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黑颈鹤夜栖地种群数量的时空动态观察
1
作者 晏玉莹 陈斯侃 +2 位作者 张旭 黄小龙 王汝斌 《贵州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20-24,共5页
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目前重要的越冬地之一,黑颈鹤在此夜栖地比较固定,为观察黑颈鹤夜栖种群时空分布,于2019年10月—2020年3月,每日同步对7个夜栖地监测,调查黑颈鹤种群数量。研究结果表明:黑颈鹤在草... 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目前重要的越冬地之一,黑颈鹤在此夜栖地比较固定,为观察黑颈鹤夜栖种群时空分布,于2019年10月—2020年3月,每日同步对7个夜栖地监测,调查黑颈鹤种群数量。研究结果表明:黑颈鹤在草海保护区迁徙时期分为迁入期、稳定期和迁出期,迁徙规律保持稳定的“增加—稳定—减少”模式。黑颈鹤夜栖种群呈聚集型分布于7个夜栖地,在稳定期,黑颈鹤种群数量分布为温家屯(406±46只)>胡叶林(369±23只)>阳关山(270±61只)>刘家巷(218±9只)>朱家湾(200±38只)>王家院子(174±21只)>吴家岩头(167±0只),胡叶林、温家屯、阳关山、吴家岩头4个夜栖点之间黑颈鹤种群数量相互有显著的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颈鹤 夜栖地 夜栖种群 时空分布 贵州草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草海沉水植物现状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贝宁 马思怡 +4 位作者 刘懿 白国梁 唐亚东 吴振斌 张义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42-2054,共13页
为了解当前贵州草海沉水植物退化现状和原因,研究采用网格布点法和设置样带法分别调查了草海的沉积物理化性质和沉水植物群落,评价草海目前沉水植物群落时空分布格局与沉积物营养盐特征,探究影响沉水植物的关键环境因子,同时通过草海种... 为了解当前贵州草海沉水植物退化现状和原因,研究采用网格布点法和设置样带法分别调查了草海的沉积物理化性质和沉水植物群落,评价草海目前沉水植物群落时空分布格局与沉积物营养盐特征,探究影响沉水植物的关键环境因子,同时通过草海种子库萌发实验评估草海沉水植物恢复的潜力。结果发现,草海现存包括轮藻(Charophyte sp.)、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篦齿眼子菜(Stuckenia pectinata)、大茨藻(Najas marina)、光叶眼子菜(Potamogeton lucens)、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穿叶眼子菜(Potamogeton perfoliatus)、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微齿眼子菜(Potamogeton maackianus)和单果眼子菜(Potamogeton acutifolius)在内的共10种沉水植物。草海沉水植物生物量和覆盖度均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沉水植物总覆盖度与水体和沉积物营养盐呈显著负相关的结果表明,沉水植物在湖泊修复中具有削减营养盐的生态学功能,同时过高的营养盐可能对沉水植物的生长具有负面作用。当前草海沉积物营养盐的释放可能是影响沉水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相较于其他湖泊草海沉积物具有疏松、含水率高等特点,对植物根系黏着力较低,导致沉水植物较难定植和生长。松散的沉积物很容易向水体中释放可溶性营养盐,引起藻类增殖及植物残体悬浮的遮光作用降低了水体透明度,从而影响沉水植物的光合作用。草海具有良好的沉水植物自然恢复潜力,但目前沉积物的高营养盐特征及其松散易悬浮的性质是制约沉水植物恢复的关键因素。研究能为草海后续开展水生态恢复方案提供基础资料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海 生态系统 富营养化 沉水植物 沉积物 总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草海不同水位梯度下沉积物氮赋存形态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23
3
作者 吴胜利 夏品华 +3 位作者 林陶 杨杰 王汝斌 陈彦明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07-415,共9页
利用分级浸取分离法,分析贵州草海湿地沉积物总氮(TN)与可转化态氮(TF-N)含量及分布特征,试图揭示水位抬升对草海湿地沉积物氮潜在释放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草海湿地沉积物TN含量在1.94~14.07 g/kg之间,均值为7.76 g/kg; TF-N含量较高,... 