
15
作者 喻微锋 康琦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2-64,共13页
商业银行作为各类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传导部门,其行为更易受到不确定性的影响。基于230家中国商业银行2005—2019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技术探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经济政策... 商业银行作为各类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传导部门,其行为更易受到不确定性的影响。基于230家中国商业银行2005—2019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技术探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显著降低银行流动性创造水平,在考虑内生性及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成立;(2)相对于大规模、高资本充足率和国有银行而言,中小型、低资本充足率和非国有银行流动性创造水平所受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负向影响程度更大;(3)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显著降低银行表内流动性创造水平,但对表外流动性创造水平的负向影响不显著;(4)机制检验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主要通过增大银行经营风险、提高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和降低储户预期三条途径显著降低银行流动性创造水平;(5)分地区研究发现,相较于东部地区而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西部地区银行流动性创造水平的负向影响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不确定性 商业银行 流动性创造 经营风险 贷款损失准备金 储户预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如何影响制造业碳排放——基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视角 被引量:21
16
作者 龙池 张红梅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7-78,共12页
以2012—2020年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数字金融对制造业碳排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第一,数字金融的发展显著降低了制造业直接碳排放、间接碳排放和总体碳排放,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数字金融... 以2012—2020年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数字金融对制造业碳排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第一,数字金融的发展显著降低了制造业直接碳排放、间接碳排放和总体碳排放,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数字金融对制造业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在非国有企业和大企业中数字金融降低制造业碳排放的效应更强;第三,数字金融的发展通过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来降低制造业碳排放,该影响机制在替换数字化转型的指标后依然存在。进一步分析发现,现阶段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中介效应主要来源于数字技术进步,数字技术实践应用的中介效应并不显著。研究为数字金融降低制造业碳排放提供了新视角,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数字技术 企业碳排放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的区块链与供应链金融融合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董春雨 李守伟 张瑞彬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9-154,共6页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兴金融服务,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在近几年的实践中,传统供应链金融碰到了很多问题,借助区块链技术赋能传统供应链金融("双链金融")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本研究利用Citesp...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兴金融服务,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在近几年的实践中,传统供应链金融碰到了很多问题,借助区块链技术赋能传统供应链金融("双链金融")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本研究利用Citespace软件,从文献可视化角度对我国供应链金融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进行梳理,分析和对比我国区块链技术中有关赋能供应链金融的部分,进一步总结传统供应链金融的缺陷和双链金融的优势,并从挑战和对策两个方面对双链金融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 区块链 文献可视化分析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发展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农村人力资本差异化的视角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晓龙 蔡云龙 袁帅强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8-86,共9页
“双碳”目标背景下,加快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是提升农业生态效率的重要手段。基于我国省域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农村人力资本门槛效应与农业生态效率空间自相关性,并构建面板空间门槛模型综合考察不同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下绿色金融发展对农业... “双碳”目标背景下,加快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是提升农业生态效率的重要手段。基于我国省域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农村人力资本门槛效应与农业生态效率空间自相关性,并构建面板空间门槛模型综合考察不同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下绿色金融发展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空间效应与门槛效应是绿色金融发展影响农业生态效率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考虑空间因素后,绿色金融发展对农业生态效率的提升作用存在农村人力资本门槛效应。研究结论揭示了绿色金融发展与农业生态效率的空间门槛关系,为有效促进农业生态效率提升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效率 绿色金融发展 农村人力资本 门槛效应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发展能否改善环境质量?——基于绿色融资成本与绿色技术创新的视角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晓龙 蔡云龙 张帅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21,共8页
当前,社会各界对环境质量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数字金融发展为环境质量的有效改善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利用2011―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从绿色融资成本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双重视角,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发展对环境质量的改善作用。结果... 当前,社会各界对环境质量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数字金融发展为环境质量的有效改善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利用2011―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从绿色融资成本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双重视角,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发展对环境质量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可以显著改善环境质量;绿色融资成本与绿色技术创新是其重要的传导机制,即数字金融发展可以通过降低绿色融资成本和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来改善环境质量;数字金融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存在基于绿色融资成本与绿色技术创新的门限效应,当绿色融资成本越低和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越高时,数字金融发展对环境质量的改善作用越强。分区域和分维度检验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对环境质量的改善效果在中西部地区更为显著;相比于数字化程度,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对环境质量的改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绿色金融 融资成本 技术创新 环境质量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营经济税收营商环境调查研究——以西部G市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颖 陈少炼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58,共6页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经济形势严峻,民营经济发展举步维艰。税收营商环境作为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风向标。根据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指标结合中国国情,从纳税成本、税收征管、...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经济形势严峻,民营经济发展举步维艰。税收营商环境作为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风向标。根据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指标结合中国国情,从纳税成本、税收征管、纳税服务和融资信贷四方面设计民营经济税收营商环境问卷调查表。对西部G市民营经济纳税人的调查发现:当前民营经济主体对税收营商环境总体满意,但也面临综合负担较重、纳税时间成本高、税收执法有待规范、纳税服务有待提升、“税信贷”供给不足等困境。文章提出以下措施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加强政策辅导;加强税收执法规范化,提高政府信任度;利用大数据、电子税务局,提升纳税服务满意度;增加银税信贷产品,降低融资门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经济 税收营商环境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