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范方志 张杰飞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3-99,共7页
本文借鉴新经济地理模型内生性建模的研究思路及其关于效用函数和生产函数的假设,并考虑中国"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现实,加入"迁移成本"、"城市成本"和"城乡非农产业技术差距"三个... 本文借鉴新经济地理模型内生性建模的研究思路及其关于效用函数和生产函数的假设,并考虑中国"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现实,加入"迁移成本"、"城市成本"和"城乡非农产业技术差距"三个变量,建立了内生的一般均衡模型,深入解释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选择取决于"城乡非农产业技术差距"、"迁移成本"和"城市成本"三个变量的相对大小。由此得出促进劳动力异地转移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剩余劳动力 “就地转移” “异地转移” 新经济地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差距实证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杰飞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21-224,共4页
既有研究仅关注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差距的单向关系,利用我国1978—2011年时间序列数据,使用VAR模型对其双向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两者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城乡差距的格兰杰因素,但城乡收入差距不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格... 既有研究仅关注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差距的单向关系,利用我国1978—2011年时间序列数据,使用VAR模型对其双向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两者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城乡差距的格兰杰因素,但城乡收入差距不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格兰杰因素,且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差距抑制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各级政府应尽快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同时加大农村转移劳动力教育和培训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城乡差距 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增收互动关系研究
3
作者 张杰飞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6-18,共3页
既有研究仅关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增收之间的单向关系,本文利用我国1978-2011年时间序列数据,使用VAR模型对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两者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互为格兰杰长期因果关系;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增收产生促进作... 既有研究仅关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增收之间的单向关系,本文利用我国1978-2011年时间序列数据,使用VAR模型对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两者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互为格兰杰长期因果关系;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增收产生促进作用,且长期影响较强,而农民增收对劳动力转移产生的促进作用较弱。由此得出启示:应进一步加大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力度,增加农民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农民增收 V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数字鸿沟对城市化进程阻力效应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骏 张杰飞 何轶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86-90,共5页
伴随信息化出现的城乡数字鸿沟正成为城市化进程的一大阻碍因素。文章从城乡数字鸿沟对城市化进程阻力效应的外在表现入手,探讨了阻力效应的产生机理,在此基础上,将城乡数字鸿沟作为冲击变量,应用SVAR模型对阻力效应进行了实证,不但丰... 伴随信息化出现的城乡数字鸿沟正成为城市化进程的一大阻碍因素。文章从城乡数字鸿沟对城市化进程阻力效应的外在表现入手,探讨了阻力效应的产生机理,在此基础上,将城乡数字鸿沟作为冲击变量,应用SVAR模型对阻力效应进行了实证,不但丰富了城市化理论体系,而且为信息时代减少城市化阻力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力效应 SVAR模型 城市化进程 城乡数字鸿沟 信息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中的劳动结构效应——一个分产业测算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杰飞 李勋来 刘孟飞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76,共11页
本文在钱纳里等人(Chenery et al)[1]的模型基础上,发展出一个分产业测算模型。通过研究发现:1979—2012年间,全国劳动结构效应达1.711 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间劳动结构效应较大,但主要归功于东部,而中、西部地区第一产业... 本文在钱纳里等人(Chenery et al)[1]的模型基础上,发展出一个分产业测算模型。通过研究发现:1979—2012年间,全国劳动结构效应达1.711 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间劳动结构效应较大,但主要归功于东部,而中、西部地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间劳动结构效应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同时,无论是东部,还是中、西部地区,第一产业、第三产业间劳动结构效应都较小。原因之一为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原因之二为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劳动结构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