利用分级浸取分离法,分析贵州草海湿地沉积物总氮(TN)与可转化态氮(TF-N)含量及分布特征,试图揭示水位抬升对草海湿地沉积物氮潜在释放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草海湿地沉积物TN含量在1.94~14.07 g/kg之间,均值为7.76 g/kg; TF-N含量较高,在1.70~7.59 g/kg之间,占TN的68.7%;不同形态氮含量依次为有机态及硫化物结合态氮(OSF-N)>离子交换态氮(IEF-N)>铁锰氧化态氮(IMOF-N)>弱酸可浸取态氮(WAEF-N);不同水位梯度下各形态氮含量变化规律不同,OSF-N、IMOF-N含量沿着水位升高呈逐渐增加趋势,IEF-N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WAEF-N含量变化不大; TN和总非可转化态氮(NTF-N)与有机质(SOM)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可能具有相似的来源.总之,草海沉积物TF-N含量及比例较高,潜在释放风险较大,而水位抬升抑制氮的转化,促进沉积物氮积累,增加释放风险.该研究揭示了不同水位梯度下沉积物氮形态分布特征,丰富了水文条件对氮迁移转化影响的理解,为湿地生态补水工程的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海 湿地 水位梯度 氮素形态 释放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草海岩溶湿地沉积物磷的赋存特征及释放风险 被引量:12
4
作者 余斌潇 夏品华 +3 位作者 葛皓 林陶 刘文 陈艳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53-661,共9页
磷是淡水水体富营养化关键性限制因子之一.本研究采用化学连续提取法,分析贵州草海岩溶湿地不同水位下沉积物总磷(TP)与不同形态磷含量及分布特征,试图揭示水位抬升对草海沉积物磷释放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草海沉积物总磷(TP)含量在206... 磷是淡水水体富营养化关键性限制因子之一.本研究采用化学连续提取法,分析贵州草海岩溶湿地不同水位下沉积物总磷(TP)与不同形态磷含量及分布特征,试图揭示水位抬升对草海沉积物磷释放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草海沉积物总磷(TP)含量在206.30—577.30 mg·kg^(-1)之间,均值为378.60 mg·kg^(-1),在水位梯度下呈两端高中间低分布特征;磷形态组成以有机磷(Or-p)为主,自生钙磷(ACa-p)、碎屑钙磷(De-p)和闭蓄态磷(Oc-p)次之,交换态磷(Ex-p)、铝磷(Al-p)和铁磷(Fe-p)为最低,即草海沉积物磷活性以潜在释放和非活性为主,活性部分比重较低;活性磷(Act-p)含量在不同水位梯度下分布变化不大,潜在释放磷(Or-p)含量沿着水深加大呈逐渐增加趋势,非活性磷(Ina-p)含量稳定并与水位无明显相关性;可见,草海水位抬升将不会显著增加沉积物磷的直接释放风险,但会积累一定水平的潜在磷释放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海 岩溶湿地 沉积物 磷形态 水位梯度 释放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草海湿地不同水深梯度下沉积物铁形态分布特征 被引量:5
5
作者 杨杰 夏品华 +3 位作者 林陶 吴胜利 刘文 陈艳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13-821,共9页
为了研究水文条件对湿地沉积物中铁赋存形态分布的影响,采用Tessier五步连续提取法对贵州草海不同水深梯度下沉积物中铁各形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草海湿地沉积物中总铁含量在22.8—46.2 g·kg^(-1)之间,平均值为37.06 g·kg^(-... 为了研究水文条件对湿地沉积物中铁赋存形态分布的影响,采用Tessier五步连续提取法对贵州草海不同水深梯度下沉积物中铁各形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草海湿地沉积物中总铁含量在22.8—46.2 g·kg^(-1)之间,平均值为37.06 g·kg^(-1),随着水深升高整体呈下降趋势.草海湿地沉积物中,各形态铁含量大小为残渣态(RES-Fe:7.16—41.22 g·kg^(-1))>有机结合态(OM-Fe:1.68—13.94 g·kg^(-1))>铁锰氧化物结合态(RED-Fe:2.29—6.96 g·kg^(-1))>碳酸盐结合态(CARB-Fe:0.004—0.095 g·kg^(-1))>可交换态(EXC-Fe:0.002—0.004 g·kg^(-1));各形态铁含量对水深变化响应不一致,RES-Fe、EXC-Fe和Tot-Fe含量随水深加深而减少,RED-Fe和OM-Fe含量随水深加深而增高,CARB-Fe含量无明显变化规律;水文条件影响铁形态组成,季节性积水的S1和S2样点铁含量较高,仅以RES-Fe为主,占总量的87%—91%,而积水较深且长期淹水的S3和S4铁含量较低,以OM-Fe和RES-Fe为主,二者之和占总量的81%—85%.湿地沉积物中铁含量及其形态组成分布会因为水深变化而不同,铁的生物有效性也会因此发生改变,抬升水位有利于提高铁的生物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海湿地 水深 沉积物 生物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DNA宏基因组的草海湖泊硅藻群落及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郭金 蒋娟 +3 位作者 龙云川 代亮亮 苏荣翔 陈颜明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7-1036,共10页
环境DNA(eDNA)技术作为新兴生物多样性监测方法,具有非侵入性、高效性及灵敏性的特点.为探究基于宏基因组测序的eDNA技术对喀斯特湖泊硅藻监测的适用性,以贵州草海为例,采集草海湖滨带的水样及表层沉积物样品,运用宏基因组学与eDNA相结... 环境DNA(eDNA)技术作为新兴生物多样性监测方法,具有非侵入性、高效性及灵敏性的特点.为探究基于宏基因组测序的eDNA技术对喀斯特湖泊硅藻监测的适用性,以贵州草海为例,采集草海湖滨带的水样及表层沉积物样品,运用宏基因组学与eDNA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浮游及沉积硅藻的群落组成、生物多样性及KEGG代谢功能.结果表明:①草海硅藻群落共注释到4纲23目36科54属78种,在科分类阶元上以舟形藻科和海链藻科为优势类群.硅藻群落的Chao1指数平均值为42.88±15.35,Shannon-Wiener指数平均值为2.09±0.29.②硅藻群落KEGG通路功能最具代表性的是全局和概述图谱(global and overview maps),其次是能量代谢、翻译;优势KO基因主要为atpF基因、secA基因、rplT基因、rpoA基因、argH基因.③主坐标分析(PCoA)和相似性分析(ANOSIM)表明硅藻群落存在显著的环境介质差异;LEfSe分析揭示浮游硅藻群落的差异标志物主要为海链藻属(Thalassiosira)、小环藻属(Cyclotella),沉积硅藻主要是管状藻属(Fistulifera)、褐指藻属(Phaeodactylum)、微壳藻属(Nanofrustulum)等;Wilcoxon秩和检验表明,浮游硅藻的差异基因集中在叶酸生物合成通路、嘧啶代谢,沉积硅藻的差异基因集中在光合作用、氧化磷酸化等代谢功能.研究显示,高灵敏性的eDNA宏基因组技术能有效描述草海湖泊硅藻群落及多样性,在喀斯特湖泊生物多样性监测及水生态环境健康评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群落 高原湿地 宏基因组 环境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鸟类新记录——卷羽鹈鹕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鹤 黄小龙 +6 位作者 冉景丞 杨再华 刘广慧 刘懿 程绍传 晏玉莹 张旭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4-144,共1页
2023年11月7日在贵州省威宁县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湿地监测的调查中,于朱家湾的芦苇丛中(104°15′21.71″E,26°49′24.80″N)发现并拍摄到2只鹈鹕属Pelecanus鸟类(图1),于11月10日在西海码头(104°16′9.65″E,26... 2023年11月7日在贵州省威宁县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湿地监测的调查中,于朱家湾的芦苇丛中(104°15′21.71″E,26°49′24.80″N)发现并拍摄到2只鹈鹕属Pelecanus鸟类(图1),于11月10日在西海码头(104°16′9.65″E,26°51′8.50″N)再次发现,两地直线距离为4 km。经查阅《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约翰·马敬能等,2000)、《中国鸟类观察手册》(刘阳,陈水华,2021),确定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卷羽鹈鹕P. crispus,隶属于鹈形目Pelcaniformes鹈鹕科Pelecanidea。1只为成体,1只为亚成体,成体嘴宽大,直长而尖,上、下嘴喙的后半段为黄色,下颌上有1个橘黄色的喉囊,颊部和眼周围裸露的皮肤均为肉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羽鹈鹕 鹈形目 马敬能 颊部 喉囊 鹈鹕科 贵州省威宁县 湿地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鸟类新记录——雪雁
8
作者 涂声蕾 冉景丞 +6 位作者 王洁 黄小龙 范兴龙 马思怡 吴忠荣 蔡玖 张旭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8-598,共1页
2023年12月28日,在贵州草海湿地鸟类同步调查中,于阳关山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夜栖地(104°13′7.9578"E,26°51′26.5903"N)莎草草甸中发现1只雁属Anser鸟类(图1)。经查阅《中国鸟类志》(赵正阶,2001)、《中国鸟... 2023年12月28日,在贵州草海湿地鸟类同步调查中,于阳关山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夜栖地(104°13′7.9578"E,26°51′26.5903"N)莎草草甸中发现1只雁属Anser鸟类(图1)。经查阅《中国鸟类志》(赵正阶,2001)、《中国鸟类观察手册》(刘阳,陈水华,2021)和《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约翰·马敬能等,2022),确定为雪雁A.caerulescens,隶属于雁形目Anseriformes鸭科Anatidae。该鸟体型与灰雁A.anser相似,体羽纯白色,初级飞羽黑色,喙短厚、呈粉红色,嘴裂黑色,脚粉红色,飞翔时初级飞羽和初级覆羽颜色明显,初级覆羽灰色,确定为成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飞羽 雪雁 马敬能 雁形目 嘴裂 夜栖地 灰雁 鸭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海流域6种林分枯落物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侯春兰 杨瑞 +5 位作者 王勇 刘志 瞿爽 文慧 马思怡 陈颜明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8-115,共8页
为草海流域水文生态功能调控与植被恢复的物种组合配置提供依据,以贵州威宁草海流域6种林分(云南松林、云南松-滇杨针阔混交林、滇杨林、茶树林、华山松林、杉木林)枯落物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实地测量与室内浸泡法,分析比较其枯落物层厚... 为草海流域水文生态功能调控与植被恢复的物种组合配置提供依据,以贵州威宁草海流域6种林分(云南松林、云南松-滇杨针阔混交林、滇杨林、茶树林、华山松林、杉木林)枯落物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实地测量与室内浸泡法,分析比较其枯落物层厚度、蓄积量及涵养水源过程的差异,并通过坐标分析法综合评价其涵养水源的能力。结果表明:6种林分枯落物层总厚度变化范围在1.34~3.26cm之间,蓄积量变化范围在0.62~3.53 t/hm^2之间,最大持水量在0.76~5.57 t/hm^2之间,最大持水率在119.05~207.69%之间,其中,未分解层的厚度、蓄积量与最大持水量显著高于半分解层;持水量、持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分别符合方程:Q=alnt+b,R^2>0.82;v=kt^n,R^2>0.98。综合分析结果表明,6种林分枯落物层水源涵养功能从大到小依次表现为:云南松林(0.30)>滇杨林(0.42)>针阔混交林(1.19)>杉木林(1.35)>华山松林(1.51)>茶树林(2.64)。云南松林的蓄积量最大,滇杨林的持水量最大,持水率最大的为针阔混交林。从涵养水源功能的角度,云南松和滇杨可作为草海流域植被恢复的首选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海流域 枯落物 蓄积量 水源涵养 林地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海流域云南松林、华山松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10
作者 陈颜明 马思怡 刘懿 《广东蚕业》 2022年第7期17-19,共3页
文章选取贵州草海流域的云南松林、华山松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勘察采样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草海流域云南松林、华山松林的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水源涵养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了2种不同植被类型的水源涵养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草海流... 文章选取贵州草海流域的云南松林、华山松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勘察采样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草海流域云南松林、华山松林的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水源涵养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了2种不同植被类型的水源涵养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草海流域云南松林的水源涵养能力优于华山松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海流域 云南松 华山松 枯落物层 土壤层 水源涵养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宁县松林生物量遥感估测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远素 蔡玖 李毅 《绿色科技》 2024年第8期243-249,共7页
基于威宁县2017年森林资源规划调查数据与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对威宁县云南松林和华山松林分别构建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并选择最优模型对威宁县2种松林进行地上生物量反演。结果表明:2种模型中,SVM模型有着最好的估测效... 基于威宁县2017年森林资源规划调查数据与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对威宁县云南松林和华山松林分别构建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并选择最优模型对威宁县2种松林进行地上生物量反演。结果表明:2种模型中,SVM模型有着最好的估测效果,云南松模型决定系数(R^(2))系数为0.409,均方根误差(RMSE)为39.04,云南松林单位生物量主要分布在3~30 t/hm^(2),其次在30~120 t/hm^(2),集中分布于威宁县西南部。华山松模型决定系数(R^(2))为0.35,RMSE为47.6,华山松林单位生物量主要分布在2~30 t/hm^(2),其次在30~150 t/hm^(2),集中分布在威宁县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华山松 森林生物量 BP神经网络 支持向量机(SVM) 威宁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